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039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系统三相负荷调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配变负荷的调整手段主要是,先通过卡测负荷,然后再人工调整平衡,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着多种弊端1、农村电网负荷变化大,季节不同负荷不同,用电高峰、低谷每天都不一样,必须频繁地进行人工调整;2、进行人工卡测负荷时,只能反应当时的三相负荷,不能反映配变的周期性变化;3、两次调整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间隔,若在这段时间内三 相负荷变化超标,则非常容易烧坏设备和配变。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整效果好的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它包括检测记录模块、逻辑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检测记录模块包括电流互感检测部分和数据记录部分,所述电流互感检测部分连接三相输电线路以检测三相不平衡负荷数据并将所述三相不平衡负荷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记录部分进行存储记录;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检测记录模块以对所述三相不平衡负荷数据进行逻辑判断从而得出轻负荷相;所述执行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和三相输电线路以根据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的逻辑判断结果进行单相负荷的自动补偿调整。基于上述,该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四个逻辑继电器、四个接触器和三个与三相输电线路连接的电流监测器(CTa、CTb、CTc);所述电流监测器(CTa、CTb、CTc)和四个所述逻辑继电器组成了检测控制回路,四个所述逻辑继电器和四个所述接触器组成了补偿主回路和逻辑控制回路;在所述检测控制回路中,所述第一电流监测器CTa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线圈ILJ的一端,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线圈I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监测器CTa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流监测器CTb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线圈2LJ的一端,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线圈2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监测器CTb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流监测器CTc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线圈3LJ的一端,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线圈3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流监测器CTc的另一端;所述补偿主回路包括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和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分别连接单相补偿负荷,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均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分别连接单相补偿负荷,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均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分别连接单相补偿负荷,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均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C相;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分别连接单相补偿负荷,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B、C相;所述逻辑控制回路包括平衡控制支路、A相控制支路、B相控制支路和C相控制支路,所述平衡控制支路由依次串联在同一条线路上的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1LJ-11、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2LJ-11、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3LJ-11、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1C-11、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2C-11、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3C-11和所述第四接触器线圈C组成,所述平衡控 制支路的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平衡控制支路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所述A相控制支路包括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LJ-21、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0LJ-21、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1C-24、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2C-12、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3C-12和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1C,其中,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LJ-21的一端作为所述A相控制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C-II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LJ-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0LJ-21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0LJ-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IC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1C-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LJ-21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1C-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2C-12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2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3C-12的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3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0LJ-2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IC的另一端作为所述A相控制支路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所述B相控制支路包括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2LJ-21、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0LJ-22、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2C-24、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1C-12、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3C-13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其中,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2LJ-21的一端作为所述B相控制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C-II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2LJ-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0LJ-22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0LJ-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2C-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2LJ-21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2C-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1C-12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1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3C-13的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3C-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0LJ-2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2C的另一端作为所述B相控制支路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所述C相控制支路包括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3LJ-21、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0LJ-23、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3C-24、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1C-13、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2C-13和所述第三接触器线圈3C,其中,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3LJ-21的一端作为所述C相控制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C-II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3LJ-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0LJ-23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0LJ-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线圈3C的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3C-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3LJ-21的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3C-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1C-13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1C-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2C-13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2C-13的另一 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0LJ-23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线圈3C的另一端作为所述C相控制支路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能自动调整三相负荷不平衡,杜绝因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的用户设备和配变的烧毁。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它包括检测记录模块、逻辑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检测记录模块包括电流互感检测部分和数据记录部分,所述电流互感检测部分连接三相输电线路以检测三相不平衡负荷数据并将所述三相不平衡负荷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记录部分进行存储记录;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检测记录模块以对所述三相不平衡负荷数据进行逻辑判断从而得出轻负荷相;所述执行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和三相输电线路以根据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的逻辑判断结果进行单相负荷的自动补偿调整。如图2所示,是具体实现该自动调整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该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四个逻辑继电器,四个接触器,三个分别与A、B、C三相输电线路连接的电流监测器CTa、CTb,CTc ;所述电流监测器CTa、CTb、CTc和四个所述逻辑继电器组成了检测控制回路,四个所述逻辑继电器和四个所述接触器组成了补偿主回路和逻辑控制回路。在所述检测控制回路中,所述第一电流监测器CTa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线圈ILJ的一端,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线圈I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监测器CTa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流监测器CTb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线圈2LJ的一端,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线圈2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监测器CTb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流监测器CTc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线圈3LJ的一端,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线圈3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流监测器CTc的另一端。所述电流监测器CTa、CTb、CTc检测并记录不平衡负荷电流,四个所述逻辑继电器通过所述电流监测器CTa、CTb、CTc检测超额定值负荷电流,用于判断A、B、C三相负荷的平衡,当A、B、C三相负荷平衡,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线圈1LJ、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线圈2LJ和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线圈3LJ均未检测到超额定值三相负荷电流,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也未检测到超额定值零序电流,故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均不启动;当A相负荷过低,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线圈ILJ检测到超额定值三相负荷电流,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检测到超额定值的 零序电流,则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启动;当B相负荷过低,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线圈2LJ检测到超额定值三相负荷电流,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检测到超额定值的零序电流,则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启动;当C相负荷过低,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线圈3LJ检测到超额定值三相负荷电流,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检测到超额定值的零序电流,则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启动。将不超过总负荷15%的单相负荷平均分配三份作为三个单相补偿负荷,三相负荷的补偿过程由所述补偿主回路和所述逻辑控制回路共同来完成,其中,所述补偿主回路包括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和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分别连接单相补偿负荷,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均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以将三个单相补偿负荷接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分别连接单相补偿负荷,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均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以将三个单相补偿负荷接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分别连接单相补偿负荷,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均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C相,以将三个单相补偿负荷接入三相输电线路的C相;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分别连接单相补偿负荷,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B、C相,以将三个单相补偿负荷接入三相输电线路的A、B、C三相。所述逻辑控制回路包括平衡控制支路、A相控制支路、B相控制支路和C相控制支路,通过所述逻辑控制回路的动作,三相补偿负荷即可通过所述补偿主回路补偿到负荷不平衡的三相输电线路。所述平衡控制支路由依次串联在同一条线路上的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1LJ-11、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2LJ-11、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3LJ-11、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1C-11、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2C-11、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3C-11和所述第四接触器线圈C组成,所述平衡控制支路的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平衡控制支路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以提供所述第四接触器线圈C所需的电源电压;当A、B、C三相负荷平衡时,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均不启动,所述平衡控制支路的第四接触器线圈C通电,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闭合,将三个单相补偿负荷接入三相输电线路的A、B、C三相,同时,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C-Il断开,将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1C、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和所述第三接触器线圈3C的电源断开。 所述A相控制支路包括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LJ-21、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0LJ-21、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1C-24、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2C-12、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3C-12和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1C,其中,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LJ-21的一端作为所述A相控制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C-II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LJ-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0LJ-21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0LJ-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IC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1C-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LJ-21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1C-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2C-12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2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3C-12的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3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0LJ-2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IC的另一端作为所述A相控制支路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以提供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IC所需的电源电压。当A相负荷过低,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启动,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1LJ-11断开,所述第四接触器线圈C失电后即将所述补偿主回路上的第四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断开,此时,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C-Il恢复闭合,将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IC电源接通,进而,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闭合,将三个单相补偿负荷接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闭触点1C-11、1C-12、1C-13断开,将所述第四接触器线圈C、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和所述第三接触器线圈3C的电源断开。单相补偿负荷接入后,输电线路三相负荷恢复正常值内,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恢复正常,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各个触点也恢复正常状态,此时,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IC通过自保持回路保持带电。所述B相控制支路包括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2LJ-21、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0LJ-22、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2C-24、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1C-12、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3C-13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其中,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2LJ-21的一端作为所述B相控制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C-II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2LJ-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0LJ-22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0LJ-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2C-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2LJ-21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2C-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1C-12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1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3C-13的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3C-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0LJ-2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2C的另一端作为所述B相控制支路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以提供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所需的电源电压。当B相负荷过低,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启动,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2LJ-21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0LJ-22闭合,将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电源接通,从而,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闭合,将三个单相补偿负荷接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闭触点2C-11、2C-12、2C-13断开,将所述第四接触器线圈C、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IC和所述第三接触器线圈3C的电源断开,同时将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IC的自保持回路断开。单相补偿负荷接入后,输电线路三相负荷恢复正常值内,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恢复正常,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各个触点也恢复正常状态,此时,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通过自保持回路保持带电。·所述C相控制支路包括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3LJ-21、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0LJ-23、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3C-24、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1C-13、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2C-13和所述第三接触器线圈3C,其中,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3LJ-21的一端作为所述C相控制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C-II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3LJ-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0LJ-23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0LJ-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线圈3C的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3C-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3LJ-21的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3C-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1C-13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1C-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2C-13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2C-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0LJ-23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线圈3C的另一端作为所述C相控制支路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以提供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所需的电源电压。当C相负荷过低,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启动,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3LJ-21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0LJ-23闭合,将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3C电源接通,从而,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闭合,将三个单相补偿负荷接入三相输电线路的C相。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闭触点3C-11、3C-12、3C-13断开,将所述第四接触器线圈C、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IC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的电源断开,同时将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的自保持回路断开。单相补偿负荷接入后,输电线路三相负荷恢复正常值内,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恢复正常,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和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各个触点也恢复正常状态,此时,所述第三接触器线圈3C通过自保持回路保持带电。通过所述补偿主回路和所述逻辑控制回路的共同作用,单相补偿负荷在输电线路的A、B、C三相内自动调整平衡,省去了人工频繁调整的麻烦,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为了更加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报警电路,当装置的自动调整功能仍然不能平衡负荷时,所述报警电路模块启动报警,维护人员将三相不平衡负荷人工调平后再重新投入该自动调整装置,重新自动调整三相不平衡负荷。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检测记录模块、逻辑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检测记录模块包括电流互感检测部分和数据记录部分,所述电流互感检测部分连接三相输电线路以检测三相不平衡负荷数据并将所述三相不平衡负荷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记录部分进行存储记录;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检测记录模块以对所述三相不平衡负荷数据进行逻辑判断从而得出轻负荷相;所述执行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和三相输电线路以根据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的逻辑判断结果进行单相负荷的自动补偿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四个逻辑继电器、四个接触器和三个与三相输电线路连接的电流监测器(CTa、CTb、CTc);所述电流监测器(CTa、CTb、CTc)和四个所述逻辑继电器组成了检测控制回路,四个所述逻辑继电器和四个所述接触器组成了补偿主回路和逻辑控制回路;在所述检测控制回路中,所述第一电流监测器CTa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线圈ILJ的一端,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线圈I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监测器CTa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流监测器CTb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线圈2LJ的一端,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线圈2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监测器CTb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流监测器CTc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线圈3LJ的一端,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线圈3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线圈OLJ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流监测器CTc的另一端;所述补偿主回路包括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和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分别连接单相补偿负荷,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均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分别连接单相补偿负荷,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均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分别连接单相补偿负荷,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均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C相;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一端分别连接单相补偿负荷,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B、C相;所述逻辑控制回路包括平衡控制支路、A相控制支路、B相控制支路和C相控制支路,所述平衡控制支路由依次串联在同一条线路上的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1LJ-11、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2LJ-11、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3LJ-11、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1C-11、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2C-11、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3C-11和所述第四接触器线圈C组成,所述平衡控制支路的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平衡控制支路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所述A相控制支路包括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LJ-21、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0LJ-21、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1C-24、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2C-12、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3C-12和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1C,其中,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LJ-21的一端作为所述A相控制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C-Il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LJ-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0LJ-21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0LJ-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IC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1C-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LJ-21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1C-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2C-12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2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3C-12的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3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0LJ-2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IC的另一端作为所述A相控制支路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所述B相控制支路包括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2LJ-21、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0LJ-22、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2C-24、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1C-12、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3C-13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其中,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2LJ-21的一端作为所述B相控制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C-Il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第二逻辑 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2LJ-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0LJ-22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0LJ-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线圈2C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2C-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2LJ-21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2C-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1C-12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二常闭触点1C-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3C-13的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3C-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0LJ-2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线圈2C的另一端作为所述B相控制支路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A相;所述C相控制支路包括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3LJ-21、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0LJ-23、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3C-24、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1C-13、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2C-13和所述第三接触器线圈3C,其中,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3LJ-21的一端作为所述C相控制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接触器的第一常闭触点C-Il连接三相输电线路的B相,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3LJ-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0LJ-23的一端,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0LJ-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线圈3C的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3C-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逻辑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3LJ-21的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的第四常开触点3C-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1C-13的一端,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1C-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2C-13的一端,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三常闭触点2C-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逻辑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0LJ-23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接触器线圈3C的另一端作为所述C相控制支路的另一端连接二相输电线路的A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整装置,它包括检测记录模块、逻辑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检测记录模块包括电流互感检测部分和数据记录部分,所述电流互感检测部分连接三相输电线路以检测三相不平衡负荷数据并将所述三相不平衡负荷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记录部分进行存储记录;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检测记录模块以对所述三相不平衡负荷数据进行逻辑判断从而得出轻负荷相;所述执行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和三相输电线路以根据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的逻辑判断结果进行单相负荷的自动补偿调整。本实用新型能自动调整三相负荷不平衡,杜绝因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的用户设备和配变的烧毁。
文档编号H02J3/26GK202721449SQ2012202609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黄乃成 申请人:商城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