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81672阅读:来源:国知局
值为0.45U1的直流电压,从而确保接触器能够吸合。经试验,只要UDAC150V,交流接触器均能可靠吸合。当到达常闭型开关KT1的延时动作时间时,常闭型开关KT1断开,驱动电路输入端电压只能经过降压电路和桥式整流电路输出,U2得到电压值较低的直流电压,以维持接触器的吸合状态,经验证,6-20V的直流电压即可维持接触器的吸合状态(不同功率的交流接触器维持吸合电压不同)。可见,该驱动电路结构简单,接线方便,不需借助接触器自身的触点进行控制,实现了接触器大直流触发,小直流维持,降低了接触器线圈的功耗且能无声运行。同时,利用该驱动电路,当380V电网出现电压100-450范围内出现瞬间波动时,对接触器的吸合状态不会产生影响,从而避免了接触器因电网晃电跳停的现象,从而对用电设备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0018]对于常闭型开关KT1,其具有延时动作的功能,且依据电压的高低,延时时间不同,其可采用单片机、电压检测传感器以及延时开关等较复杂的控制电路结构实现。在本驱动电路中,优选的,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有继电器KT,所述常闭型开关为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并联蓄能电容C4,继电器线圈的供电回路上连接有用于给蓄能电容C4充电的电容充电电路和可供蓄能电容C4放电的电容放电电路。电容充电电路包括依次串接的限流电阻R2、限流电容C3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3,第二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端与蓄能电容C4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放电电路包括反向并联在第二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端与蓄能电容C4的负极端之间的反向泄放二极管D4。
[0019]上述电路结构中,蓄能电容C4与继电器线圈并联,利用充电电路向蓄能电容C4输送电量,蓄能电容C4的储存的电量达到继电器线圈的动作电压时,继电器动作,常闭触点断开,蓄能电容C4的充电时间即为常闭型开关的延时动作时间。当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时,蓄能电容再通过电容放电电路将电量泄放掉。
[0020]充电电压大小的不同会导致蓄能电容C4充电时间不同,从而会导致常闭型开关KT1的延时动作时间不同,为了对接触器线圈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其在大电流下工作时间过长,需要对延时动作时间进行设置,满足当充电电压大时,延时动作时间小,反之,当充电电压较小时,延时动过时间可适当增加。
[0021]在本驱动电路中,常态闭合,得电后检测U1电压高低,在150V-450V之间,能自动调节延时2-0.2秒的时间后断开,避免交流接触器线圈因长时间大电流通过而受损。例如当电网电压260V时,检测开关在1秒后断开;电网电压360V时,检测开关在0.3秒后断开。由于充电电压可变且在不同使用场合下需要不同的延时时间,在本驱动电路中,将限流电阻R2为设置为可变电阻器,限流电容C3为可变电容器。通过调整限流电阻R2和限流电容C3的大小可灵活的根据充电电压对延时动作时间进行调节,使用更加灵活。
[00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交流接触器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电路输入端和驱动电路输出端,驱动电路输入端与控制侧交流供电线路连接,驱动电路输出端与接触器线圈供电端子连接,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电路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两条可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的整流通路,其中一条整流通路上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2)且该条整流通路上串接有可依据驱动电路输入端电压高低延时动作的常闭型开关(KT1),另一条整流通路上连接阻容降压电路和桥式整流电路(B)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有继电器(KT),所述常闭型开关为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并联蓄能电容(C4),继电器线圈的供电回路上连接有用于给蓄能电容(C4)充电的电容充电电路和可供蓄能电容(C4 )放电的电容放电电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电容充电电路包括依次串接的限流电阻(R2)、限流电容(C3)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3),第二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端与蓄能电容(C4)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放电电路包括反向并联在第二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端与蓄能电容(C4)的负极端之间的反向泄放二极管(D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特征是所述限流电阻(R2)为可变电阻器,限流电容(C3 )为可变电容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特征是所述阻容降压电路包括并联的降压用电阻(R1)和降压用电容(C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浪涌吸收电容(C2 ),该浪涌吸收电容(C2 )与待连接的接触器线圈并联。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B)的输出线路上连接有止逆二极管(D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包括驱动电路输入端和驱动电路输出端,驱动电路输入端与控制侧交流供电线路连接,驱动电路输出端与接触器线圈供电端子连接,驱动电路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两条整流通路,其中一条整流通路上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且该条整流通路上串接有常闭型开关,另一条整流通路上连接阻容降压电路和桥式整流电路;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有继电器,常闭型开关为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并联蓄能电容,继电器线圈的供电回路上连接有电容充放电电路。本实用新型能对交流接触器进行独立驱动,实现了大电流触发小电流维持、整体结构简单、功耗低、能对用电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IPC分类】H01H47/00
【公开号】CN204991598
【申请号】CN201520816800
【发明人】鞠成山, 雷巧红, 程效俊, 吴奎德, 郭焕平
【申请人】国网山东昌乐县供电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