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及多重运用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2768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及多重运用方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耦合方式应用于磁性传动装置,同球面的相异两球带面相互耦合,且可获一致性磁体间隙及最大磁性耦合力进行有效率传动,此种球带面磁性耦合为同心不同轴向,由此,本发明可依需求来设计转速比及传动角度,且球带面磁性耦合方式具多种传动搭配方式及结合运用,可让磁性传动机构进行较高效率的旋转转矩、较高的转矩速度转换效率以及不同传动方向的变换。
【专利说明】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及多重运用方式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耦合方式应用于磁性传动装置,此磁性耦合方式具多种传动搭配方式及结合运用,特别是以球带面磁性耦合方式进行传动,可让磁性传动机构进行较高效率的旋转转矩、较高的转矩速度转换效率,以及不同传动方向的变换。
【背景技术】
[0002]传动机构为基本机械运转所需,传动机构亦提供速度转矩转换的运用,然而传统式机械齿轮传动容易产生噪音、振动及磨损,此外,机械齿轮的传动机构需经常润滑及维修以保持其正常的运转,而皮带式传动虽可降低噪音的问题,但其相对其他传动结构于磨耗上也将较大,所以为了维持其传动效率势必要固定更换皮带,如此费时费工且须增加一笔开支。
[0003]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业界为了克服上述的缺点,故渐渐采磁性传动的方式来取代传统机械式,一般式磁性传动可分为圆筒式及圆盘式的耦合方式,对于不同半径的磁性耦合,圆筒式磁性耦合将因磁体间的间隙最近点远而增大,因此使得磁力减弱且耦合磁力降低,而为了解决此问题故必须增加圆筒长度以加强磁力,另外圆盘式相较圆筒式磁性耦合方式可让各磁体间获得较为一致的间隙,但因圆盘半径内可装设的磁体面积受限,且转矩较圆筒式小,故为获得较高的磁性转矩势必增大圆盘的半径,又圆盘式的磁性传动方式皆须在同轴上作传动,故难于运用于较复杂或须改变传动角度的机构,当然业界为了克服圆盘式的缺点,故将圆筒式与圆盘式的磁性耦合传动机构进行结合,或利用圆锥式磁性耦合的传动结构来达到角度的变换;然而,上述组合的磁性耦合传动机构虽可达成改变角度的功用,但因圆筒式耦合接触面的间隙仍无法一致,导致整体磁性耦合力偏低,因此上述组合方式并无法完全发挥磁性耦合效果及传动效率。
[0004]综上所述,公知的结构具有上述的缺失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带面磁性耦合方式,因此可以获致一致性磁体耦合间隙,使其传动效率提升,并可进行不同角度方向传动。
[0006]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利用球带面磁性耦合方式于不同的结合组成而可提供多方面的运用,由此让传动方式的设计与其机构可有较高的自由度。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包含有一第一、第二旋转体以及一球带面耦合手段,其中该第一旋转体具有一第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第一转轴,该第二旋转体具有一第二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第二转轴,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的球半径几乎相同,且该第一与第二磁性阵列之间具有一磁性耦合间隙,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同球心且该第一、第二转轴不同轴向,该第一耦合间隙可依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的球半径而改变,且其中一该旋转体转动时可以磁力作用带动另一该旋转体进行转动。
[0008]其中各该磁性阵列系为铁磁物质或导电物质,当其中一该磁性阵列转动即可运用球带面磁性耦合的方式产生相对磁力而传动转距能量。
[0009]其中各该磁性阵列系为具电磁作用的循环定子,施加一电流于该磁性阵列,使该旋转体产生旋转效果,因而带动另一该旋转体可运用球带面磁性耦合方式进行转动。
[0010]本发明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包含有一第一、第二、第三旋转体,其中该第一、第二、第三旋转体分别具有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以及一转轴,其中该第二旋转体位于该第一旋转体内,该第三旋转体位于该第一旋转体外,该第一磁性阵列与该第二磁性阵列之间具有一第一磁性耦合间隙,该第一磁性阵列与第三磁性阵列之间具有一第二磁性耦合间隙,该第一旋转体的磁性阵列的球半径略大于该第二旋转体的磁性阵列的球半径,各该磁性阵列的球半径差异将视各该磁性耦合间隙而定,且其中一该旋转体转动时可以磁力作用带动另一该旋转体进行转动。
[0011]其中各该转轴套设有一轴承。
[0012]其中各该旋转体系为一封闭循环传动机构,各该旋转体间相互传动转矩能量,各该旋转体于球面内外位置设有该磁性阵列,各该磁性阵列系由不同极性的磁性体交错设置所组成,且各该磁性阵列的磁性体的数量为偶数。
[0013]其中各该磁性阵列至少须为四个不同极性的磁性体所构成一封闭循环传动系统。
[0014]本发明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包含有一第一、第二旋转体以及一环绕旋转体,其中该第一旋转体具有一第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第一转轴,该第二旋转体具有一第二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第二转轴,该第一磁性阵列与该第二磁性阵列之间具有一第一磁性耦合间隙,且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的球半径相同,以及该环绕旋转体是设于设置于该第一旋转体与该第二旋转体之间,该旋转体具有一第三球带面磁性阵列及一与该第一、第二转轴呈一角度的第三转轴,该第三磁性阵列与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之间具有复数个磁性耦合间隙,该第三磁性阵列的球半径略异于该第一、第二旋转体的磁性阵列的球半径,该第三磁性阵列的球半径差异将视各该磁性耦合间隙而定,该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可将转矩能量由该第一旋转体传递至该第二旋转体。
[0015]其中该环绕旋转体可为转矩能量的输出端或输入端。
[0016]其中该环绕旋转体包括有一可供该第一转轴穿设的驱动架,且该驱动架可与该第一转轴作同步的转动,该第三转轴系穿设于该驱动架上,该第一转轴旋转带动该驱动架,而该环绕旋转体即相对作旋转,该第一转轴的转距能量速比将传递至该第二旋转体。
[0017]本发明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包含有一第一、第二旋转体以及复数个齿型旋转体,其中该第一旋转体具有一第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可供驱动的第一转轴,该第二旋转体具有一第二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第二转轴,该第一磁性阵列与该第二磁性阵列之间具有一磁性耦合间隙,且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的球半径相同,且该第二转轴与该第一转轴非同轴设置;以及各该齿型旋转体分别具有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转轴,各该磁性阵列的球半径略相同于该第一磁性阵列,各该齿型旋转体分别耦合于该第一旋转体与该第二旋转体之间,至少二该旋转体为非同轴且为同球心,各该旋转体彼此耦合连接,且由该第一旋转体传递转矩于该第二旋转体。
[0018]本发明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包含有复数个旋转体,各该旋转体分别具有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转轴,各该旋转体同球心设置且彼此相互耦合传动,各该磁性阵列的球半径相同者形成一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各该磁性阵列的球半径不同者形成另一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各该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为同球心设置且彼此以磁性耦合方式传动。
[0019]其中至少二个以上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以同球心设置进行磁性耦合传动,而各该旋转体具有二个以上球带面的磁性阵列以进行不同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的传动,并将磁性耦合转矩由外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传动至内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输出,或将磁性耦合转矩由内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传动至外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输出。
[0020]其中各该旋转体包含有至少一主旋转体,具有内、外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该内、外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相对于球面内外两侧向内及向外耦合二个以上的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进行传动。
[0021]其中还包含有一驱动旋转体,该驱动旋转体具有二个以上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分别可磁性耦合二个以上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进行传动。
[0022]其中还包含有一驱动旋转轴,结合二个以上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且分别耦合于不同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进行传动。
[0023]其中各该旋转体是以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以彼此相互耦合的方式来传动。
[002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同一球面且两相异的球带面系相互耦合,其重合面即类似相异两磁性体的间隙,由此可有较一致性且最小的间隙,例如两旋转体具有几乎相同的半径,其中一旋转体具有一磁铁向内形成的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另一旋转体具有一磁铁向外形成的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两球磁性阵列的球半径几乎相同,其耦合间隙即视彼此的半径差,且各该磁性阵列设置于同一球心上,而各该磁性阵列相互磁性耦合,当一转动该旋转体,因各该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彼此相互磁力作用,因此带动另一该旋转体进行转动,其转动的速度比依据两球带面的半径比及两环状磁性阵列的磁铁的比值来改变,该应用类似齿轮半径速度比的计算方式。
[0025]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两旋转体的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为同轴,该磁性耦合传动将可获得最大磁耦合力,并且具有传动角度安排的自由性,例如极圈带耦合则类似圆盘式磁性耦合,如果像赤道带耦合则类似圆筒式磁性耦合,所以球带面磁性耦合方式兼具传统式磁性耦合的功能,并且得以作最佳磁性耦合的运用。此外,本发明的球带面磁性耦合如果运用于磁性行星类齿轮设计,其行星转子可依据其半径的设计而得以向内或向外调整,并可搭配角度及速比,如此亦为往昔传统式磁性耦合所无法达到的功能。
[0026]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在于提供一种磁性赤道带的外旋转体,其该赤道带可磁性耦合两个具有相同球带面的内旋转体,这两个具相同球带面的内旋转体固定于同一旋转轴上,而该赤道带的外旋转体耦合两个内旋转体的球带面,因此外旋转体转动导致两个内旋转体同向转动,由此,本发明相较于只耦合于单内旋转体可获得两倍的转距,致使传动效率倍增,故本发明的效益能让磁性传动得以有更大的效率及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公知圆筒式磁性耦合的方式。
[0028]图2为公知圆盘式磁性耦合的方式。
[0029]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主要显示各旋转体的相对应关系。
[0030]图4为本发明球带面磁性耦合的原理示意图。
[0031]图5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主要显示磁性赤道带耦合二个磁性旋转体的方式。
[0032]图6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主要显示球带面磁性耦合运用于行星类齿轮的方式。
[0033]图7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主要显示球带面磁性耦合应用于传动配合系统的一种方式。
[0034]图8为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主要显示球带面磁性耦合应用于传动配合系统的另一种方式。
[0035]图9为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主要显示应用于驱动行星转子支持轴的传动方式。
[0036]图10为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主要显示一个球带面磁性驱动二个传动系统的方式。
[0037]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38]1、2、3球带面,A、B重迭面积,10旋转体,12转轴,14磁性阵列,15轴承,17轴承,18螺钉,19支撑座,20旋转体,22转轴,24磁性阵列,25磁性阵列,27轴承,28轴承,29底座,30旋转体,32转轴,34磁性阵列,37轴承,38轴承,40旋转体,42转轴,44磁性阵列,45磁性阵列,47轴承,49底座,50旋转体,52转轴,54磁性阵列,99磁性耦合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构成、特征及其目的,以下举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同时让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具体实施。惟以下所述,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而提供的实施方式,凡为本发明领域中具有一般通常知识者,于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之后,以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下,所为的种种简单的修饰、替换或构件的减省,皆应属于本发明意图保护的范畴。
[0040]以下将由所列举的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
[0041]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第一旋转体10具有一旋转轴12以及一第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14,该第一球带面14为彼此相邻且相异磁性的磁铁所构成。
[0042]第二旋转体20具有一第二转轴以及一第二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24,该第二磁性阵列24为相邻为相异磁极的磁铁所排列构成,该第二磁性阵列24的球半径几乎与该第一磁性阵列14的球半径相同,且该第一磁性阵列14与该第二磁性阵列24之间具有一磁性耦合间隙99,其该磁性耦合间隙99可视各该磁性阵列14、24的差值而定。
[0043]一球带面耦合手段,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14、24同球心且该第一、第二转轴12、22不同轴向,该耦合间隙99可依该第一、第二球带面14、24的半径而改变,且其中一该旋转体转动时可以磁力作用带动另一该旋转体进行转动。再详述的,该第一、第二旋转体10、20为同球心设置且各该磁性阵列14、24彼此相互磁性耦合,致使各该磁性阵列14、24间有一较为一致且平均的磁性耦合间隙99,让各该磁性阵列14、24有最大的耦合面积以产生最大的耦合磁力,此外,各该转轴12、22为同球心且不同轴向,如第一较佳实施例所示,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14、24为垂直耦合的方式,于本发明中,图3仅为方便示意以明了其原理,而在实际应用上,各该磁性阵列14、24耦合是可为任意的角度,并不仅局限于垂直的耦合方式。此外,其中一该旋转体10、20的磁性阵列14、24替换为铁磁物质或是导电物质,各该旋转体10、20仍可以通过磁性耦合的方式彼此相互带动;又如其中一该旋转体10、20的磁性阵列14、24替换为电磁驱动的循环定子,其可产生类同磁性阵列旋转的作用,因而带动另一该旋转体10、20转动,亦为磁性阵列14、24磁性耦合传动的方式。
[0044]本发明相对应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于旋转轴的设置将有着较大的自由度,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于不同球带面的磁性耦合的原理示意图,球面上有两个球带面I与球带面2,各该球带可为相同或不相同的半径,该球带面I与该球带面2耦合处具有一重迭面积A,该球带面I亦可与另一球带面3耦合,且具有一重迭面积B,此两种不同耦合的方式产生不同的耦合角度,此种方式相对于依球带面半径比的不同来改变传动比系有所差异,此外,若各该球带面如同赤道带3的形式重合,则此种耦合方式即类似传统圆筒式性的耦合,又若各该球带面像是极圈带1、2的形式重合,则此种耦合方式即类似圆盘式性的耦合,换言之,本发明的球带面耦合方式兼具圆筒式及圆盘式的功效。
[0045]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一外旋转体10具有一转轴12以及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14,二相同磁性阵列24、34球半径的内旋转体20、30具有一转轴22及分别具有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24、34,各该旋转体10、20、30分别以同圆心地设置于一支撑座19上,且该外旋转体10的转轴与该支撑架之间设有一驱动轴承17,而该内旋转体20,30的转轴22套设有一齿型轴承27,且该齿型轴承27位于该内旋转体20、30的转轴22与该支撑座19之间,该外旋转体10的磁性阵列14分别耦合于该内旋转体20、30的磁性阵列24、34,各该内旋转体20、30固设于同一转轴22上,且各该内旋转体20、30分别位于该转轴22的一端,当该外旋转体10转动时,各该内旋转体20、30即会以一相同转向进行转动,由此以获得两倍的旋转转距的传动效率。
[0046]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为一种类似行星齿轮应用,一主动旋转体10具有一转轴12以及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14,该主动旋转体10磁性耦合两个以上相同该磁性阵列14球半径的环绕旋转体20,该环绕旋转体20具有一球带面的磁性阵列24以及一转轴22,各该环绕旋转体20的磁性阵列24将转矩能量传递至一从动旋转体30的球带面的磁性阵列34,该从动旋转体30可与该主动旋转体10共享一转轴12,或者具有一独立的转轴32,该环绕旋转体的转轴22亦可以装设数个轴承,以让该实施例的结构更稳定。
[0047]请参阅图7所示,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传动调节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由一主动旋转体10驱动三环绕旋转体20、40、50,并将转矩能量传动至一从动旋转体30,各该旋转体分别具有一球带面磁性阵列14、24、34、44、54及一转轴12、22、32、42、52,各该环绕旋转体20、40、50亦可作为转矩能量的输出或输入,当然本发明的环绕旋转体并不以此数量为限,方可于该主动旋转体10与该从动旋转体30之间可增加更多的环绕旋转体,以增加传动的转矩能量。
[0048]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传动调节系统,该系统为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应用方式,该系统主要由一主动旋转体10来驱动二环绕旋转体20、40,再由各该环绕旋转体20、40将转矩能量传至一从动旋转体30,该主、从动旋转体10、30分别具有一转轴12、32以及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14、34,各该环绕旋转体20、40于外侧且相对应该主动旋转体10的磁性阵列14的位置皆具有一球带面外磁式阵列24、44,以及于内侧且相对应该从动旋转体30的磁性阵列34的位置皆具有一球带面环状内磁式阵列25、45,用以形成一内、外型式的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各该环绕旋转体20、40的球带面环状内磁式阵列25、45的球半径与该主动旋转体10的磁性阵列14的球半径为不同,本发明于实际作动上,各该环状内球带面的磁性阵列25,45磁性耦合传动于该从动旋转体30的磁性阵列34,由此,该主动旋转体10传动至该从动旋转体30的转矩能量即会形成一速比,而为了让该系统的结构更为稳固,各该旋转体10、20、30、40皆建构于一支撑座19内,且各该转轴12、22、32、42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设于该支撑座19,而各该转轴12、22、32、42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设于一中央底座29,再详细述的,四轴承17、27、37、47分别套设于各该转轴12、22、32、42的一端,其中各该轴承17、27、37位于各该转轴12、22、32与该支撑座19之间,而各该转轴12、22、32、42的另一端分别套设有一轴承18、28、38、47,其中各该轴承18、28、38位于该中央底座29之中。此外,该从动旋转体30的转轴32亦可与各该旋转体10、20呈垂直状设置,各该转轴12、22设置的方向将不以图8为限,由此可将转矩能量传动引导至内耦合系统,或是改变传动方向。
[0049]请再参阅图9所示,为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为一类行星齿轮系统,该系统的传动速度为速比的速度再加上驱动速度,该系统的主动旋转体10的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14以螺钉18固定于支撑座19上,并以套设轴承15于该转轴12的方式使该转轴12可于该主动旋转体10中进行空转,该系统的二环绕旋转体20分别具有一球带面外磁性阵列24、一球带面内磁性阵列25,以及一穿设于各该环绕旋转体20的转轴22,该转轴22套设有数个轴承27,且该转轴22固定于一底座29及该主动旋转体的转轴12上,当该转轴12一经旋转即会连同带动该底座29进行转动,各该环绕旋转体20的球带面内磁性阵列25耦合于一从动旋转体30的球带面磁性阵列34,该从动旋转体30具有一转轴32,并利用套设一轴承28于该转轴32让该从动旋转体30与该主动旋转体10的转轴12行程一不同步的运转,由此使该实施例的结构更稳定,并可依此方式获得较高的速度及效率。
[0050]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是通过磁通量充斥于磁性体中,且磁场存在于该磁性体的两侧,而以该磁性体两侧的磁力作用为的运用,烦请参阅图10所示,一第一旋转体10固定于一支撑座19,该第一旋转体10的内、外侧具有二球带面的磁性阵列14以及一转轴12,该转轴12可转动地穿设于一第一底座29上,且转轴12与该旋转体10之间设有一轴承17 ;二第一环绕旋转体20磁性耦合于该第一旋转体10内侧的球带面磁性阵列14,各该第一环绕旋转体20分别具有套设一轴承27的转轴22,且各该转轴22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底座29 ;二第二旋转体30的球带面磁性阵列34耦合于各该第一环绕旋转体20的球带面磁性阵列24,且该第二旋转体30设有二轴承37以供穿设于该转轴12 ;二第二环绕旋转体40的球带面磁性阵列44耦合于该第一旋转体10外侧的球带面磁性阵列14,且各该第二环绕旋转体40分别设有二轴承47,并由套设于各该轴承47的转轴42设于一第二底座49上;一第三旋转体50的球带面磁性阵列54耦合于各该第二环绕旋转体40的球带面磁性阵列44,且该第三旋转体50分别设有二轴承57,并藉由各该轴承57而套设于转轴12上,由此,当驱动该转轴12旋转时,固设于该转轴12的各该底座29、49将同步的运转,此时,该转轴12所提供的转矩能量将会通过各该第一环绕旋转体20以磁性耦合的方式传动至该第二旋转体30,并可通过各该第二旋转体40传动至该第三旋转体50,如此一来,上下两组磁性球带耦合类行星系统耦合于该旋转体10的球带面磁性阵列14的内、外两侧,当该转轴12进行旋转时,该系统即可产生两组速度的转矩能量。[0051]如上所述球带面磁性耦合适宜于磁性传动装置并且有更佳的效益,其多重应用方式适合广大的范围,前揭的实施例中所认定为基本或较实际可应用的范例,并分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其他等效组件的替代或变化,亦应为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装机构,包含有: 一第一旋转体,具有一第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第一转轴; 一第二旋转体,具有一第二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第二转轴,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的球半径几乎相同,且该第一磁性阵列与该第二磁性阵列之间具有一磁性耦合间隙;以及 一球带面耦合手段,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同球心且该第一、第二转轴不同轴向,该第一耦合间隙可依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的球半径而改变,且其中一该旋转体转动时可以磁力作用带动另一该旋转体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其中,各该磁性阵列为铁磁物质或导电物质,当其中一该磁性阵列转动即可运用球带面磁性耦合的方式产生相对磁力而传动转距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其中,各该磁性阵列为具有电磁作用的循环定子,施加一电流于该磁性阵列,使该旋转体产生旋转效果,因而带动另一该旋转体可运用球带面磁性耦合方式进行转动。
4.一种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包含有: 一第一、第二、第三旋转体,分别具有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以及一转轴,其中该第二旋转体位于该第一旋转体内,该第三旋转体位于该第一旋转体外,该第一磁性阵列与该第二磁性阵列之间具有一第一磁性耦合间隙,该第一磁性阵列与该第三磁性阵列之间具有一第二磁性耦合间隙,该第一 旋转体的磁性阵列的球半径略大于该第二旋转体的磁性阵列的球半径,各该磁性阵列的半径差异将视各该磁性耦合间隙而定,且其中一该旋转体转动时可以磁力作用带动另一该旋转体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其中,各该转轴套设有一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其中,各该旋转体为一封闭循环传动机构,各该旋转体间相互传动转矩能量,各该旋转体于球面内外位置设有该磁性阵列,各该磁性阵列是由不同极性的磁性体交错设置所组成,且各该磁性阵列的磁性体的数量为偶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其中,各该磁性阵列至少须为四个不同极性的磁性体所构成一封闭循环传动系统。
8.—种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包含有: 一第一旋转体,具有一第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第一转轴; 一第二旋转体,具有一第二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第二转轴,该第一磁性阵列与该第二磁性阵列之间具有一第一磁性耦合间隙,且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的球半径相同;以及 一环绕旋转体,设于设置于该第一旋转体与该第二旋转体之间,该旋转体具有一第三球带面磁性阵列及一与该第一、第二转轴呈一角度的第三转轴,该第三磁性阵列与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之间具有复数个磁性耦合间隙,该第三磁性阵列的球半径略异于该第一、第二旋转体的磁性阵列的球半径,该第三磁性阵列的球半径差异将视各该磁性耦合间隙而定,该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可将转矩能量由该第一旋转体传递至该第二旋转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其中,该环绕旋转体为转矩能量的输出端或输入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其中,该环绕旋转体包括有一可供该第一转轴穿设的支撑座,且该支撑座可与该第一转轴作同步的转动,该第三转轴穿设于该支撑座上,该第一转轴旋转带动该支撑座,而该环绕旋转体即相对作旋转,该第一转轴的转距能量速比将传递至该第二旋转体。
11.一种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包含有: 一第一旋转体,具有一第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可供驱动的第一转轴; 一第二旋转体,具有一第二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第二转轴,该第一与该第二磁性阵列之间具有一磁性耦合间隙,且该第一、第二磁性阵列的球半径相同,且该第二转轴与该第一转轴非同轴设置;以及 复数个环绕旋转体,分别具有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转轴,各该磁性阵列的球半径略相同于该第一磁性阵列,各该环绕旋转体分别耦合于该第一旋转体与该第二旋转体之间,至少二该旋转体为非同轴且为同球心,各该旋转体彼此耦合连接,且由该第一旋转体传递转矩于该第二旋转体。
12.—种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包含有: 复数个旋转体,分别具有一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及一转轴,各该旋转体同球心设置且彼此相互耦合传动,各该磁性阵列的球半径相同者形成一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各该球带面球的半径不同者形成另一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各该磁性阵列为同球心设置且彼此以磁性耦合方式传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其中,至少二个以上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以同球心设置进行磁性耦合传动,而各该旋转体具有二个以上球带面磁性阵列以进行不同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的传动,并将磁性耦合转矩由外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传动至内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输 出,或将磁性耦合转矩由内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传动至外球带面磁性I禹合系统输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其中,各该旋转体包含有: 至少一主动旋转体,具有一球带面环状内、外磁性阵列,该内、外磁性阵列相对于球面内外两侧向内及向外耦合二个以上的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进行传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其中,包含有一主动旋转体,该主动旋转体具有二个以上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分别可磁性耦合二个以上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进行传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其中,包含有一主动旋转轴,结合二个以上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且分别耦合于不同球带面磁性耦合系统进行传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4、8、11或12所述的球带面磁性耦合传动机构,其中,各该旋转体是以球带面环状磁性阵列以彼此相互耦合的方式来传动。
【文档编号】H02K51/00GK103546014SQ201310261123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郑希杰 申请人:郑希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