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181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0002]在室内照明等照明场所,采用的LED 二极管需是白光LED 二极管,然而众所周知,LED晶片是无法直接发出白光的,因此需要通过一些封装结构宝使LED 二极管发出白光。目前的方案一般有:
[0003]1.RGB三基色芯片混合成白光:将红、绿、蓝三色LED功率型芯片集成封装在单个器件之内,调节三基色的配比,理论上可以获得各种颜色的光,即通过调整三色LED芯片的工作电流可产生宽谱带白光。但是由于红、绿、蓝三种颜色LED芯片的量子效率不同,各自随温度和驱动电流的变化不一样,且随时间的衰减也不同,所以输出白光的色度不稳定。为了使其稳定,需要对三种颜色分别加反馈电路进行补偿,所以其封装结构复杂,电路实现困难,白光稳定性差,成本高
[0004]2.近紫外LED芯片激发荧光粉:采用高亮度的近紫外LED(400nm)激发RGB三基色荧光粉,产生红、绿、蓝三基色,并通过调整三色荧光粉的配比可以形成白光。然而高发光效率的功率型近紫外LED芯片不容易制作,价格昂贵,而封装材料(如硅胶等)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容易老化,寿命短;另外存在紫外线泄漏的安全隐患。
[0005]基于以上问题,业内提出了采用蓝光LED晶片、红光LED晶片和荧光粉的组合来实现高显色性的白光LED。然而,实践过程中发现封装后的二极管的显色性明显差于理论值。对此,发明人经实验研宄后发现,主要问题在于:(1)荧光粉的选型问题;(2)实践过程中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LED晶片的选型习惯等问题导致蓝光LED晶片和红光LED晶片高度不一致,进而导致蓝光LED晶片和红光LED晶片的发光面不再同一平面上,一般是红光LED晶片的的高度高于蓝光LED晶片,因此红光LED晶片会吸收部分蓝光LED晶片所发出的光,从而导致发光二极管整体发光效率低,而蓝光的不足还会导致其显色性差。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的发光二极管。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提供了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成型有灯杯,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的高度值和双电极红光芯片的高度值相同以使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发光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并联连接,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上方填覆有黄绿色荧光胶。
[0009]其中: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为波长是440_460nm的氮化镓蓝光芯片。
[0010]其中:所述双电极红光芯片为波长是615-630nm的砷化镓红光芯片。
[0011]其中:所述黄绿色荧光胶由波长是510-540nm的黄绿色荧光粉与硅胶的混合而成。
[0012]其中: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均采用导热固晶硅胶固定至支架上。
[0013]其中: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顺向电流为20mA,正向电压为2.8-3.6V,所述双电极红光芯片顺向电流为20mA,正向电压为2.0-2.4V。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的发光二极管。工作时,双电极蓝光芯片发出蓝光以激发黄绿荧光胶,黄绿荧光粉受激发发出青绿光,双电极红光光芯片所发出光线不会激发黄绿荧光胶,仍以红色光发出,红色光与青绿光混合即可得到高显色性的白光;另外,由于令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的发光面在同一平面上,保证不会应芯片高度差导致其中一个芯片吸收另一个芯片发出的光,保证了产品的亮度和显色性。同时,采用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这两种芯片相搭配,由于两者在高度值相近,因此能够在不改动支架结构或焊接工艺的条件下保证两者等高(发光面在同一平面上),降低去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的侧视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的俯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的光谱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0]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支架I,所述支架I上成型有灯杯4,所述支架I上设置有双电极蓝光芯片3和双电极红光芯片2,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3的高度值和双电极红光芯片2的高度值相同以使双电极蓝光芯片3和双电极红光芯片2发光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3和双电极红光芯片2并联连接,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3和双电极红光芯片2上方填覆有黄绿色荧光胶5。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的发光二极管。工作时,双电极蓝光芯片3发出蓝光以激发黄绿荧光胶,黄绿荧光粉受激发发出青绿光,双电极红光光芯片所发出光线不会激发黄绿荧光胶,仍以红色光发出,红色光与青绿光混合即可得到高显色性的白光;另外,由于令双电极蓝光芯片3和双电极红光芯片2的发光面在同一平面上,保证不会应芯片高度差导致其中一个芯片吸收另一个芯片发出的光,保证了产品的亮度和显色性。同时,采用双电极蓝光芯片3和双电极红光芯片2这两种芯片相搭配,由于两者在高度值相近,因此能够在不改动支架I结构或焊接工艺的条件下保证两者等高(发光面在同一平面上),降低去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本实施例的的白光二极管所获得的白光的光谱如图3所示,其光谱分布十分接近自然光的光谱分布,可见本实施例的二极管具有良好的显色性。
[0022]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3为波长是440-460nm的氮化镓蓝光芯片。所述双电极红光芯片2为波长是615-630nm的砷化镓红光芯片。所述黄绿色荧光胶5由波长是510_540nm的黄绿色荧光粉与硅胶的混合而成,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3顺向电流为20mA,正向电压为2.8-3.6V,所述双电极红光芯片2顺向电流为20mA,正向电压为2.0-2.4V。采用以上芯片、荧光粉的选型以及电流控制强度,可获得光谱如图3所示的白光,可见,在该种方案下所获得的白光的光谱与自然光的光谱极为接近,具有良好的显色性。
[0023]其中: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3和双电极红光芯片2均采用导热固晶硅胶固定至支架I上。两种都采用硅材质的固晶胶有利于保证两者在工艺上的一致性,进一步确保两者的发光面在同一平面。
[002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成型有灯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的高度值和双电极红光芯片的高度值相同以使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发光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并联连接,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上方填覆有黄绿色荧光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为波长是440-460nm的氮化镓蓝光芯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极红光芯片为波长是615-630nm的砷化镓红光芯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均采用导热固晶硅胶固定至支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极蓝光芯片顺向电流为20mA,正向电压为2.8-3.6V,所述双电极红光芯片顺向电流为20mA,正向电压为 2.0-2.4V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显色性的发光二极管。该二极管工作时,双电极蓝光芯片发出蓝光以激发黄绿荧光胶发出青绿光,双电极红光光芯片发出红光,红色光与青绿光混合即可得到高显色性的白光;另外,由于令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的发光面在同一平面上,保证不会应芯片高度差导致其中一个芯片吸收另一个芯片发出的光,保证了产品的亮度和显色性。同时,采用双电极蓝光芯片和双电极红光芯片这两种芯片相搭配,由于两者在高度值相近,因此能够在不改动支架结构或焊接工艺的条件下保证两者等高(发光面在同一平面上),降低去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IPC分类】H01L33-50, H01L25-075
【公开号】CN204289437
【申请号】CN201420225258
【发明人】刘天明, 叶才
【申请人】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5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