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815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流过导体的电流大小、在电流大小超越预置的阈值时切断电流的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可以控制供给电动机等负荷功率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是对经接触器流过三相电动机等负荷的电流超越安全的阈值进行检测,根据其检测结果,切断供给电动机负荷电流的装置。以往是通过使电动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流过双金属片开关元件来实现。即在由双金属片金属构成的开关内流过电流,与电流强度对应对双金属片金属施加热,一旦电动机电流在规定时间超过安全阈值,则热使双金属片金属弯曲,使开关接点处于开放状态,停止向接触器的控制输入进行供电。可是,使用该双金属片开关存在所谓在开关成为开放状态时的电流调节困难,经过长时间,常常成为误调整状态的问题。
与此相反,使通过电子方式执行由双金属片开关实现的功能成为可能。通过使用电子设备实现可靠性更高,调整也更施加容易。可是,该电子方式的情况使电路变得复杂,为了合适地检测电流,使接触器动作,必需恒定电压电源和许多部件。此外,作为电流检测机构使用电流检测变压器,然而,由于通过铁芯产生的磁饱和,存在所谓不能扩宽电流检测范围的问题。作为电流检测机构也有使用磁阻元件的方法,然而,由于低灵敏度必需铁芯,所以与电流检测变压器同样地存在所谓不能扩宽电流检测范围的问题。
因此,作为取代霍耳元件或磁阻元件的高灵敏度的磁检测元件,也有构成由依靠非晶线的磁阻抗元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也有构成薄膜形状的非晶态溅射磁性薄膜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然而,在使用任一种形状磁阻抗元件时,也示出高灵敏的磁检出特性,然而,由于元件本身的磁检出特性例如磁非晶线元件对磁场的阻抗变化,如图17所示,具有非线性,所以不能得到线性输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因此,在磁阻抗元件上施加交流偏置磁场的方法,从通过交流偏置磁场产生的正负磁场和被测量的外部磁场之和产生的磁阻抗元件变化量之差得到对磁场的线性输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特开平06-281712号公报(第4页,第5-12图)。
特开平08-075835号公报(第4-5页,第1-6图)。
特开平2000-055996号公报(第3页,第23图)。
特开平09-127218号公报(第4-5页,第3图)。
可是,由于磁阻抗元件在其原理上产生磁阻抗效果,所以由于有必要在元件上施加上至少数MHz程度的高频电流数mA,所以耗电增大,存在所谓供电变压器大型化,从而使设备尺寸缩减化,低成本化困难的问题。
图16示出用磁阻抗元件的常规检出电路的一例。
这是使振荡机构31以及偏置电流施加机构13a1公共化的例子,然而,因为磁检测元件1a,1b,1c上一直施加数mA的电流和数十mA偏置电流,所以耗电与元件数呈比例增大。此外,因为必需检波机构6a1,6b1,6c1,保持机构8a1,8b1,8c1,放大机构11a1,11b,11c1元件数部分,所以不消说电路规模变大,部件价格也增大。
本发明鉴于这些问题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小型,低成本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使其通过不必要供给定电压电源的低成本电源即可以解决,从而使谋求扩大电流检出范围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如上述所示的问题,权利要求1的发明为一种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包含切换从电源向负荷供给电流的多个切换器、检测从电源向负荷供给的电流的电流检测器、以及对前述各构成设备供电的控制电源,在发生过电流时切断对负荷供电,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部件构成前述电流检测器,即具有磁阻抗效果、与电源相对应设置的多个磁检测元件;经与1个振荡机构和磁检测元件对应设置的第一开关,在前述磁检测元件上分别施加交流电流的交流供电机构;由在前述磁检测元件上分别缠绕的偏置线圈和第三开关以及偏置电流施加机构构成,经前述第三开关对前述各偏置线圈供给电流的偏置电流供给机构;与前述磁检测元件对应设置,将各自的阻抗变化变换为电压,并使其电压的峰通过的多个检波机构;与该检波机构分别对应设置,并对其输出进行选择的多个第二开关;保持所选择的前述检波机构的输出的保持机构;以及对该保持的电压进行放大的放大机构,通过前述第一~第三开关的选择动作,可检测各相电流。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为一种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包含切换从电源向负荷供给电流的多个切换器、检测从电源向负荷供给的电流的电流检测器、以及对前述各构成设备供电的控制电源,在发生过电流时切断对负荷供电,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部件构成前述电流检测器,即具有磁阻抗效果、与电源相对应设置的多个磁检测元件;经与1个振荡机构和磁检测元件对应设置的第一开关,在前述磁检测元件上分别施加交流电流的交流供电机构;由在前述磁检测元件上分别缠绕的偏置线圈、偏置电流施加机构、以及通过第三开关与前述振荡机构连接并对其输出进行分频的分频机构构成,在第1,第2定时分别对前述各偏置线圈供给极性各异的电流的偏置电流供给机构;与前述磁检测元件对应设置,将各自的阻抗变化变换为电压,并使其电压的峰通过的多个检波机构;与该检波机构分别对应设置,并对其输出进行选择的多个第二开关;保持所选择的前述检波机构的输出的第一保持机构;在前述第1、第2定时选择该保持的电压的2个第四开关;保持该选择的2个电压的2个第二保持机构;以及对2个第二保持机构的输出差进行放大的放大机构,通过前述第一~第四开关的选择动作,可检测各相电流。
在上述权利要求1或2的发明中,在选择了与前述电源相上设置的前述磁检测元件之任一个对应的前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时,选择第三开关(权利要求第3项的发明),或者可以使前述振荡机构与前述第三开关同步动作(权利要求第4项的发明)。
在权利要求1或2的发明,前述控制电源可以由(权利要求第5项的发明)具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与从前述电源向负荷的供给电流线连接的至少2个供电变压器,和对其次级侧电流进行蓄电的蓄电器以及电压调整器构成,或者前述控制电源可以由(权利要求6的发明)包含至少2个初级线圈和1个次级线圈、与从前述电源向负荷的供给电流线连接的供电变压器,和对其次级侧电流进行蓄电的蓄电器以及电压调整器构成。在该权利要求6的发明,在1个铁芯上缠绕前述至少2个初级线圈和1个次级线圈,同时,使前述初级线圈的圈数在各相中不同(权利要求7的发明),在该权利要求7的发明,可以使前述供电变压器的2个初级线圈的圈数比作成1∶2(权利要求8的发明)。
此外,在权利要求1或2的发明中,可以通过树脂成形使前述磁检测元件、用于在该磁检测元件上施加交流电流的端子、前述偏置线圈以及用于对其供给偏置电流的端子一体化(权利要求9的发明),或者可以通过树脂成形使前述磁检测元件、用于在该磁检测元件上施加交流电流的端子、前述偏置线圈及用于对其供给偏置电流的端子、以及输出与前述磁检测元件的输出成比例的信号的电路部一体化(权利要求10的发明),或者可以使用薄膜型的前述磁检测元件(权利要求11的发明)。
即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具有磁阻抗(MI)效果的磁检测元件作为电流检测机构,不会如现在正在广泛使用的电流检测变压器那样地,发生因铁芯产生的磁饱和,因而扩宽电流检测范围。此外,控制电源不需要从外部供给恒定电压电源,其结果可以提供通用性优良的,可能降低总费用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
因为使用多相交流电源时,没有必要对各相设置供电变压器,所以可以提供部件数少的低成本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这时,常规上也可以对各相设置的振荡机构作成1个,只对各相配置的元件或设备进行选择时施加交流电流,据此,使低耗电成为可能,此外,如果只在检测时在偏置线圈内通电,则使低耗电化成为可能。此外,通过只在检测时使振荡机构动作,可以实现低耗电化。
此外,因为保持机构或放大机构可以通过1个系统解决,所以可以实现低耗电化,低成本化。在磁检测元件上交替地施加正负偏置磁场,通过求出在施加各自的偏置磁场时的检测电压之差,不仅可以改善输出的线性,而且可以通过用脉冲间歇驱动取代常规方式的交流偏置方式,使降低耗电成为可能。
此外,通过树脂成形使磁检测元件以及其施加交流电流端子,偏置线圈及其施加电流端子一体化制作,降低磁组以及偏置电流,实现小型化。此外,通过一体化制作磁检测元件及其施加交流电流端子,和偏置线圈及其施加电流端子,以及输出与磁检测元件输出呈比例的电路部,使高S/N化成为可能。尤其是通过内藏各种补偿数据,实现高功能化,实现耐环境性优良的高精度、低耗电。通过使用薄膜类型磁检测元件,可以实现没有线型中成为问题的畸变引起输出变化的影响的高精度,低耗电化。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磁检测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3a是示出第1磁检测装置例的方框图。
图3b是示出图3a的各开关动作的时间图。
图3c是示出振荡机构动作定时说明图。
图3d是示出图3a变形例的部分构成图。
图3e是示出图3d动作的时间图。
图4是具体地示出图3a各构成元件的构成图。
图5是示出第2磁检测装置例的方框图。
图6是正负偏置的说明图。
图7是具体示出图5各构成元件的构成图。
图8是示出振荡机构另外例的电路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过负荷电荷电流保护装置构成的图。
图10是示出变压器的具体例的构成图。
图11是示出磁传感器的具体例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磁传感器制造过程的说明图。
图13是图11的磁传感器安装形态的说明图。
图14是磁屏蔽例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磁检测装置具体例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磁检测装置常规例的方框图。
图17是非晶线的磁阻抗特性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施加以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的构成图。
在图1中,对未图示的三相交流电源上连接的供电线R,S,T经三相接触器20以及2个供电变压器161,162与电动机连接,电流检测装置11检出供电线R,S,T的各相电流。因为即使3相之中1相断线也有必要使设备正常动作,所以供电变压器161,162在这里作为2台,然而,也可以对每相配置。接触器20具有3组接点201,202,203,各自通过不同的供电线R,S,T分别直接耦合或者通过个别的供电变压器161,162的初级线圈与电动机30耦合。接点组机械地耦合,以便通过电磁线圈204同时驱动,电磁线圈204与控制电路10连接。通过上述电流检测装置11,供电变压器161,162以及控制电路10等形成电子式过负荷继电器1。电流检测装置11的输出通过电流调整器(增益调整器)100按照电流设定被放大,经半波整流器与微计算机102的模拟输入连接。
在图1的控制电源中,在供电变压器161,162的次级线圈上分别经整流二极管171,172连接第1蓄电电容器180,在整流二极管171,172的阳极侧和电路接地之间分别连接保护二极管174,175,上述第1蓄电电容器180连接在电压调整器19的正输入和电路接地之间,在电压调整器19的正输出和电路接地之间连接第2蓄电电容器181,从电压调整器19输出一定的电压电平VCC。该VCC成为电子式过负荷继电器1的电源。
图2示出电流检测装置的概要构成。
在同一图上,111是磁阻抗元件(MI元件),122是用于引导各相电流的配线,121是固定配线122以及MI元件111的基板,110是检测电路。
作为MI元件111也可以用上述特开平06-281712号公报上公开的非晶线或特开平08-075835号公报上公开的薄膜形状中的任一种。图2示出1相部分,然而,对各相也是相同的构成。
在图3a中示出电流检测装置的第1构成例。
在同一图中,1a,1b,1c是MI元件,元件形状也可以是线,薄膜之一。2a,2b,2c是用于在1a,1b,1c上施加偏置的偏置线圈,3是振荡电路,4a,4b,4c是第一开关,通过第一开关4a,4b,4c切换振荡电路3的输出,在MI元件1a,1b,1c上施加高频交流电流。13a是用于在偏置线圈2a,2b,2c上施加电流的第2施加电流机构,通过第三开关14a通断其所施加电流。6a,6b,6c是输出变换为电压变化的MI元件1a,1b,1c的阻抗变化峰值的检波机构,7a,7b,7c是用于根据被选择的MI元件取出检波机构输出的第二开关,8a是保持检波机构6a,6b,6c输出的第1保持机构,11a是对第1保持机构8a输出进行放大的放大机构。
微计算机102通过对第一开关4a,4b,4c以及第二开关7a,7b,7c的控制信号A1,A2,B1,B2,C1,C2来选择MI元件1a,1b,1c任一个,同时,为了流过偏置电流还输出控制信号E1。
即因为通过控制信号A1,A2选择MI元件1a,通过控制信号B1,B2选择MI元件1b,通过控制信号C1,C2选择MI元件1c,并通过控制信号E1施加偏置电流,所以可以只在选择控制信号的时间施加占耗电中大部分的MI元件上施加的电流以及偏置电流,使抑制耗电到最低限成为可能。例如在驱动MI元件1a时,使第一开关4a和第二开关7a大体同时导通,只在此时输出控制信号E1,通过使第三开关14a导通,可以实现低耗电化。此外,因为第1保持机构8a,放大机构11a通过1个系统解决,据此可以实现低耗电化,低成本化。
在使MI元件1a动作后的定时中,使第一开关4b和第二开关7b大体同时导通,只在此时输出控制信号E1,通过导通第三开关14a使MI元件1b,接着使第一开关4c和第二开关7c大体同时导通,只在该时间输出控制信号E1,通过使第三开关14a导通,可以使MI元件1c分别动作。图3b作为时间图示出以上动作例子。
在通过控制信号E1使第三开关动作的定时中,因为通过如图3c所示地使振荡机构3也动作,振荡机构3个在偏置线圈2a,2b,2c上流过偏置电流期间产生振荡动作,所以与连续地产生振荡动作的情况相比,使更进一步降低耗电成为可能。
在图3d示出图3a的变形例。如从同一图也一目了然地,在这里,对检波机构6a,6b,6c分别个别地设置8c,8d,8c,而在图3a是对检波机构6a,6b,6c共同地只设置一个保持机构8a。通过这样作,使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大体同时导通这一点是与图3a相同的,然而,可以任意地选择第二开关动作的定时。第二开关7a,7b,7c可以集中作成一个,图3e示出这时的时间图。
在图4示出图3a的具体例。
振荡机构3有使用石英振子或晶体管的各种方式,然而,在这里作为一例通过CMOS门构成。检波机构6a,6b,6e可以通过模拟开关构成,然而在这里作为一例通过二极管构成,第1保持机构8a由电阻,电容器构成。放大机构11a可由晶体管构成,然而,在这里作为一例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第1,2,3开关由继电器或模拟开关构成。为了降低在MI元件1a,1b,1c上施加的电流的目的,设置限流电阻5a,5b,5c,然而也可以不设置。
上述图3a,图4所示电路具有所谓可通过简单构成来进行磁检测的特征。然而,输出精度不太好。这是由于阻抗对非晶线元件磁场的变化,例如,如图17所示,为非线性的缘故。
图5示出改善了上述所示的非线性特性的第2构成例。这与图3a所示的不同点在于在MI元件1a,1b,1c上交替地施加正负的偏置磁场,通过演算在分别施加磁场时的检测电压之差,改善了输出的线性。
符号12是对振荡机构3的输出进行分频的分频机构,输出比MI元件1a,1b,1c上所施加的交流电流低的频率的信号。13b是用于根据从分频机构12来的正负输出定时,交替地施加正负偏置磁场的第2施加电流机构,使经第三开关14b,通过分频机构12分频的振荡机构3的输出施加在偏置线圈2a,2b,2c上。此外,还包含以下机构,即保持与MI元件1a,1b,1c的正负偏置磁场产生的阻抗变化对应的电压的第1保持机构8b;通过正负分别定时保持其输出的第二保持机构10a,10b;通过其定时D1,D2下动作的第四开关9a,9b;以及使第二保持机构10a,10b输出差分放大的差分放大机构11b等。
图6是正负偏置的动作说明图。传感器(MI元件)对同一图磁场的特性示出通常的磁阻抗元件的特性。
图6(a),(b)是在外部磁场为零时施加偏置磁场时的动作说明图。同一图(a)是概略地示出不存在可感觉的被测量外部磁场,在磁阻抗上施加正负磁场强度均等的偏置磁场时的特性。在同一图(a)中,同时记述表示阻抗相对外部磁场变化的变化和在磁阻抗元件上施加偏置磁场的磁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部分。
在外部磁场强度为零附近的阻抗特性并未成为示出光滑曲线的特性,然而,处于磁场极性变化的点上通常成为不稳定的特性区域。在阻抗特性上示出的白圈是通过使正磁场和负磁场以矩形波周期地振动的偏置磁场产生的,从正和负的最大偏置磁场值得到的阻抗值,从与磁阻抗元件上所施加的驱动用高频电流之间的关系得到作为输出的电压。检测该两点的输出电压差。
因此,在不存在可感觉的被检测外部磁场时,由于两点的输出电压为同一电压,所以其差为零,差分放大后的输出如图6(b)所示,为零。
与此相反,图6(c),(d)是存在被测量外部磁场的情况下施加偏置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6(c)是示出可感觉ΔH正磁场作为被测量外部磁场时的特性的慨略图。在阻抗特性上示出的白圈是通过偏置的正磁场和负磁场的最大值得到的阻抗值,通过外部磁场ΔH移动到黑圈的位置。对于通过该振动的偏置磁场的正磁场侧和负磁场侧得到的两点黑圈,通过由从与负磁场侧黑圈相当的电压值减掉与正磁场侧黑圈相当的电压,表示的方向定义电压极性。
因此得到的输出电压差(差分输出)成为正电压的ΔV,在可感觉被测定外部磁场ΔH时,测量的差分放大后的输出,如图6(d)所示,如果取差分放大器的放大系数为A,则得到A×ΔV。
这样一来,如常规方式所示不通过交流偏置驱动磁阻抗元件,通过作成由图6(a),(c)示例那样的间歇脉冲的脉冲方式,可比常规的连续驱动更低的耗电。
图7示出图5的具体例。这相当于对图4所示的附加第二保持机构10a,10b,差分放大机构11b以及分频机构12等,然而,第二保持机构10a,10b在这里只由电容器,差分放大机构由运算放大器产生的差分放大器,分频机构12由双稳态多谐振荡器(flip-flop)电路分别构成。
例如,如图8所示,如果控制信号E1只在高电平时用进行振荡的3a1取代图4,图7所示的振荡机构,则只在第一开关4a,4b,4c和第二开关7a,7b,7c中与各电源相对应的1组导通时,通过由信号E1导通第三开关14b和振荡机构3a1,使进一步低耗电成为可能。
以上对用3相交流电源的状况加以说明,然而单相的情况通过只考虑1相部分,也可以容易地适用。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的构成图。
在图1中,供电变压器161,162至少必需2相部分,然而,在这里在1个磁芯145上实施各相的初级线圈140,150,从次级线146供电,只用1个磁芯可解决问题,这是其特征所在。具体讲,例如如图10所示,通过使用环形管芯145a构成。初级线圈140,150的卷数比按照可以从次级线圈146供给合适电流水平那样地进行选择,例如选择1∶2。初级线圈的卷数在各相间不同的原因是如果卷数相同,则不能检出缺相。
在控制电源部,经整流二极管176使第1蓄电电容器180与次级线圈146连接,在整流二极管176的阳极侧和电路接地间连接二极管177,第1蓄电电容器180连接在电压调整器19的正输入和电路接地之间,在电压调整器19的正输出和电路接地之间连接第2蓄电电容器181,从电压调整器19输出一定电压电平VCC。
因为其它部分如图1是同样的,省略其说明。
其次,参照图11,对如上所使用的磁传感器部的构造加以说明。
在同一图上,111是薄膜状的磁检测元件,115是在磁检测元件111的外侧上形成的树脂制的线圈架,通过插入成形等制作。116是用于在磁检测元件111上施加偏置磁场的线圈,117是用于在磁检测元件111上施加负反馈磁场的线圈,118是与环境隔离保护磁检测元件111以及线圈116,177的树脂盒,它也通过插入成形制作。114是用于在磁检测元件111两端上施加高频电流的端子以及在线圈116,117上施加电流的端子。符号120示出这样构成的磁传感器。在这里,示出设置用于在磁检测元件111上施加负反馈磁场的线圈的例子,也可以将其省略。
图12示出磁传感器部的安装流程一例。
首先,①所示的引线框119的一组端子间与②所示地接合磁检测元件111。作为其接合方式有焊锡、粘接,接接(bonding)等。其次,如③所示,在接合了磁检测元件111的引线框119上树脂成形线圈架115。接着,如④所示,切割引线框119之后,缠绕偏置线圈116和负反馈用线圈117。接着,与⑤所示,将盒118树脂成形,如⑥所示弯折加工端子114后完成。
因为薄膜状磁检测元件可能制作成1mm的方形,所以磁传感器部120的外形可以大体制作成5mm的方形,可以大幅度降低磁检测元件111和线圈116,117的磁阻。
图13示出磁传感器部的安装例。同一图(a)是立体图,同一图(b)俯视图。
如图(a)所示,在具有引导电流200的配线122的基板121上安装磁传感器部120,因为通过磁传感器部120对由电流200产生的、如同一图(b)虚线所示的磁通量的配置,决定磁传感器部120的输出灵敏度,所以通过考虑磁传感器部120的配置,使根据电流200大小调整磁传感器部120的输出灵敏度成为可能。
在图14中示出磁屏蔽构成例。
这是在图11中所示的构成上附加的磁屏蔽123,其形状在这里为椭圆形,然而,希望根据电流200的大小恰当化。121表示基板,122表示配线。
图15示出磁检测装置的具体例。
在图11中所示的磁传感器部内藏检测电路部110(一体化)这一点是其特征。这样,使传感器信号的高S/N化成为可能,通过在每个磁传感器内藏图6说明的自动校正时的各种补偿数据,可以更高精度化。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通常不仅可在上述所示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而且可在检测出流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电流检测装置或者在检出的电流大小超越预定的阈值时切断电流的切断装置中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包含多个切换从电源向负荷供给电流的切换器、检测从电源向负荷供给的电流的电流检测器、以及对所述各构成设备供电的控制电源,在发生过电流时切断对负荷供电,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部件构成所述电流检测器,即具有磁阻抗效果、与电源相对应设置的多个磁检测元件;经与1个振荡机构和磁检测元件对应设置的第一开关,在所述磁检测元件上分别施加交流电流的交流供电机构;由在所述磁检测元件上分别缠绕的偏置线圈和第三开关以及偏置电流施加机构构成,经所述第三开关对所述各偏置线圈供给电流的偏置电流供给机构;与所述磁检测元件对应设置,将各自的阻抗变化变换为电压,并使其电压的峰通过的多个检波机构;与该检波机构分别对应设置,并对其输出进行选择的多个第二开关;保持所选择的所述检波机构的输出的保持机构;以及对该保持的电压进行放大的放大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第三开关的选择动作,可检测各相电流。
2.一种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包含切换从电源向负荷供给电流的多个切换器、检测从电源向负荷供给的电流的电流检测器、以及对所述各构成设备供电的控制电源,在发生过电流时切断对负荷供电,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部件构成所述电流检测器,即具有磁阻抗效果、与电源相对应设置的多个磁检测元件;经与1个振荡机构和磁检测元件对应设置的第一开关,在所述磁检测元件上分别施加交流电流的交流供电机构;由在所述磁检测元件上分别缠绕的偏置线圈、偏置电流施加机构、以及通过第三开关与所述振荡机构连接并对其输出进行分频的分频机构构成,在第1,第2定时分别对所述各偏置线圈供给极性各异的电流的偏置电流供给机构;与所述磁检测元件对应设置,将各自的阻抗变化变换为电压,并使其电压的峰通过的多个检波机构;与该检波机构分别对应设置,并对其输出进行选择的多个第二开关;保持所选择的所述检波机构的输出的第一保持机构;在所述第1、第2定时选择该保持的电压的2个第四开关;保持该选择的2个电压的2个第二保持机构;以及对2个第二保持机构的输出差进行放大的放大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第四开关的选择动作,可检测各相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选择了与所述电源相上设置的所述磁检测元件之任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时,选择第三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振荡机构与所述第三开关同步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源由具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与从所述电源向负荷的供给电流线连接的至少2个供电变压器,和对其次级侧电流进行蓄电的蓄电器以及电压调整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源由包含至少2个初级线圈和1个次级线圈、与从所述电源向负荷的供给电流线连接的供电变压器,和对其次级侧电流进行蓄电的蓄电器以及电压调整器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1个铁芯上缠绕所述至少2个初级线圈和1个次级线圈,同时,使所述初级线圈的圈数在各相中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供电变压器的2个初级线圈的圈数比作成1∶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树脂成形使所述磁检测元件、用于在该磁检测元件上施加交流电流的端子、所述偏置线圈以及用于对其供给偏置电流的端子一体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树脂成形使所述磁检测元件、用于在该磁检测元件上施加交流电流的端子、所述偏置线圈及用于对其供给偏置电流的端子、以及输出与所述磁检测元件的输出成比例的信号的电路部一体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薄膜型的所述磁检测元件。
全文摘要
构成过负荷电流保护装置和检测从电源供给负荷的电流的电流检测装置由各相对应地设置以下部件构成,即持有磁阻抗(MI)效果的磁检测元件、在该检测元件上施加交流电流供给机构、向偏置线圈供给偏置电流的偏置电流供给机构、使磁检测元件的阻抗变化为电压变化并检出其峰值的峰检测机构、以及选择峰检测机构的输出的开关;另外,共同设置顺序地保持开关输出的保持机构和放大机构,通过使各相电流检测成为可能,扩展电流检测范围,实现低耗电和低成本化。
文档编号H02H1/06GK1555599SQ0281809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9日
发明者工藤高裕, 田中顺造, 石川公忠, 忠, 造 申请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