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631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包括一端接入蓄电池供电且另一端接地的相互并联的控制支路和放电支路;所述放电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继电器RE和负载电阻R3,以及串联后与负载电阻R3并联的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2,其中继电器RE的衔铁端负载电阻R3构成串联;所述控制支路包括单片机U1、电阻R1、三极管U2和二极管D1,三极管U2的基极通过电阻R1与单片机U1连接,集电极接入蓄电池供电,发射极通过反向设置的二极管D1接地,其中,所述继电器RE的铁芯端与二极管D1并联。本实用新型采用继电器作为控制部件,控制放电支路的通断,并巧妙地利用了三极管和单片机实现了控制信号的传输和转换,精准地实现控制,以便于在需要时实现实时放电检测。
【专利说明】
一种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辅助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0002]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
[0003]随着科技的发展,蓄电池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从最早的铅蓄电池,铅晶蓄电池,到铁镍蓄电池以及银锌蓄电池,发展到铅酸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以及锂电池等等。与此同时,蓄电池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电容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稳定,充电越来越便捷。但是无论怎么变化人类对电池要求始终如一,高容量,高寿命,轻体质等一系列高性能蓄电池一直是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在蓄电池的生产制造中以及使用中,都会涉及到对其性能的检测,以保证其使用安全性。对于其放电指标,如何有效实时地进行采集控制,以便于后续的性能分析,是一个值得研究改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包括一端接入蓄电池供电且另一端接地的相互并联的控制支路和放电支路;所述放电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继电器RE和负载电阻R3,以及串联后与负载电阻R3并联的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2,其中继电器RE的衔铁端负载电阻R3构成串联,且其串联后一端接入蓄电池供电、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支路包括单片机U1、电阻R1、三极管U2和二极管Dl,三极管U2的基极通过电阻Rl与单片机Ul连接,集电极接入蓄电池供电,发射极通过反向设置的二极管Dl接地,其中,所述继电器RE的铁芯端与二极管Dl并联。
[0007]进一步地,为了增强扩展性,该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控制支路和放电支路均并联的接头支路,该接头支路由一端接入蓄电池供电且另一端接地的跳线接口 P构成。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采用继电器作为控制部件,控制放电支路的通断,并巧妙地利用了三极管和单片机实现了控制信号的传输和转换,精准地实现控制,以便于在需要时实现实时放电检测,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反应速度快,调节准确,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一种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0012]如图1所示,该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包括一端接入蓄电池供电且另一端接地的相互并联的控制支路和放电支路;所述放电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继电器RE和负载电阻R3,以及串联后与负载电阻R3并联的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2,其中继电器RE的衔铁端负载电阻R3构成串联,且其串联后一端接入蓄电池供电、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支路包括单片机U1、电阻R1、三极管U2和二极管Dl,三极管U2的基极通过电阻Rl与单片机Ul连接,集电极接入蓄电池供电,发射极通过反向设置的二极管Dl接地,其中,所述继电器RE的铁芯端与二极管Dl并联。
[0013]进一步地,为了增强扩展性,该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控制支路和放电支路均并联的接头支路,该接头支路由一端接入蓄电池供电且另一端接地的跳线接口 P构成。
[0014]通过上述设置,当单片机未上电时,其处于低电平状态,三极管控制支路不产生电流,继电器衔铁闭合使放电支路形成通路,当单片机上电时,输出状态为高电平状态,控制支路产生电流经过继电器铁芯端,继电器工作使衔铁端拨动导致放电支路断开,实现深度控制。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6]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接入蓄电池供电且另一端接地的相互并联的控制支路和放电支路;所述放电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继电器RE和负载电阻R3,以及串联后与负载电阻R3并联的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2,其中继电器RE的衔铁端负载电阻R3构成串联,且其串联后一端接入蓄电池供电、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支路包括单片机U1、电阻R1、三极管U2和二极管Dl,三极管U2的基极通过电阻Rl与单片机Ul连接,集电极接入蓄电池供电,发射极通过反向设置的二极管Dl接地,其中,所述继电器RE的铁芯端与二极管Dl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支路和放电支路均并联的接头支路,该接头支路由一端接入蓄电池供电且另一端接地的跳线接口P构成。
【文档编号】H02J7/00GK205725011SQ201620370107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8日
【发明人】赵健淳
【申请人】成都创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