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电机绝缘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695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交流发电机绝缘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发电机绝缘套。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将其固定到电机外壳上时,不需要通过螺母来固定。包括绝缘套本体、在所述绝缘套本体外端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凸台,在所述绝缘套本体内端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凸块,所述凸台与所述弹性凸块之间形成卡接槽。可直接通过挤压力将设置有弹性凸块的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压入电机外壳,当弹性凸块被压入电机外壳后,电机外壳卡在卡接槽内,所述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就被固定在电机外壳上,不需要通过螺母来固定,可节省材料和成本,并缩短装配电机的工序时间。
【专利说明】交流发电机绝缘套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发电机绝缘套。
【背景技术】
[0002]绝缘套是交流发电机的组成部分,发电机电流通过发电机B端子引出电机外壳,而电机外壳相当于接地,是发电机的负极,B端子为发电机的正极,为防止B端子与发电机外壳接触发生短路,将B端子用绝缘材料包裹,这个绝缘材料做成的零件称为绝缘套,同时绝缘套起到保护B端子与整车线束的接触点的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多为绝缘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结构,采用螺母与B端子螺杆配合将绝缘套压紧固定在电机外壳上;整车线束与B端子连接时,将接线片套在B端子螺杆上,又通过另一颗螺母将接线片固定在B端子螺杆上,这样不仅造成了螺母重复使用,浪费材料和成本,而且在压紧固定绝缘套的螺母时,造成了工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将其固定到电机外壳上时,不需要通过螺母来固定。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包括绝缘套本体、在所述绝缘套本体外端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凸台,在所述绝缘套本体内端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凸块,所述凸台与所述弹性凸块之间形成卡接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凸块为倒三角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凸块的材质为弹性塑料。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直接通过挤压力将设置有弹性凸块的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压入电机外壳,当弹性凸块被压入电机外壳后,电机外壳卡在卡接槽内,所述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就被固定在电机外壳上,不需要通过螺母来固定,可节省材料和成本,并缩短装配电机的工序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标示:1-绝缘套本体,2-凸台,21-凸台侧面,3-弹性凸块,31-凸块侧面,4-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包括绝缘套本体1、在所述绝缘套本体I外端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凸台2,在所述绝缘套本体I内端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凸块3,所述凸台2与所述弹性凸块3之间形成卡接槽4。内端是指绝缘套本体I插入电机外壳的那一端,外端是指绝缘套本体I未插入电机外壳的那一端。所述弹性凸块3可以只有一个,但为了固定效果更好,可以在所述绝缘套本体I上设置多个所述弹性凸块
3。设置有弹性凸块3的交流发电机绝缘套的尺寸大于电机外壳为其开设的孔的尺寸,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将所述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压入电机外壳时,在挤压力作用下弹性凸块3会变形缩小,可将所述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压入电机外壳,当弹性凸块3被压入电机外壳后,弹性凸块3的形状恢复,将电机外壳卡在卡接槽4内,面向所述弹性凸块3的凸台侧面21与电机外壳的外表面接触,面向所述凸台2的凸块侧面31与电机外壳的内表面接触,所述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就被固定在电机外壳上,不需要通过螺母来固定。
[0013]为了更容易将压入电机外壳,所述的弹性凸块3为倒三角结构。倒三角结构的弹性凸块3的厚度在靠近所述凸台2端最厚,在远离所述凸台2端最薄。
[0014]所述弹性凸块3可以用金属弹簧片制成,也可以用弹性塑料制成。为了加工方便,同时提高交流发电机绝缘套的绝缘性能,优选方式为所述弹性凸块3由弹性塑料制成。
【权利要求】
1.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包括绝缘套本体(I)、在所述绝缘套本体(I)外端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凸台(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套本体(I)内端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凸块(3),所述凸台(2)与所述弹性凸块(3)之间形成卡接槽(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凸块(3)为倒三角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发电机绝缘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凸块(3)的材质为弹性塑料。
【文档编号】H02K5/08GK203491823SQ201320557383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伍兆宏, 杨兵, 唐兴伟 申请人: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