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式无线通信设备的中功率电源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8677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用于移动式无线通信设备的中功率电源模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一种用于移动式无线通信设备的中功率电源模件,包括有输入保护电路1,反激式DC/DC变换电路2,推挽式DC/DC变换电路3,降压式DC/DC变换电路4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输入保护电路包括浪涌抑制电路11,反接保护电路12,欠压保护电路13,过流及过压保护电路14;反激式DC/DC变换电路包括脉宽调制及限流电路21,反激变压器绕组22;推挽式DC/DC变换电路包括脉宽调制及限流电路31,推挽式变压器绕组32。采用单个芯片做过流、过压、欠压保护,使保护电路简单有效;采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进一步稳压,减小对其它模件的干扰,具有设计合理、电压输出稳定、电磁兼容性好、电源转换效率高、可靠性高等特点。
【专利说明】用于移动式无线通信设备的中功率电源模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模件,特别是一种用于移动式无线通信设备的中功率电源模 件。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设备正朝着性能更加优越,功能 更加多样化,体积更加小型化的方向不断进步,同时对其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而设备中的供电电源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通信设备的关键性能指标、可靠 性以及电磁兼容能力,所以电源在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无线通信设备的技术发展,而提供的一种电压输出稳 定、对其它模件干扰小、电磁兼容性好、电源转换效率高的用于移动式无线通信设备的中功 率电源模件。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移动式无线通信设备的中功率电源模件,包括有输入保护电路1,反激式DC/ DC变换电路2,推挽式DC/DC变换电路3和降压式DC/DC变换电路4,共4部分相结合构成 一个整体,其中: 所述输入保护电路1,又包括浪涌抑制电路11,反接保护电路12,欠压保护电路13,过 流及过压保护电路14 ;用以抑制浪涌电压,为电路提供反极性保护,在输入电压过压、欠压 或过流与短路时切断供电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器件损坏,确保正常供电; 所述反激式DC/DC变换电路2,又包括脉宽调制及限流电路21,反激变压器绕组22 ;用 以产生电路所需的4路电压即Vol、Vo2、Vo3、Vo4 ; 所述推挽式DC/DC变换电路3,又包括脉宽调制及限流电路31,推挽式变压器绕组32 ; 用以产生电路所需的1路电压即V〇5 ; 所述降压式DC/DC变换电路4,又包括BUCK拓扑降压电路41 ;用以产生电路所需的1 路电压即Vo6。
[0005] 本发明的基本设计思想包括三个方面:输入保护电路设计、DC/DC变换电路设计 和电磁屏蔽及结构工艺设计。
[0006] 1、输入保护电路设计:设置一级电压浪涌抑制器和反接保护电路,消除输入浪涌 尖峰对模件的干扰;选用LTC4356-3进行输入的过压、欠压、过流保护。过压、欠压及过流的 值均可设置。当出现过流或短路时,可关断芯片输出,排除故障后,重新上电可正常输出。
[0007] 反接保护采用在外部负极同电源模件的地信号串接NM0SFET的方式,在实现反接 功能的同时,巧妙的解决了通信设备外部及内部的地信号隔离问题,在处于供电正负极反 接条件下,设备不上电,同时外部供电系统依然能正常工作。
[0008] 2、DC/DC变换电路设计:包括反激式DC/DC变换电路、推挽式DC/DC变换电路、降 压式DC/DC变换电路。选用UC2845电流型PWM控制芯片搭建反激多路DC/DC变换器,工作 频率可人为调整,为通信设备供给多种直流电压。该系统具有快速瞬态响应及高可靠性,同 时具有高电压输出精度和内置限流保护功能;选用LT1129IST5对反激式DC/DC变换电路的 一路重要的输出辅助输出进一步稳压,稳定电压的同时亦减小反激式DC/DC变换电路的输 出对其它模件的干扰;选用另一款电流型PWM控制芯片UC2825,搭建一路推挽式DC/DC变 换电路,可为设备提供一路负载耗流重的负电压输出,该模式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器件的 承受的应力轻;选用LT1074降压式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工作频率为100kHz,输入输出 共地,可以提供输出电压10?20V,且高达5A电流输出能力,保证通信设备主供电的使用需 要。
[0009] 3、电磁屏蔽及结构工艺设计:在整体设计上,结合实践经验和工艺方法,在模件侧 面上安装有经过仿真热设计的有效散热块,对模件上功耗较大的功率器件进行散热处理。 在整体安装和印制板信号连接上采用最佳屏蔽隔离、接地、去耦和滤波等措施,防止信号辐 射、串扰;选用TDK RM型磁芯绕制变压器,在保证低电磁辐射的前提下,提高散热性能;选 用低功耗工业极集成电路、晶体管器件,严格筛选,进行限额配比使用,提高容差设计水平; 同时采用表面贴装技术和多层印制板技术,从而有效的提高技术性能指标。
[0010]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电源模件由外部输入直流电压VIN (20?30V)经过 LT4356-3检测输出产生跟随V0UT直流输出,同时完成过压、过流和反接保护,V0UT经滤波 后作为其他0(:/1)(:的输入,分别产生 200¥、15¥、5¥、-15¥、3.3¥、12.5¥即¥〇1、¥〇2、¥〇3、¥〇4、 V〇5、V〇6共6路电压输出,为通信设备其他各模件供电。
[0011] 总之,本发明采用单片芯片实现欠压、过压及过流保护,是保护电路简单可靠;使 用场效应管做反接保护,使电源模件的输入地和输出地隔离;采用推挽式DC/DC变换电路 为设备提供一路负载耗流重的负电压输出;采用反激多路DC/DC变换器为轻载电压供电, 对比较重要的供电电压,使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进一步稳定输出电压,同时减少对其它模 件的干扰;对每一路输出电压均做η型滤波处理以减小纹波干扰;对于消耗功率较大的器 件,散热片扩大其散热面积,提高工作的可靠性。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一种可供移动式无 线通信设备使用的中功率电源模件,具有具有设计合理、电压输出稳定、电磁兼容性好、电 源转换效率高、可靠性高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本发明原理框图 图2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是输入保护电路, 2是反激式DC/DC变换电路, 3是推挽式DC/DC变换电路, 4是降压式DC/DC变换电路。
[0013] 11是浪涌抑制电路, 12是反接保护电路, 13是欠压保护电路, 14是过流及过压保护电路, 21是脉宽调制及限流电路, 22是反激变压器绕组 31是脉宽调制及限流电路 32是推挽式变压器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
[0015] 结合图1和图2可见:本发明包括有输入保护电路1,反激式DC/DC变换电路2,推 挽式DC/DC变换电路3,降压式DC/DC变换电路4,共4部分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其中 : 所述输入保护电路(1 ),又包括浪涌抑制电路(11 ),反接保护电路(12),欠压保护电路 (13),过流及过压保护电路(14),电源保护芯片U1 ;且: 外部电源正负极(VIN、GND_IN)通过引线端子接入电源模件,瞬态抑制管D1、电阻R1、 R3、R4、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5脚相连接,接到电源正极; 场效应管VI的漏极与瞬态抑制管D1相连接,接电源的负极; 场效应管VI的栅极与电阻R1、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 场效应管VI的源极、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阻R2相连接,接到地; 电阻R2、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与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6脚相连接; 电阻R3、场效应管V2的漏极与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4脚相连接; 场效应管V2的栅极与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3脚相连接; 电阻R4与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1脚相连接; 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1脚经过电阻R5接到地。
[0016] 所述反激式DC/DC变换器电路(2 ),又包括脉宽控制及限流电路(21),反激变压器 绕组(22),脉宽控制芯片U2,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3,场效应管V3 ;且: 反激变压器T1的第1、2脚与场效应管V2的源极相连接; 反激变压器T1的第5、6脚与场效应管V3的漏极相连接; 场效应管V3的栅极与脉宽控制芯片U2的第6脚相连接; 场效应管V3的源极、电阻R6与脉宽控制芯片U2的第3脚相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 地; 反激变压器T1的第8脚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 反激变压器T1的第9脚与二极管D5的正极相连接; 反激变压器T1的第10脚与二极管D6的正极相连接; 反激变压器T1的第11脚与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接; 二极管D4的负极与储能电容C1相连; 二极管D5的负极与储能电容C2相连; 二极管D6的负极、储能电容C3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相连; 二极管D7的正极与储能电容C4相连; 储能电容Cl、C2、C3、C4的另一端接地。
[0017] 所述推挽式DC/DC变换电路(3 ),又包括脉宽控制及限流电路(31),推挽式变压器 绕组(32),脉宽控制芯片U4,场效应管V4、V5,二极管对D8 ;且: 推挽变压器T2的第5、6脚与场效应管V2的源极相连接; 推挽变压器T2的第1、2脚与场效应管V4的漏极相连接; 推挽变压器T2的第3、4脚与场效应管V5的漏极相连接; 场效应管V4的栅极与脉宽控制芯片U4的第11脚相连接; 场效应管V5的栅极与脉宽控制芯片U4的第14脚相连接; 场效应管V4的漏极、V5的漏极、电阻R7与脉宽控制芯片U4的第9脚相连接电阻R7的 另一端接地; 推挽变压器T2的第7、8脚与二极管对D8的第2脚相连接; 推挽变压器T2的第11、12脚与二极管对D8的第3脚相连接; 二极管对D8的第1脚经过电感Lei到地; 推挽变压器T2的第9、10脚与储能电容C5相连,储能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0018] 所述降压式DC/DC变换电路(4),又包括降压式DC/DC变换芯片U5 ;且: 降压式DC/DC变换芯片U5的第1脚、电容C7与场效应管V2的源极相连接,电容C7的 另一端接地; 二极管D9的负极、降压式DC/DC变换芯片U5的第2脚经过电感Le2与电阻R8,储能电 容C6相连接; 降压式DC/DC变换芯片U5的第5脚与电阻R8经过电阻R9与地相连接; 二极管D9的正极与储能电容C6相连接至地。
[0019]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选用的主要元器件型号依次为:D1为SMAJ48CA,D2为 MMSZ5243BT1, D3 为 MMSZ5250BT1, D4 为 1N4973, D5 为 MBRS1100T3, D6 为 MBRS140T3, D7 为 MBRS1100T3, D8 为 DSSK28-0045B,D9 为 MBRD835L,VI 为 IRFB4110ZGPBF,V2 为 IRFB4110ZGPBF,V3 为 IRF540NS,V4 为 FQP46N15,V5 为 FQP46N15,U1 为 LT4356IMS-3,U2 为 UC2845BD1,U3 为 LT1129IST5,U4 为 UC2825DW,U5 为 LT1074IT7,其余为工业级元器件及精 工加工自制件。
[0020]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的较佳实施而已,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和可实 施性;同时以上描述,对于熟知本【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应可明了并加以实施,因此,其它在 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前提下所完成的等效的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范围之内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移动式无线通信设备的中功率电源模件,包括有输入保护电路(1),反激 式DC/DC变换电路(2 ),推挽式DC/DC变换电路(3 ),降压式DC/DC变换电路(4 )相结合构 成一个整体,其特征是:所述输入保护电路(1),又包括浪涌抑制电路(11),反接保护电路 (12),欠压保护电路(13),过流及过压保护电路(14),电源保护芯片U1 ;且:外部电源正负 极(VIN、GND_IN)通过引线端子接入电源模件,瞬态抑制管D1、电阻R1、R3、R4、稳压二极管 D3的负极与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5脚相连接,接到电源正极; 场效应管VI的漏极与瞬态抑制管D1相连接,接电源的负极; 场效应管VI的栅极与电阻R1、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 场效应管VI的源极、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阻R2相连接,接到地; 电阻R2、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与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6脚相连接; 电阻R3、场效应管V2的漏极与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4脚相连接; 场效应管V2的栅极与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3脚相连接; 电阻R4与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1脚相连接; 电源保护芯片U1的第1脚经过电阻R5接到地。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式无线通信设备的中功率电源模件,其特征是: 所述反激式DC/DC变换器电路(2 ),又包括脉宽控制及限流电路(21),反激变压器绕组 (22),脉宽控制芯片U2,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3,场效应管V3 ;且:反激变压器T1的第1、2 脚与场效应管V2的源极相连接;反激变压器T1的第5、6脚与场效应管V3的漏极相连接; 场效应管V3的栅极与脉宽控制芯片U2的第6脚相连接;场效应管V3的源极、电阻R6与脉 宽控制芯片U2的第3脚相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反激变压器T1的第8脚与二极管 D4的正极相连接;反激变压器T1的第9脚与二极管D5的正极相连接;反激变压器T1的第 10脚与二极管D6的正极相连接;反激变压器T1的第11脚与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接;二 极管D4的负极与储能电容C1相连;二极管D5的负极与储能电容C2相连;二极管D6的负 极、储能电容C3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相连;二极管D7的正极与储能电容C4相连;储能电容 Cl、C2、C3、C4的另一端接地。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式无线通信设备的中功率电源模件,其特征是:所述 推挽式DC/DC变换电路(3),又包括脉宽控制及限流电路(31),推挽式变压器绕组(32),脉 宽控制芯片U4,场效应管V4、V5,二极管对D8 ;且:推挽变压器T2的第5、6脚与场效应管V2 的源极相连接;推挽变压器T2的第1、2脚与场效应管V4的漏极相连接; 推挽变压器T2的第3、4脚与场效应管V5的漏极相连接;场效应管V4的栅极与脉宽控 制芯片U4的第11脚相连接;场效应管V5的栅极与脉宽控制芯片U4的第14脚相连接; 场效应管V4的漏极、V5的漏极、电阻R7与脉宽控制芯片U4的第9脚相连接电阻R7的 另一端接地;推挽变压器T2的第7、8脚与二极管对D8的第2脚相连接;推挽变压器T2的 第11、12脚与二极管对D8的第3脚相连接;二极管对D8的第1脚经过电感Lei到地; 推挽变压器T2的第9、10脚与储能电容C5相连,储能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式无线通信设备的中功率电源模件,其特征是: 所述降压式DC/DC变换电路(4),又包括降压式DC/DC变换芯片U5 ;且:降压式DC/DC 变换芯片U5的第1脚、电容C7与场效应管V2的源极相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二极 管D9的负极、降压式DC/DC变换芯片U5的第2脚经过电感Le2与电阻R8,储能电容C6相 连接;降压式DC/DC变换芯片U5的第5脚与电阻R8经过电阻R9与地相连接;二极管D9的 正极与储能电容C6相连接至地。
【文档编号】H02M3/00GK104143906SQ201410361567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马红春, 胡波, 黄祥, 余华庆, 白瑞峰, 侯国富, 白敏 , 黄宏兵, 夏宇, 徐静, 夏蓉, 邹伶俐, 黄凌敏 申请人:武汉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