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382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振荡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振荡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正极输入端与Q1集电极相连,Q1发射极与Q2发射极相连,Q2集电极与负极输入端相连,在Q1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R3,Q2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R4,Q1与Q2基极之间还连接有C4和C5,C4、C5两端分别连接有D1、D2,C4和C5公共端与L3一个固定端连接,L3另一固定端与R5的一端相连,R5另一端为一个输出端,L3滑动端连接在Q1发射极上,在Q1与Q2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C2、C3,C2和C3的公共端作为另一输出端,Q1为NPN管,Q2为PNP管。其显著效果是:电路结构简单,能够将本地直流电源调整为交流电源供传感器使用,利用可变电感调整输出频率,从而为实现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供电,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
【专利说明】振荡电源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传感器供电的振荡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对电源的需求不一样,并且有些传感器还需要采用交流供电。
[0003]然而在现有的信号处理电路中,常常提供的都是直流电源,要想利用本地直流电源实现交流供电,因此需要一个振荡电源电路进行转换。
[0004]常用的振荡电路往往只能将简单的直流电源起振为交流电源,其输出频率比较单一,对于多参数采样系统而言,不同传感器所需的供电频率往往存在差异,因此现有的振荡电源电路兼容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振荡电源电路,该电路可以对本地提供的直流电源转换为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源,从而为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供电,提高系统的兼容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振荡电源电路,包括直流电源正极输入端和直流电源负极输入端,其关键在于:所述直流电源正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负极输入端相连,在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3,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4,在三极管Ql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还串行连接有电容C4和电容C5,所述电容C4的两端反向连接有旁通二极管D1,所述电容C5的两端反向连接有旁通二极管D2,电容C4和电容C5的公共端与可变电感L3的一个固定端连接,可变电感L3的另一固定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振荡电源电路的一个输出端,可变电感L3的滑动端连接在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上,在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还串行连接有电容C2和电容C3,电容C2和电容C3的公共端作为振荡电源电路的另一输出端;
[0008]所述三极管Ql为NPN管,所述三极管Q2为PNP管。
[0009]本实用新型利用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导通特性以及电容C4、电容C5和可变电感L3的充放电特性使三极管Ql和三极管Q2导通,从而将直流电源正极输入端和直流电源负极输入端输入的直流电源变化为交流电源输出,电容C2和电容C3为隔直电容,调节可变电感L3滑动端的位置可以实现输出频率的改变,从而适应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电源需求。
[0010]作为进一步描述,所述直流电源正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之间串行连接有电感LI和限流电阻R1,所述直流电源负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串行连接有电感L2和限流电阻R2。[0011]为了实现多个传感器的电源供电,在振荡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隔离变压器L4。
[0012]为了保证输出更加稳定,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还连接有滤波电容Cl。
[0013]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的传感器,振荡电源电路输出端输出的交流电源频率为70 ?IOOKHz ο
[0014]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电路结构简单,能够将本地直流电源调整为交流电源供传感器使用,利用可变电感调整输出频率,从而为实现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供电,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具体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0016]图2是具体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具体实施例1:
[0019]如图1所示,一种振荡电源电路,包括直流电源正极输入端和直流电源负极输入端,所述直流电源正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负极输入端相连,在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3,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4,在三极管Ql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还串行连接有电容C4和电容C5,所述电容C4的两端反向连接有旁通二极管Dl,所述电容C5的两端反向连接有旁通二极管D2,电容C4和电容C5的公共端与可变电感L3的一个固定端连接,可变电感L3的另一固定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振荡电源电路的一个输出端,可变电感L3的滑动端连接在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上,在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还串行连接有电容C2和电容C3,电容C2和电容C3的公共端作为振荡电源电路的另一输出端;
[0020]所述三极管Ql为NPN管,所述三极管Q2为PNP管。
[0021]将直流电源正极输入端和直流电源负极输入端连接在本地直流电源上,初始状态下,三极管Ql截止,三极管Q2导通,电流从直流电源正极输入端流入,经过电阻R3后向电容C4和电容C5充电,振荡电源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当电容C4和电容C5充电达到一定程度后,三极管Ql导通,三极管Q2截止,电流经过三极管Ql从可变电感L3的滑动端流入,振荡电源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利用电容C4、电容C5以及可变电感L3的充放电特性,最终在振荡电源输出端输出交流电源,通过调整可变电感L3滑动端的位置,可以实现振荡电源电路输出端输出的交流电源频率在70?IOOKHz之间变化。
[0022]具体实施例2:
[002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1的差异在于:所述直流电源正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之间串行连接有电感LI和限流电阻R1,所述直流电源负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串行连接有电感L2和限流电阻R2,在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还连接有滤波电容Cl
[0024]通过在直流电源的输入干路上设置电感LI和电感L2,可以消除共模干扰,限流电阻Rl和R2可以限制流入后三极管Ql和三极管Q2的电流,滤波电容Cl还可以滤除高频杂波,使得电源运行更加稳定。
[0025]作为最优实施例,在振荡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隔离变压器L4。
[0026]采用隔离变压器,一方面可以实现供电端和用电设备之间的安全隔离,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一个振荡电源为多个用电设备供电,提高电源兼容性。
[0027]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电路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振荡电源电路,包括直流电源正极输入端和直流电源负极输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正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负极输入端相连,在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3,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4,在三极管Ql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还串行连接有电容C4和电容C5,所述电容C4的两端反向连接有旁通二极管D1,所述电容C5的两端反向连接有旁通二极管D2,电容C4和电容C5的公共端与可变电感L3的一个固定端连接,可变电感L3的另一固定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振荡电源电路的一个输出端,可变电感L3的滑动端连接在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上,在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还串行连接有电容C2和电容C3,电容C2和电容C3的公共端作为振荡电源电路的另一输出端; 所述三极管Ql为NPN管,所述三极管Q2为PNP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正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之间串行连接有电感LI和限流电阻R1,所述直流电源负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串行连接有电感L2和限流电阻R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振荡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隔离变压器L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还连接有滤波电容C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振荡电源电路输出端输出的交流电源频率为70?IOOKHz。
【文档编号】H02M7/537GK203445800SQ201320433291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9日
【发明者】岳周 申请人:重庆宇通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