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679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是对现有断路器的改进。
现有的断路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陷首先,在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中,各零部件之间均采用轴销轴向安装,而轴销的两个端部又分别固定在盖子、基座上,因此,在安装时轴销必须同时对准设在盖子和基座上的轴孔,这给安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次,要实现各断路器之间的多极组合比较困难,而且组合时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当复杂,组装十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能较容易地实现各断路器之间的多极组合的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断路器,由盖子、基座1、安装在基座1上的接线座12、26、联结板11、34、操作机构、触头装置、电磁装置、双金属热断开装置、灭弧装置和指示装置组成,所述操作机构是由手柄3、扭簧2、连杆4、支架31、跳扣28、扭簧29、支架8、瞬脱支架18、衔铁21等组成,手柄3被扭簧2偏置在基座1上,可以转动,跳扣28与支架8之间由轴销9联结,支架31位于跳扣28之上,其一端固定在手柄3的轴心,另一端固定在瞬脱支架18上,连杆4的一端插入手柄3的孔内,另一端通过支架31的孔后插在跳扣28的孔内,扭簧29的一端固定在基座1上,另一端卡在支架8上,衔铁21通过其上的槽38与瞬脱支架18的嵌合口35配合,并保证衔铁21能转动,瞬脱支架18固定在基座1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掀起盖子后断路器处于断开位置时的各零部件之间的平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掀起盖子后断路器处于闭合位置时的各零部件之间的平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机构的部分零部件的轴侧图。
本实用新型在操作机构的支架31上设置有一转轴27,转轴27通过支架31上的孔镶嵌在基座1的通孔内,在转轴27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一键槽33。键槽33开设在转轴27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在与键槽33相对应位置的盖子和基座1上分别开设通孔,这样保证了键槽33与外界相通,当某个断路器需要与其它同种断路器之间组合成双极、三极、四极等多级断路器时,每两个断路器之间的连接只需通过一根键插入各自对应的键槽33内即可,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座12套置在联结板11上,联结板11穿过引弧片14的下面后与引弧片13固定,接线座26套置在联结板34上,联结板34固定在基座1上。
本实用新型的触头装置是由安装在基座1内的一对可分离的触头7、10组成,触头7是静触头,焊接在引弧片13与联结板11的连接处,触头10是动触头,焊接在支架8上,可随支架8动作而动作。触头7、10均采用抗熔焊性好的材料制成,且触头开距大。本实用新型由于触头10焊接在支架8上,而支架8与跳扣28由轴销9联结,所以支架8的移动和围绕轴销9的转动可带动触头10同触头7的啮合与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装置是由电磁线圈19、铁心20组成,铁心20固定在瞬脱支架18上,电磁线圈19安装在铁心20上,其一端固定在瞬脱支架18上,另一端可以直接与接线座26的联结板34连接,也可以通过软联结与支架8上的触头1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热断开装置是由一双金属片22和一调整螺钉24组成,双金属片22的一端固定在瞬脱支架18的一端上,另一端插入衔铁21上的卡脚39内,双金属片22的另一端可以通过软联结30与支架8上的触头10连接,也可以通过软联结与接线座26的联结板34连接。调整螺钉24安装在瞬脱支架18一端的螺孔37内。调整螺钉24的作用是用来调节双金属片22与卡脚39之间的相对位置,二者距离越短,脱扣电流就越小;反之,则脱扣电流就大。本实用新型在瞬脱支架18的一端上还开设有螺孔36,螺孔36内安装有调节螺钉23,调节螺钉23上固定有一扭簧25的一端,扭簧25的另一端与衔铁21接触。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衔铁21能转动,铁芯20被磁化所产生的吸引力必须大于扭簧25的偏转力,否则衔铁21不能转动,断路器不动作。调节螺钉23的作用是用来调节扭簧25的偏转力。
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装置是由灭弧栅15、隔弧壁16组成,隔弧壁16安装在灭弧栅15上,灭弧栅15安装在基座1内。灭弧栅15采用冷轧钢板制成,隔弧壁16采用硬钢纸板制成。当动触头10和静触头7之间产生电弧时,电弧由引弧片17、13、14引到灭弧装置,在灭弧栅15中熄灭。本实用新型的引弧片17安装在瞬脱支架18上,引弧片13安装在静触头7上,引弧片14安装在基座1上。
本实用新型的指示装置是由弹簧6和支架5组成,支架5上贴有标牌,标牌上有红绿两种颜色,通过基座1上的指示孔32中的颜色显示来指示断路器是处于闭合状态还是断开状态,其中红色表示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绿色表示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当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时电流流向可以有二种。一种是当电磁线圈19的一端直接与接线座26的联结板34联结,同时双金属片22的一端通过软联结30与支架8上的触头10连接(如图2所示),这种连接方式,使电流流向从接线座12经联结板11、引弧片13后到触头7,再经触头10、软联结30到双金属片22,再经瞬脱支架18流入电磁装置的电磁线圈19后通过联结板34到达另一接线座26。另一种是当电磁线圈19的一端通过软联结与支架8上的触头10连接,同时双金属片22的一端通过软联结与接线座26的联结板34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使电流流向从接线座12经联结板11、引弧片13后到触头7,再经触头10、软联结到电磁装置的电磁线圈19,然后经瞬脱支架18至双金属片22,再经软联结后通过联结板34到达另一接线座26。
在具体操作时,断路器可以由人工调整到如图2所示的闭合位置。这种调整可以通过转动手柄3从图1所示的断开位置调到如图2所示的闭合位置。动作时,操作人员将手柄3顺时针转动,由于手柄3的运动,带动连杆4动作,又由于连杆4插在跳扣28上,跳扣28也跟着运动,但是跳扣28的自由端在运动过程中被衔铁21卡住,不能按原来的方向运动,所以变原来的顺时针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支架8在扭簧29的作用下,也跟着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其上的触头10向上与触头7接触,这时断路器闭合。同时,由于连杆4的运动推动支架5压缩弹簧6,支架5向右运动,到达最右端,使红色呈现在基座1的指示孔32中,表示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当一相对来说低电平的过载电流流过处于闭合位置的断路器时,双金属片22发热弯曲,推动衔铁21逆时针转动,释放跳扣28,跳扣28带着转轴27一起顺时针运动,支架8在扭簧29和跳扣28的作用下,也顺时针转动,最终带动触头10向下与触头7分离,这时断路器断开。在此过程中,手柄3、连杆4、基座1和跳扣28之间组成的四连杆机构在扭簧2的作用下,手柄3逆时针转动,恢复到断开时的初始位置,等待着下一次动作。如果该断路器通过键的连接已经和其它的同种断路器组合成多极形式,则该断路器的转轴27会带动其它极断路器的转轴作相同的运动,转轴的转动带动衔铁逆时针转动,释放跳扣,弹簧和跳扣使支架带着动触头顺时针运动,使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完成其它极断路器的断开。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只要一极断路器跳扣断开,其它极断路器也跟着连动而一起断开。与此同时,手柄3在扭簧2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连杆4上端向左移动,支架5在弹簧6的作用下回到最左端,绿色标牌呈现在基座1的指示孔32中,表示断路器处于断开位置。
本实用新型当一相对来说非常大的过载电流流过如图2所示的处于闭合状态的断路器时,电磁装置的铁芯20被过载电流产生的磁场所磁化,吸引衔铁21使之逆时针转动,释放跳扣28,跳扣28带着转轴27一起顺时针运动,支架8在扭簧29和跳扣28的作用下,也顺时针转动,最终带动触头10向下与触头7分离,这时断路器断开。在此过程中,手柄3、连杆4、基座1和跳扣28之间组成的四连杆机构在扭簧2的作用下,手柄3逆时针转动,恢复到断开时的初始位置,等待着下一次动作。如果该断路器通过键的连接已经和其它的断路器组合成多极形式,则该断路器的转轴27会带动其它极断路器的转轴作相同的运动,转轴的转动带动衔铁逆时针转动,释放跳扣,弹簧和跳扣使支架带着动触头顺时针运动,使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完成其它极断路器的断开。与此同时,手柄3在扭簧2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连杆4上端向左移动,支架5在弹簧6的作用下回到最左端,绿色标牌呈现在基座1的指示孔32中,表示断路器处于断开位置。在此过程中铁芯20被磁化所产生的吸引力必须大于扭簧25的偏转力,否则衔铁21不能转动,断路器不动作。扭簧25的偏转力可以通过调节螺钉23来控制。
本实用新型在该断路器和其它几个同种断路器组合成多极断路器后,则当其它某一极或几极断路器出现故障而使跳扣脱开时,其它某一极或几极断路器的转轴的运动也会带动该断路器的转轴作上述相同的运动,即顺时针转动推动衔铁逆时针运动释放跳扣,支架带着动触头在扭簧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最后迫使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使该断路器断开。
本实用新型在相对低电平的过载电流或非常大的过载电流流过断路器时,触头10和触头7之间会产生电弧,该电弧被引弧片17、13、14引到灭弧装置,使电弧在灭弧栅15中熄灭。
本实用新型当希望重新设置或恢复断路器从如图1所示的闭合位置时,只要将手柄3按顺时针方向手动旋转至最左端即可;也可以手动旋转手柄3队如图2所示的闭合位置到如图1所示的断开位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各断路器之间只需通过键的连接即可实现多极组合、操作机构连接紧凑、脱扣固有时间短、触头材料抗熔性好且触头开距大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断路器,由盖子、基座(1)、安装在基座(1)上的接线座(12)、(26)、联结板(11)、(34)、操作机构、触头装置、电磁装置、双金属热断开装置、灭弧装置和指示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是由手柄(3)、扭簧(2)、连杆(4)、支架(31)、跳扣(28)、扭簧(29)、支架(8)、瞬脱支架(18)、衔铁(21)等组成,手柄(3)被扭簧(2)偏置在基座(1)上,可以转动,跳扣(28)与支架(8)之间由轴销(9)联结,支架(31)位于跳扣(28)之上,其一端固定在手柄(3)的轴心,另一端固定在瞬脱支架(18)上,连杆(4)的一端插入手柄(3)的孔内,另一端通过支架(31)的孔后插在跳扣(28)的孔内,扭簧(29)的一端固定在基座(1)上,另一端卡在支架(8)上,衔铁(21)通过其上的槽(38)与瞬脱支架(18)的嵌合口(35)配合,并保证衔铁(21)能转动,瞬脱支架(18)固定在基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机构的支架(31)上设置有一转轴(27),转轴(27)通过支架(31)上的孔镶嵌在基座(1)的通孔内,在转轴(27)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一键槽(33)。
专利摘要一种断路器,由盖子、基座、操作机构、触头装置、电磁装置、热断开装置等组成,所述操作机构是由手柄、扭簧、连杆、支架、跳扣、瞬脱支架、衔铁组成,手柄被扭簧偏置在基座上,跳扣与支架由轴销联结,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手柄的轴心上,另一端固定在瞬脱支架上,连杆的一端插入手柄的孔内,另一端插在跳扣的孔内,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另一端卡在支架上,衔铁安装在瞬脱支架的一端,瞬脱支架固定在基座上。本新型结构紧凑、较容易实现各断路器之间的多极组合。
文档编号H01H71/16GK2371665SQ9922813
公开日2000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9日
发明者唐春潮, 曹振平, 朱国民 申请人:常熟开关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