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201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升压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升压电路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升压电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户外活动,尤其是露营等活动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 青睐。在户外就意味着缺乏稳定的电力来源,尤其是对于现代人来说手机、平板电脑、导航 设备都要电力来驱动,在大型的户外活动来说可以通过自备发电机来实现稳定的电力来 源。但对于轻装上阵的人来说,只能准备一些小型的发电设备,像是太阳能板,小型手摇式 发电机等等。但是这种发电得来的电力来源多为直流电,电压电流不稳定,而且,即使加上 了稳压器其产生的电压最终仍会与我们需求的电压有所区别。对于手机电池等物品来说, 这种不稳定、不可调的电压严重的影响其使用寿命,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实际情况的需要。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较低的直流电压调整到较高的直流 电压的升压电路。[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升压模 块、比较模块、调节模块和输出模块;[0005]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输入端,所述输入端与第一电容的正极相连;所述输入端与第 二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的负极相连;[0006]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升压芯片,所述升压芯片的al引脚串联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一 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 端与升压芯片的a3引脚相连;所述升压芯片的a8引脚与第四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 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升压芯片的a8引脚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 与升压芯片的a4引脚相连;所述升压模块中还包含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升 压芯片的a4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所述升压芯片的a5引脚接地;升压芯片的a7引脚与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六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 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升压模块中还包含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稳压二极 管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 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输入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升压模块中还包含第 二三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为场效应管与稳压二极管复 合而成的三极管;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中的栅极相连,另一端与升压芯片的 a6引脚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源极相连,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 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漏极相连;[0007]所述比较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电感、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七电阻;所述 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并联连接,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并联后的负极接地,正极与第一二极 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七电阻相连;[0008]所述调节模块包括档位开关、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依次串联,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第七电阻相连;所述档位开关并联在第九电阻两端;所述档位开关与升压芯片的a2引脚相连;[0009]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输出端和第九电容;所述第九电容的正极与第二电感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负极与输出端相连。[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为带有极性的电容。[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0012]进一步,所述升压芯片为UC3845。[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0014]进一步,所述第二三极管为一个N沟道绝缘栅增强型场效应管与稳压二极管复合而成的三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0015]进一步,所述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均为带有极性的电容。[0016]进一步,所述第七电阻为可调电阻。[0017]进一步,所述第九电阻为可调电阻。[0018]进一步,所述档位开关设有多个可调的开关档位。[0019]进一步,所述第九电容为带有极性的电容。[0020]进一步,所述第一二极管为双向管MBR2045。[00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升压电路,实现了把不稳定的直流电压转换为大小可调的稳定直流电压,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尤其是是方便了在户外环境下等电力来源不稳定的环境中使用,保护了用电器。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0023]其中1、输入模块,2、升压模块,[0024]3、比较模块,4、调节模块,[0025]5、输出模块,6、输入端,[0026]7、输出端,8、升压芯片,[0027]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0028]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0029]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0030]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0031]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0032]Cl、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0033]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0034]C5、第五 电容,C6、第六电容,[0035]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0036]C9、第九电容,L1、第一电感,[0037]L2、第二电感,Q1、第一三极管,[0038]Q2、第二三极管, Dl、第一二极管,[0039]D2、第一稳压二极管,S1、档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出简要说明。[0041]一种升压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输入模块1、升压模块2、比较模块3、调节模块4 和输出模块5。[0042]所述输入模块I包括输入端6,所述输入端6与第一电容Cl的正极相连。所述输入端6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l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Cl为带有极性的电容,所述第一电容Cl的负极接地。[0043]所述升压模块2包括升压芯片8,所述升压芯片8为UC3845。所述升压芯片8的 al引脚串联有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l的两端并联有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一电阻Rl 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升压芯片8的a3引脚相连。所述升压芯片8的a8引脚与第四电容C4 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升压芯片8的a8引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升压芯片8的a4 引脚相连。所述升压模块2中还包含第五电容C5,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升压芯片8 的a4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所述升压芯片8的a5引脚接地;升压芯片8的a7引脚与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l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升压模块2中还包含第一稳压二极管D2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输入模块I的输入端6相连。所述升压模块2中还包含第二三极管Q2、 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二三极管Q2为一个N沟道绝缘栅增强型场效应管与稳压二极管复合而成的三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Q2为场效应管与稳压二极管复合而成的三极管。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中的栅极相连,另一端与升压芯片8的a6引脚相连。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源极相连,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LI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 Q2的漏极相连。[0044]所述比较模块3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感L2、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和第七电阻R7,所述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S均为带有极性的电容,所述第七电阻R7为可调电阻。所述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并联连接,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并联后的负极接地,正 极与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和第七电阻R7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l为双向管MBR2045。[0045]所述调节模块4包括档位开关S1、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所述第九电阻R9为可调电阻,所述档位开关SI设有多个可调的开关档位。所述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和第十电阻RlO依次串联,所述第十电阻RlO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第七电阻R7相连,所述档位开关SI并联在第九电阻R9两端。所述档位开关SI与升 压芯片8的a2引脚相连。[0046]所述输出模块5包括输出端7和第九电容C9,所述第九电容C9为带有极性的电 容。所述第九电容C9的正极与第二电感L2连接,所述第九电容C9的负极与输出端7相连。[0047]工作方式升压电路实现将范围为8. 5伏一 12伏的直流电压升压至18伏至28伏, 输出给蓄电池充电或用电负载。输出18伏至28伏的选择通过档位开关SI来控制。采用 升压芯片8的型号为UC3845,升压最大到28伏最大电流2A。当外界能能量来源弱时,输入 端6输出电压较低,输入端6输出电压和通过UC3845升压模块2升压后经过大功率双向管 MBR2045比较后电压高的输出对蓄电池或用电负载进行充电。通过档位开关SI通断来选择 使用第九电阻R9控制输出升压电压18伏至28伏,通过输出端7输出。[004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 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 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升压模块、比较模块、调节模块和输出模块; 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输入端,所述输入端与第一电容的正极相连;所述输入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的负极相连; 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升压芯片,所述升压芯片的al引脚串联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升压芯片的a3引脚相连;所述升压芯片的a8引脚与第四电容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升压芯片的a8引脚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升压芯片的a4引脚相连;所述升压模块中还包含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升压芯片的a4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所述升压芯片的a5引脚接地;升压芯片的a7引脚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六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升压模块中还包含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另一端与输入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升压模块中还包含第二三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为场效应管与稳压二极管复合而成的三极管;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中的栅极相连,另一端与升压芯片的a6引脚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源极相连,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漏极相连; 所述比较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电感、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并联连接,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并联后的负极接地,正极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七电阻相连; 所述调节模块包括档位开关、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依次串联,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第七电阻相连;所述档位开关并联在第九电阻两端;所述档位开关与升压芯片的a2引脚相连; 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输出端和第九电容;所述第九电容的正极与第二电感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负极与输出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为带有极性的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芯片为UC38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极管为一个N沟道绝缘栅增强型场效应管与稳压二极管复合而成的三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均为带有极性的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电阻为可调电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电阻为可调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开关设有多个可调的开关档位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较低的直流电压调整到较高的直流电压的升压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升压模块、比较模块、调节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输入端,所述输入端与第一电容的正极相连;所述输入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的负极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升压电路,实现了把不稳定的直流电压转换为大小可调的稳定直流电压,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尤其是方便了在户外环境下等电力来源不稳定的环境中使用,保护了用电器。
文档编号H02M3/16GK202872639SQ20122047123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刘桐林 申请人:天津市桐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