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2709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6]在圆筒状弹簧20处于自由状态下,其最小内径(连结带20B的内径)比保持部13的外径小,因此在将圆筒状弹簧20安装在保持部13上时,排列的两端的邻接弹簧板部20A之间的间隔20C弹性扩大,圆筒状弹簧20利用其弹力保持在保持部13。再该状态下,圆筒状弹簧20的最大外径(弹簧板部20B的中央区域部的外径)设计为比贯通轴孔32A的大径轴孔部32a的内径大。因此,在将安装有圆筒状弹簧20的操作轴10安装在轴承30上时,相对于弹簧板部20A的保持部13的半径方向的高度朝向中心轴X变低地、利用大径轴孔部32a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按压,而使弹簧板部20A的中心轴X方向的长度增大地进行弹性变形。由此,在半径方向上,在各弹簧板部20A的弯曲突出部20Aa和两端部20Ab上,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被施以按压力,而在形成弹簧板部20A的外周面的弯曲突出部20Aa与贯通轴孔32A的内周面之间产生压力P1,另外,在形成各弹簧板部20A的两端部20Ab的连结带20B的内周面与保持部13的外周面之间也产生压力P2。后者的压力P2还包括圆筒状弹簧20弹性保持保持部13的压力,因此Pl < P2。并且,通过使连结带20B以环状变形,其内周表面收缩,通过该收缩使表面粗糙度增大。另一方面,弹簧板部20A的外周表面通过弯曲而伸展,由此,表面粗糙度减小。其结果是,弹簧板部20A与贯通轴孔32A的内周面之间的静摩擦力比连结带20B与保持部13的外周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小,在对操作轴10进行旋转操作时,圆筒状弹簧20与操作轴10 —起旋转(S卩,圆筒状弹簧20不相对于操作轴10旋转),而相对于贯通轴孔32A的内周面滑动旋转。
[0037]在转动操作所需要的扭矩大时,增大圆筒状弹簧20与轴承30之间的摩擦即可。在本发明中,通过增加圆筒状弹簧20的弹簧板部20A的数量和增加弹簧板部20A的最大可弹性位移量(弹簧板部20的弯曲的高度),能够容易地增大摩擦。由于能够相互独立地选择这些弹簧板部20A的数量和可位移量,因此涉及自由度高,容易设计制造小型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
[0038]圆筒状弹簧的变形例
[0039]图4B表示图2、3的实施例的圆筒状弹簧20的第一变形例。在该变形例中,各弹簧板部20A的弯曲突出的中央区域部相互连结而形成连结带20B,各弹簧板部20A的两端部20Ab与邻接弹簧板部20A的两端部20Ab断开这一点与图4A不同。
[0040]图4C表示圆筒状弹簧20的第二变形例,图4A的连结带20B构成为,在周向上,每隔两个弹簧板部,在两个邻接弹簧板部20A的一端之间断开,在周向上,每隔两个弹簧板部,将与在所述一端之间被断开的邻接弹簧板部20A在周向上错开一个弹簧板部的两个邻接弹簧板部20A的另一端之间断开。换言之,每个邻接弹簧板部20A的一端彼此与另一端彼此在周向上交替错开一个弹簧板部并且利用连结带20B连结。
[0041]图4D表示圆筒状弹簧20的第三变形例。该变形例是将图4C中的各个邻接弹簧板部20A相互呈V形地相对于中心轴X方向倾斜配置,邻接弹簧板部20A的一端和另一端不利用连结带20B连结而直接连结。
[0042]在使用图4A的圆筒状弹簧20的图2、3的实施例中,说明了圆筒状弹簧20不相对于操作轴10旋转,而相对于轴承32滑动旋转的情况,与此相反,也可以构成为圆筒状弹簧20A不相对于轴承32旋转,而相对于操作轴10滑动旋转。例如通过在圆筒状弹簧20的各弹簧板部20A的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弯曲面形成细小的凹凸来增加表面粗糙度,使圆筒状弹簧20与轴承孔32A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力比圆筒状弹簧20与操作轴10之间的摩擦力大即能够实现。图4B?4D也同样。
[0043]图5A表示圆筒状弹簧20的第四变形例。该变形例是使图4A所示的圆筒状弹簧20的弹簧板部20A的中央区域部与图4A相反地向半径方向内侧弯曲突出的部件。在该变形例的情况下,在组装旋转操作型电气部件时,首先,将圆筒状弹簧20安装在轴承30的大径轴孔部32a内,然后,使操作轴10的保持部13插入圆筒状弹簧20地将操作轴10安装在轴承30的贯通轴孔32A。因此,圆筒状弹簧20的连结带20B的外周面与轴承30的大径轴孔部32a的内周面弹性抵接,弯曲突出部20Aa与操作轴10的保持部13的外周面弹性抵接。
[0044]图5B表示圆筒状弹簧20的第五变形例。该变形例是使图4B所示的圆筒状弹簧20的弹簧板部20A的利用连结带20B连结的中央区域部与图4B相反地向半径方向内侧弯曲突出的部件。
[0045]图5C表示圆筒状弹簧20的第六变形例。该变形例是使图4C所示的圆筒状弹簧20的弹簧板部20A的中央区域部与图4C相反地向半径方向内侧弯曲突出的部件。
[0046]图表示圆筒状弹簧20的第七变形例。该变形例是使图4D所示的圆筒状弹簧20的弹簧板部20A的中央区域部与图4B相反地向半径方向内侧弯曲突出的部件。
[0047]在图5A的变形例中,在操作轴10转动时,圆筒状弹簧20固定在操作轴10上,在圆筒状弹簧20相对于贯通轴孔32A的内周面旋转滑动时,只要增大向弹簧板部20A的半径方向内侧弯曲突出的内周面和/或增大操作轴10的保持部13的外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即可。与此相反,在将圆筒状弹簧20固定在轴承30上,并相对于圆筒状弹簧20使操作轴10的保持部13旋转滑动时,只要增大连结带20B的外周面和/或增大大径轴孔部32a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即可。图5B?也同样(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的情况下,邻接弹簧板部20A的相互连结的端部与其他变形例的连结带20B对应)。
[0048]工业实用性
[0049]本发明能够用于例如便携式无线装置的可变电阻器、转换开关。
【主权项】
1.一种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柱状的操作轴; 轴承,其具有用于所述操作轴插入的圆形的贯通轴孔; 电信号控制部,其安装在所述轴承的一端,通过所述操作轴的旋转操作来控制电信号; 圆筒状弹簧,其以包围所述操作轴的外周的方式被收容在弹簧收容空隙内,该弹簧收容空隙形成于所述操作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贯通轴孔的内周面之间,环沿中心轴方向被切断, 所述圆筒状弹簧具有多个弹簧板部,该多个弹簧板部分别沿所述操作轴的中心轴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操作轴的外周面沿所述操作轴的周向相互连结而排列, 多个所述弹簧板部构成为,其长度方向的中央区域部向所述圆筒状弹簧的半径方向内侧或者外侧的同一侧弯曲突出而形成弯曲突出部,多个所述弹簧板部被弹性夹持在所述操作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贯通轴孔的内周面之间,在半径方向上,在各所述弹簧板部的两端部和所述弯曲突出部上被施加相互反向的按压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轴具有:圆柱状的操作部;从所述操作部同轴心地延长,直径小的圆柱状的中间部;从所述中间部同轴心地延长,直径更小的圆柱状的保持部;从所述保持部同轴心地延长,并浸入所述电信号控制部的圆柱状的驱动部, 所述轴承具有:基部和形成有所述贯通轴孔的圆筒部,所述基部在所述圆筒部的中心轴方向一端与所述圆筒部一体形成,并形成有从所述贯通轴孔与所述电信号控制部连通的连通空间, 所述贯通轴孔具有大径轴孔部和小径轴孔部,所述大径轴孔部具有比所述中间部的外径大的内径,所述小径轴孔部从所述大径轴孔部延长,并具有比所述保持部的外径大,并且比所述中间部的外径小的内径, 在所述中间部与所述保持部的边界的台阶和所述大径轴孔部与所述小径轴孔部的边界的台阶之间,所述圆筒状弹簧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隙内,所述收容空隙形成在所述保持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大径轴孔部的内周面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状弹簧的多个所述弹簧板部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利用第一连结带和第二连结带连结。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状弹簧的多个所述弹簧板部的所述中央区域部利用连结带连结。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每个邻接弹簧板部20A的一端彼此与另一端彼此在周向上交替错开一个弹簧板部并利用连结带连结。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状弹簧的多个所述弹簧板部的各邻接的两个呈V形地将端部相互连结地配置。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弹簧的多个所述弹簧板部的中央区域部向半径方向外侧弯曲突出。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弹簧的多个所述弹簧板部的中央区域部向半径方向外侧弯曲突出。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弹簧的多个所述弹簧板部的中央区域部向半径方向外侧弯曲突出。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弹簧的多个所述弹簧板部的中央区域部向半径方向内侧弯曲突出。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弹簧的多个所述弹簧板部的中央区域部向半径方向内侧弯曲突出。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弹簧的多个所述弹簧板部的中央区域部向半径方向内侧弯曲突出。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设计的旋转操作型电子部件。包括:圆柱状的操作轴;轴承,其具有贯通轴孔;电信号控制部,其安装在轴承的一端,通过操作轴的旋转操作来控制电信号;圆筒状弹簧,被收容在形成于操作轴的外周面与贯通轴孔的内周面之间的弹簧收容空隙内,并沿中心轴方向切断环,圆筒状弹簧具有多个弹簧板部,该多个弹簧板部沿操作轴的中心轴方向延伸,在所述操作轴的外周面,沿操作轴的周向相互连结而排列,该多个弹簧板部构成为长度方向的中央区域部向圆筒状弹簧的半径方向外侧弯曲突出,多个弹簧板部被弹性夹持在操作轴的外周面与贯通轴孔的内周面之间,通过构成为利用该按压力能够延伸地保持中心轴方向长度,能够独立设定弹簧板部数量和弹簧板部的最大挠曲量。
【IPC分类】H01H3/10, H01H19/20, H01C10/00
【公开号】CN104903987
【申请号】CN201380063144
【发明人】福永太郎
【申请人】东京Cosmos电机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6日
【公告号】EP2930730A1, US20150287557, WO2014087783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