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缠绕环氧玻璃钢电缆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592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纤维缠绕环氧玻璃钢电缆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纤维缠绕环氧玻璃钢电缆导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缆用导管,导管与导管的接口处多存在有间隙,在遇到水时,水会沿着间隙侵入导管内部,在导管内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电线短路,严重时,会发生火灾,所以现用这种导管的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设计出一种纤维缠绕环氧玻璃钢电缆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它包括管身和管头,管头的内壁分为平直段和收缩段,平直段处的内壁呈平直状,收缩段处的内壁呈逐渐收缩状,在管口处套有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接合处密封性好、不渗水的优点,因而它作为电缆用导管,可有效保证电缆线的安全,保证供电线路的畅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翻边式密封垫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组合式密封垫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垫圈本体的B-B剖面示意图。
图6为导向圈的C-C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包括管身1和管头2,管头2的内壁分为平直段和收缩段,平直段处的内壁呈平直状,收缩段处的内壁呈逐渐收缩状,在管口处套有密封垫圈9。
平直段包括大平直段7和小平直段5,收缩段包括前收缩段6和后收缩段4;大平直段7位于管口,大平直段7与小平直段5之间为前收缩段6,后收缩段4位于小平直段5与管身内壁段3之间。大平直段7处的管内径大于小平直段5处的管内径。前收缩段6的管内径,从其与大平直段7的接合处到与小平直段5的接合处,逐渐缩小。后收缩段4的管内径,从其与小平直段5的接合处到管身内壁段3的接合处,逐渐缩小。
密封垫圈9为翻边式密封垫圈,翻边式密封垫圈上有一圈翻边10,其内表面有凸起圈纹8,翻边9翻扣在管头端口。
密封垫圈9也可以用组合式密封垫圈,该组合式密封圈包括垫圈本体11和导向圈13,垫圈本体11一端有楔口15,垫圈本体11的内表面有凸起圈纹12。导向圈13一端有与楔口15相匹配的楔头14。垫圈本体11塞于管头端口内侧,导向圈13通过楔头14套扣于楔口15内。
权利要求1.一种纤维缠绕环氧玻璃钢电缆导管,包括管身和管头,其特征在于管头的内壁分为平直段和收缩段,平直段处的内壁呈平直状,收缩段处的内壁呈逐渐收缩状,在管口处套有密封垫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缠绕环氧玻璃钢电缆导管,其特征在于平直段包括大平直段和小平直段,收缩段包括前收缩段和后收缩段;大平直段位于管口,在大平直段与小平直段之间为前收缩段,后收缩段位于小平直段与管身内壁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缠绕环氧玻璃钢电缆导管,其特征在于大平直段处的管内径大于小平直段处的管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缠绕环氧玻璃钢电缆导管,其特征在于前收缩段的管内径,从其与大平直段的接合处到与小平直段的接合处,逐渐缩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缠绕环氧玻璃钢电缆导管,其特征在于后收缩段的管内径,从其与小平直段的接合处到管身内壁段的接合处,逐渐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缠绕环氧玻璃钢电缆导管,其特征在于密封垫圈可以用翻边式密封垫圈,翻边式密封垫圈上有一圈翻边,其内表面有凸起圈纹,翻边翻扣在管头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缠绕环氧玻璃钢电缆导管,其特征在于密封垫圈也可以用组合式密封垫圈,该组合式密封圈包括垫圈本体和导向圈,垫圈本体一端呈楔口状,垫圈本体的内表面有凸起圈纹,导向圈一端有与楔口相匹配的楔头;垫圈本体塞于管头端口内侧,导向圈通过楔头套扣于楔口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缠绕环氧玻璃钢电缆导管,它包括管身和管头,管头的内壁分为平直段和收缩段,平直段处的内壁呈平直状,收缩段处的内壁呈逐渐收缩状,在管口处套有密封垫圈。本实用新型具有接合处密封性好、不渗水的特点,因而它作为电缆用导管,可有效保证电缆线的安全,保证供电线路的畅通。
文档编号H02G9/00GK2648661SQ03232388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8日
发明者包淑良, 毛渊, 陈友松, 周国寅 申请人:浙江省嘉善县玻璃纤维织布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