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用硅钢片、转子体及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153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转子用硅钢片、转子体及转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用硅钢片、转子体及转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永磁电机内插式转子如图I所示,由硅钢片、磁块11组成,磁块11将硅钢片分为内磁轭2、外磁轭3两个部分,内磁轭2、外磁轭3之间通过一体式的连接桥4进行连接,在电机运转时,外磁轭3的离心力作用于连接桥4,所以,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连接桥4的 宽度以满足电机运行时的要求,采用现有的结构,内磁轭2与外磁轭3的连接完全受连接桥4宽度、硅钢片自身強度的影响,如果电机高转速运行,为克服高速运行时外磁轭3所受的离心力,必然増加连接桥4的宽度,但增加宽度将会使得转子自身漏磁增加,从而降低电机 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用硅钢片、转子体及转子,本发明可以满足电机高速运转时的强度需求,并且不会对电机的性能造成大的影响。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转子用硅钢片,在该硅钢片上设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磁钢槽,硅钢片上磁钢槽的两侧形成内磁轭及外磁轭,在内磁轭及外磁轭上分別设有内连接槽及外连接槽,内连接槽与外连接槽相对,且内连接槽与外连接槽从相邻的两个磁钢槽之间贯通。ー种电机转子体,其包括连接体及多个相叠的硅钢片,在该硅钢片上设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磁钢槽,硅钢片上磁钢槽的两侧形成内磁轭及外磁轭,在内磁轭及外磁轭上分別设有内连接槽及外连接槽,内连接槽与外连接槽相対,且内连接槽与外连接槽从相邻的两个磁钢槽之间贯通;连接体为非导磁材料或低导磁材料,连接体的两端分别插入内连接槽及外连接槽内并将内磁轭及外磁轭连接。下面对本发明进ー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所述连接体包括连接臂及位于连接臂两端的端头,两个端头分别插入所述内连接槽及外连接槽内。该转子体具有中轴线,所述磁钢槽及连接体分别沿中轴线对称。所述磁钢槽为八条,排成正方形,正方形的每条边包括有两个相邻的磁钢槽,所述连接体设于该两个相邻的磁钢槽之间。 所述连接体的断面呈“ I ”形。或者,所述磁钢槽至少为十二条,排成正方形,正方形的每条边包括有至少三个相邻的磁钢槽,所述连接体为至少两个,分别设于该至少三个相邻的磁钢槽之间。所述连接体的断面“]”形,且正方形每条边的两个所述连接体的断面方向相反。所述硅钢片包括相互独立的内片及四个外片,四个外片分别位于内片的四条边上,内片及外片上分別形成内磁轭及外磁轭。
在所述外片的两端或/和与所述外片的两端相对应的内片上设有限位部。本发明还公开ー种电机转子,其包括前述转子体及磁块,磁块置于所述转子体的磁钢槽内。 前述低导磁材料是指导磁率低于硅钢片的材料,如带有铁质的合金,前述非导磁材料可以为塑料。下面对本发明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内磁轭与外磁轭上分別设有内连接槽及外连接槽,连接体插入内连接槽及外连接槽后将内磁轭与外磁轭进行连接,连接体的材料与内磁轭、外磁轭的材料不同,通过选用高强度、非导磁的连接体,可以提高连接体的连接强度,并且不会对电机的性能造成影响;
2、在制造商加工过程中,可以先冲压硅钢片,将各个硅钢片叠置,连接体穿过各个硅钢片,并使内磁轭与外磁轭连接,加工方便;硅钢片采用分体式结构(包括内片及外片),加工制造更为方便,进ー步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
3、硅钢片采用分体式结构的情况下,在内片及外片上设有限位部,用于对磁块进行限位,避免两端的磁块退出。


图I是现有的电机转子的结构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电机转子的结构 图3是电机转子用硅钢片的结构 图4是连接体的结构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ニ所述电机转子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I、磁钢槽,2、内磁轭,3、外磁轭,4、连接桥,5、内连接槽,6、外连接槽,7、连接体,8、连接臂,9、端头,10、限位部,11、磁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ー种电机转子,其包括转子体及磁块11,转子体包括连接体7及多个相叠的硅钢片,在该硅钢片上设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磁钢槽1,硅钢片上磁钢槽I的两侧形成内磁轭2及外磁轭3,在内磁轭2及外磁轭3上分别设有内连接槽5及外连接槽6,内连接槽5与外连接槽6相对,且内连接槽5与外连接槽6从相邻的两个磁钢槽I之间贯通;连接体7为非导磁材料或低导磁材料,连接体7的两端分别插入内连接槽5及外连接槽6内并将内磁轭2及外磁轭3连接,磁块11置于磁钢槽I内。其中,所述连接体7包括连接臂8及位于连接臂8两端的端头9,两个端头9分别插入内连接槽5及外连接槽6内。该转子体具有中轴线,磁钢槽I及连接体7分别沿中轴线对称。所述磁钢槽I为八条,排成正方形,正方形的每条边包括有两个相邻的磁钢槽1,所述连接体7设于该两个相邻的磁钢槽I之间,连接体7的断面呈“I”形。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内磁轭2与外磁轭3上分别设有内连接槽5及外连接槽6,连接体7插入内连接槽5及外连接槽6后将内磁轭2与外磁轭3进行连接,连接体7的材料与内磁轭2、外磁轭3的材料不同,通过选用高強度、非导磁的连接体7,可以提高连接体7的连接强度,并且不会对电机的性能造成影响;
2、在制造商加工过程中,可以先冲压硅钢片,将各个硅钢片叠置,连接体7穿过各个硅钢片,并使内磁轭2与外磁轭3连接,加工方便;
实施例ニ如图5所示,其中,所述磁钢槽I为十二条,排成正方形,正方形的每条边包括有三个相邻的磁钢槽1,所述连接体7为两个,分别设于该三个相邻的磁钢槽I之间;连接体7的断面“]”形,且正方形每条边的两个连接体7的断面方向相反。 所述硅钢片包括相互独立的内片及四个外片,四个外片分别位于内片的四条边上,内片及外片上分別形成内磁轭2及外磁轭3 ;在外片的两端设有限位部10。本实施例除具有实施例的优点外,还具有如下优点
1、硅钢片采用分体式结构(包括内片及外片),加工制造更为方便,进ー步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
2、硅钢片采用分体式结构的情况下,在内片及外片上设有限位部10,用于对磁块11进行限位,避免两端的磁块11退出。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转子用硅钢片,在该硅钢片上设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磁钢槽,硅钢片上磁钢槽的两侧形成内磁轭及外磁轭,其特征在于,在内磁轭及外磁轭上分別设有内连接槽及外连接槽,内连接槽与外连接槽相对,且内连接槽与外连接槽从相邻的两个磁钢槽之间贯通。
2.ー种电机转子体,其包括连接体及多个相叠的硅钢片,在该硅钢片上设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磁钢槽,硅钢片上磁钢槽的两侧形成内磁轭及外磁轭,其特征在于,在内磁轭及外磁轭上分別设有内连接槽及外连接槽,内连接槽与外连接槽相对,且内连接槽与外连接槽从相邻的两个磁钢槽之间贯通;连接体为非导磁材料或低导磁材料,连接体的两端分别插入内连接槽及外连接槽内并将内磁轭及外磁轭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机转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连接臂及位于连接臂两端的端头,两个端头分别插入所述内连接槽及外连接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电机转子体,其特征在于,该转子体具有中轴线,所述磁钢槽及连接体分别沿中轴线对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机转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槽为八条,排成正方形,正方形的每条边包括有两个相邻的磁钢槽,所述连接体设于该两个相邻的磁钢槽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机转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断面呈“I”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机转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槽至少为十二条,排成正方形,正方形的每条边包括有至少三个相邻的磁钢槽,所述连接体为至少两个,分别设于该至少三个相邻的磁钢槽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机转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断面“]”形,且正方形每条边的两个所述连接体的断面方向相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机转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片包括相互独立的内片及四个外片,四个外片分别位于内片的四条边上,内片及外片上分別形成内磁轭及外磁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电机转子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片的两端或/和与所述外片的两端相对应的内片上设有限位部。
11.ー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转子体及磁块,磁块置于所述转子体的磁钢槽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用硅钢片、转子体及转子,该硅钢片上设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磁钢槽,硅钢片上磁钢槽的两侧形成内磁轭及外磁轭,在内磁轭及外磁轭上分别设有内连接槽及外连接槽,内连接槽与外连接槽相对,且内连接槽与外连接槽从相邻的两个磁钢槽之间贯通。本发明可以满足电机高速运转时的强度需求,并且不会对电机的性能造成大的影响。
文档编号H02K15/03GK102694430SQ20111007040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3日
发明者刘健宁, 张小波, 胡余生, 陈东锁, 黄辉 申请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