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滑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780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非接触式滑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滑线的改进。
背景技术
滑线是一种可以通过集电器装置自由滑动接触而提供电源的一种供电装置。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接触式传导模式,即采用电刷与滑线的工作面(输电面)直接接触实现电力的传输。但是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电刷受电面磨损、滑线工作面磨损,或电刷“脱轨”、偏转等问题;需经常进行保养、维护、更换部件;增加了使用成本,影响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避免上述问题导致的经常性保养、维护、更换部件,降低使用时成本的非接触式滑线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滑线和受电装置,所述滑线包括钢质型材,在所述钢质型材外裹覆有绝缘层,绝缘层外绕设线圈;所述受电装置包括受电小车、受电线圈、电机和电源电路;所述受电线圈与所述钢质型材平行,间隔5-30mm。在所述线圈外还设有防护层。所述受电小车上设有相互连接的启动直流电源和逆变电路,所述逆变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本发明改变了传统滑触线的导线模式,改进为在微距(5_30mm)内进行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受电线圈与主线圈(绕设有线圈的钢质型材)之间利用变压器原理将电能从滑线 (相当于初级线圈)传递到受电线圈(相当于次级线圈)上。进而避免了传统接触式电力传递带来的磨损、错位等问题。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导轨,2是小车,3是受电线圈,4是滑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如图1所示包括滑线4和受电装置,所述滑线4包括钢质型材,在所述钢质型材外裹覆有绝缘层,绝缘层外绕设线圈;所述受电装置包括活动连接在导轨1上的受电小车2、受电线圈3、电机和电源电路;所述受电线圈3与所述钢质型材平行,间隔 5-30mmo在所述钢质型材上绕设的线圈外还设有防护层。所述受电小车2上设有相互连接的启动直流电源和逆变电路,所述逆变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
权利要求
1.一种非接触式滑线装置,包括滑线和受电装置,所述滑线包括钢质型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质型材外裹覆有绝缘层,绝缘层外绕设线圈;所述受电装置包括受电小车、 受电线圈、电机和电源电路;所述受电线圈与所述钢质型材平行,间隔5-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滑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外还设有防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滑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小车上设有相互连接的启动直流电源和逆变电路,所述逆变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
全文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滑线装置。涉及对滑线的改进。提供了一种能避免上述问题导致的经常性保养、维护、更换部件,降低使用时成本的非接触式滑线装置。包括滑线和受电装置。本发明改变了传统滑触线的导线模式,改进为在微距(5-30mm)内进行非接触式电力传输。受电线圈与主线圈(绕设有线圈的钢质型材)之间利用变压器原理将电能从滑线(相当于初级线圈)传递到受电线圈(相当于次级线圈)上。进而避免了传统接触式电力传递带来的磨损、错位等问题。
文档编号H02J17/00GK102394515SQ201110279880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0日
发明者华鹤章, 董永军 申请人:江苏江鹤滑线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