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067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充电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设备的充电装置多采用大小固定的充电兜,在充电兜中设置限位导向柱固定,并通过接触式的金属极片进行常规充电。然而,这种充电装置采用限位导向柱结构固定,主机在插入和取出时较为费力,而且插入时很容易与导向柱错位,造成无效充电,影响工作。其次,这种大小固定的充电兜,往 往为了兼容厚薄电池充电,开口较大,导致产品整体体积较大,过多的占用安装空间或者办公桌面空间。再者现有的充电装置不能同时为主机、蓝牙设备(适配器/耳机)、备用电池进行充电,集中管理及维护较为麻烦,工作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充电装置采用限位导向柱结构固定操作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磁力点进行吸附固定的无线充电装置及与其配套使用的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及内部充电电路,所述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子设备的充电兜,每个所述充电兜至少具有一个与所述充电兜的底部呈钝角以支撑所述电子设备的倾斜侧壁,且每个所述倾斜侧壁设有用于无线充电的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以及用于吸附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磁力点。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中,所述第一磁力点为多个,且围绕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排布。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具有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至少一对所述充电兜,每对所述充电兜的倾斜侧壁背向设置,且每对所述充电兜向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前侧和后侧开口。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外壳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斜向外侧开口的电池充电槽,每个所述电池充电槽底部设有用于为电池进行接触式充电的极片或触针,以及用于吸附电池的至少一个第二磁力点。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外壳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蓝牙设备充电槽,每个所述蓝牙设备充电槽底部设有用于为蓝牙设备进行接触式充电的极片或触针,以及用于吸附所述蓝牙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三磁力点。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能插入如上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3 中的主机外壳,且所述主机外壳背部设有在插入时与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位置相匹配的第二电磁感应线圈,以及在插入时与每个第一磁力点位置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第四磁力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采用开放式的充电兜设计结合磁力吸附的固定方式可使用来充电的电子设备不受尺寸、插槽等方面的限制,操作方便,通用性更强,体积小巧,节省安装或放置所占用的空间。并且该无线充电装置还可以进一步以多联或者单个形态的模块化设计同时为主机、蓝牙设备、备用电池进行充电,便于用户对产品的集中管理、维护及使用,实现设备与工作的无缝衔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a-1b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和使用状态主视图;图2a_2b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磁力点设置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图4a_4b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的主视图和仰视图;图5a_5b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设备的主视图和仰视图;图6a_6c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主视图和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la-lb,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和使用状态主视图。如图1a-1b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I及内部充电电路。外壳I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子设备的充电兜11。每个充电兜11具有底部101,以及倾斜侧壁102,该倾斜侧壁102与底部101呈钝角以支撑电子设备2。请结合参阅图2a_2b,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磁力点设置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在每个充电兜的倾斜侧壁102上设有用于无线充电的第一电磁感应线圈103,以及用于吸附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磁力点104。第一磁力点104可以为一个及以上,优选在空间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一磁力点104,并且,这些第一磁力点104优选围绕第一电磁感应线圈103排布。如图2a_2b中所不,在第一电磁感应线圈103的外周,排布着三个呈弧形的第一磁力点10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力点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形状和排布,而可以根据电子设备2的形状,设计出其它形式的具有吸附力的第一磁力点104。例如,以第一电磁感应线圈103为中心的正方形的4个顶点处分别设置一个第一磁力点104。第一电磁感应线圈103和第一磁力点104可以安装在倾斜侧壁102上直接与电子设备2接触,或者在贴附在倾斜侧壁102内侧间接与电子设备2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每个充电兜11的下方设置主机LED指示灯109,以反应该充电兜11中的电子设备的主机的充电状态。[0022]请参阅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能够与上述无线充电装置配套使用的电子设备2。该电子设备2具有主机外壳以及内部器件。其中,主机外壳的形状和尺寸与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兜11相匹配,使其能够装入前述充电兜11中。例如,主机外壳的背部宽度小于倾斜侧壁101的宽度。主机外壳的背部设有用于无线充电的第二电磁感应线圈201,以及至少一个第四磁力点202。第二电磁感应线圈201和第四磁力点201可以安装在主机外壳的背部上直接与无线充电装置接触,或者在贴附在主机外壳背部的内侧间接与无线充电装置接触。当电子设备2插入充电兜11时,第二电磁感应线圈201的位置与第一电磁感应线圈103相对应,以通过电磁感应为电子设备2的电池充电。同时,第四磁力点202的数量优选与每个充电5 11中设置的第一磁力点104的数量和分布的位置相对应。例如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电磁感应线圈201的周围均匀排布了 3个呈弧形的第四磁力点202,进而与充电兜11中的3个第一磁力点104分别吸合,以固定电子设备2。第一磁力点104可以采用强力磁铁,而第四磁力点202可以采用具有磁性的铁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充电兜11采用磁力吸附的方式对电子设备2进行固定,其开放式的充电兜设计结合磁力吸附的固定方式可使终端产品不受尺寸、插槽等方面的限制,通用性更强,体积小巧,节省无线充电装置安装或放置所占用·的空间,使工作环境更加整洁、美观。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了 3对充电兜11,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如图2b中,第一充电兜111和第二充电兜112分别向无线充电装置的前侧和后侧开口。第一充电兜111和第二充电兜112的倾斜侧壁背向设置,呈马鞍状,使得用户可以同时将2个电子设备分别放入第一充电3 111和第二充电3 112中,且2个电子设备正面向夕卜,背面靠在各自的倾斜侧壁上。同样的,第三充电兜113和第四充电兜114背向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上,第五充电兜115和第六充电兜116背向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上。虽然本实施例中给出了各个充电兜11的数量和具体排列方式,但是本领域基础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合适数量的充电兜11以及排布方式。再参阅图la-lb,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还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电池充电槽12。电池充电槽12斜向无线充电装置的外侧开口,例如如图1a和图1b中所示向无线充电装置的后侧开口,并将电池3从后侧向内插入电池充电槽12中。如图2a-2b中所示,每个电池充电槽12的底部设有用于为电池3进行接触式充电的极片或触105,以及用于吸附电池3的至少一个第二磁力点106。相应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与上述无线充电装置配套的电池3。如图4a-4b所示,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的主视图和仰视图。该电池3的形状和尺寸与电池充电槽12相匹配,使其能够插入电池充电槽12中。并且,电池3的底部具有接触式充电的极片或触针301,以及至少一个第五磁力点302。当电池3插入电池充电槽12时,极片或触针301的位置与电池充电槽12底部的极片或触105位置相对应,以通过接触为电池3充电。同时,第五磁力点302的数量优选与每个电池充电槽12中设置的第二磁力点106的数量和分布的位置相对应。例如本实施例中,在极片或触针301右侧设置了 I个方形的第五磁力点302,进而与电池充电槽12中的3个第二磁力点106吸合,以得到固定。第二磁力点106可以采用强力磁铁,而第五磁力点302可以采用具有磁性的铁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电池充电槽12采用磁力吸附的方式对电池3进行了固定,使电池产品不受尺寸、插槽等方面的限制,通用性更强。[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了 6个电池充电槽12。如图2b中,第一电池充电槽121至第六电池充电槽126依次排布在无线充电装置的同一侧。虽然本实施例中给出了各个电池充电槽12的数量和具体排列方式,但是本领域基础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合适数量的电池充电槽12以及排布方式。例如与充电兜11的排布形式一样成对地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前后两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每个电池充电槽12的下方设置电池LED指示灯110,以反应该电池充电槽12中电池3的充电状态。请再参阅图la-lb,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增设至少一个蓝牙设备充电槽13。蓝牙设备充电槽13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前侧,例如图1b和图2b中所示向无线充电装置的上方开口,可以将蓝牙设备4从上方向内插入蓝牙设备充电槽13中。如图2a_2b中所每个蓝牙设备充电槽13的底部设有用于为蓝牙设备4进行接触式充电的极片或触107,以及用于吸附蓝牙设备4的至少一个第三磁力点108。相应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与上述无线充电装置配套的蓝牙设备4。如图5a-5b所示,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设备的主视图和仰视图。该蓝牙设备4的形状和尺寸与蓝牙设备充电槽13相匹配,使其能够插入蓝牙设备充电槽13中。并且,蓝牙设备4的底部具有接触式充电的极片或触针401,以及至少一个第六磁力点402。当蓝牙设备4插入蓝牙设备充电槽13时,极片或触针401的位置与蓝牙设备充电槽13底部的极片或触107位置相对应,以通过接触为蓝牙设备4充电。同时,第六磁力点402的数量优选与每个蓝牙设备充电槽13中设置的第三磁力点108的数量和分布的位置相对应。例如本实施例中,在极片或触针401右侧设置了 I个方形的第六磁力点402,进而与蓝牙设备充电槽13中的第三磁力点108吸合,以得到固定。第三磁力点108可以采用强力磁铁,而第六磁力点402可以采用具有磁性的铁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蓝牙设备充电槽13采用磁力吸附的方式对蓝牙设备4进行了固定,使蓝牙设备不受尺寸、插槽等方面的限制,通用性更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了 6个蓝牙设备充电槽13。如图2b中,第一蓝牙设备充电槽131至第六蓝牙设备充电槽136依次排布在无线充电装置的同一侧。虽然本实施例中给出了各个蓝牙设备充电槽13的数量和具体排列方式,但是本领域基础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合适数量的蓝牙设备充电槽13以及排布方式。例如与充电兜11的排布形式一样成对地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前后两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每个蓝牙设备充电槽13的附近设置蓝牙设备LED指示灯(图中未不出),以反应该蓝牙设备充电槽13中蓝牙设备4的充电状态。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将体积较大的充电兜11排布在无线充电装置的左端,电池充电槽12和蓝牙设备充电槽13并排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右端,其空间设置合理,节约了空间且便于操作。请参阅图6a_6c,分别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主视图和后视图。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可以在无线充电装置的左端设置I对充电兜如第一充电兜111和第二充电兜112,在右端前侧纵向设置2个蓝牙设备充电槽如第一蓝牙设备充电槽131和第二蓝牙设备充电槽132,在右端后侧横向设置2个电池充电槽如第一电池充电槽121和第二电池充电槽1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同时配套上述结构的电池和蓝牙设备的电子设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及其配件,例如手机、对讲机、遥控器等。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采用开放式的充电兜设计结合磁力吸附的固定方式可使用来充电的电子设备不受尺寸、插槽等方面的限制,通用性更强,体积小巧,节省安装或放置所占用的空间,使工作环境更加整洁、美观;并且该无线充电装置采用现有的电磁转换充电技术,以多联或者单个形态的模块化设计同时为主机、蓝牙设备(适配器/耳机)、备用电池进行充电,便于用户对产品的集中管理、维护及使用,实现设备与工作的无缝衔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特定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时,可进行各种变化和等同替换。此外,为适应本实用新型技术的特定场合或材料,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诸多修改而不脱离其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包括所有落入到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及内部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子设备的充电兜,每个所述充电兜至少具有一个与所述充电兜的底部呈钝角以支撑所述电子设备的倾斜侧壁,且每个所述倾斜侧壁设有用于无线充电的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以及用于吸附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磁力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力点为多个,且围绕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具有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至少一对所述充电兜,每对所述充电兜的倾斜侧壁背向设置,且每对所述充电兜向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前侧和后侧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外壳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斜向外侧开口的电池充电槽,每个所述电池充电槽底部设有用于为电池进行接触式充电的极片或触针,以及用于吸附电池的至少一个第二磁力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外壳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蓝牙设备充电槽,每个所述蓝牙设备充电槽底部设有用于为蓝牙设备进行接触式充电的极片或触针,以及用于吸附所述蓝牙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三磁力点。
6.—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能插入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兜中的主机外壳,且所述主机外壳背部设有在插入时与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位置相匹配的第二电磁感应线圈,以及在插入时与每个第一磁力点位置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第四磁力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配套的电子设备,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及内部充电电路,其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子设备的充电兜,每个所述充电兜至少具有一个与所述充电兜的底部呈钝角以支撑所述电子设备的倾斜侧壁,且每个所述倾斜侧壁设有用于无线充电的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以及用于吸附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磁力点。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采用开放式的充电兜设计结合磁力吸附的固定方式可使用来充电的电子设备不受尺寸、插槽等方面的限制,操作方便,通用性更强,体积小巧,节省安装或放置所占用的空间,并可以进一步以多联或者单个形态的模块化设计同时为主机、蓝牙设备和备用电池进行充电,实现设备与工作的无缝衔接。
文档编号H02J7/00GK202840580SQ20122043112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申超, 耿少伟, 覃正俊 申请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