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叠加式移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04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叠加式移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电源装置由三部分叠加而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太阳能电源管理系统盒体、逆变器盒体和充电电池盒体,上述三个部分可以互相叠加,互换上下位置;

每一个盒体的左、右侧面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便携部件;

太阳能电源管理系统盒体顶面设有太阳能板,正面设有输入输出模块,侧面设有功能按键区;逆变器盒体内设有散热器和风扇;充电电池盒体内设有充电电池;

每一个盒体由顶面、底面,左、右侧面,正面和背面连接而成,左、右侧面与正面、背面之间通过四根加强筋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叠加式移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部件由上、下固定板组成,上固定板设有上盖背带槽,下固定板设有与上盖背带槽相配合的主体背带槽;上、下固定板分别设置在左、右侧面的上、下端,上、下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加强筋相连,左、右侧面的下方分别设有一向内凸起,对应设置的支撑条,支撑条的内侧面呈斜面,该斜面与盒体的底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

下固定的主体背带槽两侧分别设有一主体固定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叠加式移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源管理系统盒体的背面中部设有皮带扣,皮带扣的两侧设有对称的固定卡扣;

太阳能电源管理系统盒体的正面设有两个方形面板,一个方形面板设有交流电源输出端,另一个方形面板设有交流电源输入端,两个方形面板之间设有方形凸台,方形凸台上设有保险丝,方形凸台与交流电源输入端之间设有直流电源输出端和直流电源输入端,交流电源输入端下方设有内嵌的凹槽,凹槽内设有点火接头,正面上方设有加强块;

太阳能电源管理系统盒体的侧面与设在侧面左右端的加强筋之间通过两个连接面相连,所述的连接面与侧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叠加式移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逆变器盒体的左、右侧面的内侧壁分别设有一散热器,逆变器盒体的底面靠近正面处设有一台阶状的底座,底座上设有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的一面与正面的内侧壁相贴合,第一电路板的上方设有一L型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设有两组并列的第一插座,第一电路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风扇,逆变器盒体的正面设有两个与风扇相对应的出风口,逆变器盒体的背面开设有一方形槽孔,方形槽孔内嵌设有一电源插座;

逆变器盒体的顶面设有一盖体,逆变器盒体的盖体一侧边设有一向内凹陷的方形缺口,所述的两组第一插座的顶部设置于方形缺口内,盖体呈方形,方形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一内凹的圆弧形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叠加式移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充电电池盒体的正面内侧壁设有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上方设有两组并列的第二插座,充电电池盒体内设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的上顶部与第二插座的底部之间设有一距离差,充电电池盒体的顶部设有一盖体,充电电池盒体的盖体一侧边设有一向内凹陷的方形缺口,该方形缺口的大小与两组第二插座的大小相配合,充电电池盒体的盖体呈方形,方形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一内凹的圆弧形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叠加式移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条的底部面积大于支撑条的顶部面积,支撑条内侧面与盒体的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5-45度,支撑条内侧面与盒体底面之间成型一个三角形的间隙,间隙高度为1.5-2.5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叠加式移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筋呈圆柱形,加强筋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下固定板相连,上固定板设有与加强筋相配合的连接孔,加强筋的顶部卡设于连接孔内,下固定板与加强筋连接呈一体;

上、下固定板与盒体的顶面相连,并沿着顶面的两侧边向外延伸,上、下固定板的宽度范围为1.5-3cm;

上盖背带槽和主体背带槽分别设置于上、下固定板的中部位置,上盖背带槽和主体背带槽的长度占到上、下固定板长度的1/3-1/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叠加式移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面与侧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30-140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