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电机及其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109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发电机及其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汽车发电机及其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电机的散热装置及具有该 散热装置的汽车发电机。
背景技术
发电机是汽车的主要电源,其功用是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向除起动机外的所有 用电设备供电,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当汽车发动机所需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发电机能及 时向蓄电池充电,并向全车用电设备直接供电。汽车用发电机可分为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 电机。汽车交流发电机由于在许多方面优于直流发电机,例如,交流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 量轻,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和低速充电性能好等显著特点,故,交流发电机广泛 应用在汽车上而取代直流发电机。现有的汽车交流发电机结构主要包括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器、整流桥、皮带 轮、后盖部件连接装配等构成。交流发电机工作时,其在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时会产生热量。同时,现有的汽车发 电机的后盖采用散热孔结构,如果发动机距离发电机较近,则由于受到发动机室的热作用, 发电机周围的温度会显著上升。另外,当发动机为隔声而封闭起来的时候,发电机周围的温 度上升将更为剧烈。温度会对发电机性能产生影响,并且从而缩短发电机的使用寿命。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研究结论,从节能和环保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汽车 动力系统将从今天的燃油的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代用燃料发动机)过渡到内燃机与电 动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在混合动力系统汽车中,油电混合动力电动车在技术上已经成熟,是 近期内可以产业化的车辆。油电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基本思想,是以内燃机做为基本的动力, 而以电弥补内燃机在耗油和污染方面缺点。与纯电动汽车比较,油电混合动力电动车由于 电池的容量大大减小,而使整车自重减小、成本降低;汽车的续驶里程和动力性可达到内燃 机的水平。不必要重新建设庞大的充电设施和取消每天的充电维护工作;保证驾车和乘坐 的舒适性(保证空调、暖风、动力转向等的使用)。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比较,油电混合动力电 动车可使原动机在最佳的工况区域稳定运行,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排放污染、噪声和油耗。在 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居民区或其它对环保要求特别严格的地区,可关闭发动机,采用纯电动 方式驱动车辆,实现“零排放”。通过电动机回收汽车减速和制动时的能量,进一步降低汽车 的能量消耗和排放污染。因为汽车行驶时,用电设备都要靠发电机提供能量,如果发电机的工作不可靠,对 安全性和舒适性等都会有致命的影响,而温度又是影响发电机工作的关键因素。采用新技 术的油电混合动力电动车更加要求发电机内的调节器智能芯片具有优良的运算性能和稳 定性。如果发电机的环境温度过高,发电机内的调节器智能芯片的运算性能和稳定性将受 到影响。根据类型不同,发电机的环境温度最高限制在80-100°C。因此,如何改善发电机的散热是当今一个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提出一种用于汽车 发电机的散热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电机,其具有散热装置,能够有效改 善汽车发电机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汽车发电机的散热装置,其能够有效改善 汽车发电机的散热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电机,其包括机架、定子、转子、皮带轮、后盖以及设 置在后盖中的整流桥和调节器智能芯片,定子固定在机架上,转子在皮带轮的驱动下绕转 轴旋转,整流桥对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调节器智能芯片对汽车发电机的运行进行智能 控制,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后盖中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罩以及安装在散热罩内的 风扇,散热罩一体形成在后盖上并由偏离汽车发电机的转轴位置从后盖部分隆起的突出部 构成,并且,散热罩上设置有朝着垂直转轴的方向开口的通风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汽车发电机的后盖的结构,利用后盖部分隆起的突出部作为 散热罩,有效增大汽车发电机的散热表面积,散热罩偏离汽车发电机的转轴位置,使得汽车 发电机的结构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紧凑。同时,通过改变散热罩上的通风口位置,从而,避免 从温度比较高的发动机处直接进气,减少了来自发动机的热量,降低了汽车发电机的环境 温度,使汽车发电机工作可靠、寿命延长和效率提高。优选地,散热罩为蜗牛式结构,并且对应于后盖中的调节器智能芯片的位置设置。 蜗牛式结构可以减少气流和风流的冲击。由于汽车发电机的转轴通常比较突出,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风口为进气 口,风扇的出风方向指向调节器智能芯片的位置设置。调节器智能芯片通常对温度更为敏 感,风扇的出风方向集中利用了风扇的出风能量,更加有效地给调节器智能芯片进行散热。 优选地,在通风口处设置有格栅,既可以防止异物进入,又可以防加大散热面积。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散热罩上设置有朝着汽车发电机的轴向方向开口的辅 助通风孔,并且辅助通风孔的大小远小于通风口的大小,辅助通风孔改善了散热气流,更加 有利于散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发电机的散热装置,其包括一体形成在汽车发 电机的后盖上并由从后盖部分隆起的突出部构成的散热罩以及安装在散热罩内的风扇,散 热罩上设置有朝着垂直转轴的方向开口的通风口。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 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 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 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散热装置的汽车发电机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散热装置的汽车发电机的端面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 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发电机100包括机架1、皮 带轮2及后盖3,还包括未图示的设置在机架内的定子及转子和设置在后盖3中的整流桥及 调节器智能芯片。皮带轮2、机架1及后盖3沿汽车发电机100的轴向依次排列。定子通常 安装在转子的外面,和汽车发电机100的机架1固定在一起。转子的功用是产生磁场。当 转子在定子的内部转动时,引起定子绕组中磁通的变化,定子绕组中就产生交变的感应电 动势,从而产生交流电。转子通常在皮带轮2的驱动下绕转轴旋转,此时汽车发电机100将 旋转的动能转化成电能。汽车上的用电器通常需要直流电,所以必须对汽车发电机100的定子中产生的交 流电进行整流。这一任务由整流桥完成。整流桥的功用主要包括将定子绕组的交流电变为 直流电输出。调节器智能芯片对汽车发电机100的运行进行智能控制,以满足汽车用电器 的需求。其具体功能包括在汽车发电机100转速变化时,自动控制汽车发电机100输出的 电压以保持恒定,使其不因汽车发电机100的转速过快而产生的高电压过高时烧坏用电器 和导致蓄电池过充电;也不会因汽车发电机100的转速过低而输出电压不足时导致用电器 工作失常。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30包括散热罩300以及安装在散热罩300内的风扇302。 后盖3包括垂直于汽车发电机100转轴的方向的端面(未标号),散热罩300 —体形成在后 盖3端面上,基本由从后盖3向远离机架1的方向部分地隆起的突出部构成。隆起的突出 部有效地增加了散热的表面积,使散热情况得以改善。散热罩300偏离汽车发电机100的 转轴位置并且对应于后盖3中的调节器智能芯片的位置设置。构成散热罩300的突出部仅 对应于调节器智能芯片的位置部分地隆起,没有整体地偏移后盖3的端面,既使散热的风 力向热敏感的调节器智能芯片集中,又可以有效节省汽车发电机100所占的空间,实现汽 车发电机100的合理布局和结构紧凑的特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散热罩300为蜗牛式结构而非直通式结构,从而可以减 少气流和风流的冲击,当汽车发电机100起动时,保证既有空气流通,又不受汽车内部复杂 的气流影响。在散热罩300上设置有朝着垂直转轴的方向开口的通风口 304。通风口 304 可以为进气口,也可以为出气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通风口 304为进气口。风扇302 的出风方向指向汽车发电机100的中部即机架1的方向,更具体地,是指向调节器智能芯片 的位置设置,有效集中风扇302的出风能量,更加有效地给调节器智能芯片进行散热。通过 改变散热罩300上的通风口 304位置,从而,避免从温度比较高的发动机(未图示)处直接 进气,减少了来自发动机的热量,降低了汽车发电机100的环境温度,使汽车发电机100工 作可靠、寿命延长和效率提高。在通风口 304处设置有多个格栅306,格栅306纵横交错地设置,从而既可以防止 异物进入。而且横截通风口 304设置,可以阻挡部分进风面积,对进风进行有效控制。在散热罩300上设置有若干个朝着发电机100的轴向方向开口的辅助通风孔308。 若干个辅助通风孔308彼此间隔排列,并且辅助通风孔308的大小远小于通风口 304的大小。辅助通风孔308可以改善散热的气流,从而更加有利于散热。在散热罩300外面的中 部还留出一块平整区域,便于设置标签301。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汽车发电机100的后盖3上加装附加的散热装置30, 从而改善了汽车发电机100的散热情况。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 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发电机(100),其包括机架(1)、定子、转子、皮带轮(2)、后盖(3)以及设置在后盖(3)中的整流桥和调节器智能芯片,定子固定在机架(1)上,转子在皮带轮(2)的驱动下绕转轴旋转,整流桥对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调节器智能芯片对汽车发电机(100)的运行进行智能控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后盖(3)中的散热装置(300),所述散热装置(30)包括散热罩(300)以及安装在所述散热罩(300)内的风扇(302),所述散热罩(300)一体形成在所述后盖(3)上并由偏离汽车发电机(100)的转轴位置从所述后盖(3)部分隆起的突出部构成,并且,所述散热罩上设置有朝着垂直转轴的方向开口的通风口(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罩(300)为蜗牛式 结构,并且对应于所述后盖(3)中的所述调节器智能芯片的位置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304)为进气 口,所述风扇(302)的出风方向指向所述调节器智能芯片的位置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口(304)处设置 有格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发电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罩 (300)上设置有朝着汽车发电机(100)的轴向方向开口的辅助通风孔(308),并且所述辅助 通风孔(308)的大小远小于所述通风口(304)的大小。
6.一种用于汽车发电机(100)的散热装置(3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体形成在汽车 发电机(100)的后盖(3)上并由从所述后盖(3)部分隆起的突出部构成的散热罩(300)以 及安装在所述散热罩(300)内的风扇(302),所述散热罩(300)上设置有朝着垂直转轴的方 向开口的通风口(3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车发电机(100)的散热装置(30),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通风口(304)处设置有格栅(306)。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汽车发电机(100)的散热装置(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罩(30)上设置有朝着汽车发电机(100)的轴向方向开口的辅助通风孔(308),并 且所述辅助通风孔(308)的大小远小于所述通风口(304)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汽车发电机(100)的散热装置(30),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口(304)为进气口,所述风扇(302)的出风方向指向汽车发电机(100)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汽车发电机(100)的散热装置(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罩(300)为蜗牛式结构,并且所述散热罩(300)偏离汽车发电机(100)的转轴位 置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电机,其包括机架、定子、转子、皮带轮、后盖、设置在后盖中的整流桥和调节器智能芯片、以及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罩以及安装在散热罩内的风扇,散热罩一体形成在后盖上并由偏离汽车发电机的转轴位置从后盖部分隆起的突出部构成,并且,散热罩上设置有朝着垂直转轴的方向开口的通风口,通风口为进气口,风扇的出风方向指向调节器智能芯片的位置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汽车发电机的后盖上加装附加的散热装置,从而,改善了汽车发电机的散热情况。
文档编号H02K9/04GK201639440SQ20092028706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王鼎鼎, 邓恒 申请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