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用电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722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空调用电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用电机支架,包括支架主体、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两端;所述电机支架还包括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两侧。本发明的电机支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以直接在现有的电机支架上进行改进;本发明的电极支架的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能够起到导风作用,减少风场中风的扰动,降低整机噪音。
【专利说明】空调用电机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电机固定的电机支架,特别涉及一种将电机固定在空调内部的空调用电机支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产品越来越普及,人们对空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空调运行的声音低,无噪音。
[0003]空调主要有两大振源,直接影响着噪音问题,一是压缩机,二是固定风机系统的电机支架。传统电机支架的特点是采用翻边以及在电机支架上点焊加强板来加强电机支架强度,以实现减小电机支架的振动,提高可靠性。但是电机支架翻边,虽然加强了强度,但在一定程度起到了挡风的负面效果,从而增加风道上风的扰动,以致风量有所减少,噪音增大。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用于空调的电机支架,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空调用电机支架,包括支架主体、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两端;所述电机支架还包括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装置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两侧;
[0008]所述第一侧板相对于支架主体的中心向上向内倾斜,所述第二侧板相对于支架主体的中心向上向内倾斜。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支架主体之间的夹角为30度、度,所述第二侧板与支架主体之间的夹角为30度?75度。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
[0011]所述第一倾斜板与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相对于支架主体的中心向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板与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板相对于支架主体的中心向下向内倾斜。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
[0013]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支架主体垂直,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支架主体垂直;
[0014]所述第一倾斜板与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相对于支架主体的中心向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板与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板相对于支架主体的中心向下向内倾斜。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飞O度;所述第二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50度。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度;所述第二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40度。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一倾斜板整体成形,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倾斜板整体成形。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板还包括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一倾斜板通过第三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所述第二倾斜板还包括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二倾斜板通过第四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四安装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平行。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板的远离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为20毫米?40毫米,所述第二倾斜板的远离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为20毫米?40毫米。
[0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发明的电机支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以直接在现有的电机支架上进行改进;本发明的电极支架的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能够起到导风作用,减少风场中风的扰动,降低整机噪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图1为本发明的电机支架的整体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的电机支架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的电机支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所示的电机支架的A向剖视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_支架主体、2-第一安装板、3-第二安装板、4-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_第一倾斜板、7-第二倾斜板、8-第二安装板、9-第四安装板、1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见图f图4,一种空调用电机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 ;所述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I的两端;所述电机支架还包括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与支架主体连接。为了降低空调运行的噪音,本实施例设置了导风装置将风向引导至支架主体的空心部分,避免风直接吹向支架主体的实体部分引起噪音。
[0029]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述导风装置包括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5,所述第一侧板4和所述第二侧板5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I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4相对于支架主体I的中心向上向内倾斜,所述第二侧板5相对于支架主体I的中心向上向内倾斜。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置为相对于支架主体的中心向上向内倾斜,这样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导风作用。风被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导至远离支架主体的位置,避免了风场中风的扰动,降低了噪音。
[0030]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板4与支架主体I之间的夹角为30度?75度,优选50度,所述第二侧板与支架主体之间的夹角为30度?75度,优选50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4与支架主体I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第二侧板5与支架主体I之间的夹角为30度;此时,电机等产生的风直接吹至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倾斜,这样风可以被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引导至偏离支架主体的方向,这样避免了支架主体的噪音。或者,所述第一侧板4与支架主体I之间的夹角为75度,所述第二侧板5与支架主体I之间的夹角为75度;同样的,电机等产生的风直接吹至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倾斜,这样风可以被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引导至偏离支架主体的方向,这样避免了支架主体的噪音。第一侧板与支架主体之间的夹角和第二侧板与支架主体之间的夹角应当相等或相当。
[0031]更优的,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第一倾斜板6和第二倾斜板7 ;
[0032]所述第一倾斜板6与第一侧板4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6相对于支架主体I的中心向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板7与第二侧板5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板7相对于支架主体I的中心向下向内倾斜。设置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可以将靠近支架主体中心附近的风导至支架主体的空心部分,避免风直接吹至支架主体的实体部分,从而达到更好的导风效果,并且可以增强电机支架的强度。
[0033]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3和图4,所述导风装置包括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第一倾斜板6和第二倾斜板7 ;所述第一侧板4与所述支架主体I垂直,所述第二侧板5与所述支架主体I垂直;所述第一倾斜板6与第一侧板4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6相对于支架主体I的中心向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板7与第二侧板5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板7相对于支架主体I的中心向下向内倾斜。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支架主体垂直;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具有导风作用,能将风导至支架主体的空心部分,避免了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挡风效果,从而减少了风场中风的扰动,降低整机噪音。
[0034]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飞O度;所述第二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50度。这是为了使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更好的起到导风作用。也就是说,无论第一侧板与支架主体之间是垂直还是形成一定的角度,要达到良好的导风效果,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应当为30度?50度,即如果第一侧板与支架主体垂直,则第一倾斜板与第一侧板之间的角度为40度飞O度;如果第一侧板与支架主体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则第一倾斜板延伸后应当与支架主体相交,第一倾斜板延伸后与支架主体所形成的靠近第一侧板一侧的夹角应当为30度?50度。第二倾斜板和第一倾斜板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第二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此时靠近支架主体中心的风也可以被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导至远离支架主体的方向,由此风不能吹至支架主体,避免产生噪音。或者,所述第一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0度,所述第二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0度,同样的,此时靠近支架主体中心的风也可以被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导至远离支架主体的方向,由此风不能吹至支架主体,避免产生噪音。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应当对称的设置。
[0035]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度;所述第二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度。参见图3,第一倾斜板的导风方向与第一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角度相关,当第一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度时,垂直吹向第一倾斜板的风被第一倾斜板导至电机支架的空心部分的位置。
[0036]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一倾斜板6整体成形,所述第二侧板5和所述第二倾斜板6为整体成形。为了方便制造,可以在开模时将第一侧板和第一倾斜板整体成形。
[0037]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倾斜板6还包括第三安装板8,所述第一倾斜板6通过第三安装板8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4上,所述第三安装板8与所述第一侧板4平行;所述第二倾斜板7还包括第四安装板9,所述第二倾斜板7通过第四安装板9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5上,所述第四安装板9与所述第二侧板5平行。为了方便在现有的电机支架上进行改造,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板和第一侧板是分开的,为了使第一倾斜板更好的固定在第一侧板上设置了第三安装板,通过第三安装板将第一倾斜板安装在第一侧板上。同样的,第二倾斜板和第二侧板是分开的,为了使第二倾斜板更好的固定在第二侧板上设置了第四安装板,通过第四安装板将第二倾斜板安装在第二侧板上。第三安装板和第一倾斜板为一个整体,第四安装板和第二倾斜板为一个整体。
[0038]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安装板通过螺钉10固定在第一侧板上,所述第四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侧板上。为了方便安装,在第三安装板和第一侧板上均匀设置有螺钉孔,在第四安装板和第二侧板上均匀设置有螺钉孔。
[0039]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倾斜板6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侧板4的长度相当,所述第二倾斜板7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侧板5的长度相当。这是为了达到更好的导风效果。
[0040]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倾斜板6的远离第一侧板的一端61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为20毫米?40毫米,所述第二倾斜板的远离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为20毫米?40毫米。第一倾斜板的末端应当与支架主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方便电机的安装,避免安装时损坏倾斜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板6的一端61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为20毫米,所述第二倾斜板的一端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为20毫米。或者,所述第一倾斜板6的一端61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为40毫米,所述第二倾斜板的一端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为40毫米。第一倾斜板的一端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与第二倾斜板的一端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应当相等。
[0041]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文件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在本专利文件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其意在涵盖而非排他性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这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公知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004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用电机支架,包括支架主体、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还包括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装置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两侧; 所述第一侧板相对于支架主体的中心向上向内倾斜,所述第二侧板相对于支架主体的中心向上向内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与支架主体之间的夹角为30度?75度,所述第二侧板与支架主体之间的夹角为30度?75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 所述第一倾斜板与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相对于支架主体的中心向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板与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板相对于支架主体的中心向下向内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 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支架主体垂直,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支架主体垂直; 所述第一倾斜板与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相对于支架主体的中心向下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板与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板相对于支架主体的中心向下向内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飞O度;所述第二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5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度;所述第二倾斜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支架主体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一倾斜板整体成形,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倾斜板整体成形。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板还包括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一倾斜板通过第三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 所述第二倾斜板还包括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二倾斜板通过第四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四安装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板的远离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为20毫米?40毫米,所述第二倾斜板的远离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支架主体之间的距离为20毫米?40毫米。
【文档编号】H02K5/24GK103633766SQ201210311493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蔡勃, 王成, 张宝生, 戴永福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