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马达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9775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马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马达装置,具体地,提供能够容易地对马达线圈和端子台之间进行连接,并能够抑制振动引起的摆动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具备该马达用连接部件的马达装置。对马达线圈(3)和端子台(4)之间进行连接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具备:与端子台(4)连接的端子部(50);与马达线圈(3)连接的线圈连接部(52);以及在端子部(50)与线圈连接部(52)之间延伸的延伸部(51),延伸部(51)由对截面呈圆形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成,并被弯曲成适宜与连接线圈连接部(52)连接的马达线圈(3)的端部和端子台(4)之间的连接的预定形状。
【专利说明】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马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对马达的线圈和端子台之间进行连接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具备该马达用连接部件的马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以往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已知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中间连接部件。该中间连接部件用于对汇流条的输出端子和外部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所述汇流条在容纳转子及定子的马达壳体的内部与多个线圈连接。外部连接端子例如与端子台连接,由变换器供给马达电流。
[0003]定子具备由磁性体构成的定子铁芯、由绝缘体构成的绝缘子以及线圈。定子铁芯由将层叠多个钢板而形成的分割铁芯连接起来而成,并具有圆筒状的铁芯背部以及在铁芯背部的内侧呈放射状地设置的多个齿部。在定子铁芯的齿部安装有绝缘子,通过隔着绝缘子在各个齿部上卷绕马达线圈来形成线圈。该马达线圈由瓷漆包覆铜线等导电线构成。
[0004]被卷绕在各齿部上的马达线圈除其两端部之外,都被埋设在模制树脂内。马达线圈的两端部均被导出到马达壳体的开口部侧,并与保持在由树脂构成的环状的保持部件上的汇流条连接。
[0005]中间连接部件具备能够与汇流条的输出端子连接的端子部件、以及固定在该端子部件上且能够与外部连接端子连接的连接线,连接线由捆扎了多条线材的捻线构成。并且,根据该中间连接部件,由于连接线由捻线构成,因此能够柔软地弯曲,能够容易地进行向外部连接端子的端子台的连接。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特开2012-110188号公报
[0009]但是,例如当在发生作为车辆的驱动源的马达等的振动的环境中使用该中间连接部件时,由于连接线由捻线构成,因此振动引起摆动产生,存在长期使用引起一部分线材发生断线的可能。另外,考虑到连接线的摆动,需要较大地拉开连接线与其周边的部件的距离以便不与周边的部件发生接触,从而存在导致装置大型化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1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对马达线圈和端子台之间进行连接,并能够抑制振动引起的摆动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具备该马达用连接部件的马达装置。
[0011 ]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如下。
[0012]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如下这样的马达用连接部件,该马达用连接部件对马达线圈和端子台之间进行连接,并具备:与所述端子台连接的端子部;与所述马达线圈连接的线圈连接部;以及在所述端子部与所述线圈连接部之间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由对截面呈圆形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成,并被弯曲成适宜与所述线圈连接部连接的所述马达线圈的端部和所述端子台之间的连接的预定形状。
[0013]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优选地,所述线圈连接部通过所述单线的塑性变形与所述延伸部一体地形成,所述线圈连接部中与所述马达线圈连接的连接面形成为平坦面。
[0014]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优选地,所述线圈连接部在其长度方向上分离的多个部位具有连接所述马达线圈的接点部。
[0015]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优选地,所述线圈连接部通过熔敷与所述马达线圈连接。
[0016]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优选地,所述延伸部被由树脂构成的绝缘部件包覆。
[0017]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优选地,所述端子部、所述线圈连接部以及所述延伸部不被绝缘部件包覆。
[0018]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优选地,所述单线的直径为1.5mm以上,
8.0mm以下。
[0019]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优选地,所述单线的直径为2.0mm以上,
6.0mm以下。
[0020]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装置,其具备:上述的方案中任意一项方案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所述马达线圈连接于所述线圈连接部的马达。
[0021]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及马达装置,能够容易地对马达线圈和端子台之间进行连接,并能够抑制振动弓I起的摆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I实施方式的马达装置的立体图。
[0024]图2是马达装置的侧面图。
[0025]图3是表示通过马达线圈所形成的、马达的电路的结构例的电路图。
[0026]图4a是图1的部分放大图,表示马达装置上的连接部件的周边部,图4b是表示第I连接部件的立体图,图4c是表示第2连接部件的立体图,图4d是表示第3连接部件的立体图。
[0027]图5a?图5c表示端子台及其周边部,图5a及图5b是表示在端子台上连接3个连接部件的端子部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及俯视图,图5c是端子台的立体图。
[0028]图6a?图6c放大地表示与马达线圈的端部连接的线圈连接部,图6a是线圈连接部与U相线圈的端部接触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b是从线圈连接部的连接面侧观察线圈连接部时的俯视图,图6c是表示从线圈连接部的长度方向观察线圈连接部及U相线圈的端部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9]图7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多个连接部件的主视图,图7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多个连接部件的立体图,图7c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多个连接部件的侧面图。
[0030]图8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线圈连接部的立体图,图8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线圈连接部的主视图,图8c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线圈连接部的侧面图。
[0031]图9a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多个连接部件的主视图,图9b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多个连接部件的立体图,图9c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多个连接部件的侧面图。
[0032]图1Oa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线圈连接部的立体图,图1Ob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线圈连接部的主视图,图1Oc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线圈连接部的侧面图。
[0033]图中:
[0034]I —马达装置,2 —马达,3 —马达线圈,3n —中性点,3u — U相线圈,3v — V相线圈,3w — W相线圈,4 一端子台,5 —连接部件,5A、5B、5C —第I至第3连接部件,6 —连接部件,6A、6B、6C —第I至第3连接部件,20 —马达壳体,21 —定子铁芯,22 —转子,23 —马达轴,24 — 盖部件,31u、31v、31w、32u、32v、32w —端部,40 —螺纹孔,41 一凹部,41a —底面,50 一端子部,50a 一螺栓插通孔,51 一延伸部,52 一线圈连接部,52a 一连接面,52b 一接点部,60 —端子部,61 —延伸部,62 —线圈连接部,62a —连接面,62b —背面,90 —电线,91 一端子,201 一端部,211 一齿部,221 一转子铁芯,222 一磁铁,400 一螺栓,401 —螺纹部,510 —绝缘部件,511?515 —第I至第5延伸部,521 —第I板部,522 —第2板部,523 —倾斜部,600 —压接端子,610 —绝缘部件,611?614 —第I至第4延伸部,621 —板部,622 —倾斜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第I实施方式]
[0036]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马达装置的侧面图。在图2中,在由折断线围成的折断区域的内侧表示马达本体部的内部的截面。
[0037]该马达装置I构成为具备马达2和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连接部件5,该多个连接部件5对马达2的马达线圈3和端子台4之间进行连接。如图2所示,马达2具备有底圆筒状的马达壳体20、容纳在马达壳体20中的环状的定子铁芯21、配置在定子铁芯21的内侧的转子22、贯通转子22的中心部且被支撑为可与转子22 —体地转动的马达轴23、以及覆盖马达壳体20的开口部的由模制树脂构成的盖部件24。
[0038]马达装置I例如被用作车辆行驶用的驱动源并被支撑在未图示的车体的支撑部上。另外,端子台4上连接有一端部与变换器连接的省略图示的线束,在端子台4上将线束的另一端部和连接部件5电连接。从变换器输出的马达电流经由线束及连接部件5被供给到马达2。端子台4被固定在未图示的车体的端子台固定部上。
[0039]3个连接部件5分别通过熔敷与马达线圈3进行连接。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需要区分3个连接部件5时,将各连接部件5作为第I连接部件5A、第2连接部件5B以及第3连接部件5C来进行说明。
[0040]定子铁芯21由钢材等磁性材料构成。在定子铁芯21上设有朝向转子22并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齿部211,在多个齿部211的每一个上卷绕有马达线圈3。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线圈3由截面呈矩形的扁平电线构成。更具体而言,马达线圈3是在由铜构成的导体的外周面上形成由瓷漆构成的绝缘包覆层的扁平绝缘电线。马达线圈3的一部分从盖部件24露出到马达壳体20的外部,并被模制在盖部件24上。
[0041]转子22具有圆筒状的转子铁芯221和磁铁222,该圆筒状的转子铁芯221形成有使马达轴23插通的贯通孔,该磁铁222配置在转子铁芯221的外周部。在磁铁222上,以S极和N极交替配置的方式设有多个磁极。马达轴23通过省略图示的轴承被可转动地支撑于马达壳体20。
[0042]图3是表示通过马达线圈3所形成的、马达2的电路的结构例的电路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2是三相交流马达,马达线圈3由U相线圈3u、V相线圈3v及W相线圈3w构成。U相线圈3u、V相线圈3v及W相线圈3w在各自中央部与中性点3n连接。在U相线圈3u的一方的端部31u及另一方的端部32u供给U相电流。在V相线圈3v的一方的端部31v及另一方的端部32v供给V相电流。在W相线圈3w的一方的端部31w及另一方的端部32w供给W相电流。
[0043]图4a是图1的部分放大图,表示马达装置I上的连接部件5的周边部。图4b、图4c、图4d是立体图,分别表示第I连接部件5A、第2连接部件5B、第3连接部件5C。
[0044]如图4a所示,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V相线圈3v的端部31v、32v及W相线圈3w的端部31w、32w从盖部件24露出并分别与连接部件5连接。更详细而言,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与第I连接部件5A连接,V相线圈3v的端部31v、32v与第2连接部件5B连接,W相线圈3w的端部31w、32w与第3连接部件5C连接。上述各部分的连接例如通过熔融(热熔)或TIG (Tungsten Inert Gas)焊接等来进行。但是,连接部件5与马达线圈3的连接方法不限于此。
[0045]如图4b?图4d所示,连接部件5具备与端子台4(如图1所示)连接的端子部50、与马达线圈3连接的线圈连接部52、以及在端子部50与线圈连接部52之间延伸的延伸部
51。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50、延伸部51及线圈连接部52由对作为原材料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成,该作为原材料的单线由截面呈圆形的铜等导体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单线的延伸部51被由聚酰亚胺等树脂构成的绝缘部件510包覆,端子部50及线圈连接部52从绝缘部件510露出。此外,连接部件5的端子部50、延伸部51及线圈连接部52也可以仅由未被绝缘材料510包覆的单线构成。即,连接部件5也可以不具有绝缘部件510。
[0046]构成连接部件5的单线的直径优选1.5mm以上,8.0mm以下,更优选2.0mm以上,
6.0mm以下。通过选用该直径,能够将连接部件5保持为预定形状。由此,与利用具有挠性的诸如捻线来构成连接部件5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马达的振动引起的连接部件5的摆动,能够降低在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的连接部产生的应力。并且,通过降低该应力,能够抑制线圈连接部52从马达线圈3脱落。
[0047]将单线的一方的端部弯曲成环状,形成使固定用的螺栓插通的螺栓插通孔50a,并且在螺栓插通孔50a的轴向上压扁被弯曲的单线,由此形成端子部50。此外,也可以利用压接端子来形成端子部50。这种情况下,将压接端子的凿密部压接在延伸部51的端部。
[0048]将与端子部50相反一侧上的单线的另一方的端部压扁成板状,形成线圈连接部
52。另外,线圈连接部52形成为其长度方向的长度至少比马达线圈3的各相的两端部的距离长。更具体而言,与U相线圈3u连接的第I连接部件5A的线圈连接部52形成为比两端部31u、32u的距离长。与V相线圈3v连接的第2连接部件5B的线圈连接部52形成为比两端部31v、32v的距离长。与W相线圈3w连接的第3连接部件5C的线圈连接部52形成为比两端部31w、32w的距离长。
[0049]延伸部51被弯曲成适宜对连接线圈连接部52的马达线圈3的端部(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V相线圈3v的端部31v、32v及W相线圈3w的端部31w、32w)和固定端子部50的端子台4进行连接的预定形状。
[0050]更具体而言,延伸部51具有:沿线圈连接部52的长度方向与线圈连接部52连续地延伸的第I延伸部511、从第I延伸部511的端部沿马达2的轴向朝向盖部件24延伸的第2延伸部512、从第2延伸部512的端部相对于马达2的径向倾斜地向马达2的外侧延伸的第3延伸部513、从第3延伸部513的端部与第2延伸部512平行地向离开盖部件24的方向延伸的第4延伸部514、以及从第4延伸部514的端部沿马达2的径向朝马达2的外侧延伸的第5延伸部515,且第5延伸部515与端子部50连续。第I至第5延伸部511?515在各自的端部平滑地弯曲并连续。
[0051]3个连接部件5的第I及第2延伸部511、512以及第4及第5延伸部514、515的形状及长度相同,第3延伸部513的长度不同。在图1及图4所示的例子中,第2连接部件5B的第3延伸部513的长度形成为比第I连接部件5A的第3延伸部513的长度短,第3连接部件5C的第3延伸部513的长度形成为比第2连接部件5B的第3延伸部513的长度更短。并且,通过该第3延伸部513的长度不同,3个连接部件5的端子部50彼此之间的距离比3个连接部件5的线圈连接部52之间的距离窄。
[0052]此外,图1及图4所示的3个连接部件5的形状是作为一例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该形状。也就是,就连接部件5的形状而言,只要是适宜马达线圈3和端子台4的连接的形状就可以避免与周边部件干涉地自由地进行设定。这里,所谓“适宜的形状”例如是指,在将线圈连接部52熔敷在马达线圈3的端部上的情况下,无需再对延伸部51进行塑性变形等,即可将各连接部件5的端子部50合理地连接到端子台4上的形状。
[0053]图5a?图5c表示端子台4及其周边部,图5a及图5b是表示在端子台4上连接3个连接部件5的端子部50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及俯视图,图5c是端子台4的立体图。
[0054]将3个连接部件5 (第I至第3连接部件5A、5B、5C)成形为图4b?图4d所示的形状后,通过熔敷将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的端部进行连接,之后,利用螺栓400与端子台4进行连接(固定)。
[0055]端子台4上形成有3个螺纹孔40和3个凹部41,螺纹孔40供螺栓400的螺纹部401螺纹连接,所述3个凹部41具有开口有螺纹孔40的底面41a。凹部41具有能够容纳连接部件5的端子部50的一部分的形状。
[0056]利用螺栓400将连接部件5的端子部50与端子91 一起固定在端子台4上,该端子91被压接在与省略图示的变换器连接的线束的电线90上。由此,对连接部件5的端子部50和端子91进行电连接。
[0057]图6a?图6c放大地表示与马达线圈3的端部(例如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连接的线圈连接部52,图6a是线圈连接部52与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接触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b是从线圈连接部52的连接面52a侧观察线圈连接部52时的俯视图,图6c是表示从线圈连接部52的长度方向观察线圈连接部52及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在图6b中,使用双点划线表示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
[0058]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连接的连接面52a形成为平坦面。另外,如图6a?图6c所示,以连接面52a与马达线圈3的端部(在图6a?图6c所示的例子中为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相面对的方式配置线圈连接部52后,通过利用熔融或TIG焊接进行熔敷来连接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的端部。
[0059]通过对作为原材料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与延伸部51 —体地形成线圈连接部52。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连接部52具备:具有连接面52a的第I板部521、在比第I板部521向离开马达线圈3的方向仅错开预定的距离d的位置上配置的第2板部522、以及在第I板部521与第2板部522之间形成的倾斜部523。该线圈连接部52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模具的冲压加工而形成。
[0060]另外,线圈连接部52在其长度方向上分离的多个部位具有连接马达线圈3的接点部52b。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连接部52在连接面52a上的2个部位具有接点部52b。如图6b所示,这些接点部52b位于线圈连接部5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即,在线圈连接部5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2个接点部52b中的一方的接点部52b与U相线圈3u的端部31u连接,在线圈连接部5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另一方的接点部52b与U相线圈3u的端部32u连接。
[0061]此外,在图6a?图6c中作为一例表示了 U相线圈3u的端部31u、32u与连接部件5 (第I连接部件5A)的线圈连接部52的连接部位,V相线圈3v的端部31v、32v与第2连接部件5B的线圈连接部52的连接部位以及W相线圈3w的端部31w、32w与第3连接部件5C的线圈连接部52的连接部位也同样如此。
[0062](第I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0063]根据以上说明的第I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作用及效果。
[0064](I)由于延伸部51被弯曲成适宜马达线圈3的端部和端子台4的连接的预定形状,因此,能够在将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的端部进行连接之后,容易地进行将端子部50固定到端子台4上的作业。当马达装置I被用作车辆行驶用的驱动源时,这将使车辆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也就是,在将马达装置I组装到车辆上之前,例如将连接部件5固定在夹具上,从而能够在容易作业的环境下进行将连接部件5的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的端部进行连接的作业。并且,在将马达装置I组装到车辆上时,由于延伸部51被预先弯曲,因此能够避免与周边部件干涉的同时,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
[0065](2)延伸部51由对截面呈圆形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形成,因此,即使由于诸如伴随车辆行驶的振动也不会大幅地摆动,可容易地避免与周边部件接触。另外,由于能够维持塑性变形后的形状,因此如前所述能够容易地进行向车辆等组装的组装作业。另外再者,通过截面为圆形,能够自由地设定弯曲的方向,延伸部51的形状的自由度增高。也就是,例如当截面为矩形时,虽然容易向与其外表面正交的方向折弯,但是很难向相对于外表面倾斜的方向高精度地折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截面呈圆形的单线进行弯曲而形成延伸部51,因此能够向任意方向高精度地进行折弯加工。
[0066](3)由于线圈连接部52的连接面52a为平坦面,因此,与假定连接面52a为曲面的情况相比,在与马达线圈3进行连接时,能够增大与马达线圈3的端部接触的接触面积,能够可靠地进行熔敷。也就是,例如当线圈连接部52保持作为原材料的单线的截面呈圆形的状态而进行熔融时,无法充分确保通过熔融所产生的熔敷部的截面面积,存在当马达电流流过连接部件5时熔敷部上的电流密度增大而产生局部过热的可能,另外,当进行TIG焊接时,存在熔融的金属无法固定在熔敷部而向下流下的可能,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线圈连接部52的连接面52a为平坦面,因此能够使由截面呈矩形的扁平电线构成的马达线圈3与连接面52a面接触而可靠地进行熔敷。
[0067](4)由于通过熔敷将线圈连接部52与马达线圈3进行连接,因此,例如与利用螺钉紧固进行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电阻并将连接部件5牢固地固定在马达2上。
[0068](5)由于线圈连接部52在其长度方向上分离的多个部位具有连接马达线圈3的接点部52b,因此,能够将诸如U相线圈3u的2个端部31u、32u —并地与连接部件5连接。另外,由于线圈连接部52在多个部位与马达线圈3 (马达2)进行固定,因此连接部件5的姿势稳定,例如在将马达装置I组装到车辆上时,即使延伸部51和端子部50与周边部件碰触而受到外力,也能够抑制发生熔敷部位断裂或弯曲这样的问题。
[0069][第2实施方式]
[0070]下面,参照图7a?图7c及图8a?图8c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此外,在图7a?图7c及图8a?图8c中,关于与就第I实施方式已经说明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0071]图7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多个连接部件6 (第I至第3连接部件6A、6B、6C)的主视图,图7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多个连接部件6 (第I至第3连接部件6A、6B、6C)的立体图,图7c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多个连接部件6 (第I至第3连接部件6A、6B、6C)的侧面图。在图7b中,与多个连接部件6 —起图示了本实施方式的马达2的一部分。
[0072]该马达2与第I实施方式的马达2相同,具备有底圆筒状的马达壳体20和覆盖马达壳体20的开口的由模制树脂构成的盖部件24,并且其内部结构也与图2所示的内部结构相同,但是,马达壳体20的轴向的端部201比盖部件24更向轴向突出,以避开该端部201的方式形成连接部件6的延伸部61。另外,就马达线圈3而言,除各相线圈的一方的端部31u.31v.31w之外的部分不露出盖部件24,并且另一方的端部32u、32v、32w在盖部件24的内部与一方的端部31u、31v、31w电连接。
[0073]该连接部件6与第I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5相同,具备与端子台4连接的端子部60、与马达线圈3连接的线圈连接部62、以及在端子部60与线圈连接部62之间延伸的延伸部61。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61及线圈连接部62由对作为原材料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成,该作为原材料的单线由截面呈圆形的铜等导体构成,在延伸部61的一方的端部(与线圈连接部62相反一侧的端部)上压接有作为端子部60的压接端子600。
[0074]线圈连接部62与马达线圈3的端部31u、31v、31w的外表面相对地沿马达2的轴向延伸。
[0075]延伸部61除其两端部之外被由树脂构成的绝缘部件610包覆,线圈连接部62及与压接端子600压接的延伸部61的端部从绝缘部件610露出。
[0076]延伸部61具有:沿线圈连接部62的长度方向(与马达2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与线圈连接部62连续地延伸的第I延伸部611、从第I延伸部611的端部相对于马达2的径向倾斜地向马达2的外侧延伸的第2延伸部612、从第2延伸部612的端部与第I延伸部611平行地相向地延伸的第3延伸部613、以及从第3延伸部613的端部沿马达2的径向朝马达2的外侧延伸的第4延伸部614。第I至第4延伸部611?614在各自的端部平滑地弯曲并连续。[0077]图8a是表示连接部件6的线圈连接部62的立体图,图Sb是表示连接部件6的线圈连接部62的主视图,8c是表示连接部件6的线圈连接部62的侧面图。
[0078]线圈连接部62具有板部621和倾斜部622,该板部621具有与马达线圈3连接的平坦的连接面62a且与线圈连接部6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该倾斜部622对板部621与延伸部61 (第I延伸部611)的端部进行连接。倾斜部622呈与连接面62a正交的方向上的厚度越靠近板部621侧越薄的前端渐细形状,其中心轴以越靠近板部621侧的前端部越接近 马达线圈3的端部的方式相对于线圈连接部62的长度方向倾斜。该线圈连接部62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模具的冲压加工而形成。
[0079]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就第I实施方式已经说明的(I)~(4)的作用及效果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0080][第3实施方式]
[0081]下面,参照图9a~图9c及图1Oa~图1Oc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6的线圈连接部62的形状进行了变形,其他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6相同。
[0082]图9a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多个连接部件6 (第I至第3连接部件6A、6B、6C)的主视图,图9b及图9c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多个连接部件6(第I至第3连接部件6A、6B、6C)的立体图。图1Oa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6的线圈连接部62的立体图,图1Ob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6的线圈连接部62的主视图,IOc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6的线圈连接部62的侧面图。
[0083]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6具有连接面62a和背面62b,该连接面62a为平坦面,并用于将线圈连接部62的前端部上的板部621与马达线圈3连接,该背面62b与所述连接面62a平行。连接面62a与背面62b之间的板部621的中心轴实际上与延伸部61的第I延伸部611的中心轴一致。也就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6的线圈连接部62通过从其径向的两侧均匀地压扁而形成。
[0084]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获得与就第I实施方式已经说明的(I)~(4)的作用及效果相同的作用及效果。另外,由于与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6相比线圈连接部62的形状更简单,因此,例如通过对作为原材料的单线的端部加压轧制或敲打延展就能够成形线圈连接部62,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85](实施方式的总结)
[0086]下面,对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理解的技术思想,引用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等来进行说明。但是,以下说明的各附图标记并不将权利要求书的结构要素限定于在实施方式中具体表示的部件等。
[0087]〔 I〕对马达线圈(3)和端子台(4)之间进行连接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6)具备?与所述端子台(4)连接的端子部(50、60);与所述马达线圈(3)连接的线圈连接部(52、62);以及在所述端子台(4)与所述线圈连接部(52、62)之间延伸的延伸部(51、61),所述延伸部(51、61)由对截面呈圆形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成,并被弯曲成适宜与所述线圈连接部(52、62)连接的所述马达线圈(3)的端部(31u、32u、31v、32v、31w、32w)和所述端子台(4)之间的连接的预定形状。
[0088]〔2〕上述〔I〕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6)的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连接部(52、62)通过所述单线的塑性变形与所述延伸部(51、61)—体地形成,所述线圈连接部(52、62)中与所述马达线圈(3)连接的连接面(52a、62a)形成为平坦面。
[0089]〔3〕上述〔I〕或〔2〕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6)的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连接部(52、62)在其长度方向上分离的多个部位具有连接所述马达线圈(3)的接点部(52b)。
[0090]〔4〕上述〔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6)的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连接部(52、62)通过熔敷与所述马达线圈(3)连接。
[0091]〔5〕上述〔I〕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6)的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51、61)被由树脂构成的绝缘部件(510、610)包覆。
[0092]〔6〕上述〔I〕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6)的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部(50、60)、所述线圈连接部(52、62)以及所述延伸部(51、61)不被绝缘部件(510、610)包覆。
[0093]〔7〕马达装置(I)具备:上述〔I〕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5、6);以及所述马达线圈(3)连接于所述线圈连接部(52、62)的马达(2)。
[009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权利要求书的实用新型。另外,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全部组合都是用于解决实用新型的课题所必须的手段。
[0095]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形而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端子台4与马达装置I相对于车体分开进行固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端子台4例如也可以固定在马达2的马达壳体20上。
[0096]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马达装置I被用作车辆行驶用的驱动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对马达装置I的用途不特别限制。
[0097]另外再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马达2是三相交流马达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能够在各种形式的马达中应用本实用新型。另外,对将马达线圈3卷绕到马达的定子的齿部上的卷绕方法也不特别限制,可以采用分布卷绕和集中卷绕等各种卷绕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马达用连接部件,其对马达线圈和端子台之间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具备: 与所述端子台连接的端子部; 与所述马达线圈连接的线圈连接部;以及 在所述端子部与所述线圈连接部之间延伸的延伸部, 所述延伸部由对截面呈圆形的单线进行塑性变形而成,并被弯曲成适宜与所述线圈连接部连接的所述马达线圈的端部和所述端子台之间的连接的预定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连接部通过所述单线的塑性变形与所述延伸部一体地形成,所述线圈连接部中与所述马达线圈连接的连接面形成为平坦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连接部在其长度方向上分离的多个部位具有连接所述马达线圈的接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连接部通过熔敷与所述马达线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被由树脂构成的绝缘部件包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部、所述线圈连接部以及所述延伸部不被绝缘部件包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线的直径为1.5mm以上,8.0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线的直径为2.0mm以上,6.0mm以下。
9.一种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用连接部件;以及 所述马达线圈连接于所述线圈连接部的马达。
【文档编号】H02K3/50GK203747537SQ201420101092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5日
【发明者】江上健一, 冨田和彦, 渡边和之 申请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