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812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有效抑制输出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及功率开关切换时电压尖峰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所谓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是指在电路中加入电感与电容,使整流器输入端电流接近于正弦波。而常用的基本电路大致有降压型、升压型及降升压型等等,如图17所示,揭示有一种升压型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包括有一桥式整流器70,其具有一输入端,是与输入电源连接;一升压电感L1,是设于桥式整流器70的输出端上;一功率开关S1,是连接于输出电感L1输出节点与负电源端之间;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D1,D2,是串接于功率开关S1与一负载端上;一缓冲电感Lr,其一端连接升压电感L1的输出节点;一输出整流二极管D0,是串连于前述缓冲电感Lr输出节点与负载端之间;一缓冲电容Cr,是连接于缓冲电感Lr输出节点与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D1,D2的连接节点上。
前述电路中,缓冲电感Lr是第一储能元件,其作用为抑制输出整流二极管D0的反向恢复电流,并可同时储存输出整流二极管D0的反向恢复能量;又缓冲电容Cr为第二储能元件,其作用为经由第一缓冲二极管D1接收缓冲电感Lr中储存的能量,并在功率开关S1关闭时将储存的能量无损耗地转移给负载。
以前述的升压型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设计虽可抑制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但在功率开关S1关闭时将出现较大的损耗与较强的EMI干扰。
而为解决功率开关S1切换时出现较大损耗及EMI干扰的问题,出现了另一种以前述电路为基础的改良设计,如图18所示,其是在前述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缓冲二极管D3与第二缓冲电容Cs,以作为一截止缓冲电路,令功率开关S1截止时,其上的电压缓慢上升,而抑制其切换时的电压尖峰,以有效地解决前述问题。但该等设计增加了一个二极管,使得线路损耗和成本均相对增加。
由上述可知,既有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虽可有效抑制输出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但功率开关切换时却出现较大的损耗与较强的EMI干扰,虽亦有针对截止时提供缓冲效果的改良设计,但增加了使用二极管的数量,提高了成本与线路损耗。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便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无须增加二极管数量,即可抑制反向恢复电流及避免功率开关切换时的损耗与电磁波干扰,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一输出整流二极管,是与前述功率开关连接;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功率开关与一输出端之间;该缓冲电路包含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与输出端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缓冲电感连接节点与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连接节点上;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接于第一缓冲二极管的两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中所述的功率开关的输入端及输出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进一步连接一升压电感,升压电感的输入端是连接一桥式整流器。
前述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中所述的功率开关是一金氧半场效电晶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一降压电感,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功率开关与降压电感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是通过缓冲电路与功率开关输出端连接;其中该缓冲电路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的负电源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与功率开关输出端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缓冲电感连接节点与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连接节点上;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接于第一缓冲二极管的两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一降压电感,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功率开关与降压电感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是通过缓冲电路与功率开关输出端连接;其中该缓冲电路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的负电源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与功率开关输出端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缓冲电感连接节点与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连接节点上;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的两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一降升压电感,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一输出端的正电源端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其阴极是与功率开关输出端连接;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降升压电感与输出端之间;其中该缓冲电路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阳极与输出端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分别与输出整流二极管阳极及第一缓冲二极管阳极连接;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联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的两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一降升压电感,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一输出端的正电源端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其阴极是与功率开关输出端连接;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降升压电感与输出端之间;其中该缓冲电路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阳极与输出端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分别与输出整流二极管阳极及第一缓冲二极管阳极连接;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联于第一缓冲二极管的两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一降升压电感,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一输出端的正电源端之间;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功率开关、降升压电感与输出端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是连接于缓冲电路与输出端之间;其中该缓冲电路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与功率开关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分别与输出整流二极管阴极及第一缓冲二极管阳极连接;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联于第二缓冲二极管的两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一降升压电感,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一输出端的正电源端之间;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功率开关、降升压电感与输出端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是连接于缓冲电路与输出端之间;其中该缓冲电路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与功率开关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分别与输出整流二极管阴极及第一缓冲二极管阳极连接;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联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的两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一输出整流二极管,是与前述功率开关连接;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功率开关与一输出端之间;该缓冲电路包含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与输出端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缓冲电感连接节点与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连接节点上;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接于第一缓冲二极管的两端;前述电路设计亦可应用在降压型、降升压型功率转换器电路。
经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是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包括有一功率开关、一与功率开关连接的输出整流二极管、一连接于功率开关与一输出端之间的缓冲电路;其中该缓冲电路包含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的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一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与输出端之间的缓冲电感、一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缓冲电感连接节点及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连接节点的第一缓冲电容、一并接于第一缓冲二极管两端的第二缓冲电容;利用前述电路设计,可由缓冲电感抑制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且利用第二缓冲电容在功率开关切换时使功率开关上的电压缓慢上升抑制其切换时的电压尖峰;而前述特性是使用较少元件的前提下达成。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在前述电路设计中,是由缓冲电感抑制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且第二缓冲电容在功率开关截止时,能使功率开关上的电压缓慢上升,以抑制其切换时的电压尖峰,从而避免EMI干扰;由于本发明利用特殊的回路设计得以在不增加二极管数量的前提下达成前述功效,不仅可避免线路损耗,亦可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新颖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无须增加二极管数量,即可抑制反向恢复电流及避免功率开关切换时的损耗与电磁波干扰。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标示有电流方向与符号的详细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特性曲线图。
图4至图10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电路暨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
图15是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电路图。
图17是一既有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的详细电路图。
图18是又一既有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的详细电路图。
10、70桥式整流器20、30、40、50缓冲电路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一升压型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具体电路构造详如以下所述,其包括一桥式整流器10,其输入端是与输入电源Vin连接;一升压电感L1,其一端与桥式整流器10的输出端连接;一功率开关S1,其可为金氧半场效电晶体等功率型电晶体构成,其一端是连接升压电感L1的另端;一输出整流二极管D0,其阳极是与升压电感L1的另端连接;一缓冲电路20,是连接于前述功率开关S1与一输出端Vo之间,用以抑制输出整流二极管D0的反向恢复电流及功率开关S1切换时的电压尖峰;一滤波电容Co,是并接于输出端Vo上。其中该缓冲电路20的组成包含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D1,D2,是串接于功率开关S1与输出端Vo之间;一缓冲电感Lr,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D0与输出端Vo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Cr,是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D0/缓冲电感Lr连接节点与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D1,D2连接节点上;一第二缓冲电容Cs,是并接于第一缓冲二极管D1的两端。
由上述可知,该缓冲电路20的具体构成及其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至于其如何达成抑制输出整流二极管D0反向恢复电流及功率开关S1切换时的电压尖峰,以下谨配合特性曲线图详细说明如后首先请配合参阅图2、图3所示,其中图2标示有通过各主要元件的电流讯号,图3则为表示该等电流讯号变化过程的特性曲线,以下谨以时序为基础分析如后第一阶段(t0-t1)如图4所示。在t0时刻,功率开关S1受控导通。随后流经功率开关S1的电流开始变大,流经输出整流二极管D0的电流开始下降(在一个开关周期内,输入电流假定不变)。由于缓冲电感Lr的存在,使得输出整流二极管D0上的电流下降率为di/dt=Vo/Lr。与硬开关比较,其电流下降缓慢,可有效达到抑制输出整流二极管D0反向恢复电流的目的。
第二阶段(t1-t2)如图5所示。在t1时刻,流经输出整流二极管D0的反向恢复电流达到最大值并开始迅速恢复,随后输出整流二极管D0阻断。在输出整流二极管D0截止后,缓冲电感Lr与第一缓冲电容Cr、第二缓冲电容Cs产生谐振,在输出电压的作用下,流经缓冲电感Lr的电流谐振变大,同时Cs两端的电压也谐振变大。
第三阶段(t2-t3)如图6所示。在t2时刻,第二缓冲电容Cs两端的电压谐振至Vo时,迫使第二缓冲二极管D2导通,则缓冲电感Lr与第一缓冲电容Cr继续谐振,储存在缓冲电感Lr中的能量向第一缓冲电容Cr转移,直到流经缓冲电感Lr的电流为零,第一缓冲电容Cr两端的电压谐振到最大值。
第四阶段(t3-t4)如图7所示。在t3时刻,功率开关S1截止,由于第二缓冲电容Cs的存在,功率开关S1两端的电压缓慢上升,其电压上升率为dv/dt=Iin/Cs,此时功率开关S1实现了零电压切换。同时,第一缓冲电容Cr与缓冲电感Lr谐振,储存在第一缓冲电容Cr中的能量开始向缓冲电感L r转移。
第五阶段(t4-t5)如图8所示。在t4时刻,第二缓冲电容Cs上的电压下降到零,第一缓冲二极管D1导通。第一缓冲电容Cr与缓冲电感Lr持续谐振,直到第一缓冲电容Cr上的电压谐振到零。
第六阶段(t5-t6)如图9所示。在t5时刻,第一缓冲电容Cr上的电压谐振到零,此后输出整流二极管D0开始导通。则在这个阶段输出整流二极管D0、第一缓冲二极管D1、第二缓冲二极管D2同时导通,加在缓冲电感Lr两端的电压VLr=VD1+VD2-VD0,流经缓冲电感Lr的电流在VLr的作用下继续增大。
第七阶段(t6-t7)如图10所示。在t6时刻,流经缓冲电感Lr的电流增大到输入电流Iin,同时,流经第一缓冲二极管D1、第二缓冲二极管D2支路的电流降为零。随后电路将回复到第一阶段的工作状况。
由上述说明可了解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工作原理,经进一步归纳,可知其特性如下1、缓冲电感Lr抑制输出整流二极管D0的反向恢复电流,第一缓冲电容Cr储存缓冲电感Lr中的能量,且无损耗地转移予负载。
2、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D1,D2在功率开关S1截止时提供一低阻抗回路,使功率开关S1截止后的电压被箝位于输出电压。
3、由于受第二缓冲电容Cs的影响,使功率开关S1截止时的电压缓慢上升,从而有效抑制了功率开关S1切换时电压尖峰。
4、本发明是在使用较少元件以达成前述功效,相较于传统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具备较高的效率。
前述实施例中是将本发明运用在升压型(BOOST)的功率转换器电路,除此以外,本发明亦可应用在降压型(BUCK)、降升压型(BUCK-BOOST)等功率转换器电路上。
请参阅图11所示,揭示有一种降压型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S1,其一端与输入电源Vin连接;一降压电感L1,是串接于功率开关S1与输出端Vo之间;
一缓冲电路30,是连接于功率开关S1与降压电感L1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D0,是透过缓冲电路30与功率开关S1输出端连接;其中该缓冲电路30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D1,D2,是串接于功率开关S1与输出端Vo的负电源端之间;一缓冲电感Lr,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D0与功率开关S1输出端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Cr,是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D0/缓冲电感Lr连接节点与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D1,D2连接节点上;一第二缓冲电容Cs,是并接于第一缓冲二极管D1的两端。
请参阅图12所示,揭示又一种降压型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基本架构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缓冲电路30中的第二缓冲电容Cs是并联于输出整流二极管D0的两端。
再请参阅图13所示,揭示有一种降升压型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S1,其一端与输入电源Vin连接;一降升压电感L1,是串接于功率开关S1与一输出端Vo的正电源端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D0,其阴极是与功率开关S1输出端连接;一缓冲电路40,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D0、降升压电感L1与输出端Vo之间;其中该缓冲电路40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D1,D2,是串接于功率开关S1与输出端Vo之间;一缓冲电感Lr,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D0阳极与输出端Vo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Cr,是分别与输出整流二极管D0阳极及第一缓冲二极管D1阳极连接;一第二缓冲电容Cs,并联于输出整流二极管D0的两端。
请参阅图14所示,示又一种降升压型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基本架构与前一实施例相同,同处在于缓冲电路40中的第二缓冲电容Cs是并联于第一缓冲二极管D1的两端。
请参阅图15所示,示再一种降升压型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基本架构与前揭实施例大致相同,同处在于缓冲电路50中的缓冲电感Lr是串接在功率开关S1与输出整流二极管D0之间,第二缓冲电容Cs是并联于第二缓冲二极管D2的两端。
请参阅图16所示,揭示另一种降升压型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基本架构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不同处在于缓冲电路50中的第二缓冲电容Cs是并联于输出整流二极管D0的两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一输出整流二极管,是与前述功率开关连接;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功率开关与一输出端之间;该缓冲电路包含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与输出端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缓冲电感连接节点与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连接节点上;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接于第一缓冲二极管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功率开关的输入端及输出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进一步连接一升压电感,升压电感的输入端是连接一桥式整流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功率开关是一金氧半场效电晶体。
4.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一降压电感,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功率开关与降压电感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是通过缓冲电路与功率开关输出端连接;其中该缓冲电路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的负电源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与功率开关输出端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缓冲电感连接节点与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连接节点上;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接于第一缓冲二极管的两端。
5.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一降压电感,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功率开关与降压电感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是通过缓冲电路与功率开关输出端连接;其中该缓冲电路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的负电源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与功率开关输出端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缓冲电感连接节点与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连接节点上;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的两端。
6.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一降升压电感,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一输出端的正电源端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其阴极是与功率开关输出端连接;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降升压电感与输出端之间;其中该缓冲电路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阳极与输出端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分别与输出整流二极管阳极及第一缓冲二极管阳极连接;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联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的两端。
7.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一降升压电感,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一输出端的正电源端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其阴极是与功率开关输出端连接;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降升压电感与输出端之间;其中该缓冲电路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阳极与输出端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分别与输出整流二极管阳极及第一缓冲二极管阳极连接;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联于第一缓冲二极管的两端。
8.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一降升压电感,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一输出端的正电源端之间;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功率开关、降升压电感与输出端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是连接于缓冲电路与输出端之间;其中该缓冲电路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与功率开关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分别与输出整流二极管阴极及第一缓冲二极管阳极连接;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联于第二缓冲二极管的两端。
9.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功率开关,其一端与输入电源连接;一降升压电感,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一输出端的正电源端之间;一缓冲电路,是连接于功率开关、降升压电感与输出端之间;一输出整流二极管,是连接于缓冲电路与输出端之间;其中该缓冲电路包括有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是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一缓冲电感,是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与功率开关之间;一第一缓冲电容,是分别与输出整流二极管阴极及第一缓冲二极管阳极连接;一第二缓冲电容,是并联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的两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软切换功率转换器电路,包括有一功率开关、一与功率开关连接的输出整流二极管、一连接于功率开关与一输出端之间的缓冲电路;其中该缓冲电路包含串接于功率开关与输出端之间的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一串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与输出端之间的缓冲电感、一连接于输出整流二极管/缓冲电感连接节点及第一/第二缓冲二极管连接节点的第一缓冲电容、一并接于第一缓冲二极管两端的第二缓冲电容;利用前述电路设计,可由缓冲电感抑制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且利用第二缓冲电容在功率开关切换时,使功率开关上的电压缓慢上升,抑制其切换时的电压尖峰;而前述特性是使用较少元件的前提下达成。
文档编号H02M3/04GK101060282SQ200610076609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9日
发明者马皓, 吴军蔚, 马小林 申请人: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