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定子、电动机以及空调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9859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电动机的定子、电动机以及空调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动机的定子即模制定子(60)包括导线配线部件(1)和导线引出部件(6)等。导线配线部件(1)具有导线引导件(23),该导线引导件(23)将电源导线(8)及传感器导线(7)向导线引出部件(6)引导。导线引出部件(6)具有能够装配于导线引导件(23)的突起部(22)。在模制成形时,突起部(22)从导线引导件(23)被拆下,在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1被拆下的状态下,进行模制成形。电动机(70a,70b)具备上述电动机的定子。空调机(100)具备电动机(70a,70b)。
【专利说明】电动机的定子、电动机以及空调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的定子、电动机以及空调机。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I公开了如下的电动机的定子:具有由圆筒形的轭铁部、等间隔地沿半径方向突出的多个齿、以及所述齿与所述轭铁部所形成的槽构成的定子铁芯,在所述齿的周围隔着形成于其整个外周的绝缘物卷绕绕组,由模制树脂覆盖的电动机的定子中,在所述轭铁部的一侧端面上,在所述定子铁芯的积层厚度方向上延伸的至少双重构造的防水隔壁与所述绝缘物一体地形成,所述绕组的终端与电源导线的接线部收纳于所述防水隔壁内,所述定子铁芯、所述绝缘物、所述绕组、以及所述防水隔壁由所述模制树脂覆盖。通过这样的结构,提高了防止水浸入连接部的可靠性。
[0003]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电动机的定子,其具备:定子组件、形成有位置检测用传感器电路的基板、导线配线部件、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的引出部并对电源导线进行保持的电源导线保持部件、以及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的引出部并对传感器导线进行保持的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其中,电源导线及传感器导线从引出部的正反面分成两部分地引出到外部。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50346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73525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6]但是,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现有模制电动机中,以附带粘合层的热收缩管覆盖绕组的终端与电源导线的接线部,因此存在模制电动机成本高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I没有关于具备传感器基板的模制电动机的记载。
[0007]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现有模制电动机的定子中,配设有电源导线及传感器导线的树脂成形品的引出部件被直接装配于传感器基板,而且,其一部分与定子铁芯外周接触,因此在水分沿着引出部件的界面浸入时,有可能出现形成水分浸入传感器基板的路径的情况。
[0008]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的定子、电动机以及空调机,能够抑制水分沿导线引出部件与模制树脂的界面浸入,提高品质并能降低成本。
[000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电动机的定子的特征在于,具备:定子;导线配线部件,其装配于上述定子的轴向上的一端,并且配设有导线;导线引出部件,其将上述导线引出;导线保持部件,其装配于上述导线引出部件,对上述导线进行保持;以及模制树脂部,其将上述定子、上述导线配线部件、上述导线引出部件以及上述导线保持部件一体覆盖,其中,上述导线配线部件具有导线引导件,该导线引导件将上述导线向上述导线引出部件引导,上述导线引出部件能够装配于上述导线引导件,上述导线引出部件在上述模制树脂部内,处于从上述导线引导件拆下的状态。
[0010]在上述的电动机的定子中,上述导线引出部件具有能够装配于上述导线引导件的构造。
[0011]在上述的电动机的定子中,上述导线引出部件具有能够装配于上述导线引导件的突起部,在上述模制树脂部内,上述突起部处于从上述导线引导件拆下的状态。
[0012]在上述的电动机的定子中,上述突起部从上述导线引出部件朝向上述定子的径向内侧延伸。
[0013]在上述的电动机的定子中,上述突起部由在上述轴向上相互分开配置的第一及第二突起部构成,上述导线引出部件通过使上述第一及第二突起部与上述导线引导件嵌合而能够装配于上述导线配线部件。
[0014]在上述的电动机的定子中,上述突起部从上述导线引出部件朝向上述定子的上述轴向上的另一端延伸。
[0015]在上述的电动机的定子中,上述突起部从上述导线引出部件向上述定子的径向内侧延伸后,再向上述轴向弯曲并且朝向上述定子的上述轴向上的另一端延伸。
[0016]在上述的电动机的定子中,上述突起部具有与上述导线引导件卡止的钩部。
[0017]在上述的电动机的定子中,上述导线引出部件在定子组装时装配于上述导线引导件,而在模制成形之前从上述导线弓I导件拆下。
[0018]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电动机的定子。
[0019]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电动机。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模制成形之前将导线引出部件从导线配线部件拆下,因此能够抑制水分沿导线引出部件与模制树脂部的界面浸入从而能够提高品质,并能够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2]图2是实施方式I的导线组件的立体图。
[0023]图3是装配有实施方式I的导线引出部件的导线配线部件的立体图。
[0024]图4是实施方式I的导线引出部件的立体图。
[0025]图5是实施方式I的导线配线部件的立体图。
[0026]图6是实施方式I的电动机的定子组件的分解图。
[0027]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电动机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0028]图8是表示内置有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电动机的空调机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0029]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0030]图10是装配有实施方式2的导线引出部件的导线配线部件的立体图。
[0031]图11是实施方式2的导线引出部件的立体图。
[0032]图12是装配有实施方式2的导线引出部件的状态下的导线配线部件的截面图。
[0033]图13是将实施方式2的导线引出部件分离后的状态下的导线配线部件的截面图。
[0034]符号的说明
[0035]I导线配线部件
[0036]Ia环状板部
[0037]Ib 内壁
[0038]4电源导线保持部件
[0039]4b 脚
[0040]4c 肋
[0041]4f 突起
[0042]5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
[0043]5b 脚
[0044]6导线引出部件
[0045]6a、6b 卡止部
[0046]6c、6d 开口部
[0047]6e板状部
[0048]6f 槽
[0049]6g传感器导线保持部
[0050]6h保持突起6 j基部
[0051]7传感器导线
[0052]8电源导线
[0053]10 定子
[0054]11传感器基板
[0055]12 端子
[0056]13安装脚
[0057]13a 孔
[0058]14 突起
[0059]15导线终端保持部
[0060]17a、17b 装配脚
[0061]18 凹部
[0062]19防偏位用突起
[0063]20芯线保持部
[0064]21 芯线
[0065]22、22a、22b 突起部
[0066]23导线引导件
[0067]30定子组件
[0068]31 齿
[0069]32 霍尔 IC
[0070]37a ?39a 突起
[0071]37?39折返部
[0072]52突起部
[0073]52a径向部
[0074]52b轴向部
[0075]60模制定子
[0076]70a、70b 电动机
[0077]71防水盖
[0078]72 轴
[0079]74 支架
[0080]75 轴承
[0081]80电路板连接器
[0082]81 销
[0083]82定子铁芯
[0084]83绝缘部
[0085]83a绝缘外壁
[0086]83b绝缘内壁
[0087]84 线圈
[0088]85 钩部
[0089]90导线组件
[0090]100空调机
[0091]200室内机
[0092]300室外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93]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定子、电动机、以及空调机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
[0094]实施方式I
[0095]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导线组件的立体图,图3是装配有导线引出部件的导线配线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导线引出部件的立体图,图5是导线配线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电动机的定子组件的分解图。下面,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定子的结构加以说明。
[0096]定子组件30具备:环状的定子10 ;导线配线部件I,其装配于定子10的轴向一端,并且配设有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 ;传感器基板11 (基板),其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1,经由电路板连接器(board in connector) 80连接传感器导线7 ;导线引出部件6,其引出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 ;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其装配于导线引出部件6,对电源导线8进行保持;以及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5,其装配于导线引出部件6,对传感器导线7进行保持(图1)。
[0097]定子10具备:定子铁芯82,将电磁钢板冲压为带状,以铆接、焊接、及粘合等进行层叠而形成;绝缘部83,其施加于定子铁芯82 ;线圈84,将磁线卷绕在施加于定子铁芯82的齿31的绝缘部83上而形成;以及端子12,其由绝缘部83支承。
[0098]绝缘部83以PBT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热可塑性树脂与定子铁芯82 —体成形,或者在成形后装配于定子10来进行施加。磁线的终端的一方排设至端子12的钩部85,通过熔融或焊锡等与钩部85接合,终端的另一方各相汇总形成中性点。将构成定子铁芯82的带状铁芯弯曲成环状,并对对接部进行焊接来构成定子10,其中定子铁芯82上设置有绝缘部83、线圈84及端子12等。
[0099]另外,以下,将定子铁芯82的轴向上具备端子12的一侧称为接线侧,将其相反侧称为非接线侧。此外,“轴向”是定子铁芯82的轴向。
[0100]构成绝缘部83的绝缘外壁83a用于防止线圈84倒向外周侧。在绝缘外壁83a的接线侧设置有用于将导线配线部件I安装于定子10的多个销81(图6)。构成绝缘部83的绝缘内壁83b用于防止线圈84倒向内周侧。在绝缘内壁83b的非接线侧设置有突起(未图示)。设置于非接线侧的该突起(未图示),在模制成形时定子10被设置于模具芯部之际,与模具芯部抵接而用作轴向上的止动件。
[0101]另外,绝缘外壁83a形成为其轴向上的长度比线圈84稍长,绝缘外壁83a的非接线侧的高度也比线圈84的非接线侧的高度稍高。此外,线圈84形成为其轴向上的长度随着从绝缘外壁83a朝向绝缘内壁83b而逐渐变短,其非接线侧的高度也随着从绝缘外壁83a朝向绝缘内壁83b而逐渐变低。在使绝缘内壁83b的非接线侧的突起(未图示)的高度等于绝缘外壁83a的非接线侧的高度的情况下,能够充分确保从定子10的非接线侧的端部到线圈84的轴向距离。在该情况下,在使定子10的非接线侧位于下方的状态下将定子10设置于模具芯部时,能够使线圈84不接触模具芯部而稳定地设置定子10,因此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相应地也提闻了品质。
[0102]导线组件90具备:导线配线部件1、传感器基板11、传感器导线7、电源导线8、电路板连接器80、导线引出部件6、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及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5(图2、图1 )。图2是从定子10 —侧观察导线组件90的图。
[0103]电源导线8与电源(未图示)连接,向线圈84供给电力。电源导线8排设至接合有磁线的终端的端子12,剥去被覆后通过点焊或焊锡等与端子12接合。
[0104]在传感器基板11安装有霍尔IC32等电子部件。作为转子的位置检测元件(电路)的霍尔IC32被安装于传感器基板11的非接线侧的面。
[0105]传感器导线7的终端与电路板连接器80连接。该情况下的终端为作为模制内部的一侧的终端。电路板连接器80设置于传感器基板11的接线侧的面上,从基板表面露出的电路板连接器80的端子被焊接于传感器基板11。由此,传感器导线7经由电路板连接器80,与传感器基板11上的电子部件电连接。
[0106]在电源导线8及传感器导线7的配线时使用导线配线部件I。电源导线8及传感器导线7从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的外周的导线引出部件6向定子10的外部露出。
[0107]导线配线部件I具备环状板部la、内壁lb、安装脚13、突起14、导线终端保持部15、装配脚17a、17b、凹部18、防偏位用突起19及芯线保持部20 (图3、图5)。
[0108]环状板部Ia以PBT等热可塑性树脂进行成形,形成为环状。在环状板部Ia的外周侧设置有在将导线配线部件I装配于定子10时所使用的多个安装脚13。安装脚13的个数例如为4个。在安装脚13形成有用于插入端子12的孔13a。在将导线配线部件I装配于定子10时,安装脚13与定子10的绝缘部83的设置面抵接。由此,进行导线配线部件I的轴向定位。此外,销81被插入安装脚13的孔13a,由此进行导线配线部件I的旋转方向上的定位。
[0109]在环状板部Ia的外周侧设置有与电源导线8的根数(3根)相对应的三个导线终端保持部15。此外,在环状板部Ia的外周侧,与导线终端保持部15形成组地设置有芯线保持部20。芯线保持部20与导线终端保持部15间隔一定距离地被设置。
[0110]在环状板部Ia的内周侧设置有用于装配传感器基板11的装配脚17a、17b及多个突起14。装配脚17a、17b例如分别设置一对,突起14例如设置有4个。装配脚17a、17b被设置于在导线配线部件I上装配导线引出部件6的部位即引出部的内周侧。装配脚17a、17b为薄壁结构,因此在模制成形时,能够分散传感器基板11所受的成形压力。此外,通过在模制成形时使突起14与模制模具抵接,进行定子10的轴向定位。
[0111]在环状板部Ia的内周侧设置有用于将电源导线8从导线引出部件6排设至导线终端保持部15的内壁lb。为了防止配设于导线配线部件I的电源导线8的轴向偏位,在内壁Ib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防偏位用突起19 (图2)。通过防偏位用突起19进行电源导线8的轴向定位。
[0112]3相的电源导线8排设至以大致120°的间隔配置于定子10的周向的端子12。电源导线8的终端被剥去被覆,露出芯线21,芯线21与导线终端保持部15的壁抵接而被定位。从导线终端保持部15引出的电源导线8的芯线21排设至芯线保持部20。在将导线配线部件I装配于定子10时,以芯线21与端子12相互接近的方式,由芯线保持部20保持芯线21。
[0113]此外,在定子10装配导线配线部件1,将芯线21与端子12点焊时,为了确保夹着端子12与芯线21的电极即钩部85的空间,在环状板部Ia设置有电极避让用凹部18。因此,将电源导线8排设成比环状板部Ia的定子10侧的平坦面(导线配线面)更靠定子10侧,通过设置于凹部18两侧的防偏位用突起19进行轴向定位。
[0114]在将导线配线部件I装配于定子10时,3相的电源导线8沿内壁Ib排设至导线引出部件6侧,在折返部37、38、39向导线引出部件6的方向弯折(图2)。弯折后的电源导线8在导线引出部件6内通过嵌入沿周向设置的3相用的电源导线保持部(未图示)而被保持。另外,折返部37、38、39分别具备防止电源导线8偏位的突起37a、38a、39a。
[0115]此外,在导线引出部件6内由周向上的中央的电源导线保持部(未图示)所保持的电源导线8从导线引出部件6排设至最远的导线终端保持部15。此外,在导线引出部件6内分别由周向上两侧的电源导线保持部(未图示)所保持的电源导线8从导线引出部件6排设至各自侧的导线终端保持部15。但是,这2根电源导线8的任一方排设在配设至最远的导线终端保持部15的电源导线8的径向外侧。
[0116]导线配线部件I在安装有导线引出部件6的外周侧的部位即与导线引出部件6的对置部,具备导线引导件23。导线引导件23例如为平板状。导线引导件23将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向导线引出部件6引导。此外,导线引导件23能够抑制排设于导线配线部件I上的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的轴向上的移动。导线引出部件6能够在导线引导件23上装配或拆卸。
[0117]导线引出部件6具备板状的基部6j、设置于基部6j的两侧的一对卡止部6a (第—^止部)、设置于基部6j的两侧的一对卡止部6b (第二卡止部)、与基部6j —体形成并从基部6j朝向导线配线部件I侧配置的板状部6e、设置于板状部6e的非定子侧的面上并构成用于保持传感器导线7的传感器导线保持部6g的多个保持突起6h、以及从板状部6e的端部向导线配线部件I侧突出的多个突起部22 (图4)。
[0118]基部6j在其非定子侧的面上具有与传感器导线7的根数(在图示例中为5根)数量相等的传感器导线配线用槽6f,在定子侧的面上,具有与电源导线8的根数(3根)数量相等的电源导线配线用槽(未图示)。保持突起6h的个数比传感器导线7的根数少一个。在板状部6e的定子侧的面上设置有构成用于保持电源导线8的电源导线保持部(未图示)的多个保持突起(未图示)。
[0119]突起部22与导线引导件23对置配置,从导线引出部件6例如向径向内侧延伸。突起部22例如由以大致相当于导线引导件23的板厚的间距在轴向上配置的突起部22a、22b构成,并在导线引导件23上分成上下二部分地形成。另外,突起部22b朝向轴中心直线地延伸,突起部22a先沿轴向延伸后,再朝向径向弯曲并朝向轴中心直线地延伸,突起部22a由在周向上分离的例如2个构成。突起部22b也由在周向上分离的例如2个构成。
[0120]导线引出部件6通过使突起部22与导线引导件23嵌合,而能够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即,用突起部22a、22b夹着导线引导件23的两面,而将突起部22嵌合于导线引导件23,由此能够将导线引出部件6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此外,将嵌合于导线引导件23的突起部22向径向外侧拔出,则能将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I容易地拆下。
[0121]通过将导线引出部件6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1,而能够将导线配线部件I与导线引出部件6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的配线。此外,在对装配有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的定子10进行运送时,即使对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施加有负载,但由于导线引出部件6被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1,因此不会对电源导线8与定子10的接合部、或传感器导线7与传感器基板11的接合部施加负载,从而提高组装的作业性,提高品质。另外,突起部22还具有将从导线配线部件I引出的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向导线引出部件6引导的功能。
[012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导线引导件23上分成上下两部分的突起部22a、22b夹着导线引导件23,将导线引出部件6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1,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将导线引出部件6可拆装地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1,其他结构亦可。例如,还可以在导线引导件23另行设置具有插入孔的部位,该插入孔用于插入突起部22,将突起部22插入插入孔,由此将导线引出部件6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此外,突起部22除了在朝向导线配线部件I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外,例如还可以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部分,上述任何情况,只要能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即可。此外,还可以在导线引出部件6设置不同于突起部的结构(可进行装配的任何结构),通过该结构将导线引出部件6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进而,还可以在导线引出部件6与导线配线部件I之间夹设其他部件,将导线引出部件6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即,导线引出部件6只要能在导线配线部件I上装配或拆卸即可。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对使用不同于突起部22a、22b的其他突起部将导线引出部件6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的示例进行说明。
[0123]此外,突起部22可以具备与导线引导件23卡止的钩部(未图示)。例如,能够以使突起部22b的前端部沿轴向略向突起部22a侧延伸的方式按L字形构成钩部(未图示),使该钩部(未图示)勾住导线引导件23的轴中心侧的端部。在该情况下,需要突起部22a的径向长度至少为导线引导件23的宽度。另外,钩部(未图示)可以设置于突起部22b或突起部22a、22b双方。此外,还可以在导线引导件23另行设置用于卡止钩部(未图示)的卡止部(未图示)。使突起部22的钩部(未图示)勾在导线引导件23上,从而能够更加牢固地装配导线引出部件6与导线配线部件I。
[0124]卡止部6a形成为从基部6j的周向侧面在周向上延伸之后,朝向径向外侧弯曲。在卡止部6a的前端部与基部6j之间,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开口的开口部6d。在开口部6d插入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5的脚5b (图6)。即,卡止部6a在将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5装配于导线引出部件6时被使用,将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5的脚5b朝向径向内侧插入卡止部6a,由此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5装配于导线引出部件6。
[0125]卡止部6b从基部6j的周向侧面向径内侧延伸。在卡止部6b的前端部与基部6j之间,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开口的开口部6c。在开口部6c插入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的脚4b(图6)。即,卡止部6b在将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装配于导线引出部件6时被使用,将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的脚4b朝向径向外侧插入卡止部6b,由此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装配于导线引出部件6。
[0126]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具备:从其设置导线引出部件6的面开始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一对脚4b以及设置于脚4b的前端部并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突起4f。
[0127]在将电源导线8配设于导线配线部件I后,将脚4b与导线引出部件6的卡止部6b卡止,由此将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装配于导线引出部件6。此时,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通过突起4f在轴向上定位。此外,在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卡止于导线引出部件6时,设置于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的肋4c与导线引出部件6抵接,由此能够抑制电源导线8从导线引出部件6露出的开口的大小。
[0128]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5具备与导线引出部件6卡止的脚5b,在排设传感器导线7后,朝向径向内侧装配于导线引出部件6。
[0129]传感器基板11通过导线配线部件I的装配脚17a、17b及突起14,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将传感器基板11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后,将电路板连接器80焊接于传感器基板
11。传感器导线7在导线配线部件I被配设于与配设有电源导线8的面相反侧的面(导线配线部件I的非定子侧面),并朝向导线引出部件6被排设。传感器导线7通过导线引出部件6的保持突起6h与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的脚4b被轻柔地保持。
[0130]如此,电源导线8被排设于导线配线部件I的定子侧面,传感器导线7被排设于导线配线部件I的非定子侧面,因此组装容易,能够降低成本,且由于组装变得容易,而能够提闻品质。
[0131]此外,用环状板部Ia的多个防偏位用突起19保持电源导线8,来防止轴向偏位,由此能够提闻品质。
[0132]此外,在导线引出部件6设置两种卡止部(卡止部6a及卡止部6b),由此传感器导线7由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5来保持,电源导线8由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来保持。因此,能够将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分别牢固地装配于导线引出部件6,而能够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提闻品质。
[0133]进而,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的脚4b还被用于保持传感器导线7,因此组装容易,能够降低成本,且由于组装变得容易,能够提高品质。
[0134]导线配线部件I在配设了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后,被装配于定子10。此时,定子10的销81从安装脚13的孔13a露出,对该销81进行热焊接、超声波焊接等,由此导线配线部件I固定于定子10。之后,对芯线21与端子12实施点焊,将电源导线8与端子12电连接,获得定子组件30。
[0135]如上所述,装配有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的定子组件30在模制成形时设置于模制模具之际,将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通过BMC (块状模塑料)等热固化性树脂亦即模制树脂成形,获得模制定子。
[0136]在定子组件30的模制成形时,导线引出部件6被从中心向径向外侧挤出,因此,模制成形后保持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的状态,而能够不与定子铁芯82接触地维持在规定位置,因此不会使传感器导线7彼此或电源导线8彼此的接触比配设于导线配线部件I的状态恶化,从而能够尽可能地抑制水分沿导线引出部件6与模制树脂的界面浸入,因此能够提闻定子10的品质。
[0137]此外,在将定子10设置于模制模具时,在绝缘内壁83b的非接线侧形成的突起(未图示)由在模制模具形成的设置部支承。该设置部例如是外径比定子铁芯82的内径尺寸略大的阶梯部、从模具芯部的开口部设置面向定子10侧延伸的突起状的多个爪、或者从模具芯部附近的支架设置面以与定子铁芯82的内径不相连的状态延伸的多个突起等。
[0138]如此,由于以模制模具的设置部支承定子10,因此在模制成形时无需以模制模具(限制部件)对定子10的外周部进行支承。因此,在模制定子的外廓不会形成定子铁芯82与模制树脂之间的边界面。
[0139]进而,在以模制模具的突起支承定子10的情况下,在将模制定子设置于模制模具时,在绝缘内壁83b的非接线侧形成的突起(未图示)不会露出到定子铁芯82的内径侧,从而能够更加提高抑制水浸入的效果。
[0140]图7是表不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结构的一个不例的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使用图1所示的定子10,作为主要构成要素,具备:以模制树脂(成形后,为模制树脂部)对定子10进行成形所得的模制定子60、旋转自如地配置于模制定子60的内侧的转子76、一体装配于转子76的轴72、支承轴72的轴承75、支承轴承75的支架74及用于防止水分浸入轴承75的防水盖71。
[0141]图8是表示内置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空调机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空调机100具备:室内机200以及与室内机200连接的室外机300。室内机200具备作为鼓风机的驱动源的电动机70a,室外机300具备作为鼓风机的驱动源的电动机70b。电动机70a、70b例如是图7所示的模制电动机,是使用图1的定子10的电动机。另外,在室外机300内示出了通过电动机70b而旋转工作的风扇77及压缩机78。
[0142]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另外,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当然包括电动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参照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制造工序。
[0143](I)步骤1:制造定子铁芯82。并且制造导线配线组件(传感器导线7、电源导线8及电路板连接器80)。并制造导线配线部件I及导线引出部件6。
[0144](2)步骤2:在定子铁芯82卷绕绕组而设置线圈84。并且在将导线引出部件6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后,将电源导线8配设于导线配线部件I。此时,电源导线8的芯线21排设至芯线保持部20。并制造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
[0145](3)步骤3:将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装配于导线引出部件6。并制造传感器基板11。
[0146](4)步骤4:将传感器基板11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在传感器基板11焊接电路板连接器80的端子。并制造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5。
[0147](5)步骤5:将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5装配于导线引出部件6。
[0148](6)步骤6:在定子10装配导线配线部件1,对从导线配线部件I的安装脚13露出的销81进行热焊接,对端子12与芯线21实施点焊。
[0149](7)步骤7:在将定子组件30设置于模制模具时,将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
[0150](8)步骤8:对定子组件30进行模制成形,制造模制定子。并制造转子、支架等部件。
[0151](9)步骤9:在模制定子装配转子等,制造电动机。
[0152]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导线引导件23设置于导线配线部件1,其中该导线引导件23将电源导线8及传感器导线7向导线引出部件6引导,而且在导线引出部件6上设置有能够使其自身装配于导线引导件23的突起部22,能够将导线引出部件6在导线配线部件I上装配或拆卸。
[0153]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定子组件30设置于模制模具时,通过将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在模制成形后的模制树脂部内,导线引出部件6处于从导线配线部件I被拆下的状态,从而能够尽可能地抑制水分沿导线引出部件6与模制树脂的界面浸入,因此能够提闻定子10的品质。
[0154]另外,在定子组件30的模制成形时,导线引出部件6由于模制成形的压力而被从中心向径向外侧挤出,因此,模制成形后,仍维持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的状态,而能够不与定子铁芯82接触地维持在规定位置。即,在模制成形后,导线引出部件6不可能朝向径向内侧被推回而与定子铁芯82接触,只要在模制成形前事先将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则模制成形后也维持导线引出部件6与导线配线部件I分离的状态。
[0155]此外,在对装配有电源导线8及传感器导线7的定子10进行运送时,即使对电源导线8及传感器导线7施加负载,但也由于导线引出部件6被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而被临时固定,因此不会对电源导线8与定子10的接合部、或传感器导线7与传感器基板11的接合部施加负载,从而提闻组装的作业性,提闻品质。
[015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22从导线引出部件6向定子10的径向内侧延伸。
[0157]通过此结构,模制成形前,使导线引出部件6向径向外侧移动,而将导线引出部件6事先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因此在模制成形时,导线引出部件6由于模制成形的压力而被从中心向外侧挤出,因此在模制成形后,导线配线部件I与导线引出部件6维持分离的状态。
[0158]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22由突起部22a、22b构成,其中,突起部22a、22b以大致相当于导线引导件23的板厚的间距在轴向上相互分开配置。
[0159]通过在导线引出部件6的突起部22a、22b间嵌入导线配线部件I的导线引导件23,能够将导线引出部件6容易地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
[0160]此外,能够在导线引出部件6的突起部22设置用于与导线配线部件I的导线引导件23卡止的钩部(未图示)。由此,能够将导线引出部件6牢固地临时固定于导线配线部件
1
[0161]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低成本且品质优良的定子10,能够提高电动机的品质。
[0162]此外,通过将具备定子10的电动机例如搭载于室外机的鼓风机,能够提高空调机的品质。另外,当然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也能够应用于空调机以外的电气设备。
[016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设置有传感器基板11的定子10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也同样能够应用于不设置传感器基板11的情况。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线配线部件I配设有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双方,但本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应用于配设任一方的情况。例如,在不设置传感器基板11的情况下,也不需要配设传感器导线7,因此在此情况下,仅配设电源导线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线引出部件6装配了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及传感器导线保持部件5,但也可以不设置这些部件,或者将其与导线引出部件6 —体地设置。
[0164]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定子(模制定子60)具备:定子10 ;导线配线部件1,其装配于定子10的轴向上的一端,并且配设有导线;导线引出部件6,其将上述导线引出;导线保持部件,其装配于导线引出部件6,对上述导线进行保持;以及模制树脂部,其将定子10、导线配线部件1、导线引出部件6以及上述导线保持部件一体覆盖,导线配线部件I具有导线引导件23,该导线引导件23将上述导线向导线引出部件6引导,导线引出部件6能够装配于导线弓丨导件23,导线引出部件6在上述模制树脂部内,处于从导线引导件23拆下的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由于在模制成形之前将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所以能够抑制水分从导线引出部件6与模制树脂部的界面浸入,从而能够提高品质并且降低成本。另外,导线引出部件6在定子组装时装配于导线引导件23,而在模制成形之前从导线引导件23拆下。
[0165]另外,导线引出部件6能够具有可装配于导线引导件23的构造。优选的是,导线引出部件6具有能够装配于导线引导件23的突起部22,在上述模制树脂部内,突起部22处于从导线引导件23拆下的状态。这里,突起部22从导线引出部件6朝向定子10的径向内侧延伸。此外,突起部22由在轴向上相互分开配置的突起部22a、22b构成,导线引出部件6通过使突起部22a、22b与导线引导件23嵌合而能够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此外,突起部22也可以具有用于与导线引导件23卡止的钩部。
[0166]实施方式2
[0167]图10是装配有本实施方式的导线引出部件的导线配线部件的立体图,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导线引出部件的立体图。此外,图12是装配有本实施方式的导线引出部件的状态下的导线配线部件的截面图,图1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导线引出部件分离后的状态下的导线配线部件的截面图。
[0168]另外,实施方式I中说明的图1、图2、图5?图9在本实施方式也是相同的。因此,下面以与实施方式I的差异为中心加以说明,省略对与实施方式I相同事项的说明。此外,在图10?图13中,对与图1?图6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符号。
[0169]导线配线部件I在装配有导线引出部件6的外周侧的部位即与导线引出部件6对置的部分,具备导线引导件23 (图10)。导线引导件23例如为平板状。导线引导件23将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向导线引出部件6引导。此外,导线引导件23能够抑制排设于导线配线部件I上的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的轴向移动。导线引出部件6能够在导线引导件23上装配或拆卸。
[0170]导线引出部件6具备板状的基部6j、设置于基部6j的两侧的一对卡止部6a (第—^止部)、设置于基部6j的两侧的一对卡止部6b (第二卡止部)、与基部6j —体形成并从基部6j朝向导线配线部件I侧配置的板状部6e、设置于板状部6e的非定子侧的面上并构成用于保持传感器导线7的传感器导线保持部6g的多个保持突起6h、以及从板状部6e的端部向导线配线部件I侧突出的多个突起部52 (图11)。
[0171]基部6j在其非定子侧的面上具有与传感器导线7的根数(在图示例中为5根)数量相等的传感器导线配线用槽6f,在定子侧的面上,具有与电源导线8的根数(3根)数量相等的电源导线配线用槽(未图示)。保持突起6h的个数比传感器导线7的根数少一个。在板状部6e的定子侧的面上设置有构成用于保持电源导线8的电源导线保持部(未图示)的多个保持突起(未图示)。
[0172]突起部52与导线引导件23对置配置,从导线引出部件6向径向内侧延伸后,向轴向弯曲并朝向定子10的非基板侧(未设置传感器基板11的一侧)在轴向上延伸。即,突起部52大致为L字形,其具备:沿径向延伸的径向部52a以及设置在径向部52a的前端侧且沿轴向延伸的轴向部52b。此外,突起部52由在周向上分离的例如2个构成。
[0173]导线引出部件6,通过使导线引出部件6在轴向上移动,能够将突起部52的轴向部52b装配于导线引导件23 (图10、图12、图13)。在图10中,通过将大致L字形的突起部52装配于导线引导件23的轴中心侧的端部来进行临时固定。此外,通过将装配于导线引导件23的突起部52沿轴向拔起,能够将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I容易地拆下(图12、图13)。另外,在图12、图13中,省略了导线引导件23的图示。
[0174]将导线引出部件6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进行临时固定,能够将导线配线部件I与导线引出部件6作为一体来处理,由此能够容易地实施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的配线。此外,在对装配有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的定子10进行运送时,即使对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施加负载,但也由于导线引出部件6被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1,因此不会对电源导线8与定子10的接合部、或传感器导线7与传感器基板11的接合部施加负载,从而提高组装的作业性,提高品质。另外,突起部52还具有将从导线配线部件I引出的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向导线引出部件6引导的功能。
[0175]另外,将导线引出部件6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的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只要能够可拆装地将导线引出部件6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1,其他结构亦可。例如,在导线引导件23设置可插入突起部52的轴向部52b的插入孔,将突起部52的轴向部52b插入插入孔,由此能够将导线引出部件6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此外,突起部52至少具有轴向部52b即可。
[0176]此外,突起部52可以具备与导线引导件23卡止的钩部(未图示)。例如,能够以使突起部52的轴向部52b的前端部略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式构成钩部(未图示),将该钩部(未图示)挂到导线引导件23的轴中心侧的端部。此外,还可以在导线引导件23另行设置用于卡止钩部(未图示)的卡止部(未图示)。通过将突起部52的钩部(未图示)挂在导线引导件23上,能够更加牢固地装配导线引出部件6与导线配线部件I。
[0177]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I相同。装配有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的定子组件30在模制成形时设置于模制模具之际,将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以BMC (块状模塑料)等热固化性树脂即模制树脂进行成形,获得模制定子。
[0178]由于在将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时使导线引出部件6沿轴向移动,因此在定子10模制成形时,能够在将装配了传感器导线7及电源导线8的定子10设置于模制模具的工序中,将导线引出部件6与导线配线部件I分离。即,导线引出部件6在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的状态下,设置在从模制成形后的定子10的规定位置在轴向上移动了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在经由电源导线保持部件4使导线引出部件6与模制模具抵接后,继续进行定子10在模制模具的设置,从而在装配于定子10的导线配线部件I与导线引出部件6之间在轴向上设置规定的间隙。
[0179]在定子组件30的模制成形时,导线引出部件6由于模制成形的压力而被从中心向径向外侧挤出,因此,模制成形后,仍维持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的状态,而能够不与定子铁芯82接触地维持在规定位置。即,在模制成形后,导线引出部件6不可能向径向内侧或轴向被推回而与定子铁芯82接触,只要在模制成形前事先将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则模制成形后也维持导线引出部件6与导线配线部件I分离的状态。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会使传感器导线7彼此或电源导线8彼此的接触比配设于导线配线部件I的状态恶化,从而能够尽可能地抑制水分沿导线引出部件6与模制树脂的界面浸入,因此能够提闻定子10的品质。
[0180]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定子与实施方式I相同,能够应用于图7那样的电动机。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与实施方式I相同,能够应用于图8那样的空调机。
[0181]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也与实施方式I相同。在实施方式I中,将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分为(I)步骤I至(9)步骤9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在步骤7进行下述操作即可,
[0182](7)步骤7:将定子组件30设置于模制模具时,使导线引出部件6在轴向上移动,而从导线配线部件I将其拆下。
[0183]其他步骤与实施方式I相同。
[0184]如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线配线部件I设置将电源导线8及传感器导线7向导线引出部件6引导的导线引导件23,并在导线引出部件6设置能够使其装配于导线引导件23的突起部52,使导线引出部件6能够在导线配线部件I上装配或拆卸。这里,突起部52从导线引出部件6向定子10的轴向上的另一端延伸。详细而言,突起部52从导线引出部件6向定子10的径向内侧延伸之后,再向轴向弯曲并朝向定子10的轴向上的另一端延伸。
[0185]通过此结构,在将定子组件30设置于模制模具时,将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由此在模制成形后的模制树脂部内,导线引出部件6处于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的状态,能够尽可能地抑制水分沿导线引出部件6与模制树脂的界面浸入,因此能够提闻定子10的品质。
[0186]另外,在定子组件30的模制成形时,导线引出部件6由于模制成形的压力而被从中心向径向外侧挤出,因此,模制成形后,仍维持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的状态,而能够不与定子铁芯82接触地维持在规定位置。
[0187]此外,在对装配有电源导线8及传感器导线7的定子10进行运送时,即使对电源导线8及传感器导线7施加有负载,但由于导线引出部件6被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而被临时固定,因此不会对电源导线8与定子10的接合部、或传感器导线7与传感器基板11的接合部施加负载,从而提闻组装的作业性,提闻品质。
[0188]此外,突起部52具备可装配于导线引导件23且朝向定子10的非基板侧沿轴向延伸的轴向部52b。并且,通过使导线引出部件6在轴向上移动,而将其装配于导线配线部件I或者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
[0189]因此,由于在将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时使导线引出部件6在轴向上移动,因此在定子10模制成形时,能够在将装配有电源导线8及传感器导线7的定子10设置于模制模具的工序中,使导线引出部件6与导线配线部件I分离。
[0190]此外,由于在将导线引出部件6从导线配线部件I拆下时使导线引出部件6在轴向上移动,因此容易调整模制成形后的电动机的导线引出位置。
[0191]此外,可以在导线引出部件6的突起部52设置用于与导线配线部件I的导线引导件23卡止的钩部(未图示)。由此,能够将导线引出部件6牢固地临时固定于导线配线部件
1
[0192]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低成本且品质优良的定子10,能够提高电动机的品质。
[0193]此外,通过将具备定子10的电动机例如搭载于室外机的鼓风机,能够提高空调机的品质。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当然也可以应用于空调机以外的电气设备。
[0194]如上所示,本实用新型作为电动机的定子、电动机以及空调机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具备: 定子; 导线配线部件,其装配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上的一端,并且配设有导线; 导线引出部件,其将所述导线引出; 导线保持部件,其装配于所述导线引出部件,对所述导线进行保持;以及模制树脂部,其将所述定子、所述导线配线部件、所述导线引出部件以及所述导线保持部件一体覆盖,其中, 所述导线配线部件具有导线引导件,该导线引导件将所述导线向所述导线引出部件引导, 所述导线引出部件能够装配于所述导线引导件, 所述导线引出部件在所述模制树脂部内,处于从所述导线弓I导件拆下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引出部件,具有能够装配于所述导线引导件的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引出部件,具有能够装配于所述导线引导件的突起部, 在所述模制树脂部内,所述突起部处于从所述导线弓I导件拆下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导线引出部件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由在所述轴向上相互分开配置的第一及第二突起部构成, 所述导线引出部件,通过使所述第一及第二突起部与所述导线引导件嵌合而能够装配于所述导线配线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导线引出部件朝向所述定子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端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导线引出部件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延伸后,再向所述轴向弯曲并且朝向所述定子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端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具有与所述导线引导件卡止的钩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引出部件,在定子组装时装配于所述导线引导件,而在模制成形之前从所述导线引导件拆下。
10.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
1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机。
【文档编号】H02K3/50GK203859600SQ201420131252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麻生洋树, 川久保守, 山本峰雄, 石井博幸, 尾屋隼一郎, 浦边优人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