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保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176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电缆保持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对穿过配线用开口的电缆加以保持的电缆保持件。



背景技术:

譬如,机床具备用钻头、铣刀等工具对工件进行机械加工的工作舱、和对工作舱内的加工机进行控制的控制舱。控制舱里收容有驱动器、计算机等控制装置。加工机和控制装置用电缆连接。在控制舱的箱体开设用于使电缆穿过的配线用开口。电缆保持件安装于控制舱的箱体,该电缆保持件具有对电缆加以保持的作用和遮挡外气的作用。机床配置于工厂内。工厂内的空气含有尘埃、油、冷却液等。含有这些的空气一旦进入控制舱内,就构成控制装置故障的隐患。电缆保持件则防止含有这些的空气从配线用开口侵入控制舱内。

图10和图11所示的已有电缆保持件已为人所知(参见专利文献1)。图10为已有电缆保持件的俯视图,图11为其立体图。图10中,1为箱体,2为穿过它的电缆,3a、3b为海绵等软质部件,4a、4b为压持软质部件的压件。如图11所示,通过用可弹性形变的软质部件3a、3b夹持电缆2,可对电缆2加以保持,且可封塞箱体1的配线用开口。

已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实开昭61-17978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然而,已有电缆保持件存在这样的问题:软质部件3a、3b夹持电缆2的部分产生微小间隙5(参见图10),箱体1的内部通过该间隙5与外气连通。虽然有人提出在软质部件3a、3b与电缆2接触的面设多条缝隙以提高软质部件3a、3b的伸缩性,防止产生间隙,但是仍然没有改变产生微小间隙之事。

对此,本发明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电缆保持件,其能减少在软质部件夹持电缆的部分产生的间隙,能提高气密性。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缆保持件,为对穿过配线用开口的电缆加以保持的电缆保持件,其中,具备带第一及第二面对面的软质部件、安装于上述第一面对面且带毛绒的第一密封部件、安装于上述第二面对面且带毛绒的第二密封部件;上述第一密封部件和上述第二密封部件夹持电缆时,上述第一密封部件的上述毛绒和上述第二密封部件的上述毛绒接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在软质部件的第一及第二面对面安装带毛绒的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因为藉第一密封部件的毛绒和第二密封部件的毛绒夹持电缆,所以能减少在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夹持电缆的部分产生的间隙,能提高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的机床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机床的后视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机床的控制舱的配线用开口的详图。

图4是从箱体内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的剖视图。

图8是图4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10是已有电缆保持件的俯视图。

图11是已有电缆保持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7:电缆;20:箱体;21:电缆保持件;24:第一支撑部件;24b:第一支撑部件的密封支撑部;25:第一软质部件;25a:第一平面部;25b:第二平面部;26、26a、26b:第一密封部件;27:第二支撑部件;28、28a、28b:第二软质部件;28a1:第三平面部;28b1:第四平面部;29、29a、29b:第二密封部件;41:起绒纱线(毛绒);42:坯布;51:软质部件;53a、53b:第一及第二面对面;55a、55b: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图1给出安装本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的机床的前面侧立体图。机床具备:收容有对工件进行机械加工的加工机的工作舱11、和收容有对加工机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的控制舱12。控制舱12安装于工作舱11的背面。另外,图1中,标号13为让工件进出的门扇,标号14为操作板,标号15为检修口,标号16为冷却液罐。

图2给出机床的后视立体图。工作舱11的加工机和控制舱12的控制装置用电缆17连接。在工作舱11的箱体开设使电缆17穿过的配线用开口11a。在控制舱12的箱体也开设使电缆17穿过的配线用开口12a。另外,在控制舱12的箱体还开设使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缆18穿过的配线用开口12b。

图3给出控制舱12的配线用开口12a的详图。加工机和控制装置用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等各种电缆17连接。在控制舱12的箱体20开设譬如四边形配线用开口12a。在箱体20的内部安装对电缆17加以保持且封塞配线用开口12a的电缆保持件21(参见图4)。电缆保持件21具有使电缆17弯曲90度的作用。

图4给出从箱体20内侧观察到的电缆保持件21的立体图。电缆保持件21由两个部件构成,即由基体部22和盖部23组合而成。基体部22用螺钉等紧固件安装于箱体20。盖部23可拆卸地安装于基体部22。电缆17通过电缆固定件19固定于基体部22。

图5给出将盖部23从基体部22拆下后状态的电缆保持件21的立体图。基体部22具备:由包围配线用开口12a(参见图3)的金属制框体构成的第一支撑部件24、粘接于第一支撑部件24的第一软质部件25、和粘接于第一软质部件25的第一密封部件26。盖部23具备:可拆卸地安装于基体部22的合成树脂制箱形第二支撑部件27、粘接于第二支撑部件27的第二软质部件28、和粘接于第二软质部件28的第二密封部件29。

图6给出基体部22及盖部23的立体分解图。在基体部22的第一支撑部件24形成与配线用开口12a(参见图3)相适应的长方形开口24a。第一支撑部件24一体地具有:沿着长方形开口24a的长边的密封支撑部24b、和相对密封支撑部24b弯曲90度的电缆支架24c。第一软质部件25安装于密封支撑部24b。电缆固定件19(参见图4)固定于电缆支架24c。第一支撑部件24的形状为左右对称。在第一支撑部件24的左右两侧一体形成盖引导壁31。盖引导壁31具备:对盖部23的引导突起32a、32b进行引导的导槽33a、33b、和对盖部23进行定位的竖片34。在基体部22的第一支撑部件24的下面安装用于将箱体20与第一支撑部件24之间密封的框形密封垫35。

第一软质部件25形成为细长的正方体形状,以沿着长方形开口24a的长边的方式安装于密封支撑部24b。第一软质部件25由柔软多孔质发泡体构成,譬如由聚氨酯等合成树脂发泡成形得到的海绵、以橡胶为原料的橡胶海绵等构成。

图6中第一软质部件25的侧面25a(该侧面25a称作第一平面部25a)和上面25b(该上面25b称作第二平面部25b)构成第一面对面。第一平面部25a和第二平面部25b正交。第一密封部件26a、26b安装于第一和第二平面部25a、25b。

盖部23的第二支撑部件27具备:形成为箱形的密封收容部36、引导突起32a、32b和挂钩37。第二软质部件28a、28b安装于密封收容部36的内壁。第二软质部件28a、28b均形成为细长正方体。第二软质部件28a、28b也和第一软质部件25一样,由柔软多孔质发泡体构成。

第二软质部件28a的侧面28a1(该侧面28a1称作第三平面部28a1)与第一软质部件25的第一平面部25a平行。第二软质部件28b的侧面28b1(该侧面称作第四平面部28b1)对第三平面部28a1倾斜40~60度,且以接近第一软质部件25的方式倾斜。第三平面部28a1和第四平面部28b1构成第二面对面。第二密封部件29a、29b安装于第三和第四平面部28a1、28b1。

第二支撑部件27的形状为左右对称。第二支撑部件27的引导突起32a、32b、挂钩37配置于第二支撑部件27左右两侧。当将第二支撑部件27的引导突起32a、32b嵌入第一支撑部件24的导槽33a、33b,一边靠弹性推压挂钩37一边使第二支撑部件27沿一方向(沿长方形开口24a的短边的方向)移动到给定位置时,挂钩37靠弹力复位,挂钩37的三角形爪37a与第一支撑部件24的竖片34卡挂。据此,第二支撑部件27被固定于第一支撑部件24。在挂钩37形成多个爪37a,以使得能够多级调整第二支撑部件27的位置。在第二支撑部件27的下面安装用于将第一支撑部件24与第二支撑部件27之间密封的コ形密封垫38。

图7给出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26、29的剖视图。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26、29结构相同。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26、29具备:作为毛绒的起绒纱线41、支撑起绒纱线41的坯布42、和用于防止起绒纱线41脱掉的涂层43。坯布42是以纬纱42a和经纱42b织成的纺织品或编织品。起绒纱线41在坯布42起绒织成。起绒纱线41形成为环状或者形成为将环切割后而成的环切状(本图7给出环切状的起绒纱线41),具有柔性。涂层43系通过从坯布42里面涂布涂布剂而形成。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26、29通过双面胶带、粘接剂等粘接手段粘接于第一及第二软质部件25、28。另外,也能利用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26、29的涂层43进行粘接。

坯布42的纤维材质并无特别限定,譬如可为丙烯55%、聚酯45%。起绒纱线41的纤维的长度、纵面、密度也无特别限定,譬如能设为毛爪(毛绒部分)长度:3mm~30mm,纤维的纤度:0.8丹尼尔~15丹尼尔,纤维的密度:宽度方向16根~22根/英寸、纵向网目16~32目/英寸。若向起绒纱线41涂布油,使起绒纱线41含油,则能更有效地防止含油、冷却液、尘埃等的空气侵入。油譬如可采用硅系油、氟系油。

图8给出于基体部22固定了盖部23后状态的电缆保持件21的剖视图。于基体部22固定盖部23时,电缆17则被夹于安装于第一软质部件25的第一密封部件26a、26b与安装于第二软质部件28a、28b的第二密封部件29a、29b之间。此时,第一密封部件26的起绒纱线41与第二密封部件29的起绒纱线41接触。由于第一软质部件25及第二软质部件28比支撑它们的金属制第一支撑部件24及树脂制第二支撑部件27柔软,所以第一软质部件25及第二软质部件28a、28b弹性形变。即使第一及第二软质部件25、28a、28b弹性形变,第一密封部件26a、26b的起绒纱线41和第二密封部件29a、29b的起绒纱线41也封塞电缆17周围产生的间隙。因此,可获得气密性高的电缆保持件21。

另外,在第一软质部件25设置正交的第一及第二平面部25a、25b(参见图6),在第二软质部件28a设置与第一平面部25a平行的第三平面部28a1和相对第三平面部28a1倾斜的第四平面部28b1,安装在了第一及第二平面部25a、25b上的第一密封部件26a、26b的起绒纱线41和安装在了第三及第四平面部28a1、28b1上的起绒纱线41接触,据此,即便90度弯曲电缆17,也能提高电缆保持件21的气密性。

图9给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缆保持件的立体图。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软质部件25与第二软质部件28是分离的,而本实施方式中,软质部件51是由单一部件构成。软质部件51的中央有切豁52。切豁52的壁面构成第一及第二面对面53a、53b。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二面对面53a、53b的夹持电缆17的部分形成半圆形凹陷54。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55a、55b安装于第一及第二面对面53a、53b。图9中标号56表示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55a、55b的交界。软质部件51用被一分为二而成的作为第一及第二支撑部件的半壳体58a、58b覆盖。于半壳体58a、58b形成用于安装于箱体20的螺孔。正如本实施方式所示,软质部件51也能由单一部件构成。

须指出的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在不改变本发明构思范围内可以变更为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是将电缆90度弯曲的电缆保持件,但是电缆直线延伸也可。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是在机床的控制舱箱体安装电缆保持件之例,但是也能在机床的工作舱箱体安装电缆保持件。

本发明的电缆保持件,并非仅限于机床,也能安装于运输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木工机械、机器人、半导体制造装置、液晶制造装置等各种机械或建筑物等。

本说明书基于2014年5月15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14-101392号专利申请,在此包含其全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