一种离子源用传导冷却型超导磁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4349发布日期:2024-05-11 00:13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子源用传导冷却型超导磁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离子源用超导磁体冷却,特别涉及一种离子源用传导冷却型超导磁体结构。


背景技术:

1、ecr(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是一种等离子体设备,等离子体通过微波产生并加热,以提高等离子体中电子的横向能量,等离子体在移动过程中需要受到约束,这种约束是通过一种三维最小b磁场结构实现的。高电荷态等离子体是通过逐级碰撞电离产生,要产生强流高电荷态等离子束,需要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因此需要较高的磁场约束,所以需要超导磁体。

2、离子源用超导磁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极高稳定性,目前的离子源用超导磁体均使用液氦浸泡型超导磁体,其结构为超导线圈放置在氦槽腔内,外围设置冷屏,最外侧为外杜瓦。氦槽腔内充满液氦,保证超导线圈完全浸泡在液氦内,使超导线圈达到4.2k温区,外杜瓦与冷屏间夹层保持真空状态,制冷机维持液氦零挥发,使其可以长期使用。这种超导磁体需要使用大量液氦,且氦槽腔需要保证低温状态下不泄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维护难度较大,若超导线圈或真空层出现问题需要将液氦排出回温才可维护,降温及维护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子源用传导冷却型超导磁体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氦浸泡型超导磁体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子源用传导冷却型超导磁体结构,包括:

3、冷体组件;

4、制冷机,与冷体组件连接,制冷机用于产生冷量并将冷量传输至冷体组件;

5、冷体组件包括超导线圈、导冷片和导冷端板,导冷片与超导线圈导冷连接,导冷端板设置在超导线圈的侧面,且导冷端板与导冷片导冷连接,制冷机的冷头与导冷端板导冷连接,以将冷量依次通过导冷端板和导冷片传输至超导线圈。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制冷机的冷头通过软连接件与导冷端板导冷连接。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软连接件通过导冷组件与制冷机的冷头导冷连接。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冷端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冷端板分别设置在超导线圈的相对两侧,导冷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冷端板导冷连接,两个导冷端板分别与一个导冷片导冷连接。

9、本申请中的一种离子源用传导冷却型超导磁体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0、通过传导冷却代替液氦浸泡,降低了离子源用超导磁体在制作及维护过程中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子源用传导冷却型超导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源用传导冷却型超导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7)的冷头通过软连接件(9)与所述导冷端板(8)导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子源用传导冷却型超导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件(9)通过导冷组件(3)与所述制冷机(7)的冷头导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子源用传导冷却型超导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冷端板(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冷端板(8)分别设置在所述超导线圈(11)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冷片(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冷端板(8)导冷连接,两个所述导冷端板(8)分别与一个所述导冷片(10)导冷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子源用传导冷却型超导磁体结构,涉及离子源用超导磁体冷却技术领域,包括:冷体组件;制冷机,与冷体组件连接,制冷机用于产生冷量并将冷量传输至冷体组件;冷体组件包括超导线圈、导冷片和导冷端板,导冷片通过低温胶均匀粘接在超导线圈表面,导冷端板设置在超导线圈的两侧,且导冷端板与导冷片导冷连接,制冷机的冷头与导冷端板导冷连接,以将冷量依次通过导冷端板和导冷片传输至超导线圈。本申请通过传导冷却代替液氦浸泡,降低了离子源用超导磁体在制作及维护过程中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马鹏,李超,王建斌,张弛,高伟,张文涛,李勇,刘伟,兰贤辉,葛正福,周涛,陈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8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