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丝口带开关分火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412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丝口带开关分火灯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卡口(丝口)带开关分火灯座,特别是一种能够上接卡口、丝口灯口,下接卡口、丝口灯泡的带开关分火灯座,适合于250V以下的电压使用。
现有的卡口(丝口)带开关分火灯座主要是由上触点、导电螺杆、分火触片、开关和电极(或铜触片)串联成两路组成。从结构上主要可分成三部分上接头(上触点、导电螺杆)、分火插座(分火触片开关)、下接口(电极、连接座)。市场上出售的卡口(丝口)带开关分火灯座就是这种形式。当上触点与其通电灯口的触点接触时,分火触片就通上了电流,同时下接灯泡的“亮”和“灭”被开关控制着。但是这些分火灯座均为卡口或丝口单一的形式,卡口分火灯座,只能和卡口灯口、卡口灯泡连接使用,丝口分火灯座只能和丝口灯口、丝口灯泡连接使用。因此,一般的分火灯座不能既会插卡口灯口,又会旋进丝口灯口;既可连接卡口灯泡,又可连接丝口灯泡。这常常给使用电器的用户造成困难和带来很大的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卡丝口带开关分火灯座。它能够方便安全地上接卡口、丝口灯口,下接卡口、丝口灯泡,同时可以分火,开关下接灯泡。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从现有的卡口分火灯座上接头上其中一个触点下边,向中间连接一个Z形铜金属片,铜金属片末端是上接头和丝口灯口的中触点连接的中触点,并从与另一触点一体的导电螺杆的上部与卡口连接轴垂直相交的位置向卡口连接轴的中间连接一铜弹簧片使另一触点与卡口连接轴之间形成电连接。经这样改进的卡口分火灯座,当把其上接头上的卡口连接轴作为公丝旋入丝口灯口时,丝口灯口内的中触点和丝触点就分别和该上接头上的中触点和卡口连接轴形成电连接,灯座中的两条电路接通,结果使下接灯泡变亮,当把该灯座的上接头插入卡口灯口时,由于该灯座上接头上原有的零件未变,结果同样使下接灯泡变亮。但是,由于改进后的灯座上,卡口连接轴与上接头上其中一个触点通过铜弹簧片、导电螺杆形成了电连接,所以与卡口连接轴接触的卡口灯口的金属座即带电流,这是很危险的。为此,在卡口连接轴和导电螺杆之间增设了离合安全电路。这一离合电路使铜弹簧片与导电螺杆之间靠一个与铜弹簧片一端相连的顶部可在上接头柱体侧面隐现的U形按扭进行分离和接触。当该灯座的上接头向卡口灯口中插入时,按扭的顶部随之被卡口灯口的金属座压在上接头里面,这时,铜弹簧片与导电螺杆分离,卡口连接轴与上触点间的电路被切断,结果,连接轴以及与连接轴接触的卡口灯口的金属座不会带电。又经这样改进的灯座上接头,当其向丝口灯口中旋入时,上接头中的按扭被与它相连的铜弹簧片弹着,使其顶部置于上接头与丝口灯口的丝槽之间的间隙中,这时,铜弹簧片与导电螺杆之间恰好形成良好的电连接,上边触点与卡口连接轴之间的电路导通,这就弥补了前述的不足。于是就得到了一个改进的分火灯座,达到其上接头既可和卡口灯口连接,又可和丝口灯口连接实现电接通的目的。为达到该灯座的下接口也兼有卡口、丝口两用的目的,进而将现有的卡口分火灯座的下接口中的两个电极的位置,等距离地向某一方移动2~3mm(约半个触点),且靠近边缘的电极比靠近中间的电极在竖直方向上约低2.5mm。经这样改进的分火灯座的下接口,在连接卡口灯泡时,不会影响原设计的卡口灯泡与分火灯座下接口中的电极之间良好的电接触。然而,在接丝口灯泡时,靠近中间的电极可和丝口灯泡中间的触点形成电连接,靠近边缘的电极,可和丝口灯泡的丝头肩部形成电连接。在此基础上,在两电极的外围再增加一个连接和固定卡口、丝口灯泡的带槽孔的丝口连接座和一个绝缘外罩,就得到了一个分火灯座的下接口,既可接卡口灯泡,又可接丝口灯泡照明的目的。本发明使用方便,当采用下面要详述的实施例结构时,零件数目和成本仅有了了增加。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全剖兼半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府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原理电路图。
参考图1,一个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耐磨性的卡口连接轴〔31〕被楔在上接头〔25〕中,这里,卡口连接轴〔31〕的两端成蛋头形,使其兼作丝脊用,上接头〔25〕成阶梯圆柱形,这样,上接头旋入丝口灯口时可得到稳定。上接头〔25〕顶端的中间高出一个圆柱台〔27〕,该圆柱台〔27〕上盖一个一端和上边触点〔29〕相连的圆形铜片〔28〕,充当和丝口灯口的中触点施行电接触的中触点,因该圆柱台〔27〕略高于两边的触点〔26〕、〔29〕,所以,在旋入丝口灯口时两边的触点〔26〕、〔29〕不会和丝口灯口中的中间触点接触。上接头〔25〕顶部边触点〔29〕的外围有一C形安全肩〔30〕,安全肩略高于上边触点〔29〕。当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灯座的上接头〔25〕和另一个的下接口〔21〕或类似本发明下接口的两用灯口相接位置相反时,下接口中的边触点〔20〕只能触着安全肩〔30〕,而不会碰到上接头〔25〕的边触点〔29〕形成短路,这里,安全肩〔30〕与上接头〔25〕可为塑料一体,也可塑铸或连接成一体。
上接头〔25〕的另一端有一个圆柱空腔〔3〕,这既可省料又可减轻灯座重量,而顶部的侧面有一个长方形空腔〔2〕,卡口连接轴〔31〕从上接头〔25〕的一侧经过长方形空腔的底部和上接头的中心轴线穿到另一侧,卡口连接轴〔31〕的中间和位于长方形空腔〔2〕里的铜弹簧片〔19〕的一端相接触,这里,铜弹簧片〔19〕最好折叠3次,这样可保证其足够的伸缩量。在每个折叠处的当中最好打一小孔,如图3所示,以保持良好的弹性。铜弹簧片〔19〕的另一端的中间和上边触点〔26〕一体的导电螺杆〔18〕相接触,这里,上边触点为导电螺杆带圆凸盖头的一端,铜弹簧片〔19〕该端的两边被塑铸在U形按扭〔17〕的两端,铜弹簧片和U形按扭可一体地围绕导电螺杆〔18〕里外移动,如图3所示。U形按扭可由具有U形横截面的硬塑料制成。U形按扭〔17〕的顶部露在上接口〔25〕侧面的外边,其纵截面成凸形,其凸头和卡口连接轴〔31〕在一条直线上,这里,可将一耐磨的金属塑铸在凸头的顶部,增强其耐磨性。采用这种形状、位置可使上接头〔25〕旋入丝口灯口、保持铜弹簧片〔19〕和导电螺杆〔18〕连接的同时,U形按扭〔17〕能最大限度地露出上接头〔25〕,然而,当再将其插入卡口灯口时,按扭被卡口灯口的金属连接座压入上接头〔25〕中最长,与按扭〔17〕连接的铜弹簧片〔19〕与导电螺杆〔18〕能足够分离,这样,卡口连接轴〔31〕不会带电。与另一导电螺杆〔1〕一体的上边触点〔29〕的下边和一个Z形铜片〔28〕一端相连,铜片的另一端成凸圆形,压在中间圆柱台〔27〕的上面,这里,圆柱台边有铜片的一侧是一浅槽,铜片〔28〕贴槽而过。这样,铜片不会来回移动。
上接头〔25〕内的导电螺杆〔1〕、〔18〕的一端为上边触点〔29〕、〔26〕,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接铜片〔5〕的一端相连,两连接铜片的另一端分别被两个连接螺母〔6〕固定在分火插座〔23〕上,这样,导电螺杆就把上接头〔25〕和分火插座〔23〕连成了一体。分火插座〔23〕的形状成屋顶带圆台的房形,如图2所示。两个连接螺母〔6〕的另一端还分别固定着两个插销铜触片〔7〕,这里,插销铜触片通过连接螺母〔6〕和连接铜片〔5〕形成良好的电连接,至于铜触片〔7〕的形状以及和分火插座孔〔22〕之间的位置关系,可和现有的分火插座的设计相同。在分火插座〔23〕内的两个插销铜触片中,其中一个插销铜触片〔7〕与下接口〔21〕里固定中间电极〔15〕的螺丝〔11〕之间的一条电路被开关〔4〕控制。在图1的具体结构中,开关〔4〕处于“通”的位置。开关〔4〕上下的两个开关触片〔9〕都可成一端带圆弧的“V”字形,带圆弧的一端分别与插销铜触片〔7〕和固定电极的螺丝〔11〕相接触,另一端分别被穿插在开关棒体〔4〕中的空心铆钉〔8〕铆在开关棒体〔4〕的上下两面,这里,开关棒体两端可为圆柱体,中间为长方体。棒体可以是有色硬塑料制成。另一插销铜触片与下接口里固定边电极的下触点螺丝的铜长垫片〔图中未画出来〕相接触。下接口〔21〕的中部直径与现有的丝口灯口的中部直径相同,其形为管状,下端成喇叭形,顶端为一薄长方体〔10〕封顶,和分火插座〔23〕的下口吻合。下接口〔21〕上部的里面有一和下接口一体的T字体〔13〕,在T字交点和竖线下部的中点,分别有一个大小相通的圆柱孔,电极〔15〕上端从大圆柱孔插入和从薄长方体〔10〕上面插入小圆柱孔的固定电极的螺丝〔11〕紧紧地丝接在薄长方体〔10〕上。电极〔15〕、〔20〕有大小相套的两个空心圆柱体,其内部有一柱簧〔12〕,由于柱簧的压力,使电极〔15〕与被接灯泡的触点之间形成可靠的电连接。电极的形状、材料可和现有的普通插口灯口里的电极相同。在T字体交点两侧的横线上,还有两个小圆透孔,里面穿插有两根连接螺丝〔24〕,螺丝带盖头的一端把连接座〔14〕牢牢地压在下接口〔21〕里的T字体〔13〕上,另一端穿过分火插座〔23〕顶面,与丝帽〔 相连,把下接口〔21〕与分火插座〔23〕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这里,连接座〔14〕成小大相连的圆柱空腔。大的空腔成丝状,可连接丝口灯泡,大空腔的内侧有一对对称的纵形沟槽和小圆柱空腔下沿的两个卡口连接孔〔16〕连通,其沟槽和卡口连接孔〔16〕可连接固定卡口灯泡。小圆柱空腔无丝,从侧面看呈凹形,如图2所示。这样,两个电极〔15〕、〔20〕可从连接座〔14〕顶部的凹字的长方形缺口处伸入连接座内,同时,由于缺口之深,使两电极触不着连接座,连接座不会带电,这里,连接座可用铜片冲压制成。其大小圆柱空腔的直径分别与现有的丝口、卡口灯口的灯座相同。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等于卡口灯泡上的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其中电极〔20〕在竖直方向上比电极〔15〕低约2.5mm,电极〔15〕、〔20〕的触点伸缩量最好在6~6.5mm之间。
上接头〔24〕、分火插座〔22〕、下接口〔20〕以及与它们一体的部分均可用电木塑铸。
中电极〔15〕的触点与卡口连接孔〔16〕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约为3.5mm。
卡口连接孔〔16〕的中心距连接座〔14〕的下口约为10.5mm。至此,已经表明和介绍了一个灯座,它满足了本发明的目的所需的所有条件。不仅如此,该灯座还能派生出各种不同的灯座或灯头,如1.上接头只能插入卡口灯口或旋入丝口灯口,或象灯口的头部一样直接接电源,而下接口为丝、卡口灯泡都连接的带开关分火灯座。2.上接头能接卡口、丝口灯口,而下接口只能接卡口灯泡或丝口灯泡的带开关分火灯座。3.可接卡口和丝口灯泡的灯座或带开关灯座。4.可接卡口和丝口灯口或灯座的其它电器的电接头。这些装置以及为这些装置所必需的技术,已是本专业普通人员可以做到的。因此,只要没有离开后面权利要求
书中所规定的本发明的范畴和精神实质,可以做各种变化和替换。本发明只需在插入卡口灯口时,将上接头〔25〕上的U形按扭压入灯口座内,其它操作和现在一样。
权利要求
1.一种包含有卡口上接头、卡丝口下接口,开关和分火插座的用于上接卡口、丝口灯口和下接卡口、丝口灯泡的卡丝口带开关分火灯座,其特征在于a.所述灯座的上接头增设中触点[28],离合安全电路和安全肩[30],组成一个能和卡、丝口灯口相接的装置。b.所述灯座的下接口中装有一个带槽孔的丝口连接座[14]和二个电极[15]、[20]组成一个能和卡、丝口灯泡相接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
1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触点〔28〕是由Z形纵截面的铜金属片制成,其另一端被一个边触点〔29〕固定,形成它们之间良好的电接触,中触点〔28〕略高出两边的两个边触点〔26〕、〔29〕。
3.如权利要求
1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肩〔30〕由具有C形横截面的耐磨绝缘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
1或3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肩〔30〕略高于边触点〔29〕。
5.如权利要求
1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安全电路中的铜弹簧片〔19〕一端与U形按扭〔17〕的两端头塑铸成一体,该弹簧片〔19〕成折叠状,该按扭〔17〕由一个具有U形横截面且顶部成凸形纵截面的耐磨绝缘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
1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14〕由一呈大小圆柱空腔相连的铜片制成,大圆柱空腔成丝状,丝状空腔的内侧有一对对称的纵形沟槽和小圆柱空腔下沿的两个卡口连接孔〔16〕连通,小圆柱空腔无丝,从侧面看呈凹形。大小圆柱空腔的直径分别与现有的丝口、卡口灯口的灯座相同。
7.如权利要求
6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口连接孔〔16〕的中心距连接座〔14〕下口约为10.5mm。
8.如权利要求
1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电极〔15〕、〔20〕之间的距离约等于卡口灯泡二个触点间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
1或8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电极〔15〕、〔20〕间连线的中点不与下接口〔14〕的轴线重合,偏向一方约2.5mm。
10.如权利要求
1、8或9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电极〔15〕、〔20〕在竖直方向上,中电极〔15〕的触点比边电极〔20〕的触点高约2.5mm。
11.如权利要求
1、8、9或10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个电极〔15〕、〔20〕的伸缩量至少分别为6mm。
12.如权利要求
1、6或11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电极〔15〕的触点与卡口连接孔〔16〕的中心的垂直距离约为3.5mm。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丝口带开关分火灯座。它是由普通带开关分火灯座的上接头上,增加一个一端和其中一个上触点电连接的中触点、一条串联在另一上触点和卡口连接轴之间的离合安全电路,并由其下接口中的二个电极的位置、长度稍作变动,电极外围增一带槽孔的丝口连接座。
文档编号H01R33/05GK86103359SQ86103359
公开日1987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86年5月12日
发明者杨正学 申请人:杨正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