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的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16580阅读:来源:国知局
装置的壁部(包括容纳在其上的端子壳体)的立体视图以及放大的细节图;
[0036]图5示出了根据图4所示的端子壳体的另一个卡合单元;
[0037]图6示意性示出了不带外壳体的、打开的接线端子的立体视图;
[0038]图7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6的插入装置和接线端子的夹持弹簧;
[0039]图8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6的接线端子的操纵装置的立体视图;
[0040]图9示意性示出了没有外壳体的接线端子的侧截面图;
[0041]图10示出了根据图12的接线端子的俯视图;
[0042]图11极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打开状态下的接线端子的侧视图;
[0043]图12极其示意性地示出了中间位置上的接线端子的侧视图;以及
[0044]图13极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夹紧状态下的接线端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参照附图,在下文中对于接线端子100以及配备有至少一个这样的贯穿式端子的电气装置500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说明。
[0046]在此,图1示出了接线端子100的并列的两个立体视图,S卩,左侧为夹紧状态下或接触位置145,而旁边右侧为打开状态或打开位置144。
[0047]接线端子100具有端子壳体150并且为此设置为,通过支承区段172贴靠在电气装置500的壁部502(参照图2)。导体接纳部115在接触位置145上尽可能地封闭,而在打开位置144上则得到了在电流条和夹持杆之间的特别大的开放角度,该角度能达到75°或更大。由此实现了导体向导体接纳部115内的转入(参照图11),这特别在横截面为几平方毫米的导体的情况下能够使连接明显变得容易。
[0048]端子壳体150特别地由不导电的材料组成并且优选由塑料组成。支承区段172能够以环形的接片的形式而构造,通过该支承区段接线端子100环绕地支承在壁部502上。也可能的是,使支承区段172由多个节段或者由多个单独支撑部件组成。
[0049]在接线端子100上能够既在接触位置145上又在打开位置144上看见工具开口 109,该工具开口设置在操纵装置103上。操纵装置103包括以覆盖罩153形式的覆盖壳体。覆盖罩153就此由绝缘的材料制成并且防止操纵装置103的内部以及还有接线端子100的内部的机械接触。通过覆盖罩153也非常显著地增大了空气间隙以及爬电距离。
[0050]端子壳体150能够包括外壳体170和内壳体160,保持部108容纳在内壳体处。保持部108优选由金属组成并且特别由冲压弯曲件组成。外壳体和内壳体优选由塑料组成。在装配中在内壳体160处容纳保持部108并且装配必需的金属部件以及夹持部件。内壳体与保持部108形成了预装配的组合部件,仅仅还必须将该组合部件插入到外壳体170内或者必须插入或啮合到已经在电气装置500上存在的并且就此例如与壁部整体式构造的外壳体内。
[0051]接线端子100具有能够转动的操纵装置103。通过操纵装置103的转动能够打开或再次封闭接线端子。在操纵装置103的转动过程中,能够在支承区段172的环形的壁部与操纵装置103的覆盖罩153之间产生缝隙148,即,在接触位置145上封闭接片149所在的位置上产生缝隙。如果在图1左侧所示的关闭位置上操纵装置103向后方转动,那么封闭接片149就能够通过壁部通孔154并因此通过壁部502转动到电气装置500内。同时在之前所设置的封闭接片149的位置上,在壁部172与覆盖罩153之间产生缝隙148。在进一步转动到打开位置144的过程中,最终通过偏转板185再次封闭缝隙148,从而在打开位置上不存在缝隙148。缝隙148与导体接纳部115间隔开并且无关于导体接纳部155。
[0052]图2是具有壁部502的电气装置500的极其示意性的俯视图,接线端子100容纳在该壁部502上,在图2中为了一目了然而仅示出了外壳体170。在外壳体170的内室中设置凸部177和178,在装配过程中内壳体160卡合在这些凸部上。
[0053]在图2中,能够看出卡合单元210的形状,这些卡合单元以卡合臂211的形式而实施。卡合臂2 I I的从端子壳体I 5 O向外延伸的腿部就此通过作为支座部件(Gegenlagerelement) 173而起作用的支持壁覆盖。支持壁173的宽度在此正好相当于图2中可见的两个卡合臂211的外部间隔。由此确保了,正如参照图4还要进一步说明的,卡合臂虽然在装配过程中能够在壁部502上短时间向内弹性地转动,但是其随后通过与卡合臂共同作用的卡合单元220而在外侧得到保持,从而使壁部通孔154的横截面保持为自由的。
[0054]图3示出了端子壳体150或其具有在支承区段172的第一侧142上并因此在电气装置500的外部的第一壳体区段140的外壳体170的立体视图。在第二侧143上,在壳体501的内部设置第二壳体区段141。第二壳体区段141在此用作固定区段,在该固定区段处,支座部件173与卡合臂211以及壁174共同提供了环形的壁部。由此,机械地防止当例如操纵装置103部分地伸入到第二壳体区段141中时对第二壳体区段141的内室的作用和接触。
[0055]卡合臂211在自由末端216处设计为大概U形的。在回转的腿部215与卡合臂211之间设置凹槽213,卡合单元220的一部分伸入到该凹槽中。
[0056]在外侧的横向平面214上设置啮合单元217,该啮合单元在此以卡合齿部的形式而构造或者包括多个卡合齿。在相对的的卡合臂211上的卡合齿部217分别设置在由彼此向外指向的外侧面上,这些外侧面分别垂直于横向204(参见图4)。外侧面能够垂直于横向204地设置,但是特别在与横向成0°至30°的小角度的条件下而设置。
[0057]通过在侧壁与卡合臂211之间的凹槽212引起了,卡合臂211能够在装配中弹性地偏转。
[0058]图4示出了在电气装置500的壁部502处装配的接线端子100,其中示意性地能够在壁部501后方看到端子壳体150的第二壳体区段141的一部分。然而原则上,端子壳体150也适合于在其他电气接线端子中的使用。
[0059]为了固定接线端子100而设置卡合系统201,该卡合系统在此包括四个卡合单元210和四个卡合单元220。卡合单元210以弹性地容纳在端子壳体150上的卡合臂211的形式而形成,卡合臂一直延伸到其自由末端216。在那里,卡合臂211设计为u形的,从而使卡合凹槽213适合用于容纳卡合单元220。实施为卡合连接件221的卡合单元220能够是单个分开的部件,正如在图4中示出的,或者这些卡合单元能够通过例如可弯曲的连接件225或者夹板而彼此连接,正如图5中放大地示出的。
[0060]每个卡合连接件221具有卡合主体222,卡合主体具有大概楔形的结构223,以便于由此能够引起在不同厚度的壁502上的夹紧。
[0061 ]为了安装,端子壳体150的第二壳体区段141通过壁部502中的开口而穿插,其中当各个卡合臂211通过壁部502时,弹性的卡合臂211暂时弹性向内弯曲。随后卡合臂211再次向外卡咬住。端子壳体150随后不能够再轻易地取下。为了端子壳体150的固定而随后插上卡合单元220。在此,卡合连接件221以自身的凹槽226而插在卡合臂211的腿部215上,以便于使卡合部件217在横向平面224上与卡合齿部227在卡合连接件221上咬合连接。在卡合连接件221向卡合方向202的移动中,卡合臂211的末端通过卡合连接件221的楔形的卡合主体222而夹紧并且从壁部502向外挤压。因此在不同壁厚度的情况下或者在楔形或阶梯状的壁部502的情况下也能够用于可靠的保持。卡合齿部227在此横向于连接方向地延伸。卡合齿部217和227分别设置在横向平面214或224处,这些横向平面在装配状态下彼此贴靠。
[0062]在此,在四个单独的卡合臂211处分别单独地夹紧,从而使不同壁厚度不会对单个卡合臂211产生任何影响。
[0063]在装配状态下,如图4所示出的,支持壁173形成了支座部件,相邻的卡合臂211支承在该支持壁上。因此确保了,壁部通孔154或支持壁173之间的空间保持为空闲的。如果弹性的卡合臂211在插入到壁部502中后并没有自主地再次弹性向外弯曲,那么卡合臂211则通过卡合连接件221而向外拉,因为卡合连接件221以自身的卡合主体222支承在而作为支座的支持壁173上。
[0064]这样能够确保了接线端子100的可靠的功能,因为在操纵装置103从接触位置145过渡到打开位置144的过程中,操纵装置的夹持弹簧101和其他部件部分地穿通过壁部通孔154而转动。因此必须确保,在电气装置500的内部的结构空间(第二壳体区段141占据该空间)不会在旋转运动的过程中带来任何的阻碍。
[0065]图6示意性示出了没有外壳体170的、但是具有由塑料制成的装配好的内壳体160的打开的接线端子100的立体视图,由金属制成的保持部108容纳在该内壳体处。接线端子100的保持部108具有大概为u形的横截面并且在此由冲压弯曲件而制成。电流条110容纳在该保持部108处。
[0066]接线端子100以打开位置144而示出,在该位置上待连接的导体能够从上方转入到导体接纳部115内。选择性地也能够从前方将导体插入。
[0067]在导体接纳部115处设置斜面161和162作为内壳体160的塑料壁部的插入辅助部。在侧面的外侧壁上的卡合开口 165和166设置用于容纳在外壳体170的内壁上的凸部177和178,由此使端子壳体得以固定。
[0068]操纵装置103由覆盖罩153来覆盖。在覆盖罩153上设置封闭接片149,该封闭接片在接触位置145上将支持壁或支承区段172与壁部通孔154之间的缝隙148闭合。在打开位置144上,偏转板155封闭缝隙148。壁部185在接触位置145上向上覆盖导体接纳部115。此外,壁部185限定出用于工具的插入漏斗部。当侧向的壁部将偏转板155与壁部185连接时,能够设置这种插入漏斗部,从而由壁部漏斗形地包围工具接纳部109。
[0069]在侧向能够看见在遮盖罩153上的开口 158,通过该开口从内侧卡合具有凸起157的插入装置118。
[0070]在导体接纳部11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