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1450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托件连接装置和侧向滑扶减振装置,托件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风电塔筒内的第一支架、第一减振器、托件和连接件。侧向滑扶减振装置包括若干第二支架、至少一第二减振器、一支板、若干抱件和若干滑动定位件。滑动定位件固定于配对绝缘管母线外,滑动定位件外设置有抱件,滑动定位件与抱件可相对滑动,抱件固定于所述支板上,支板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减振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托件连接装置实现电能由风力发电机向下的传输,并且解决了绝缘管母线下坠及损伤其外绝缘问题,通过滑动侧扶减振装置及托件连接装置的软连接解决绝缘管母线热胀冷缩问题。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领域的导电传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风力发电领域,电能由风力发电机向下传输有两种方式:电缆和母线,母线造价比电缆低。但是无论采用电缆还是母线,在将电缆或母线与风力发电机连接时,都需在最上端塔筒内使用扭缆,扭揽随风力发电机旋转产生扭转,需有足够长度,性能要求高,但扭缆造价高,并且在扭动中容易互相擦伤外绝缘,造成绝缘击穿,而且由于扭缆的存在,母线无法彻底取代电缆,不能充分发挥母线比电缆造价低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电连接器,便于接线。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0005]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托件连接装置和至少一侧向滑扶减振装置,所述托件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风电塔筒内的若干第一支架、至少一第一减振器、一托件、若干连接件和若干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塔筒内壁上,所述托件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顶板、底板的固定臂,所述顶板开设有若干顶板孔,所述底板开设有若干底板孔,若干绝缘管母线从上方通过所述托件的顶板孔与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连接件通过软连接与另一配对绝缘管母线电性连接,该另一配对绝缘管母线系从托件下方穿过底板孔与软连接电性连接,所述托件的底板与支架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减振器;所述侧向滑扶减振装置包括若干第二支架、至少一第二减振器、一支板、若干抱件和若干滑动定位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于塔筒内壁上,所述滑动定位件固定于所述配对绝缘管母线外,所述滑动定位件外设置有所述抱件,所述滑动定位件与所述抱件可相对滑动,所述抱件固定于所述支板上,所述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减振器。
[0006]优选地,所述绝缘管母线系管形母线外覆绝缘层形成。
[0007]优选地,在每段塔筒内,每相管形导体焊接为一体。这能最大限度减低机械连接点。
[0008]优选地,所述软连接外设置有绝缘防护罩,所述绝缘防护罩为整体套置于所述若干软连接外或分别套置于若干软连接外。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减振器设置于所述托件的下方或者侧面。
[0010]优选地,所述抱件为绝缘屏蔽管。
[0011]优选地,所述滑动定位件为滑环。
[001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托件连接装置实现电能由风力发电机向下的传输,并且解决了绝缘管母线下坠及损伤其外绝缘问题,通过滑动侧扶减振装置及托件连接装置的软连接解决绝缘管母线热胀冷缩问题,通过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解决绝缘管母线的减振问题。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有造价低,安全性高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主视剖面图,为便于查看,已将塔筒隐去;
[0015]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左视图,为便于查看,已将部分塔筒隐去;
[0016]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托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0018]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在M-M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0]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托件连接装置10和至少一侧向滑扶减振装置20。
[0021]托件连接装置10包括设置于风电塔筒30内的若干第一支架11、一第一减振器12、一托件13和若干连接件14。
[0022]第一支架11固定于塔筒30内壁上,托件13包括顶板131、底板132和连接顶板131、底板132的固定臂133。顶板131开设有若干顶板孔1311,底板132开设有若干底板孔1321,若干绝缘管母线40从上方通过托件13的顶板孔1311与连接件14电性连接。托件13与第一支架11之间设置有第一减振器12。
[0023]当托件13连接装置安装在最下段塔筒底部时,出线电缆分别连接到连接件14上,当托件13连接装置安装在非最下段塔筒底部时,连接件14通过软连接15与另一配对绝缘管母线40电性连接,该另一配对绝缘管母线40系从托件13下方穿过底板孔1321与软连接15电性连接。
[0024]请参阅图5,侧向滑扶减振装置20包括若干第二支架21、一第二减振器22、一支板23、若干抱件24和若干滑动定位件25。第二支架21固定于塔筒30内壁上,滑动定位件25固定于配对绝缘管母线40外,滑动定位件25外设置有抱件24,滑动定位件25与抱件24可相对滑动,抱件24固定于支板23上,支板23与第二支架21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减振器22。
[0025]优选地,所述绝缘管母线40系管形母线外覆绝缘层形成。
[0026]优选地,在每段塔筒内,每相绝缘管母线40的管形导体焊接为一体,这能最大限度减低机械连接点。
[0027]优选地,所述软连接15外设置有绝缘防护罩16,绝缘防护罩16为整体套置于若干软连接15外或分别套置于若干软连接15外。
[0028]优选地,所述第一减振器12设置于托件的下方或者侧面。
[0029]优选地,所述抱件24为绝缘屏蔽管。
[0030]优选地,所述滑动定位件25为滑环。
[0031]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托件连接装置10实现电能由风力发电机向下的传输,并且解决了绝缘管母线下坠及损伤其外绝缘问题,通过滑动侧扶减振装置20及托件连接装置10的软连接15解决绝缘管母线热胀冷缩问题,通过第一减振器12和第二减振器22解决绝缘管母线的减振问题。
[003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有造价低,安全性高的优点。
[0033]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相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托件连接装置和至少一侧向滑扶减振装置,所述托件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风电塔筒内的若干第一支架、至少一第一减振器、一托件、若干连接件和若干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塔筒内壁上,所述托件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顶板、底板的固定臂,所述顶板开设有若干顶板孔,所述底板开设有若干底板孔,若干绝缘管母线从上方通过所述托件的顶板孔与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连接件通过软连接与另一配对绝缘管母线电性连接,该另一配对绝缘管母线系从托件下方穿过底板孔与软连接电性连接,所述托件的底板与支架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减振器;所述侧向滑扶减振装置包括若干第二支架、至少一第二减振器、一支板、若干抱件和若干滑动定位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于塔筒内壁上,所述滑动定位件固定于所述配对绝缘管母线外,所述滑动定位件外设置有所述抱件,所述滑动定位件与所述抱件可相对滑动,所述抱件固定于所述支板上,所述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减振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管母线系管形母线外覆绝缘层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每段塔筒内,每相管形导体焊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外设置有绝缘防护罩,所述绝缘防护罩为整体套置于所述若干软连接外或分别套置于若干软连接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器设置于所述托件的下方或者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抱件为绝缘屏蔽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定位件为滑环。
【文档编号】H02G5/00GK204118636SQ20142058765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0日
【发明者】王日新, 于欣 申请人:天津沃尔法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