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310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致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动装置,优选地用在诸如一种操纵锁定装置之中,用于锁定或解除锁定车辆的操纵轴。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
的操纵锁定装置配有机箱,该机箱具有箱盖,用于封盖马达容放部分和齿轮容放部分;马达,装放在机箱的马达容放部分之中;输出齿轮,可转动地装放在机箱的齿轮容放部分之中并由马达的驱动轴经由减速齿轮驱之转动;输出轴,通过穿入输出齿轮轴筒部分而被固定并与输出齿轮一起转动;输出凸轮,装接于输出轴并用于锁定和解除锁定操纵轴;以及对限位开关,配置在机箱的齿轮容放部分处并由与输出齿轮轴筒部分制成一体的凸轮部分,操作而使之开通(ON)和关断(OFF)。
其次,输出齿轮的上表面突出,带有一突起,形成接触而由一出自箱盖内表面突出的突起予以锁定。其次,当输出齿轮的突起与箱盖的突起形成接触而被锁定时,输出齿轮轴筒部分的凸轮部分使限位开关开通(ON)以使马达的导电关断(OFF),为了当锁定输出齿轮的突起和箱盖的突起这两个突起时吸收载荷,箱盖的突起装接一弹性构件。
已知一种由图25和26所知的用在这类操纵锁定装置之中的致动装置(属于比如专利参考文件1)。
如图25和26所示,致动装置1配有机箱2,具有一箱盖(未画出),用于封盖马达容放部分2a和齿轮容放部分2b。一马达3,装放在机箱2的马达容放部分2a之中;一输出齿轮6,可转动地装放在机箱2的齿轮容放部分之中并经由许多减速齿轮5A、5B、5C由马达3驱动轴4的WR4b驱之转动;输出轴7,穿入输出齿轮6的中心以便固定并与输出齿轮6一起转动;一扇形齿轮,用于锁定和解除锁定一操纵轴(两个构件均未画出);以及其他。
一如图26所示,马达3在其相应的前和后轴承部分3a、3b处配装橡胶制的O形圈8a、8b。相应的轴承部分3a、3b经由相应的O形圈8a、8b形成与马达容放部分2a的各侧壁部分的接触,而马达3由机箱2予以固定。其次,马达3驱动轴4的前端4a经由作为一轴承的叶片弹簧9予以支承。
JP-A-9-215261[专利参考文件]JP-A-2002-205622[专利参考文件]JP-A-2002-326559不过,按照背景技术的致动装置1,马达3只是经由配装于相应的轴承部分3a、3b的橡胶制O形圈8a、8b被固定在一种与机箱2马达容放部分2a的各侧壁部分形成接触的状态之中,马达3与马达容放部分2a的各侧壁部分之间的各间隔都不是由某一弹性构件等造成的浮动支承结构构成的,并因此,在使减速齿轮5A转动时,一如图26所示,来自减速齿轮5A的反力作用于驱动轴4,马达3的驱动轴4由于由轴承部分3a构成一支点而在箭头标记P方向上被弯曲,马达3容易在马达容放部分的各侧壁部分之间颤动而倾斜(偏移),而反力F不能只由橡胶制成的各O形圈8a、8b的弹性力予以充分缓冲。其次,由于马达3驱动轴4的弯曲等,使马达3驱动轴4的蜗杆4b与减速齿轮5A彼此啮合的状态被劣化并可能出现运转失效或噪音(运转声响)和噪音可能被传向机箱2。

发明内容
因此,实施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致动装置,能够可靠地将由于来自减速齿轮的反力而造成的马达驱动轴的弯曲或马达的位移限制在各自预定的范围之内,可靠地防止由于马达驱动轴弯曲或马达位移而造成的运转失效或噪音等的出现,并能够可靠地防止噪音被传给机箱。
按照本发明的方案1,提供一种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包括机箱,机箱具有箱盖,用于封盖马达容放部分和齿轮容放部分;马达,装放在机箱的马达容放部分中;一输出齿轮可转动地装放在机箱的齿轮容放部分之中并经由一减速齿轮由马达驱动轴驱动而转动;一输出轴,由机箱可转动地予以支承并与输出齿轮一起转动;以及一装接于输出轴的输出构件,其中马达经由一弹性构件可浮动地支承在马达容放部分之中,马达驱动轴的一前端经由一由齿轮容放部分的轴承托持部分托持的轴承可转动地受到支承,以及轴承经由一隔振构件通过齿轮容放部分的轴承托持部分可浮动地予以支承。
按照本发明的方案2,提供方案1之中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隔振构件是由配装于轴承的小直径部分上的橡胶制O形圈构成的。
按照本发明的方案3,提供一种致动装置,包括机箱,该机箱具有一箱盖,用于封盖马达容放部分和齿轮容放部分;一马达,装放在机箱的马达容放部分中;一输出齿轮,可转动地装放在机箱的齿轮容放部分之中并经由减速齿轮由马达驱动轴驱动而转动;一输出轴,由机箱可转动地予以支承并与输出齿轮一起转动,其中一突起部分形成在马达容放部分的至少一个侧壁上,以及马达经由一弹性构件可浮动地支承在马达容放部分之中。
按照本发明的方案4,提供方案3中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各突起部分分别形成在彼此对置的马达容放部分两个侧壁的相应各拐角部分附近。
按照本发明的方案5,提供一种致动装置,包括一机箱,该机箱具有一箱盖,用于封盖马达容放部分和齿轮容放部分;一马达,装放在机箱的马达容放部分中;一输出齿轮,可转动地装放在机箱的齿轮容放部分之中并经由一减速齿轮由马达驱动轴驱动而转动;一输出轴,由机箱可转动地予以支承并与输出齿轮一起转动;以及一输出构件,装接于输出轴,其中各突起部分分别形成在马达容放部分的两个侧壁和一个底壁处,以及由一筒状弹性构件围绕的马达可浮动地支承在马达容放部分中的各突起部分之间。
按照本发明的方案6,提供方案5中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至少一对平行于马达容放部分底壁伸展的突起部分和至少一对平行伸展而交叉于至少此对突起部分的突起部分分别形成在筒状弹性构件的一底部处。
按照本发明的方案7,提供方案5中所述的致动装置,还包括各线束夹持部分,分别形成在筒状弹性构件的两个侧壁处。
按照本发明的方案8,提供方案5中所述的致动装置,还包括形成在筒状弹性构件的上部处的终端保持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方案9,提供方案5中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筒状的弹性构件由一种热塑合成橡胶类树脂材料制成。
如上述,按照方案1的本发明,通过经由弹性构件可浮动地支承马达在马达容放部分之中、经由齿轮容放部分的轴承托持部分所托持的轴承可传动地支承马达驱动轴的前端和经由隔振构件由齿轮容放部分的轴承托持部分浮动支承的轴承,由于来自减速齿轮的反力而造成的马达驱动轴的弯曲(变形)和马达的位移经由弹性构件和隔振构件可以肯定地被限制在预定范围内,由于马达驱动轴的弯曲和马达的位移而造成的运转失效和噪音等都可以肯定地被防止出现,而噪音可以肯定地被防止传向机箱。
按照方案2的本发明,通过由配装于轴承小直径部分的橡胶制成的O形圈,在马达驱动轴因来自减速齿轮的反力而弯曲时,驱动轴的弯曲可以肯定地由橡胶制成的O形圈所吸收。其次,当驱动轴被弯曲至某一程度时,轴承的大直径部分与齿轮容放部分的轴承托持部分形成接触而可以肯定地防止驱动轴的弯曲大于所需。
按照方案3的本发明,通过在至少马达容放部分的侧壁上形成突起部分和经由弹性构件使马达可浮动地被支承在马达容放部分之中,经由马达容放部分侧壁突起部分和弹性构件,来自减速齿轮的反力而造成的马达驱动轴的弯曲(变形)和马达的位移可以肯定地被限制在各自预定的范围之内,而由于马达驱动轴的弯曲和马达的位移而造成的运转失效和噪音等都可以肯定地予以防止。
按照方案4的本发明,通过在彼此对置的马达容放部分两个侧壁的相应各拐角部分附近形成各突起部分,由来自减速齿轮的反力而造成的马达驱动轴的弯曲和马达的位移可以肯定地被吸收并且可以用低成本提供具有高精度的致动装置。
按照方案5的本发明,通过在马达容放部分的两个侧壁和底壁处形成各突起部分并将由筒状弹性构件围绕的马达可浮动地支承在马达容放部分之中相应各突起部分之间,经由马达容放部分两个侧壁和一底壁的相应各突起部分和弹性构件由来自减速齿轮的反力而造成的马达驱动轴的弯曲(变形)和马达的位移可以肯定地被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而且由马达驱动轴的弯曲和马达的位移而造成的运转失效和噪音等都可以肯定地被防止出现。
按照方案6的本发明,通过分别地形成至少一对与马达容放部分的底壁平行伸展的突起部分并分别地形成至少一对平行伸展而交叉于至少一对在筒状弹性构件底部处的突起部分,由于至少一对马达容放部分底壁突起部分和至少一对筒状弹性构件底部突起部分彼此交叉,由来自减速齿轮的反力而造成的马达驱动轴的弯曲和马达的位移还可以肯定地被吸收并可以以低成本提供具有高精度的致动装置。
按照方案7的本发明,通过分别在筒状弹性构件的两个侧部处制成各线束夹持部分,将各芯线钎焊于一对装接于马达的终端的相应各导线可以通过由弹性构件两个侧部的相应各线束夹持部分予以定位而被牢固地固定,而施加在相应各导线上的载荷可以肯定地被防止传向各钎焊部分。
按照方案8的本发明,通过在筒状弹性构件的上部处形成线束夹持部分,一插进马达的终端连接部分的终端可以牢牢地被弹性构件上部的终端保持部分压紧,而终端可以肯定地被防止拔出。
按照方案9的本发明,通过用热塑合成橡胶类树脂材料形成筒状弹性构件,筒状弹性构件的耐久性可以进一步予以提高。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至3的操纵锁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操纵锁定装置的平面视图;图3是操纵锁定装置的仰视图;图4是从底面一侧观察到的操纵锁定装置透视图;图5是操纵锁定装置的后视图;图6是操纵锁定装置的机箱内部的平面视图;图7是沿着图2中线X-X所展开的剖视图;图8是用在操纵锁定装置之中的马达的侧视图;图9是马达的平面视图;图10A是装于马达的筒形弹性构件的后视图;图10B是弹性构件的侧视图;而图10C是弹性构件的平面视图;图11A是示出马达的终端连接部分的放大的剖视图;图11B是示出终端连接于终端连接部分的状态的放大的剖视图;而图11C是在终端连接状态下马达的局部平面视图;图12是沿着图2中线Y-Y所展开的剖视图;图13是图12中Z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图14A是示出操纵锁定装置中输出轴、止动构件、阻尼器和箱盖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而图14B是沿着图14A中线P-P展开的剖视图;图15A是输出轴前端部分的剖视图;而图15B是输出轴前端部分的侧视图;
图16A是止动构件的平面视图;而图16B是沿着图16A中线Q-Q所展开的剖视图;图17A是阻尼器的平面视图;而图17B是阻尼器的剖视图;图18A是箱盖主要部分的仰视图;而图18B是沿着图18A中线R-R所展开的剖视图;图19A是输出轴下端部分的侧视图;而图19B是输出轴下端部分的仰视图;图20A是一示意图,以一预定角度示出输出轴转动状态;而图20B是一示意图,该示意图示出正好是在操作各限位开关之一处于开通(ON)状态之前的状态;图21A是一示意图,表明的状态是在输出轴的一突起部分撞击在止动构件的锁定突起之前,而图21B是一示意图,表明在此状态中各限位开关之一的开通(ON)状态;图22A是一示意图,表明的状态是由输出轴的突起部分压紧止动构件的锁定突起,而图22B是一示意图,表明的状态是在此状态中操作各限位开关之一;图23A是一示意图,表明的状态是通过转动止动构件压紧止动构件和箱盖的止动器之间的阻尼器厚壁部分,而图23B是一示意图,表明的状态是在此状态中操作各限位开关之一;图24A是一示意图,表明的状态是弯曲止动构件的止动器与箱盖的止动器之间的阻尼器,而图24B是一示意图,表明的状态是在此状态中操作各限位开关之一;图25是用于现有技术的操纵锁定装置之中的一种致动装置内部的平面视图;图26是表明现有技术的致动装置中的马达支承部分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至3将参照各附图予以说明如下。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操纵锁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所述装置的平面图,图3是所述装置的仰视图,图4是从底面一侧观察到所述装置的透视图,图5是所述装置的后视图,图6是装置机箱内部的平面图,图7是沿着图2直线X-X所展开的剖视图,图8是用于所述装置中的马达的侧视图,图9是马达的平面视图,图10A装于马达的筒形弹性构件的后视图,图10B是弹性构件的侧视图,图10C是弹性构件的平面视图,图11A是表明马达的终端连接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11B是表明终端连接于终端连接部分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图11C是在终端连接状态下马达的局部平面图,图12是沿着图2中直线Y-Y所展开的剖视图,图13是图12中Z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4A是表明操纵锁定装置中输出轴、止动构件、阻尼器和箱盖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图14B是沿着图14A中直线P-P所展开的剖视图,图15A是输出轴前端部分的剖视图,图15B是输出轴前端部分的侧视图,图16A是止动构件的平面图,图16B是沿着图16A中直线Q-Q所展开的平面图,图17A是阻尼器的平面图,图17B是阻尼器的剖视图,图18A是箱盖主要部分的仰视图,图18B是沿着图18A中直线R-R所展开的剖视图,图19A是输出轴下端部分的侧视图,图19B是输出轴下端部分的仰视图,以及图20A至图24是示意图,用于依次说明转动输出轴的状态与操作限位开关的状态之间的关系。
如图1至图6所示,操纵锁定装置(致动装置)10配有机箱11,该机箱由合成树脂制成,呈盒状,具有马达容放部分11a和与马达容放部分11a连通的齿轮容放部分11b;以及箱盖12,由合成树脂制成,由螺丝15固紧从而封盖机箱11的马达容放部分11a和齿轮容放部分11b。马达20装放在机箱11的马达容放部分11a之中,而电枢轴(驱动轴)21的前端21a由轴承17可转动地予以支承,后者则由齿轮容放部分11b的轴承托持部分17a予以托持。轴承17的小直径部分17a配装由橡胶制成的O形圈(隔振元件)18。马达20的电枢轴21的前端21a通过轴承17和橡胶O形圈由齿轮容放部分11b的轴承托持部分11d可浮动地予以支承。其次,蜗杆21b制成在电枢轴21的前端一侧处,并且蜗杆21b被置于齿轮容放部分11b之中。其次,当电流供向装接于电枢轴21的电枢(未画出)的电枢线圈时,电枢被正向或反向转动,并且当供向AC的电流被切断时,电磁制动电路形成并造成电磁制动电流从而流向电枢线圈。
如图1和6所示,在上下方向上平行伸展的一对突起部分11f、11f分别突出而与机箱11马达容放部分11a彼此对置的侧壁11e、11e的两个侧面制成一体(以及相应各拐角部分附近)。其次,如图7所示,在马达容放部分11e内侧处的底壁11c整体突出而相应地形成在宽度方向上平行伸展的一对突起部分11g、11g。马达20经由装于马达20的弹性构件22可浮动地支承在马达容放部分11a相应的突起部分11f、11g上。其次,橡胶O形圈20c、20d配装于马达20的前和后轴承部分20a、20b,而轴承部分20a、20b分别经由相应的O形圈20c、20d由机箱11的轴承托持部分16a、16b预以托持,而马达20由马达容放部分11a的前和后侧可浮动地予以支承。亦即,马达20设置在马达容放部分11a之内并通过弹性构件22和相应的O形圈20c、20d由机箱11可浮动地予以支承。
如图6至10所示,弹性构件22可采用诸如一种热塑合成橡胶类树脂材料制成筒状。亦即,弹性构件22依靠上壁部分(上部)22a、两侧壁部分22b、22b以及底壁部分(底部)22c制成筒形。弹性构件22的上壁部分22a和底壁部分22c的外端面分别整体地突出而形成一对在前和后方向上平行伸展的突起部分22a、22d。如图7所示,相应的一对突起部分22d、22d分别交叉于马达容放部分11a底壁11c的一对突起部分11g、11g和整体地突出于箱盖12内表面12a的一对突起部分12g、12g。借此,马达20经由弹性构件22上壁部分22a的一对突起部分22d、22d和底壁部分22c的一对突起部分22d、22d被支承在马达容放部分11a底壁11c的一对突起部分11g、11g与箱盖12内表面12a的一对突起部分12g、12g之间。
其次,终端托持部分22e从弹性构件22上壁部分22a的后侧伸出。如图9和图11所示,终端托持部分22e用于托持L状形式的终端24,后者被插入而造成与状为一金属板片并基本为Z形的终端连接部分23相接触,后者设置在马达20的孔洞部分20e之内。导线25的芯线25a由终端24一端基本上的V形部分夹住以便钎焊。其次,如图6至图10所示,弹性构件22两个侧壁部分22b、22b的上下两部分分别整体地突出而形成夹持导线25的一对线束夹持部分22f、22f。
如图1、6、7和12所示,机箱11的齿轮容放部分11b分别可转动地装放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减速齿轮26,由马达20的电枢轴21驱动而转动;以及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输出齿轮28,经由减速齿轮26驱动而转动。减速齿轮26包括大直径齿轮部分26b,与马达20的电枢轴21的蜗杆21b相啮合,以及小直径齿轮部分26c,其与输出齿轮28相啮合。其次,圆孔26a制成于减速齿轮26的中心而支承轴27穿入圆孔26a。如图12所示,支承轴27A的上下端配装于机箱11底壁11c的凹槽部分11h和箱盖12内表面12a的凹槽部分12h之内,而减速齿轮26经由支承轴27可转动地受到支承。
如图1、6和12所示,在筒状输入齿轮28中的齿轮主体部分28a的内部与通过嵌模等由金属制成的筒状输出轴29整体形成。具有较大直径的输出轴29下端部分由配装于机箱11底壁11c的轴承19可转动地予以支承,而输出轴29的具有较小直径的上端部分19a由制成在箱盖12处的轴承部分12a可转动地予以支承。借此,输出齿轮28和输出轴29都被转动。另外,输出齿轮28齿轮主体部分28a的下端整体地突出于凸轮部分28c。对置于凸轮部分28c的箱盖11的齿轮容放部分11b的内部经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开关托架36和螺丝37等与一对限位开关(开关装置)35、35相连,由凸轮部分28c操纵使开关开通(ON)或关断(OFF)。另外,如图2、3、4和6所示,相应各限位开关35分别连接有一对导线38、38。
另外,如图1、6、12和14所示,输出齿轮28的上端面28d形成有圆环形状的容放凹进部分28e,用于可转动地装放包括烧结金属的止动构件30。面对容放凹进部分28e内侧的输出轴29a之具有较小直径的上端部分29e下侧整体地突出于突起部分29c。其次,如图16所示,止动构件30基本上制成圆板形状,在其中心处具有筒状部分30a。按照止动构件30,筒状部分30a的内周表面30b配装于输出轴29之具有较大直径的内轴部分29g,而止动构件30可转动地装接于输出轴29。其次,筒状部分30a的内周表面整体地突出形成由输出轴29的突起部分29c锁定并与之分离的锁定突起部分30c。其次,止动构件30的上端面30d分别整体地突出形成四个止动器31,后者以相等间隔接触于随后指出的箱盖12的相应止动器13并由其锁定。
如图12至图14和图18所示,箱盖12的内表面12a整体地突出而形成四个止动器13,后者用于限制转动输出齿轮28的范围,以致输出齿轮28在同一圆周上以预定的间隔转动一事先确定的角度。其次,橡胶制成的阻尼器32夹置在箱盖12内表面12a的各止动器13之间(在止动构件30的相应各止动器31与箱盖12内表面12a的相应各止动器13之间)。如图17所示,阻尼器32包括呈圆环状的阻尼器主体32a,并且呈圆环状的阻尼器主体32a整体地突出而形成分别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止动器主体30各相应止动器31与箱盖12内表面12a各相应止动器13之间的四个厚壁部分32b。
即如图14所示,在转动输出齿轮28和输出轴29之前,对置于输出轴29各突起部分29C和止动构件30各锁定突起30c、设置在左边和在右边的阻尼器32之相应上和下两对厚壁部分32b、32b早先与设置在内表面12a的左边和右边、彼此对置的相应上和下两对止动器13的表面形成接触。借此,箱盖12内表面12a的相应各止动器13和装在相应各止动器13之间的阻尼器32的各厚壁部分32b被装放成基本上以相等间隔彼此隔开在装放在输出齿轮28的容放凹进部分28e中的止动构件30的各止动器31之间。其次,弯曲垫圈(弯折垫圈)33和一对用于夹住弯曲垫圈33的扁平垫圈34、34被夹置在容放凹进部分28e的底面与止动构件30的底部之间。止动构件30总是由弯曲垫圈33的弹性力压向箱盖12的内表面12a一侧。
此外,如图12和13所示,箱盖12的内表面12a的相应各止动器13的各个外侧整体突出地形成各突起部分12c,用于伸展得将形成了输出齿轮28的容放凹进部分28e的周边壁板28f围住的迷宫。用于箱盖和输出齿轮28的周边壁板28f的迷宫是由突出部分12c形成的迷宫结构。
此外,如图12和19所示,从机箱11底壁11c露出于外侧的输出轴29的下端部分29b分别形成有用于防止转动的D形切口部分29d和颤动防止细齿部分29e并在其中心处形成有螺丝孔眼29f。其次,输出轴29的下端部分29b被固紧而与输出凸轮(输出件)40固定在一起,后者用于经由螺丝41锁定和解除锁定未作图示的操纵轴。
按照上述实施例1的操纵锁定装置10,当电流被供向马达20的一个未作图示的电枢线圈时,电枢轴21的蜗杆21b和输出齿轮28经由减速齿轮26转动。输出轴29随着输出齿轮28的转动而转动。
当输出齿轮28和输出轴29从其中装放在输出齿轮28的容放凹进部分28e中的止动构件30的相应各止动器31如图14A和14B所示那样与箱盖12的相应各止动器13分开的状态,以图20A中所示箭头符号方向转动某一预定角度时,如图20B所示,设置在机箱11齿轮容放部分11b中一拐角部分处、处在关断状态(OFF)的其中一个限位开关35的操作杆部分35a由整体突出形成输出齿轮28的齿轮主体部分28a的凸轮部分28c予以紧压从而使限位开关35处于开通状态(ON)。
通过使限位开关35开通,一位置检测信号被输出给马达20以导电关断而切断供向电枢线圈的电流,并在使限位开关35开通之后,如图21A所示,输出齿轮28和输出轴29仍然由于迟滞和惯性而转动。在这种情况下,比如,当供给电压高或环境温度高时,由迟滞和惯性所致的超限加大,即使在使限位开关35开通之后,如图22A所示,输出齿轮28和输出轴29还以箭头符号方向转动。
通过转动输出齿轮28和输出轴29,如图22A所示,输出轴29的突起部分29c推压装放在输出齿轮28容放凹进部分28e中的止动构件30的锁定突起30c。因此,如图23A所示,输出齿轮28容放凹进部分28e中的止动构件30在箭头符号方向上转动,而彼此对置的止动构件30的两个止动器31相应地推压分别装在箱盖12彼此对置的两个止动器之间、由橡胶制成的阻尼器32彼此对置的两个厚壁部分32b。通过推压各厚壁部分32b,如图24a所示,由橡胶制成的阻尼器32彼此对置的两个厚壁部分32b被弯曲,而止动构件30彼此对置的两个止动器31之一相应地形成接触而由箱盖12彼此对置的两个止动器13之一予以锁定。在此时刻处,输出齿轮28和输出轴29的转动被停止。停止输出齿轮28的位置就是由凸轮部分28c保持限位开关35开通状态的位置。
这样,通过使装放在输出齿轮28容放凹进部分28e之中的止动构件30彼此对置的两个止动器31分别地经由橡胶制成的阻尼器32彼此对置的两个厚壁部分32b与箱盖12彼此对置的两个止动器13接触,使彼此对置的两个厚壁部分32b弯曲某一预定量,以及相应地使止动构件30彼此对置的两个止动器31之一接触于箱盖12彼此对置的另外两个止动器31以便锁定,输出齿轮28在肯定地使输出齿轮28转动某一恒定范围之后总是可以被停止。在此场合下,当箱盖12相应各止动器13和止动构件30相应各止动器31形成接触而被锁定时所作用的冲击(载荷)肯定可以通过压紧安装于箱盖12相应各止动器13的橡胶制成的阻尼器32的一对厚壁部分32b、32b而被吸收。因此,箱盖12的弯曲或上移变形肯定可以受到限制而止动构件30的相应各止动器31和箱盖12的相应各止动器13的破坏肯定可以得到防止。
另外,如图6所示,通过经由弹性构件22浮动地支承马达20在机箱11马达容放部分11a的两个侧壁11e、11e之间和经由配装于轴承17小直径部分17a的橡胶制O形圈18浮动地支承马达20电枢轴21的前端21a在齿轮容放部分11b的轴承托持部分11d之中,由于来自经由弹性构件22和橡胶制O形圈18使之啮合于马达20电枢轴21的蜗杆21b的减速齿轮26的反作用力而造成的马达容放部分11a之中电枢轴21的弯曲(变形)和马达20的位移都可以肯定地限制在各自预定的范围内,由于弯曲马达20的电枢轴21或移动马达20而造成的运转故障或噪音等等都可以肯定地被防止产生,并且噪音可以肯定地被防止传送到机箱11。
即由于通过弹性构件22的马达20浮动支承结构和由于通过橡胶制O形圈的电枢轴21浮动支承结构,由于来自减速齿轮26的反力F而造成的马达容放部分11a之中马达20电枢轴21的弯曲和马达20的位移都可以肯定地被限制各自预定范围内。其次,在超出使电枢轴21的蜗杆21b与减速齿轮26彼此啮合的速度极限值之前,弯曲和位移都可以肯定地被相应的各浮动支承结构所吸收并且可以配置高精度的操纵锁定装置10,能够总是以低成本确保使电枢轴21的蜗杆21b与减速齿轮26彼此啮合的速度处在优良的状态之下。
特别是,在正常运作下,当马达20的电枢轴21因来自减速齿轮26的反力F而被弯曲时,电枢轴21的变形可以肯定地由配装于轴承17小直径部分17a的橡胶制O形圈18予以吸收。其次,当电枢轴21被弯曲到某一程度时,轴承17的大直径部分17b开始接触于齿轮容放部分11b的一凹槽形状轴承托持部分11d的一个侧壁,而大于必需的电枢轴21的弯曲可以肯定地予以防止。因此,来自电枢轴21前端21a和轴承17的振动或噪音等可以肯定地受到限制,并且整体上的静音得以实现。
此外,通过突出而形成与输出齿轮28的齿轮主体部分28a一体的凸轮部分28c,输出齿轮装有为通过相应各止动器31可靠地停止输出齿轮28和输出轴29的转动的止动构件30,可以肯定地防止凸轮部分28c顶压限位开关35的操作杆部分35a的现象,限位开关35肯定可以通过凸轮部分28c受到操控而开通(ON)或关断(OFF)。
另外,虽然按照实施例1,弹性构件是由热塑合成橡胶类树脂材料制成的,但也可以采用不同于橡胶材料等的构件。其次,虽然将橡胶制O形圈用作隔振构件,但隔振构件并不限于此。其次,虽然说明了一项将橡胶制的阻尼器安装于箱盖的四个止动器并分别由止动构件的四个止动器之中的两个彼此对置的止动器推压彼此对置的各厚壁部分的实例,但实施例1自然可以用于一项其中止动构件的四个止动器通过没有安装阻尼器的箱盖的四个止动器直接接触而予以锁定的实例。
如图6所示,通过分别整体突出而形成一对在机箱11马达容放部分11a彼此对置的两个侧壁11e、11e的两侧处(相应各拐角部分的附近)、在上下方向上平行伸展的突起部分11f、11f并经由筒状弹性构件22浮动地支承马达20在马达容放部分11a两个侧壁11e、11e之间,经由马达容放部分11a两个侧壁11e、11e的相应各突起部分11f、11f而来自啮合于马达20电枢轴21的蜗杆21b的减速齿轮26的反作用力F所造成的马达20电枢轴21的弯曲(变形)和在马达容放部分11a中的位移都可以肯定地被限制在各自预定的范围内,并且可以肯定地防止由马达20电枢轴21的弯曲和马达20的位移造成的运转故障或噪音等的发生。
亦即,通过由马达容放部分11a两个侧壁11e、11e的相应各突起部分11f、11f形成的马达20的浮动支承结构和安装于马达20的弹性构件22,由来自减速齿轮26的反作用力F造成的马达20电枢轴21的弯曲和马达20在马达容放部分11a中的位移都可以肯定地被限制在各自预定的范围之内。另外,在超出使电枢轴21的蜗杆21b与减速齿轮26彼此啮合的速度极限值之前,弯曲和位移还可以肯定地被浮动支承结构吸收,并可以以低成本提供能够确保使电枢轴21的蜗杆21e与减速齿轮26彼此啮合的速度总是处在一种极佳状态之中的具有高精度操纵锁定装置。
如图6至图10所示,弹性构件22是用诸如热塑合成橡胶类树脂材料制成筒形的。亦即,弹性构件22是通过上壁部分(上部)22a、两个侧壁部分(两个侧部)22b、22b和底壁部分(底部)22c制成筒形的。弹性构件22的上壁部分22a和底壁部分22c的各自外部形状分别整体地突出而形成各对在前和后方向上平行伸展的突起部分22d、22d。如图7所示,相应各对突起部分22d、22d分别地交叉于一对马达容放部分11a的底壁11c的突起部分11g、11g和一对整体地突出从而形成箱盖12内表面12a的突起部分12g、12g。因此,马达20经由弹性构件22的一对上壁部分12a的突起部分22d、22d和一对底壁部分22c的突起部分22d、22d可浮动地支承在马达容放部分11a底壁11c的一对突起部分11g、11g与箱盖12内表面12a的一对突起部分12g、12g之间。
其次,终端压紧部分22e从弹性构件22上壁部分22a的后侧伸出。如图9和11所示,终端压紧部分22e用于压紧L形状的终端24,后者被插入从而与金属板片形状并且基本上为Z形状、设置在马达20孔眼部分22e中的终端连接件23接触。导线25的芯线25a由终端24其中一端基本上V状的部分夹住并钎焊在该处(在图8中钎焊部分由符号H标示)。其次,如图6至图10所示,一对用于固定导线25的线束夹持部分22f、22f分别整体地突出从而形成弹性构件22两个侧壁部分22b、22b的上和下部。
另外,如图6和7所示,分别整体突出从而在弹性构件22上壁部分22a和底壁部分22c的外表面处形成在前和后方向上平行伸展的各对突起部分22d、22d,使相应一对突起部分22d、22d形成为相应地交叉于马达容放部分11a的底壁11c的一对突起部分11g、11g和一对整体地突出而形成箱盖12内表面12a的突起部分11g、11g,以及将马达20经由弹性构件22上壁部分22a的一对突起部分22d、22d和底壁部分22c的一对突起部分22d、22d浮动地支承在马达容放部分11a底壁11c的一对突起部分11g、11g与箱盖12内表面12a的一对突起部分12g、12g之间,则由于来自与马达20电枢轴的蜗杆21b相啮合的减速齿轮26的反作用力F而造成、经由马达容放部分11a两个侧壁11e、11e和底壁11c的相应各突起部分11f、11g、箱盖12内表面12a的相应各突起部分12g和弹性构件22的底壁部分22c的电枢轴21的弯曲(变形)和马达20在马达容放部分11a之中的位移可以肯定地被限制在各自预定的范围之内,由于马达20电枢轴21的弯曲而造成的运转故障和马达20的位移以及噪音等等都可以肯定地被防止发生。
亦即,依靠由马达容放部分11a两个侧壁11e、11e和底壁11c的相应各突起部分11f、11g造成的浮动支承结构、箱盖12内表面12a的相应各突起部分12g和安装于马达20的弹性构件22上壁部分22a和底壁部分22c的相应各突起部分22d,由于来自减速齿轮26的反力F所造成的马达20电枢轴21的弯曲和马达20在马达容放部分11a之中的位移可以肯定地被限制在各自预定的范围之内。其次,在超出使电枢轴21的蜗杆21b与减速齿轮26彼此啮合的速度极限值之前,弯曲和位移还可以肯定地被浮动支承结构吸收,以及使电枢轴21的蜗杆21b与减速齿轮26彼此啮合的速度可以被确保处在极好的状态之中。因此,可以以低成本提供具有高精度的操纵锁定装置10。
其次,如图7至图11所示,通过分别在用于浮动地支承马达20的筒状弹性构件22两个侧壁部分22b、22b处形成相应的一对上和下线索夹持部分22f、22f,用于将各芯线钎焊于一对插入马达20一对孔眼部分(终端连接部分)20e、20e的终端24、24之相应各导线(引线)25可以借助于经由弹性构件22两个侧壁部分22b、22b的相应一对上和下线索夹持部分被定位在基本上为C形的弯曲状态之下而牢靠地予以固定,并且从外部施加于相应各导线25的载荷可以肯定地被防止传递给相应各终端24与各导线25芯线25a的各钎焊部分H。
其次,通过在筒状弹性构件22上壁部分22a处整体地形成终端保护部分22e,插进马达20一对孔眼部分22e、22e的相应各终端24可以牢靠地被弹性构件22上壁部分的各终端压紧部分22e压紧,相应各终端24可以肯定地被防止拔出。这样,使筒状弹性构件22用作一种浮动地支承马达20的结构、一种固定导线25的定位结构和一种保持终端24的结构。另外,通过用热塑合成橡胶类树脂材料制成筒状弹性构件22,可以进一步提高筒状弹性构件22的耐久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致动装置,包括机箱,该机箱具有用于封盖马达容放部分和齿轮容放部分的箱盖;马达,该马达装放在机箱的马达容放部分中;输出齿轮,其可转动地装放在机箱的齿轮容放部分中并通过减速齿轮经由一马达的驱动轴予以驱动而转动;输出轴,其由机箱可转动地予以支承并与输出齿轮一起转动;以及输出构件,装接于输出轴,其中马达经由一弹性构件被浮动地支承在马达容放部分中;马达驱动轴的前端通过一由齿轮容放部分的轴承托持部分予以托持的轴承可转动地受到支承;以及轴承经由隔振装置由齿轮容放部分的轴承托持部分可浮动地予以支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隔振装置由配装于轴承小直径部分的橡胶制成的O形圈构成。
3.一种致动装置,包括机箱,该机箱具有用于封盖马达容放部分和齿轮容放部分的箱盖;马达,该马达装放在机箱的马达容放部分中;输出齿轮,可转动地装放在机箱的齿轮容放部分之中并通过减速齿轮由马达驱动轴予以驱动而转动;输出轴,其由机箱可转动地予以支承并与输出齿轮一起转动,以及输出构件,装接于输出轴,其中一突起部分形成在马达容放部分的至少一个侧壁处;以及马达经由一弹性构件被浮动地支承在马达容放部分中。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各突起部分分别地形成在彼此对置的马达容放部分两个侧壁相应各拐角部分的附近。
5.一种致动装置,包括机箱,该机箱具有用于封盖马达容放部分和齿轮容放部分的箱盖;马达,该马达装放在机箱的马达容放部分中;输出齿轮,其可转动地装放在机箱的齿轮容放部分中并通过一减速齿轮由马达驱动轴予以驱动而转动;输出轴,其由机箱可转动地予以支承并与输出齿轮一起转动;以及输出构件,装接于输出轴,其中各突起部分分别地形成在马达容放部分的两个侧壁和一个底壁处;以及由一筒状弹性构件围绕的马达可浮动地支承在马达容放部分的各突起部分之间。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至少一对平行于马达容放部分底壁而延伸的突起部分分别形成和至少一对平行延伸而交叉于至少这对突起部分的突起部分分别形成在筒状弹性构件的底部处。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装置,还包括各线束夹持部分,分别形成在筒状弹性构件的两个侧部处。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装置,还包括终端保持部分,其形成在筒状弹性构件的上部。
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装置,其中筒状弹性构件是由一种热塑合成橡胶类树脂材料形成的。
全文摘要
一种致动装置,包括机箱,机箱具有箱盖,用于封盖马达容放部分和齿轮容放部分;马达,装放在马达容放部分中;输出齿轮,可转动地装放在齿轮容放部分中并通过马达驱动轴经由减速齿轮驱动而转动;输出轴,由机箱可转动地予以支承并与输出齿轮一起转动;以及输出构件,装接于输出轴,马达经由一弹性构件可浮动地支承在马达容放部分中,驱动轴的前端经由齿轮容放部分的轴承托持部分可转动地支承,以及轴承由齿轮容放部分的轴承托持部分经由一隔振构件可浮动地支承。
文档编号H02K5/24GK1740594SQ20051009660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6日
发明者川村佑治, 河本牧人, 和田利昌, 中村育夫 申请人:自动车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