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8300494阅读:来源:国知局
nm,表面粗糙度RMS为1.76 nm,载流子浓度114 ~ 117 cnT3,电阻率为 1.1lXlO4 Ωο?。
[0039]III)金属电极制备:
接着在上述制得的光激活层薄膜基础上制作紫外探测器的电极:在上述步骤2)所得到的Zn4AlxSn7On18 (χ=0.5)薄膜上用电子束蒸发技术沉积一层100 nm的Al金属作为电极,之后进行蚀刻,电极3,4之间的间隔为400 μ m。
[0040]对上述得到的用Zn4Ala5Sn7Om75非晶氧化物薄膜作为光激活层的紫外探测器进行物理特性测试,其所采用的紫外光的波长为365 nm,如图5为测试所得的单脉冲响应曲线,其暗电流为6.53X 10_8 A,光电流为9.28X 10_7 A,光响应灵敏度为13.22,上升时间常数为4.69 S,下降时间常数为3.52 S。
[0041]实例3:制备Zn4AlxSn7Ow (x=l.0)非晶氧化物薄膜作为光激活层的紫外探测器。
[0042]I)准备石英衬底。
[0043]II)光激活层即非晶氧化物薄膜Zn4AlxSn7On18 (x=D的形成:I)将称量好的 Zn(NO3)2.6H20、Al (NO3)3.9H20 及 SnCl2+NH4N0j别溶解于二甲氧基乙醇+乙酰丙酮+14.5 M的氨水溶液里配成浓度为0.2 M的前驱体溶液,其中配置Zn源和Al源时二甲氧基乙醇、乙酰丙酮以及14.5M的氨水三者体积比为25:1:0.57,配置Sn源时三者体积比为25:1:0.285 ;然后在30°C下搅拌12 h,经过过滤后按照Zn: Al: Sn=4: 1.0:7比例混合均匀,陈化12 h ;
2)将步骤I)陈化后所得到的溶液在石英衬底上旋涂成膜,旋涂条件为:转速为2200rpm,旋涂时间为30 S,旋涂8次,每次旋涂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300 V (可在250 -400 °C之间调节),退火时间为30 min。得到的薄膜的分子式为=Zn4AlSn7O19.5。
[0044]对制得的薄膜进行薄膜厚度、表面粗糙度、载流子浓度以及电阻率测试,测试结果为:薄膜厚度约为120 nm,表面粗糙度RMS为1.24 nm,载流子浓度114 ~ 117 cnT3,电阻率为 6.42 X 15 Ωο?。
[0045]III)金属电极制备:
接着在上述制得的光激活层薄膜基础上制作紫外探测器的电极:在上述步骤2)所得到的Zn4AlxSn7On18 (χ=0.5)薄膜上用电子束蒸发技术沉积一层100 nm的Al金属作为电极,之后进行蚀刻,电极3,4之间的间隔为400 μ m。
[0046]对上述得到的用Zn4AlSn7019.5非晶氧化物薄膜作为光激活层的紫外探测器进行物理特性测试,其所采用的紫外光的波长为365 nm,如图6为测试所得的单脉冲响应曲线,其暗电流为2.06X10_9 A,光电流为3.57X10_8 A,光响应灵敏度为16.28,上升时间常数为4.61 s,下降时间常数为4.26 S。
[0047]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中旋涂成膜的转速可以在2000 ~ 3000 r.p.m之间调节;根据所需的非晶氧化物薄膜厚度的选择,旋涂及退火重复次数可以增加或减少,旋涂时间也可以控制在10?60s之间;非晶氧化物薄膜厚度可以控制在50?200nm之间为佳,本发明实施例中采取了最佳120nm的选择。实施例中制备光激活层即非晶氧化物薄膜Zn4AlxSn7O1.5x+18使用的化学原料 Zn (NO 3) 2.6H20、Al (NO3) 3.9H20、SnCl2' NH4NO3的纯度均在99.99 % 以上。
【主权项】
1.一种紫外探测器,所述紫外探测器包含衬底(I)、光激活层(2)以及电极(3)和另一电极(4),其中光激活层(2)覆盖于衬底(I)上表面,两个电极相对设置于光激活层(2)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激活层(2)为非晶氧化物薄膜,所述非晶氧化物薄膜的化学式为Zn4AlxSn7O1.5x+18,其中 O 刍 x 刍 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光激活层的非晶氧化物薄膜Zn4AlxSn7Oh5rti^tJ厚度为不小于50nm且不大于20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紫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光激活层的非晶氧化物薄膜Zn4AlxSn7On18W厚度为12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探测器的物理特性如下:暗电流为10_9~10_6 A ;光电流为10-8~10_5A ;响应灵敏度为10~50。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紫外探测器的方法,包括衬底准备步骤、光激活层形成步骤以及形成金属电极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激活层形成步骤为通过低温化学反应法形成化学式为Zn4AlxSn7O1.5x+18的非晶氧化物薄膜,其中O = x = 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紫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低温化学反应法形成光激活层即化学式为Zn4AlxSn7O1L18非晶氧化物薄膜的步骤包括如下: 1)将称量好的Zn(NO3) 2.6H20、Al (NO3) 3.9H20及SnCl2+NH4N0^别溶解于二甲氧基乙醇+乙酰丙酮+14.5 M的氨水溶液里,分别配成Zn源、Al源以及Sn源的前驱体溶液,所配得的前驱体溶液的浓度均为0.2 M ;搅拌均匀,前驱体溶液按Zn: Al: Sn = 4: x:7比例混合均匀; 2)将步骤I)陈化后所得到的溶液在衬底上旋涂成膜; 3)将步骤2)旋涂所得到的薄膜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250-400 0C ; 4)多次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得到的薄膜厚度为50~200n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紫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Zn (NO3) 2.6H20、Al (NO3) 3.9H20、SnCl2' NH4NO3的纯度均在 99.99 % 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紫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配置Zn源和Al源时二甲氧基乙醇、乙酰丙酮以及14.5M的氨水三者体积比为25: 1:0.57,配置Sn源时三者体积比为25:1:0.28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紫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X的范围为:0兰X兰1.0。
10.一种用作紫外探测器光激活层的非晶氧化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氧化物薄膜的化学式为Zn4AlxSn7On18,其中Ofx=L 0,其物理特性为:载流子浓度114 ~ 117CnT3;电阻率为 10 -1O6 Qcm0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用作紫外探测器光激活层的非晶氧化物薄膜。该紫外探测器包含衬底、光激活层及一对电极,且光激活层为非晶氧化物薄膜,该非晶氧化物薄膜的化学式为Zn4AlxSn7O1.5x+18,其中0≦x≦1.0。制备本发明的紫外探测器的步骤包括衬底准备步骤、光激活层形成步骤以及形成金属电极步骤,其中光激活层形成步骤为通过低温化学反应法形成化学式为Zn4AlxSn7O1.5x+18的非晶氧化物薄膜。本发明制得的紫外探测器,暗电流为10-9~10-6A、光电流为10-8~10-5A,响应灵敏度为10~50。本发明使用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制得的紫外探测器具有探测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军事、民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IPC分类】H01L31-076, H01L31-09, H01L31-032, H01L31-20
【公开号】CN104617178
【申请号】CN201510055267
【发明人】吕建国, 江庆军, 孙汝杰, 冯丽莎, 朱恒伟
【申请人】浙江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2月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