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适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8411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直角适配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10月25日、申请号为201010609332. 1、发明名称为"直 角适配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与背板相关的连接器领域。
【背景技术】
[0003] 背板连接器众所周知。它们通常被用于连接两个独立电路板(例如通信电路板 和处理器电路板)使得能够在计算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高速通信。一般来说,背板连 接器多提供密集的插脚区域并被配置用于高数据速率。例如,近来的背板设计已允许大于 IOGbps的数据速率,且新设计意图允许20Gbps或更高的数据速率。
[0004] 通常提供的背板连接器都是公知的夹层结构(mezzanineconfiguration)或正交 结构。夹层连接器被用于将平行的两个电路板连接在一起,而正交连接器则连接直角定位 的电路板(例如彼此正交的电路板)。由于系统结构,有时还使用中间板(mid-plane)设计 将位于中间板的两相对面上的两个连接器结构连接在一起。例如中间板电路板可将两正交 连接器连接在一起。然而,随着数据速率的增加,现有的中间板设计也产生了问题。因此, 某些人意识到提供一种适合于高数据速率的改进的连接器系统。

【发明内容】

[0005] 一种适配器被配置为连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并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 器之间提供角度变换。该适配器包括面对相反方向并被配置为接收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 器的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适配器中可提供有底板,用于分开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插脚 阵列可被置于底板上,且插脚阵列可从底板向两个方向延伸,以便延伸到第一凹口和第二 凹口。插脚阵列包括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信号端子可成对设置,以便提供差分信号通道。 信号端子被配置为具有分别置于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内的第一触头端和第二触头端。第一 触头端和第二触头端可分别配置为具有相对彼此成直角的第一和第二方向。因此,差分对 可具有在第一排的第一触头和相对第一排成直角的在第二排的第二触头。信号触头的主体 部分可配置为在第一触头端和第二触头端之间提供一个转换。主体部分还包括一个特征以 接合底板。接地端子也可被配置为提供在第一方向的第一触头和在第二方向的第二触头, 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以90度分离。为了提高第一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可在底板中插入接地 构件。接地构件可被配置为接合多个接地端子,以便相对彼此公用接地端子。在一实施例 中,适配器可被配置为使得第一凹口包括第一插脚阵列和第二插脚阵列。第一插脚阵列可 被配置为如前所述,第二插脚阵列可包括端子,端子配置有在第一凹口内的触头端和延伸 出底板但接合中间板上通孔的尾部。
【附图说明】
[0006] 本发明借助于实例进行说明,且不限于附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 的元件,其中:
[0007] 图1示出了具有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0008]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连接器系统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0009] 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连接器系统局部被切除的透视图;
[0010] 图4示出了图3中所示连接器系统的进一步简化的透视图;
[0011] 图5示出了适配器连接器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0012] 图6示出了图5中所示的适配器连接器的横截面透视图;
[0013] 图7示出了由适配器连接器的壳体支撑的端子的透视图;
[0014] 图8示出了图7所示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
[0015] 图9示出了适合用于适配器的结构中的多个端子的透视图;
[0016] 图10示出了图9中所示的多个端子的局部透视图;
[0017] 图11示出了具有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0018] 图12示出了图11中所示实施例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0019] 图13示出了适于安装到中间板的适配器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0020] 图14示出了图13中描述的适配器的横截面透视图;
[0021] 图15示出了连接器系统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0022] 图16示出了图15中所示实施例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0023] 图17示出了图15中所示实施例的又一局部分解透视图;
[0024] 图17A示出了图15中所示实施例的简化局部分解透视图;
[0025] 图18示出了图17A所示实施例的又一局部分解透视图;
[0026] 图19示出了图17A所示实施例的简化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0027] 图20示出了图15中选取的组件的横截面透视图;
[0028] 图20A示出了图20中所示实施例的放大图;
[0029] 图21A示出了图15中所示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
[0030] 图2IB示出了图2IA中所示实施例的另一透视图;
[0031] 图22示出了图21A中所选择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0032] 图23示出了图21A中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组端子(differentsetofterminals) 的透视图;
[0033] 图24示出了多个端子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0034] 图25示出了图23中所示实施例的透视放大图;
[0035] 图26示出了图25中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简化透视图;
[0036] 图27示出了多个端子的透视图;
[0037] 图28示出了接地端子的透视图;
[0038] 图29A示出了顶盖壳体的实施例的横截面简化透视图;
[0039] 图29B不出了图29A中所不顶盖壳体的另一横截面简化透视图;
[0040] 图29C示出了图29B中所示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0041] 图30示出了与图29C中所示实施例类似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随后的详细描述将描述几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并不是要限于特别披露的组合。 可以理解,披露的是大量特征。然而,应当注意被披露的这些特征并不必然被应用到所述结 构中。因此,除非另外说明,这里披露的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构成其他组合,为简洁起见,这 些其他组合没有另外示出。此外,某些特征可以组合,也可单独使用以提供在性能和成本之 间取得理想平衡的一种连接器系统。因此,所述特征具有广泛的应用。
[0043] 首先看附图1-4,描述了包括适配器100的连接器系统5的实施例。连接器系统5 包括连接至适配器1〇〇的第一侧并安装至第一电路板10的第一连接器20。连接器系统5 还包括安装至第二电路板50并连接至适配器100的第二侧的第二连接器60。
[0044] 如所示,第一连接器20和第二连接器60是通常应用在背板结构中的正交连接器 的代表。在这种结构中,正交连接器包括插入到电路板上的通孔中,并可被焊接至适当的地 方以永久性地安装到电路板上的多个端子。应当注意的是在两种情况下(焊接情况和简单 压配合情况)通常都希望仅将端子尾部插入到通孔中,(onceas)这是因为有可能存在能 影响后续安装的一些塑性变形。因此两种情况都希望能持久,但是实际上压配合情况有时 会更容易返工(rework)。当然如果电路板已被返工,那么正交连接器可以不焊接,但是焊接 连接经常被认为是持久的。相反,适配器可以认为是可移除地连接至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 接器,因为其不需要焊接。应当注意的是虽然这种结构被认为是最普遍的系统结构,但是适 配器不限于与如此配置的连接器配合。此外,应当注意的是适配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安装至 中间板上(提供的中间板包括合适的孔),然而将壳体安装至电路板的概念对本领域技术 人员而言是相对公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详细讨论。
[0045] 通常,第一连接器20和第二连接器60可被配置成所示第二连接器60包括由壳体 64支撑的多个薄片针座62。薄片针座62可被配置为支撑端子,且在一实施例中经由相邻 端子间边到边的连接,端子可提供差分耦合。提供差分耦合的端子被称作信号端子。为了 在密集的端子结构(例如高于50端子/每平方英寸)中提供可接受的串扰性能,同一薄片 针座中的差分端子对通常由接地端子隔开。众所周知,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可以具有不同 的主体横截面,但是典型地都具有更加统一的接触界面,并且典型地与薄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