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097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由如下第一层和第二层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构成:第一层,其含有从Mo、Ti、Cr、W和Ta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的高熔点金属;第二层,其由含有0.01原子%以上且低于0.2原子%的稀土类元素、Ni和Co之中至少一种以上的Al合金构成。该配线膜即使经受400℃以上且500℃以下的高温的热过程,仍可抑制配线电阻的上升,也不会发生小丘等,耐热性优异。
【专利说明】
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触摸面板等的平板显示器的电极材料的配线膜 中,使用的是电阻率低的A1薄膜。但是,A1熔点低,耐热性小。此外A1在大气中被氧化,容易 形成钝态皮膜。因此,即使将A1薄膜与半导体层或透明像素电极直接连接,由于在其界面所 生成的A1氧化物的绝缘层,接触电阻仍会上升,有画面的显示品质降低这样的问题。
[0003] 关于这些问题,至今为止,提出有以下这样的对策。首先,关于耐热性,是在A1的表 面,经由Mo、Ti、Cr、W和Ta等的高恪点金属所构成的金属阻挡层而成为层叠结构。通过使机 械强度高的金属阻挡层夹杂,利用基板与A1的热膨胀系数差,从而压制应力集中而发生的、 作为半球状突起物的小丘。另外,为了防止A1氧化物的形成,实现可电连接这一目的,而使 上述金属阻挡层夹杂于A1薄膜与半导体层或透明像素电极之间。具体来说,就是使用在A1 薄膜的上下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上述金属阻挡层的层叠配线薄膜。
[0004] 另一方面,随着平板显示器的高精细化和低耗电化的要求,作为开关矩阵所用的 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所使用的材料也受到研究。例如从现有的非晶 硅,以更高性能化为目的,而使用低温多晶硅半导体等的多晶硅半导体和氧化物半导体等。 这些半导体材料,具有高载流子迀移率,光学能带隙大,能够低温成膜,因此期待其面向要 求大型?高分辨率?高速驱动的划时代显示器、和耐热性低的树脂基板等的应用。
[0005] 低温多晶硅半导体,使用非单晶性的非晶硅、微晶硅的半导体薄膜,大致经过400 ~500°C左右的晶化退火,和杂质掺杂后的活化退火等的加热工艺制作。具体来说,例如,对 于由CVD法形成于基板上的非晶硅,和粒径约0. Ιμπι以下的比较小的微晶硅等的半导体薄膜 照射激光。照射该激光局部性地加热半导体薄膜,至少使之部分性地熔融后,在其冷却过程 中使半导体薄膜晶化成约〇.3μπι以上的粒径比较大的多晶。通过由这样的激光照射进行的 晶化退火,可以实现薄膜半导体装置的低温制程化,不仅能够使用耐热性优异的高价的石 英基板,也能够使用廉价的玻璃基板。另外,在活化退火中,促进掺杂进多晶硅薄膜中的杂 质和Si的结合,控制载流子浓度,并且通过离子注入,同时进行用于使被破坏的结晶恢复的 处理。
[0006] 如此在低温多晶硅的制作时,为了晶化退火和活化退火而曝露在400~500°C左右 的热过程中,与非晶硅相比,制程温度较高。
[0007] 另外,即使在氧化物半导体中,也实施激光退火、350~500°C左右的高温退火而改 善成结晶性的膜质,使半导体的迀移率和TFT的阈值电压等的性能提高。
[0008] 现有的使用了非晶硅的TFT,在TFT的制造工序中施加的热过程,最大为350 °C左 右,因此能够毫无问题地使用前述的层叠有高熔点金属和A1薄膜的配线薄膜。可是,若将低 温多晶硅和氧化物半导体这样曝露在400~500°C左右的热过程下的半导体材料应用于 TFT,则由于此高热过程,会导致A1与Mo等的高熔点金属之间发生相互扩散,产生配线电阻 增加等的问题。或者,由于高热过程导致基板和配线薄膜的应力变大,A1的应力扩散被促 进,以至突破高熔点金属,在配线薄膜的表面产生小丘。另外在配线薄膜的侧壁部分,还会 发生没有被高熔点金属覆盖的部分产生侧面小丘等的问题。如此,在400°C以上的热处理 中,需要能够应对不同于低于400°C的热处理的特性的配线膜。
[0009] 因此,将低温多晶硅和氧化物半导体等适用于TFT的半导体层时,不是像使用非晶 硅这样使用高熔点金属和A1薄膜的层叠配线膜,而是使用高熔点金属的单层配线薄膜。但 是,高熔点金属其电阻率高。
[0010] 至今为止,作为截止到400°c的耐热性,即,防止小丘发生优异的耐热性配线材料,
【发明人】们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一种A1合金膜,其在合计高于1.0原子%并在15原子%以下 的范围内含有Nd、Gd、Dy中的一种以上。
[0011] 现有技术文献 [0012]专利文献
[001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733006号公报
[0014] 但是专利文献1涉及的是以非晶硅为对象的技术。即,专利文献1其目标在于,在作 为TFT制造工艺上不可避免的电极膜形成后的250~400°C左右的加热工序中,实现耐热性 和低电阻率,而没有谋求更高温下的上述特性改善。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情况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性优异的平板显示器 用配线膜,其即使受到400°C以上且500°C以下的高温的热过程,也可抑制配线电阻的上升, 不会发生小丘等。
[0016]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是形成在基板上的平板显示器用的配 线膜,所述配线膜由如下第一层和第二层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构成:第一层,其含有从Mo、 Ti、Cr、W和Ta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的高熔点金属;第二层,其由含有0.01原 子%以上并低于0.2原子%的稀土类元素、Ni和Co之中至少一种以上的A1合金构成。
[0017] 在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的界面,具有含有所述高熔点金属的至少一种和A1的 反应层的形态,也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0018]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A1合金,含有稀土类元素0.01原子%以上,和 Ni与Co之中至少一种以上0.01原子%以上。
[0019]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反应层经由400°C以上且500°C以下的热过程 形成。
[0020]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稀土类元素是从制、1^、6(1、〇7、¥和〇6所构成 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
[0021]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反应层含有A1与Mo的化合物。
[0022]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从基板侧按顺序,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层 叠结构的配线膜以此顺序形成,或者,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一层的层叠结构的配线膜以此 顺序形成。
[0023]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从基板侧按顺序,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 述第一层的层叠结构的配线膜以此顺序形成,在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的界面,均形成 有所述反应层。
[0024]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受到400°C以上且500Γ以下的高温下的热过程, 也可抑制电阻率的上升,还确认不到小丘的发生,兼备低配线电阻和高耐热性的平板显示 器用配线膜。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实施例No. 1的截面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
[0026]图2是实施例No. 2的截面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
[0027]图3是实施例No. 3的截面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
[0028]图4是实施例No.4的截面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
[0029]图5是实施例No. 1的截面的透射型电子显微镜照片。
[0030]图6是实施例No. 2的截面的透射型电子显微镜照片。
[0031]图7是实施例No.4的截面的透射型电子显微镜照片。
[0032]图8是表示在实施例的由三层构造构成的种种层叠配线膜中,热处理温度与各配 线膜的电阻率的关系的图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
【发明人】们为了提供即使受到400°C以上且500°C以下的高温的热过程,仍可抑制 配线电阻的上升,也不会发生小丘等的耐热性优异的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而反复研究。其 结果发现,在由Mo等的高恪点金属层和A1配线的层叠结构构成的配线膜中,作为A1配线材 料,使用相比以往以极低量含有Nd、La、Gd、Dy、Y、Ce等的稀土类元素(以下,称为"REM"( rare earth metal))、Ni、Co之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合金元素的A1合金即可。即发现,使该合金元 素添加带来的耐热性提高作用一边有效地发挥,而且,一边让防止A1与高熔点金属的相互 扩散的作为阻挡层而发挥功能的反应层在其界面被形成,作为扩散路径的晶界密度变低, 因此可抑制配线电阻的上升,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34]在Mo等的高熔点金属与A1配线的相互扩散中,可知构成A1配线的组织越是微细, 晶界密度越高,上述的相互扩散越被促进,配线电阻的上升率大。组织最粗大,晶界密度低 的是纯A1,但纯A1耐热性差。因此在层叠有高熔点金属的状态下,若受到400°C以上的热过 程,则也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会发生侧面小丘。若发生侧面小丘,则突破上层的栅极绝缘 膜和保护膜,因此产生漏电流,TFT元件的特性劣化。
[0035]因此,本
【发明人】们为了实现能够抑制高熔点金属与A1配线的相互扩散造成的配线 电阻上升,而且耐热性优异的A1合金,着眼于合金元素。其结果认识到,添加有稀土类元素、 Ni和Co之中至少一种以上,使其合计含量低于0.2原子%的六1合金,组织的晶粒比较大,接 近纯A1,能够降低晶界密度。
[0036]对其若施加400°C以上的高热过程,则在由该A1合金构成的与第二层接触的含有 高熔点金属的第一层至第二层侧,主要是发生通过A1晶界的高熔点金属的扩散,即,发生晶 界扩散。在A1合金中,相比在晶粒的内部扩散的晶内扩散,在晶界扩散的晶界扩散这一方 大。因此,如本发明所规定的这样,若使用以上述方式显著减少了 A1合金的合金元素的合计 含量的A1合金,则虽然会进行一些上述的晶界扩散,但是与晶界扩散相对抗而在第一层和 第二层的界面,至少含有A1和高熔点金属的反应层形成也会进行,结果是界面的反应层形 成先行结束。该反应层作为用于防止A1与高熔点金属的相互扩散的阻挡层有效地发挥功 能,上述晶界扩散停止。其结果是,可抑制配线电阻的上升。
[0037]本发明的配线膜具有层叠有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层叠结构,第一层含有从Mo、Ti、 Cr、W和Ta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的高恪点金属;第二层为A1合金,作为合金元 素,含有0.01原子%以上且低于0.2原子%的稀土类元素、Ni和Co之中至少一种以上。
[0038]首先,对于赋予配线膜最显著特征的构成第二层的A1合金进行说明。
[0039][使稀土类元素、Ni和Co之中至少一种以上为0.01原子%以上,并低于0.2原子% ]
[0040] 稀土类元素、Ni和Co均是有助于A1的耐热性提高的元素,如后述通过与第一层层 叠,更加有助于400以上、500°C以下的耐热性提高。
[0041] 本发明中所用的所谓稀土类元素,意思是从La至Lu的15种元素所构成有镧系元 素、Sc和Y。优选的稀土类元素为阳、1^、6(1、〇7、¥或〇6,其能够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并用。 更优选Nd、La、Gd,Dy,进一步优选Nd、La。
[0042] 为了显现上述效果,需要使本发明的A1合金中,含有此稀土类元素、Ni、Co之中至 少一种以上的合金元素0.01原子%以上,优选为0.02原子%以上,更优选为0.05原子%以 上。
[0043] 另一方面,从耐热性提高的观点出发,希望合金元素的含量多的方法,但若合金元 素的含量过剩,则晶粒变小,晶界密度增加,因此沿晶界在第二层内扩散的高熔点金属增 加,所以配线电阻显著增加。因此A1合金中包含的上述合金元素的合计含量需要低于0.2原 子%,优选为0.15原子%以下,更优选为0.12原子%以下。
[0044]从得到优异的耐热性提高效果这一观点出发,稀土类元素量优选为0.01原子%以 上。另一方面,稀土类元素含量的上限,从耐热性的观点出发,能够允许截止到合金元素含 量的上限,即低于0.2原子%,但是从更进一步降低400°C以上且500°C以下的配线电阻的观 点出发,优选为〇. 05原子%以下。稀土类元素含量更优选为0.02原子%以上,进一步优选为 0.035原子%以上,更优选为0.15原子%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0原子%以下。在此所谓稀 土类元素含量,在单独含有稀土类元素时为单独的量,在并用两种以上的稀土类元素时为 合计量。
[0045] 另外,从充分发挥耐热性提高效果,和配线电阻上升抑制效果的观点出发,Ni和Co 中的至少一种以上(以下,仅称为"Ni、Co")的含量,优选为0.01原子%以上,更优选为0.02 原子%以上。另一方面,Ni、Co的含量的上限,从耐热性的观点出发,能够允许截止到合金元 素含量的上限,即低于〇. 2原子%,但若过剩地使之含有,则配线电阻反而变高,因此优选为 0.1原子%以下,更优选为0.08原子%以下。Ni、Co可以单独添加,也可以两方并用。Ni、Co在 含有任意一方时,为一方的量,含有两方时,为其合计量。
[0046] 在本发明中,可以单独添加合金元素,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的合金元素。A1合金中 的合金元素,只要在上述范围含有,便能够得到耐热性提高效果。为了得到更优异的耐热性 提高效果,优选含有稀土类元素,和Ni与Co的至少一种以上。
[0047]用于本发明的A1合金,如上述,在0.01原子%以上且低于0.2原子%的范围含有稀 土类元素、Ni和Co之中的至少一种以上,余量:是A1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优选含有稀土类元 素,和至少Ni或Co的任意一方,余量:是A1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48]此外在本发明的A1合金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作用的范围内,也可以含有(i)从 Mo、Ti、Cr、W和Ta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ii)Cu和Ge中的至少一种以上。
[0049] (i)从Mo、Ti、Cr、W和Ta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在400°C以上且500°C 以下的高热过程中使A1合金的耐热性提高,有效地作用于小丘和A1氧化物的形成抑制。为 了得到这样的效果,从此、11、(>、1和了&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含量,优选为 0.01原子%以上,更优选为0.02原子%以上。另外这些合金元素的含量如果优选为低于 0.05原子%,更优选为0.03原子%以下的少量,则即使合金化,仍能够将配线电阻抑制得很 低。此外,通过上述反应层的形成,还能够抑制高熔点金属从第一层通过A1晶界而扩散,由 此也能够抑制因相互扩散引起的配线电阻的上升。这些合金元素可以单独添加,也可以并 用多个。单独含有任意一个时,是这个的量,含有多种时为其合计量。
[0050] (ii)Cu和Ge相比上述的稀土类元素和Ni、Co,是在更低温下析出的元素,另外不会 对晶界密度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能够抑制配线电阻的上升。为了得到这样的效果,Cu和Ge中 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含量优选为0.01原子%以上,更优选为0.02原子%以上。另一方面,若Cu 和Ge的含量过多,则配线电阻反而上升,因此优选为0.05原子%以下,更优选为0.03原子% 以下。Cu、Ge可以单独添加,也可以两方并用。含有任意一方时,为这一方的量,含有两方时 为合计量。
[0051 ] 还有,在含有(i)从Mo、Ti、Cr、W和Ta所构成的群中选择一种以上;(ii)Cu和Ge中的 一种以上时,A1合金中所含的合金元素,即,稀土类元素、Ni、Co和上述的合计量也 需要控制在低于0.2原子%。若合计量达到0.2原子%以上,则加热后的配线电阻上升等的 问题发生。合计量的优选的范围如上述。
[0052]以下,对于本发明的配线膜进行说明。
[0053]本发明的配线膜,是层叠含有从此、11、(>、1和了&所构成的群中选择一种以上的高 熔点金属的第一层和由上述A1合金构成的第二层的层叠结构。具体来说,可以是从基板侧 按顺序,上述第一层和上述第二层按此顺序层叠而成的双层构造,另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二 层和上述第一层按此顺序层叠而成的双层构造。或者,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二层的上下配置 有上述第一层的三层构造。即,也可以是从基板侧按顺序,上述第一层、上述第二层和上述 第一层按此顺序层叠而成的三层构造。还有,在本发明中,作为三层构造时,从第二层看将 层叠在与基板侧相反侧的第一层称为第三层。
[0054]特别是若为三层构造,则作为第二层的A1合金的耐氧化性提高,并且耐热性更进 一步提尚,因此优选。
[0055] 用于本发明的第一层的高熔点金属,在平板显示器的技术领域作为阻挡层通常被 使用。具体来说,能够作为含有此、11、(>、1和1 &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合金元素使用。在上述 第二层的上下配置上述第一层时,上侧的第一层与下侧的第一层可以是相同的组成,也可 以不同。另外第一层也可以含有高熔点金属以外的元素,但优选为任意的上述高熔点金属, 和余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0056] 本发明的配线膜,无论是哪种层叠结构,在上述第一层与上述第二层的界面,进一 步作成三层构造时,在上述第二层与第三层的界面,形成有含有A1和高熔点金属的反应层。 本发明中的所谓反应层,是通过低温多晶硅和氧化物半导体曝露的高温的热过程,优选为 400°C以上且500°C以下而形成的。由于使热过程的上限为500°C以下,上述反应层不会进一 步生长,而是停留在界面,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电阻的上升。上述反应层中,例如,含有A1和 高熔点金属的化合物,具体来说是含有A1和Mo的化合物。
[0057]反应层,如实施例所示,如果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以下,称为"T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观察热处理后的具有层叠结构的配线膜的截面 便能够确认。
[0058]本发明中所用的基板,只要是平板显示器的领域通常所用的,便没有特别限定,例 如可列举由玻璃、石英、硅、SUS、Ti箱等的金属构成。
[0059] 本发明的平板显示器,具备上述的本发明的配线膜,例如,可列举液晶显示器、有 机EL显示器、触摸面板、场致发射显示器、真空荧光管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等。
[0060] 在上述平板显示器中,优选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由低温多晶硅或者氧化物构 成。如前述,其虽然因制作过程或出于膜质改善等的目的,会受到400°C以上且500°C以下的 高温热过程,但如果使用本发明的配线膜,则不会对耐热性和配线电阻造成不利影响,而能 够最大限度地享受这些半导体层材料的优点。作为上述氧化物,未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通 常所使用的含有从In、Zn、Ga和Sn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元素的氧化物。
[0061 ]赋予本发明以特征的上述A1合金薄膜,优选以溅射法,用溅射靶(以下称为"革巴") 形成。作为薄膜的形成方法,例如可列举喷墨涂布法、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等。其中,溅射法 因为容易合金化和膜厚均匀性优异,所以优选。
[0062]以上述溅射法形成上述A1合金膜时,作为上述溅射靶,如果使用规定量含有稀土 类元素、Ni和Co之中至少一种以上,与希望的A1合金膜为相同组成的A1合金溅射靶,则不用 担心组成偏差,能够形成预期的成分组成的A1合金膜。或者,也可以通过达成希望的成分组 成的A1合金膜的方式使用多个溅射靶,使之共沉积。
[0063]用于第一配线膜形成的溅射靶,是含有稀土类元素、Ni和Co之中一种以上0.01原 子%以上且低于0.2原子%,余量:为A1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1合金溅射靶。优选为含有稀 土类元素0.01原子%以上,及Ni和Co之中一种以上0.01原子%以上,合计合金元素含量低 于0.2原子%,余量:为A1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1合金溅射靶。
[0064] 在溅射靶中,在不损害发明的作用的范围内,也可以按前述量含有(i)从Mo、Ti、 Cr、W和Ta所构成的群中选择一种以上;(ii)Cu和Ge之中一种以上。
[0065] 作为上述溅射靶的制作方法,可列举真空熔炼法和粉末烧结法,但真空熔炼法进 行的制作,从能够确保靶面内的组成和组织的均匀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
[0066] 本发明的配线膜的配线电阻,根据平板显示器的构造、配线规则等而有所不同,但 大致为5· 5μΩ cm以下,优选为5· ΟμΩ cm以下的电阻率。
[0067] 本申请基于2014年2月7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4 - 022822号主张优先权 的利益。2014年2月7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4 - 022822号的说明书的全部内容,在 本申请中用于参考而援引。
[0068] 实施例
[0069] 以下,列举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当然不受下述实施例限制,在能 够符合前·后述的宗旨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适当加以变更实施,这些均包含在本发明的 技术范围内。
[0070] 实验1(耐热性评价)
[0071]在玻璃基板上,使用溅射法,从基板侧按顺序,依次层叠由Mo构成的膜厚为70nm的 第一层,具有表1所示的组成的膜厚为300nm的由Al-Ni-La合金构成的第二层,由Mo构成 的膜厚为70nm的第一层(以下,称为"第三层")。还有,No.2~No.4的第二层,是使用具有与 膜对应的组成的溅射靶使之蒸镀。这时,以使第二层成为表1所示的组成的方式控制DC功率 的比率。另外No. 1的第二层使用纯A1溅射靶形成膜厚300nm的纯A1膜。第二层的组成,使用 ICP发光分光分析装置,进行定量分析而加以确认。还有,表中,at%意思是原子%。
[0072]溅射条件如下。
[0073] DC磁控管溅射装置
[0074] 革巴尺寸:4英寸cpx5mmt
[0075] Ar 气压:2mTorr
[0076] DC 功率:250W
[0077] 极间距离:100mm
[0078] 基板温度:室温
[0079] 接着,利用光刻和蚀刻,形成为5μπι宽的线和间隔图案之后,通过红外线加热,在氮 气氛中,以400 °C、450 °C的各温度进行了 1小时的热处理。
[0080] 评价所得到的各试料的耐热性。详细地说,就是从热处理后的层叠配线的斜上方, 以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观察试料截面,调查有无侧面 小丘。在倍率3000~10000倍的范围进行,可见侧面小丘生成的为X,未见侧面小丘生成的 为?。其结果显示在表1中。
[0081] [表1]
[0082] :. . . .......·?'.........................................
[0083] 根据表l,No.2~4无论在哪种加热温度下,均未见侧面小丘的发生。另外在配线端 部也未见有侧面小丘。
[0084] 另一方面,No. 1无论在哪种加热温度下,均确认到在配线端部以高密度形成有被 称为侧面小丘的突起。
[0085] 图1~4是加热到450°C之后的No . 1~4的SEM照片,但如图1所示,No . 1能够从配线 端部确认到有相当于侧面小丘的突起1发生。另一方面,如图2~4所示,No.2~4中未发生突 起。
[0086] 此外,以TEM暗视野像观察加热到450°C之后的层叠配线的截面的结果显示在图5 ~7中。如图5~7所示,在第一层3与第二层4之间、第二层4与第三层5之间确认到Mo-A1的 反应层2。还有,图5~7分别是No. 1、2、4,但No. 1、2、4和合金元素的添加量越多,可知反应层 的区域越宽。
[0087] 实验2(配线电阻评价)
[0088] 除了形成宽100μπι、长10的线和间隔图案以外,均与上述实验1同样而制作各试料。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极间距离不是通常的55mm,而是设定为100mm的溅射装置。因此, 在本实施例中,相比以55mm的极间距离成膜的情况,摄入膜中的残留在溅射室内的主要是 氧、氮、水分等的气体成分变多,电阻率提高2成左右。
[0089] 以4端子法测量所得到的层叠配线的第二层的电阻率,评价配线电阻。配线电阻考 虑为Mo和A1的并联电阻,Mo的电阻率在热处理前后为12μΩ cm的并联电阻,以层叠配线的膜 厚比分配电阻加以扣除,计算上述A1合金的电阻率。为了参考,也同样测量上述加热处理前 的24°C下的第二层的电阻率(表中,"asdepo"一栏)。在本实施例中,电阻率在5.5μΩ cm以 下,评价为配线电阻优异并为合格,高于5.5μΩ cm评价为配线电阻高并为不合格。
[0090] [表 2]
[0091]
[0092] 这些结果显示在图8中。根据图8,使用No. 1~3时,加热温度无论为400°C、450°C的 哪一个,均能够将电阻率抑制为很低的5.5μΩ cm以下。
[0093] 详细地说,第二层使用纯A1的No. 1(图中,?)的电阻率,若加热温度变高,则显示 出增加的倾向,但其程度非常低。
[0094] 另外,第二层由满足本发明的要件的A1合金构成的No .2、3(图中,,▲)的电阻 率,若加热温度变高,则也是显示出增加的倾向,但能够抑制在合格标准的电阻率的范围 内。其增加率比纯A1高。
[0095] 相对于此,No.4(图中,·)是作为第二层的A1合金膜中所含的合金元素的合计含 量多达0.22原子%的例子,电阻率上升。
[0096] 由以上的实验1、2的结果可确认,使用含有本发明所规定的A1合金的No. 2、3的配 线膜时,即使经受400°C以上且500°C以下的高温热过程,仍可抑制配线电阻的上升,也没有 侧面小丘等的发生,能够得到耐热性优异的平板显示器。
[0097]另一方面,在使用纯A1的No. 1中,若加热温度高于400°C,则可见加热处理后的电 阻率有慢慢增加的倾向,便其程度非常低。但是,若使用纯A1,则耐热性降低,使用纯A1时, 加热处理后可见侧面小丘的发生。
[0098] No. 4是将合金元素含量过剩的A1合金用于第二层的例子。No. 4经加热处理未见侧 面小丘的发生,耐热性良好,但如图8所示,若加热温度高于400°C,则加热处理后的电阻率 显著增加,其增加率与纯A1相比非常地高。
[0099] 符号的说明
[0100] 1相当于侧面小丘的突起
[0101] 2反应层
[0102] 3 第一层
[0103] 4 第二层
[0104] 5第三层
【主权项】
1. 一种平板显示器用的配线膜,其特征在于,是形成于基板上的平板显示器用的配线 膜, 所述配线膜由如下第一层和第二层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构成: 第一层,其含有从此、11、(>、1和1&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的高熔点金属; 第二层,其由含有0.01原子%以上且低于0.2原子%的稀土类元素、Ni和Co之中的至少 一种以上的Al合金构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其中,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界 面具有含有所述高熔点金属中的至少一种和Al的反应层。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其中,所述Al合金含有0.01原子%以上 的稀土类元素、及0.01原子%以上的Ni和Co之中的至少一种以上。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其中,所述反应层经由400°C以上且500 °C以下的热过程形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其中,所述稀土类元素是从Nd、La、Gd、 Dy、Y和Ce所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以上。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其中,所述反应层含有Al和Mo的化合 物。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其中,从基板侧按顺序,所 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层叠结构的配线膜按此顺序形成、或者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一层 的层叠结构的配线膜按此顺序形成。8.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平板显示器用配线膜,其中,从基板侧按顺序,所 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一层的层叠结构的配线膜按此顺序形成,且在所述第一层 和所述第二层的界面均形成有所述反应层。
【文档编号】C22C21/00GK105900216SQ201580004042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1日
【发明人】后藤裕史, 岩成裕美
【申请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