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尤其适合人类在各种机械、机器、设备、设施、装置、仪器、仪表、电子、照明、家用电器、蓄电设备、电气化行业和发电领域等行业使用的,而且永不使用任何化石能源的、免燃料的、零排放的、永恒能源的、能自动产生永久机械能的、最完善的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本发明还涉及到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现有的各种动力电力机械、设备、设施、装置、机器、仪器、仪表、电子、照明、家用电器、蓄电设备、电气化行业和发电领域,其动力做功与提供电力都不具有永恒动力电力功能,并且完全依赖于化石能源。由于目前化石能源的紧缺和污染程度,都给全人类带来了重创,因此人类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永恒运动作业的、不使用任何化石能源的、免燃料的、无污染排放的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从公元1200年前,人类就开始对永动机展开了大规模的长期的研究活动,前后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发明家和科学家对永动机进行了研究,但都尚未成功。甚至影响到一代代很多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在内,他们也都心有所动,他们设计了很多方案,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然而,人们已经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因此能量守恒的转化定律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更精确和更丰富的科学基础;也有力地打击了认为物质运动可随意创造和消亡的唯心主义观点,它使永动机的梦幻被彻底打破。早期一些著名科学家,如:斯蒂文、惠更斯、达.芬奇、亥姆霍兹等都开始认识到了用力学方法不可能制造出永动机的结论。今天我们从永动机千百年来的失败经历和结论中,我们得到了积极的科学研究价值,因此永动机的种种设计方案的失败,也引起了人们的大反思,启发了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思想,成为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建立的思考和重要线索之一。但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和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突破,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永动的新原理,我们将能量传递和转化规律与本发明的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进行结合,实现了“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的做功运动,今天我们称之为“逐力永动原理”理论,其现代型的永动机-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并且能够制造出完美的永恒做功与供电力的永动机械;不仅符合热力学定律,也完全符合能量传递和传化规律,与前人对永动机的研究反差极大,而现代新型材料的出现为永恒做功与供电力的永动机械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道路。鉴于前人众多失败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无论是有学识的和无学识的人都相信永动机是可能的,所以千百年来才有成千上万的人加入研究行列,但是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当时的科技条件十分有限,科技素质转变较慢,缺乏新型材料,因而形成了长年累月地在原地打转和死守一种原理现象,自然也就创造不出满意的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
本发明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的永恒做功与提供电力,完全可以跃于现有核电能、热电能、水电能、风电能、太阳电能之上,成为第一大能源。其真正原因有五:1、核电能:所采用的核燃料,不仅有强烈的放射性,而且处理不当和遇险时,会形成灾难和长期性污染;2、热电能:自然使用的都是化石能源,不仅污染,而且资源十分奇缺;3、水电能:一般都是建立在淡水河坝区域,由于全球淡水资源紧张,水电能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4、风电能:虽然可以长期利用,但装机风口难以寻找和确定,安装受限,设备装置偏远,投资也过大。5、太阳电能:虽然是较好的能源,但由于投资过大和光照受限,一直发展缓慢。以上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亟等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它能克服现有各种机械、机器、设备、设施、装置、仪器、仪表、电子、照明、家用电器、蓄电设备、电气化行业和发电领域等以及各种机械和机器长期依赖于化石能源燃料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该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它是采用“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的“逐力永动原理”,实现了永恒运动作业。实现永动原理的理论是:由同向等力能和同斥差异能的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在同一时间连续做功,达到周而复始的运动,并同时向外循环输出动力,称之为“逐力永动原理”。其“逐力永动原理”决定了永动机的实现,它是利用消耗自然循环能量对外做功的,并实行逐级的相互转化和相互补能来达到永恒运动作业的,磁力越强所产生的功率就越大,而且永久不使用任何化石能源,也没有任何污染,为永久零排放的新能源机器,是人类获得的最终的和最完美的工业化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系统它是由永恒动力机械舱、太阳能电池板、减速控制机、发动机、发电机组成。永恒动力机械舱由圆桶型机体外壳、永动装置内套、减速控制机连接板、法兰盘、机体外壳后盖、动力连接活动轴杆、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装置盘、径向高频磁体、太阳能电池板托架和机座支架构成;先将圆桶型机体外壳内装置上永动装置内套;在圆桶型机体外壳前端带有减速控制机连接板和法兰盘;在永动装置内套前端装置有减速控制机;在减速控制机连接板和机体外壳后盖中间位置装置有动力连接活动轴杆;在减速控制机连接板和法兰盘上装置上发动机和发电机;在动力连接活动轴杆上分若干等份固定装置有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在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的周围装置上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装置盘;再在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装置盘上装置上若干个径向高频磁体;为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达到在常温下正常运转以及启动和停止效果,并比配装置有太阳能电池板,为全部系统运行开启提供预做功前的补能保障,太阳能电池板由太阳能电池板托架固定和保护;为保障永恒动力机械舱的运行稳定性,在圆桶型机体外壳和太阳能电池板托架底部装置上机座支架;在发动机底部装置有机座支架;在圆桶型机体外壳和发电机顶部装置有起重吊环,以使于整机移动。由于所装置的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和径向高频磁体的反差磁动力能量极大,强度极高,其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装置盘会带动动力连接活动轴杆飞速运转,从而达到“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的做功运动,并可永久输出强大动力。在装配永恒动力机械舱时,必须首先将动力连接活动轴杆由减速控制机控制在停止状态,方可进行安装装置,否则是无法进行安装的,安装装置完毕再由减速控制机进行调节运转的速度或停止,并可调节达到永恒运动状态,而且不需任何燃料。在动力连接活动轴杆一端装置上发动机和发电机,从而达到永恒动力和永恒电力的一体化效果;为发动机和发电机的稳定性,在发动机和发电机底部装置有发电机支架;其动力输出端和电力能源输出端能为任何需电力和动力的机械、机器、设备、设施、装置、仪器、仪表、电子、照明、家用电器、蓄电设备、电气化行业和发电领域等行业提供永久能源,而且不需任何化石燃料,一经启动便能周而复始地永远循环运动,它不仅不消耗任何能源和化学燃料,还能产生大量的能量。由于该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能够达到周而复始的永恒运动,从而产生了永恒动力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新型能源,极其完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 “逐力永动原理”,即永恒运动作业和永动原理的理论。它能够周而复始地永恒循环运动,不仅不消耗任何化石燃料,还能产生大量的能量;而且没有任何污染,为永久零排放的新能源机器;具有高效、清洁、环保、干净、卫生、无摩擦做功噪音等优点;具有非燃料机械化运动,动力与电力能量直接转换等特有功能,从而达到永恒动力和永恒电力的一体化效果,能为任何需电力和动力的机械、机器、设备、设施、装置、仪器、仪表、电子、照明、家用电器、蓄电设备、电气化行业和发电领域等行业提供永久能源,十分完美。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可以制造出各式各样的、大小不等的和功能强弱的单动力机舱式、双动力机舱式和强动力机舱式的永恒动力电力系统,非常实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永恒动力机舱构造放大示意图。图中,1、永恒动力机械舱;2、太阳能电池板;3、减速控制机;4、发动机;5、发电机;
6、圆桶型机体外壳;7、永动装置内套;8、减速控制机连接板;9、法兰盘;10、机体外壳后盖;
11、动力连接活动轴杆;12、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13、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装置盘;14、径向高频磁体;15、太阳能电池板托架;16、机座支架;17、起重量吊环;18、动力输出端;19、电力电源输出端;20、发电机支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兹结合附图对一种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的结构作详细叙述:参见图1、2,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它是由永恒动力机械舱(I)、太阳能电池板(2)、减速控制机(3)、发动机(4)、发电机(5)组成。永恒动力机械舱(I)由圆桶型机体外壳出)、永动装置内套(7)、减速控制机连接板(8)、法兰盘(9)、机体外壳后盖
(10)、动力连接活动轴杆(11)、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12)、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装置盘(13)、径向高频磁体(14)、太阳能电池板托架(15)和机座支架(16)构成;先将圆桶型机体外壳⑴内装置上永动装置内套⑵;在圆桶型机体外壳⑴前端带有减速控制机连接板(8)和法兰盘(9);在永动装置内套(7)前端装置有减速控制机(3);在减速控制机连接板(8)和机体外壳后盖(10)中间位置装置有动力连接活动轴杆(11);在减速控制机连接板(8)和法兰盘(9)上装置上发动机(4)和发电机(5);在动力连接活动轴杆(11)上分若干等份固定装置有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12);在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12)的周围装置上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装置盘(13);再在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装置盘(13)上装置上若干个径向高频磁体(14);为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达到在常温下正常运转以及启动和停止全功能效果,并比配装置有太阳能电池板(2),为全部系统运行开启提供预做功前的补能保障,太阳能电池板(2)由太阳能电池板托架(15)固定和保护;为保障永恒动力机械舱⑴的运行稳定性,在圆桶型机体外壳(6)和太阳能电池板托架(15)底部装置有机座支架(16);在发动机(4)底部装置上机座支架(20);在圆桶型机体外壳(6)和发电机(5)顶部装置有起重吊环(17),以使于整机移动。由于所装置的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12)和径向高频磁体(14)的反差磁动力能量极大,强度极高,其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装置盘(13)会带动动力连接活动轴杆(11)飞速运转,从而达到“逐级相互给力和循环补能恒动”的做功运动,并可永久输出强大动力。在装配永恒动力机械舱(I)时,必须首先将动力连接活动轴杆(11)由减速控制机(3)控制在停止状态,方可进行安装装置,否则是无法进行安装的,安装装置完毕再由减速控制机
(3)进行调节运转的速度或停止,并可调节达到永恒运动状态,而且不需任何燃料。在动力连接活动轴杆(11) 一端装置上发动机(4)和发电机(5),从而达到动力和电力一体化效果;为发动机(4)和发电机(5)的稳定性,在发动机(4)底部装置有发电机支架(20);其动力输出端(19)和电力能源输出端(18)能为任何需电力和动力的机械、机器、设备、设施、装置、仪器、仪表、电子、照明、家用电器、蓄电设备、电气化行业和发电领域等行业提供永久能源,而且不需任何化石燃料,一经启动便能周而复始地永远循环运动,它不仅不消耗任何能源和化学燃料,还能产生大量的能量。由于该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能够达到周而复始的永恒运动,从而产生了永恒动力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新型能源,极其完善。
权利要求
1.一种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先在圆桶型机体外壳(I)内装置上永动装置内套(7);在圆桶型机体外壳⑴前端带有减速控制机连接板⑶和法兰盘(9);在永动装置内套(7)前端装置有减速控制机(3);在减速控制机连接板(8)和机体外壳后盖(10)中间位置装置有动力连接活动轴杆(11);在减速控制机连接板(8)和法兰盘(9)上装置上发动机(4)和发电机(5);在动力连接活动轴杆(11)上固定装置有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12);在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12)的周围装置上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装置盘(13);再在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装置盘(13)上装置上径向高频磁体(14);太阳能电池板⑵由太阳能电池板托架(15)固定;在圆桶型机体外壳(6)和太阳能电池板托架(15)底部装置上机座支架(16);在发动机(4)底部装置上机座支架(20);在圆桶型机体外壳(6)和发电机(5)上装置有起重吊环(17);在发动机⑷和发电机(5)底部装置有发电机支架(20);在发电机(5)上部装置有动力输出端(19)和电力能源输出端(18)。
全文摘要
一种永恒动力电力循环发电装置系统,它是由永恒动力机械舱、太阳能电池板、减速控制机、发动机、发电机组成。永恒动力机械舱由圆桶型机体外壳、永动装置内套、减速控制机连接板、法兰盘、机体外壳后盖、动力连接活动轴杆、耐高温型轴向稀土强磁体、多级与逐级磁向动力源装置盘、径向高频磁体、太阳能电池板托架和机座支架构成;所采用的“逐力永动原理”,实现了永恒运动作业。能为任何需电力和动力的机械、机器、设备、设施、装置、仪器、仪表、电子、照明、家用电器、蓄电设备、电气化行业和发电领域等行业提供永久能源,而且不需任何化石燃料,一经启动便能周而复始地永远循环运动,并能产生大量的能量。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新能源。
文档编号H02K53/00GK103199749SQ2012100034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万金林 申请人:天长市中能国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万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