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用型扣式接线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7481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广用型扣式接线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供市内通信电缆绝缘导线接续用的通信线路接续器件。
扣式接线子是近几年来在市内通信电缆中常用的接续器件。但当今通用的扣式接线子,由于前后两把卡接刀卡上的卡线槽的宽度是相同的,因此同一种接线子对能接续的绝缘导线的线径的适应范围较窄,而且这类扣式接线子由于绝缘导线无法进入卡线槽的较深位置,因而在线径较细的情况下,往往容易拉脱;再则,由于引导管孔较短,在施工时稍有疏忽,内则的一把卡接刀片就会空卡,使接续不可靠。至今这类扣式接线子,一般都是用聚碳酸脂做的,因此其材料成本也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使同一种接线子能适用于多种线径的电缆,且接续要更可靠、成本更低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广用型扣式接线子,由上盖、底座和相连的前后两把卡接刀片组成,在底座上有穿绝缘导线用的两个引导管孔,在两把卡接刀片上各有两卡线槽和中心槽,其关键在于前后两把卡接刀片上的卡线槽的宽度是不相同的,且在引导管孔上与卡线槽相对应的底部有凸起小齿。
这种广用型扣式接线子不仅能适用于各种线径的电缆,而且由于凸起小齿的存在,能把被卡接的电缆芯线更加深入地顶入卡线槽内,使其接续更可靠。当然如果认为没有必要扩大使用范围,则前后两卡接刀片上的卡线槽的宽度也可做成相同。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正视图,1为底座、2为上盖、3和4为相连的前后两把卡接刀片;在前卡接刀片3上有卡线槽5和6及中心槽19,在后卡接刀片4上,有卡线槽7和8及中心槽20;9和10为引导管孔,11、12和13、14为引导管孔9和10上与卡线槽5、6和7、8相对应的底部的凸起小齿。
作为实施例,前卡接刀片3的卡线槽5和6的宽度为(0.37~0.43)mm,后卡接刀片4的卡线槽7和8的宽度为(0.23~0.27)mm,其凸起小齿11、12、13和14是三角形的。这样,对线径较粗的缆芯接续,由前卡接刀片3确保其断裂负荷,由后卡接刀片4确保接续可靠;对线径较细的缆芯接续,则以后卡接刀片4确保接续可靠和拉脱力。由于有凸起小齿11、12和13、14的存在,在卡接刀片3和4向下卡时,能把电缆芯线17和18更加深入的顶入卡线槽5、6和7、8内,使接续更可靠。为了确保卡接刀片的反弹压力,在引导管孔上与中心槽19和20相对应的位置上也设有三角形小齿21和22。由于有了上述措施,故这种接线子可以采用聚丙烯注成,而不必用聚碳酸脂,同样能满足要求,而使其成本更低。
为了避免电缆芯线可能到不了后卡接刀片4下的敝病,在实施例中把引导管孔9和10向后延长,让其顶部15和16伸出在上盖2的外园线之外。
权利要求1.一种供市内通信电缆绝缘导线接续用的广用型扣式接线子,由上盖、底座和相连的前后两把卡接刀片组成,在底座上有穿绝缘导线用的两个引导管孔,在两把卡接刀片上各有两卡线槽和中心槽,其特征在于前后两把卡接刀片(3)和(4)上的卡线槽(5)、(6)和(7)、(8)的宽度是不相同的,且在引导管孔(9)和(10)上与卡线槽(5)、(6)和(7)、(8)相对应的底部有凸起小齿(11)、(12)和(13)、(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用型扣式接线子,其特征是前卡接刀片(3)上的卡线槽(5)和(6)的宽度要比后卡接刀片(4)上的卡线槽(7)和(8)的宽度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用型扣式接线子,其特征是前卡接刀片(3)上的卡线槽(5)和(6)的宽度为(0.37~0.43)mm,后卡接刀片(4)上的卡线槽(7)和(8)的宽度为(0.23~0.27)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广用型扣式接线子,其特征是引导管孔(9)和(10)的顶部(15)和(16)伸出在上盖(2)的外围线之外。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广用型扣式接线子,其特征是底座(1)和上盖(2)均用聚丙烯注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市内通信电缆缘绝导线的接续器件,由底座、上盖和相连的前后两把卡接刀片组成。在底座上有引导管孔,在卡接刀片上有卡线槽。其特点是前后两把卡接刀片上卡线槽的宽度是不相同的,且在引导管孔与卡线槽相对应的底部有凸起小齿。这种接线子不仅能适用于多种电缆线径,且接续更可靠、价格更低廉。
文档编号H01R4/24GK2185930SQ9421005
公开日1994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8日
发明者郭加寿, 汪丽霞, 蒋燕勇 申请人:浙江省邮电器材四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