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曳引机以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874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旋转电机、曳引机以及电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6-051905(申请日:2016年3月16日)为基础,从该申请享受优先权。本申请参照该申请,从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旋转电机、曳引机以及电梯。



背景技术:

电磁电机由于节能、co2削减等理由而寻求进一步的高性能化,以小型轻量化、高效率化、高转矩化、高输出化等为代表的性能日益飞跃地提高。若将电磁电机以磁通量的方向大致分类,则能够分类为(1)径向磁通电机、(2)轴向磁通电机、(3)横向磁通电机。其中,径向磁通电机在性价比上特别优越,作为通用型致动器的代表性的机械要素而被大范围使用于产业界的各种产品中。此外,轴向磁通电机具有3维方向的复杂磁路结构,特别被应用于中型·大型用的薄型大口径电机领域。

另一方面,横向磁通电机例如具备具有永久磁体的转子件、和具有环状线圈以及定子铁芯的电枢。环状线圈形成为以旋转轴为中心的环状。此外,定子铁芯例如由包围环状线圈的多个u字形铁芯(以下,称为u字定子铁芯)构成。根据这样的横向磁通电机,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多极化,所以能够得到小型且大转矩的电机。也就是说,在径向磁通电机、轴向磁通电机中,需要用于在多个插槽中插入线圈的死区。另一方面,在横向磁通电机中,例如只要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排列有多个u字定子铁芯即可,因此一般而言易于多极化。此外,具有环状线圈和u字定子铁芯的电枢具有由线圈产生的磁通量难以向外部泄露的构造。因此,基于线圈的磁场产生效率高,与具有线圈端的径向磁通电机、轴向磁通电机相比,能够期待小型化。

然而,旋转电机被期待进一步的性能提高。另一方面,旋转电机存在若刚性降低则噪音变大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维持较高的刚性的旋转电机、曳引机以及电梯。

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具有轴、绕组、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所述绕组为沿着所述轴的旋转方向的环状。所述定子铁芯具有沿着所述绕组配置的多个定子磁极。所述转子铁芯具有面对所述多个定子磁极的多个转子磁极。所述定子铁芯以及所述转子铁芯的至少一方具有分别形成为环状且在所述轴的轴方向上相互重叠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二部件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二绝缘部。在所述第一绝缘部以及所述第二绝缘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一体连结。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维持较高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1b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件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转子铁芯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3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转子铁芯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c是沿着图3b所示的第一转子铁芯的f3c-f3c线的剖视图。

图4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b是沿着图4a所示的转子的f4b-f4b线的剖视图。

图4c是沿着图4a所示的转子的f4c-f4c线的剖视图。

图4d是将图4c所示的转子的f4d线所包围的区域放大而示出的剖视图。

图5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件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6a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定子铁芯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6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定子铁芯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c是沿着图6b所示的第一定子铁芯的f6c-f6c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枢的剖视图。

图8是将图7所示的电枢的f8线所包围的区域放大而示出的剖视图。

图9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件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11a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转子铁芯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11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转子铁芯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c是沿着图11b所示的第三转子铁芯的f11c-f11c线的剖视图。

图12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b是沿着图12a所示的转子的f12b-f12b线的剖视图。

图12c是沿着图12a所示的转子的f12c-f12c线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14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件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16a是沿着图15所示的定子铁芯的f16a-f16a线的剖视图。

图16b是沿着图15所示的定子铁芯的f16b-f16b线的剖视图。

图17a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衬垫和第一定子铁芯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17b是表示将第三实施方式的衬垫和第一定子铁芯连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a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u相的第二定子铁芯、衬垫、和v相的第一定子铁芯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18b是表示将第三实施方式的u相的第二定子铁芯、衬垫、和v相的第一定子铁芯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0是概略性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车的图。

图21是将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车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图。

图22是概略性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风力发电装置的图。

图23是概略性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的图。

标号说明

1……旋转电机,4……基本单元,ru……转子铁芯,mr……转子磁极,r1……第一转子铁芯(第一铁芯),r2……第二转子铁芯(第二铁芯),r3……第三转子铁芯(第三铁芯),21……第一部件,22……第二部件,25……第一转子绝缘层(第一绝缘层),26……第二转子绝缘层(第二绝缘层),41……第一固定部件,42……第二固定部件,sl1r……第一绝缘狭缝(第一绝缘部),sl2r……第二绝缘狭缝(第二绝缘部),sl3……第三绝缘狭缝(第三绝缘部),sl3a……第三绝缘狭缝的第一部分,sl3b……第三绝缘狭缝的第二部分,52……衬垫,su……定子铁芯,ms……定子磁极,s1……第一定子铁芯(第一铁芯),s2……第二定子铁芯(第二铁芯),s3……第三定子铁芯(第三铁芯),71……第一部件,72……第二部件,75……第一定子绝缘层(第一绝缘层),76……第二定子绝缘层(第三绝缘层),77……第三定子绝缘层(第二绝缘层),81……第一部件(第三部件),82……第二部件(第四部件),85、86……连结部,sl1s……第一绝缘狭缝(第一绝缘部),sl2s……第二绝缘狭缝(第二绝缘部),sl4……第四绝缘狭缝(第四绝缘部),120……电梯,123……缆绳,124……曳引机,131……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曳引机以及电梯。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具有同一或类似的功能的结构附加同一标号。并且,有时省略这些结构的重复说明。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先定义轴12的轴方向z、径方向r、以及旋转方向θ。轴12的轴方向z是与旋转电机1的旋转中心轴(轴线)c大致平行的方向。轴12的径方向r是与轴方向z大致正交的方向,是从旋转中心轴c放射状地离开的方向及其相反方向(接近旋转中心轴c的方向)。轴12的旋转方向θ是与轴方向z以及径方向r大致正交的方向,是一边与旋转中心轴c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边绕旋转中心轴c旋转的方向。

此外本申请所说的“绝缘”意味着电绝缘。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a至图8,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

图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整体的立体图。图1b是将图1a所示的旋转电机1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是沿着轴12的轴方向z形成磁路的横向磁通电机(横向磁通量型电机)。

若详细叙述,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具备转子件2和定子件3。转子件2形成为圆筒形状,沿着旋转电机1的旋转中心轴c配置。转子件2被定子件3的轴承53a、53b(参照图5),以能够在旋转方向θ上旋转的方式支撑。定子件3将转子件2作为整体而包围。

此外,若从其他观点来看,旋转电机1具有在轴方向z上排列配置的多个基本单元4。如图1b所示,各基本单元4具有转子件2中包含的转子11、和定子件3中包含的电枢51。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1是3段式(3相)的旋转电机,具有在轴方向z上排列的3组(u相、v相、w相)基本单元4。

接着,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转子件2。

如图1b所示,转子件2具有在轴方向z上排列配置的多个(例如三个)转子11、和安装有多个转子11的轴12。多个转子11与相互不同的基本单元4对应配置。轴12形成为沿着轴方向z的圆柱状,被插嵌至多个转子11中。轴12被定子件3的轴承53a、53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

图2是将转子件2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所示,转子件2的各转子11具有第一转子铁芯r1、第二转子铁芯r2、以及第三转子铁芯r3。第一转子铁芯r1是“第一铁芯(第一铁芯部件)”的一例。第二转子铁芯r2是“第二铁芯(第二铁芯部件)”的一例。第三转子铁芯r3是“第三铁芯(第三铁芯部件)”的一例。第一转子铁芯r1、第二转子铁芯r2、以及第三转子铁芯r3被相互连结而一体化,从而形成其他观点中的一个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单元)ru。

如图2所示,第一转子铁芯r1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在轴方向z上相互分离而配置。第一转子铁芯r1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各自形成为沿着旋转方向θ的圆环状(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环状)。第一转子铁芯r1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各自设置有例如多个永久磁体(未图示),从而在第一转子铁芯r1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的外周面上具有多个(例如24个)转子磁极mr(参照图3a)。多个转子磁极mr在旋转方向θ上排列配置。例如,多个转子磁极mr在第一转子铁芯r1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的外周面上,以n极和s极在旋转方向θ上交替的方式配置。多个转子磁极mr与电枢51的多个定子磁极ms(后述)在径方向r上面对。

如图2所示,第一转子铁芯r1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各自在轴方向z上被分割为多个部件。例如,第一转子铁芯r1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各自在轴方向z上被分割为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22。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各自分别形成为沿着旋转方向θ的圆环状(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环状),具有相互大致相同的外形。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在轴方向z上相互重叠。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各自具有上述的多个转子磁极mr。

图3a是将第一转子铁芯r1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3b是表示第一转子铁芯r1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c是沿着图3b所示的第一转子铁芯r1的f3c-f3c线的剖视图。

如图3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部件21具有沿着轴方向z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一绝缘部sl1r(以下,称为第一绝缘狭缝sl1r)。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绝缘狭缝sl1r在轴方向z上贯通第一部件21。例如,第一绝缘狭缝sl1r具有在轴方向z上贯通了第一部件21的贯通槽,该贯通槽被包含空气或真空的绝缘体充满从而形成。第一绝缘狭缝sl1r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为第一部件21的一部分。此外,第一绝缘狭缝sl1r在径方向r上从第一部件21的内周面贯通至外周面。第一绝缘狭缝sl1r将在第一部件21中沿着旋转方向θ形成的环状的电气流路电隔断。另外,上述贯通槽中充满的绝缘体不限于空气、真空,也可以是绝缘纸、合成树脂部件那样的有形物。与绝缘体相关的该定义对于其他狭缝状的绝缘部也是同样的。

同样,第二部件22具有沿着轴方向z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二绝缘部sl2r(以下,称为第二绝缘狭缝sl2r)。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绝缘狭缝sl2r在轴方向z上贯通第二部件22。例如,第二绝缘狭缝sl2r具有在轴方向z上贯通了第二部件22的贯通槽,该贯通槽被包含空气或真空的绝缘体充满从而形成。第二绝缘狭缝sl2r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成第二部件22的一部分。此外,第二绝缘狭缝sl2r在径方向r上从第二部件22的内周面贯通至外周面。第二绝缘狭缝sl2r将在第二部件22中沿着旋转方向θ形成的环状的电气流路电隔断。

并且,如图3b所示,在第一绝缘狭缝sl1r以及第二绝缘狭缝sl2r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相互错开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一体连结。换言之,第一绝缘狭缝sl1r和第二绝缘狭缝sl2r并没有在轴方向z上排列。此外,若从其他观点来看,第一绝缘狭缝sl1r面对第二部件22中没有设置狭缝的区域。第二绝缘狭缝sl2r面对第一部件21中没有设置狭缝的区域。例如,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将具有相互同一形状且相互相反朝向的面对齐,从而以第一绝缘狭缝sl1r和第二绝缘狭缝sl2r不重叠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第一绝缘狭缝sl1r和第二绝缘狭缝sl2r在旋转方向θ上错开的距离大于相互相邻的两个转子磁极mr的磁极间距离lr。另外本申请所说的“磁极间距离”,是在旋转方向θ上相互相邻的两个磁极中,一个磁极的旋转方向θ上的中心与另一个磁极的旋转方向θ上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另外,第一绝缘狭缝sl1r和第二绝缘狭缝sl2r的错开量不限定于上述例。

如图3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转子铁芯r1具有被设置于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22的边界部分的第一转子绝缘层25。第一转子绝缘层25是“第一绝缘层”的一例。例如,第一转子绝缘层25是被夹在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22之间的绝缘性片材(绝缘纸或合成树脂制的片材)。第一转子绝缘层25在轴方向z上位于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22之间,将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22之间电绝缘。另外本申请所说的“被设置于两个部件的边界部分的绝缘层”不限定于被夹在两个部件之间的绝缘性片材,也可以是被设置在两个部件之中至少一方的部件的表面的绝缘层。这样的绝缘层例如通过对部件的表面实施绝缘处理(氧化处理、绝缘材料的涂覆等)而形成。与绝缘层相关的该定义对于其他绝缘层也是同样的。此外本申请所说的“绝缘层”的用语是为了与“狭缝状的绝缘部”相区分且便于说明而添加的用语。因此,“绝缘层”的用语也可以被替换称为“绝缘部”或“表面绝缘部”等。

接着,说明将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22连结的连结构造。

如图3a所示,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各自分别具有在轴方向z上开口的第一安装孔31、第二安装孔32、以及第三安装孔33。第一安装孔31、第二安装孔32、以及第三安装孔33在旋转方向θ上排列配置。

第一部件21的第一安装孔31和第二部件22的第一安装孔31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对应的位置(相互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轴方向z上相互连通。同样,第一部件21的第二安装孔32和第二部件22的第二安装孔32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对应的位置(相互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轴方向z上相互连通。第一部件21的第三安装孔33和第二部件22的第三安装孔33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对应的位置(相互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轴方向z上相互连通。

此外,第一转子铁芯r1具有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以及第三固定部件43。第一固定部件41被插入至第一部件21的第一安装孔31和第二部件22的第一安装孔31,将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22连结。第二固定部件42被插入至第一部件21的第二安装孔32和第二部件22的第二安装孔32,将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22连结。第三固定部件43被插入至第一部件21的第三安装孔33和第二部件22的第三安装孔33,将第一部件21和第二部件22连结。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以及第三固定部件43在旋转方向θ上排列配置。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以及第三固定部件43各自也可以是被压入至安装孔31、32、33的销部件,也可以是与安装孔31、32、33螺合的螺栓,也可以是其他固定部件。

并且,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绝缘狭缝sl1r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于第一固定部件41和第二固定部件42之间(第一部件21的第一安装孔31和第一部件21的第二安装孔32之间)。另一方面,第二绝缘狭缝sl2r被设置于偏离第一固定部件41以及第二固定部件42之间的区域。因此,第一固定部件41和第二固定部件42通过第二部件22中不具有狭缝的部分(没有被狭缝断开的部分)而相互连结。

同样,第二绝缘狭缝sl2r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于第二固定部件42和第三固定部件43之间(第二部件22的第二安装孔32和第二部件22的第三安装孔33之间)。另一方面,第一绝缘狭缝sl1r被设置于偏离第二固定部件42以及第三固定部件43之间的区域。因此,第二固定部件42和第三固定部件43通过第一部件21中不具有狭缝的部分(没有被狭缝断开的部分)而相互连结。

此外如图3c所示,优选的是,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以及第三固定部件43各自至少在表面上具有绝缘部45。例如,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以及第三固定部件43各自通过在其表面被实施了绝缘处理而具有绝缘部45。也可以是,取代以上,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以及第三固定部件43各自通过其本身由绝缘部件形成从而至少在表面上具有绝缘部45。另外,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以及第三固定部件43的绝缘部45不是必须的结构要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包含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安装孔31、32、33以及固定部件41、42、43的连结构造称为“连结构造46”。

接着,说明第三转子铁芯r3。

图4a是表示转子11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b是沿着图4a所示的转子11的f4b-f4b线的剖视图。图4c是沿着图4a所示的转子11的f4c-f4c线的剖视图。图4d是将图4c所示的转子11的f4线所包围的区域放大而示出的剖视图。

如图4a所示,第三转子铁芯r3形成为沿着第一转子铁芯r1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的内周面的圆环状,被插嵌至第一转子铁芯r1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中。第三转子铁芯r3在径方向r上面对第一转子铁芯r1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而将第一转子铁芯r1和第二转子铁芯r2磁性连结。由此,例如,形成从第一转子铁芯r1经由第三转子铁芯r3朝向第二转子铁芯r2的磁路(磁通量流路)。另外本申请所说的“磁性连结”意味着在两个部件之间磁通量通过的配置关系,也包含没有物理地相接的情况。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转子铁芯r3具有沿着轴方向z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三绝缘部sl3(以下,称为第三绝缘狭缝sl3)。本实施方式的第三绝缘狭缝sl3在轴方向z上贯通第三转子铁芯r3。例如,第三绝缘狭缝sl3具有在轴方向z上贯通了第三转子铁芯r3的贯通槽,该贯通槽被包含空气或真空的绝缘体充满从而形成。第三绝缘狭缝sl3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为第三转子铁芯r3的一部分。此外,第三绝缘狭缝sl3在径方向r上从第三转子铁芯r3的内周面贯通至外周面。第三绝缘狭缝sl3将在第三转子铁芯r3中沿着旋转方向θ形成的环状的电气流路电隔断。

并且,如图4b所示,在第三绝缘狭缝sl3相对于第一绝缘狭缝sl1r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对应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三转子铁芯r3与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一体连结。即,第三绝缘狭缝sl3在径方向r上与第一绝缘狭缝sl1r排列。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21具有分开位于第一绝缘狭缝sl1r的两侧的第一部分21a和第二部分21b。第三转子铁芯r3具有分开位于第三绝缘狭缝sl3的两侧的第一部分r3a和第二部分r3b。第一部件21的第一部分21a与第三转子铁芯r3的第一部分r3a相邻,与第三转子铁芯r3的第一部分r3a磁性连结。第一部件21的第二部分21b与第三转子铁芯r3的第二部分r3b相邻,与第三转子铁芯r3的第二部分r3b磁性连结。

另一方面,如图4c所示,在第三绝缘狭缝sl3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与第二绝缘狭缝sl2r不同的位置(从第二绝缘狭缝sl2r错开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三转子铁芯r3与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一体连结。即,第三绝缘狭缝sl3在径方向r上不与第二绝缘狭缝sl2r排列。第三绝缘狭缝sl3面对第二部件22中没有设置狭缝的区域。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22具有分开位于第二绝缘狭缝sl2r的两侧的第一部分22a和第二部分22b。第二部件22的第一部分22a与第三转子铁芯r3的第一部分r3a相邻,与第三转子铁芯r3的第一部分r3a磁性连结。第二部件22的第二部分22b与第三转子铁芯r3的第二部分r3b相邻,与第三转子铁芯r3的第二部分r3b磁性连结。

此外,如图4d所示,转子11具有被设置于第一部件21和第三转子铁芯r3的边界部分、以及第二部件22和第三转子铁芯r3的边界部分的至少一方的第二转子绝缘层26。第二转子绝缘层26是“第二绝缘层”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子绝缘层26至少被设置于第二部件22和第三转子铁芯r3的边界部分。第二转子绝缘层26在径方向r上位于第二部件22和第三转子铁芯r3之间(至少是第二部件22的第一部分22a和第三转子铁芯r3的第二部分r3b之间),将第二部件22和第三转子铁芯r3之间电绝缘。

接着,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定子件3。

图5是将定子件3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5所示,定子件3具有在轴方向z上排列配置的多个(例如三个)电枢51、多个衬垫52、一对轴承53a、53b、一对轴承支架54a、54b。多个电枢51与相互不同的基本单元4相对应地配置。各电枢51相对于转子件2的转子11在径方向r上具有规定的空隙地对置配置。多个衬垫52被配置在多个电枢51之间。一个轴承支架54a位于旋转电机1的一个端部,且保持轴承53a。另一个轴承支架54b位于旋转电机1的另一个端部,且保持轴承53b。

如图5所示,各电枢51具有绕组61、第一定子铁芯s1、第二定子铁芯s2、以及第三定子铁芯s3。第一定子铁芯s1是“第一铁芯(第一铁芯部件)”的其他的一例。第二定子铁芯s2是“第二铁芯(第二铁芯部件)”的其他的一例。第三定子铁芯s3是“第三铁芯(第三铁芯部件)”的其他的一例。第一定子铁芯s1、第二定子铁芯s2、以及第三定子铁芯s3被相互连结而一体化,从而形成其他观点中的一个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单元)su。

本实施方式的绕组61是形成为沿着旋转方向θ的圆环状(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环状)的环线圈。绕组61对各基本单元4各设有一个。即,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合计具有三个绕组61。对三个绕组61,例如供应相位逐次相差120度的电流。另外,被供应给绕组61的电流的相位不限于上述例。

如图5所示,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在轴方向z上相互分离配置,在轴方向z上分开位于绕组61的两侧。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各自形成为沿着旋转方向θ的环状(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另外本申请所说的“环状”宽泛地意味着在中央部分具有空间的结构。本申请所说的“环状”不限于外形为圆形状的情况,还包含外形为矩形状的情况。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各自具有矩形状的外形。

此外,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各自在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的内周面具有多个(例如12个)定子磁极ms(参照图6a)。各定子磁极ms由从第一定子铁芯s1或第二定子铁芯s2的内周面向径方向r的内侧突出的凸部形成。多个定子磁极ms沿着绕组61在旋转方向θ上排列配置。通过电流被供应给绕组61,从而多个定子磁极ms被励磁。

如图5所示,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各自在轴方向z上被分割为多个部件。例如,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各自在轴方向z上被分割为第一部件71和第二部件72。例如,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分别是一张(或多张)电磁钢板(层叠钢板)。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各自分别形成为沿着旋转方向θ的环状(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具有相互大致相同的外形。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在轴方向z上相互重叠。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各自具有上述的多个定子磁极ms。

图6a是将第一定子铁芯s1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6b是表示第一定子铁芯s1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c是沿着图6b所示的第一定子铁芯s1的f6c-f6c线的剖视图。

如图6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部件71具有沿着轴方向z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一绝缘部sl1s(以下,称为第一绝缘狭缝sl1s)。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绝缘狭缝sl1s在轴方向z上贯通第一部件71。例如,第一绝缘狭缝sl1s具有在轴方向z上贯通了第一部件71的贯通槽,该贯通槽被包含空气或真空的绝缘体充满而形成。第一绝缘狭缝sl1s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为第一部件71的一部分。此外,第一绝缘狭缝sl1s在径方向r上从第一部件71的内周面贯通至外周面。第一绝缘狭缝sl1s将在第一部件71中沿着旋转方向θ形成的环状的电气流路电隔断。

同样,第二部件72具有沿着轴方向z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二绝缘部sl2s(以下,称为第二绝缘狭缝sl2s)。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绝缘狭缝sl2s在轴方向z上贯通第二部件72。例如,第二绝缘狭缝sl2s具有在轴方向z上贯通了第二部件72的贯通槽,该贯通槽被包含空气或真空的绝缘体充满而形成。第二绝缘狭缝sl2s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为第二部件72的一部分。此外,第二绝缘狭缝sl2s在径方向r上从第二部件72的内周面贯通至外周面。第二绝缘狭缝sl2s将在第二部件72中沿着旋转方向θ形成的环状的电气流路电隔断。

并且,如图6b所示,在第一绝缘狭缝sl1s以及第二绝缘狭缝sl2s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相互错开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一体连结。换言之,第一绝缘狭缝sl1s和第二绝缘狭缝sl2s不在轴方向z上排列。此外,若从其他观点来看,第一绝缘狭缝sl1s面对第二部件72中没有设置狭缝的区域。第二绝缘狭缝sl2s面对第一部件71中没有设置狭缝的区域。例如,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通过将具有相互同一形状且相互相反朝向的面对齐,从而以第一绝缘狭缝sl1s和第二绝缘狭缝sl2s不重叠的方式被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各自具有第一角部c1和第二角部c2。第二角部c2是在旋转方向θ上位于第一角部c1的旁边的角部。第一绝缘狭缝sl1s被设置于第一角部c1。第二绝缘狭缝sl2s被设置于第二角部c2。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a所示,第一绝缘狭缝sl1s和第二绝缘狭缝sl2s在旋转方向θ上错开的距离大于相互相邻的两个定子磁极ms的磁极间距离ls。另外,第一绝缘狭缝sl1s和第二绝缘狭缝sl2s的错开量不限定于上述例。

如图6c所示,第一定子铁芯s1具有被设置于第一部件71和第二部件72的边界部分的第一定子绝缘层75(绝缘性片材、或基于绝缘处理的绝缘层等)。第一定子绝缘层75是“第一绝缘层”的其他的一例。第一定子绝缘层75在轴方向z上位于第一部件71和第二部件72之间,将第一部件71和第二部件72之间电绝缘。

接着,说明第一部件71和第二部件72的连结构造。

如图6a所示,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各自分别具有在轴方向z上开口的第一安装孔31、第二安装孔32、第三安装孔33、以及第四安装孔34。第一安装孔31、第二安装孔32、第三安装孔33、以及第四安装孔34在旋转方向θ上排列配置。

第一部件71的第一安装孔31和第二部件72的第一安装孔31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对应的位置(相互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轴方向z上相互连通。同样,第一部件71的第二安装孔32和第二部件72的第二安装孔32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对应的位置(相互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轴方向z上相互连通。第一部件71的第三安装孔33和第二部件72的第三安装孔33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对应的位置(相互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轴方向z上相互连通。第一部件71的第四安装孔34和第二部件72的第四安装孔34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对应的位置(相互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轴方向z上相互连通。

此外,第一定子铁芯s1具有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第三固定部件43、以及第四固定部件44。第一固定部件41被插入至第一部件71的第一安装孔31和第二部件72的第一安装孔31,将第一部件71和第二部件72连结。第二固定部件42被插入至第一部件71的第二安装孔32和第二部件72的第二安装孔32,将第一部件71和第二部件72连结。第三固定部件43被插入至第一部件71的第三安装孔33和第二部件72的第三安装孔33,将第一部件71和第二部件72连结。第四固定部件44被插入至第一部件71的第四安装孔34和第二部件72的第四安装孔34,将第一部件71和第二部件72连结。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第三固定部件43、以及第四固定部件44在旋转方向θ上排列配置。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第三固定部件43、以及第四固定部件44各自也可以是被压入安装孔31、32、33、34的销部件,也可以是与安装孔31、32、33、34螺合的螺栓,也可以是其他固定部件。

并且,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绝缘狭缝sl1s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于第一固定部件41和第二固定部件42之间(第一部件71的第一安装孔31和第一部件71的第二安装孔32之间)。另一方面,第二绝缘狭缝sl2s被设置于偏离了第一固定部件41以及第二固定部件42之间的区域。因此,第一固定部件41和第二固定部件42通过第二部件72中不具有狭缝的部分(没有被狭缝断开的部分)相互连结。

同样,第二绝缘狭缝sl2s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于第三固定部件43和第四固定部件44之间(第二部件72的第三安装孔33和第二部件72的第四安装孔34之间)。另一方面,第一绝缘狭缝sl1s被设置于偏离了第三固定部件43以及第四固定部件44之间的区域。因此,第三固定部件43和第四固定部件44通过第一部件71中不具有狭缝的部分(没有被狭缝断开的部分)相互连结。

此外,如图6c所示,优选的是,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第三固定部件43、以及第四固定部件44各自至少在表面上具有绝缘部45。例如,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第三固定部件43、以及第四固定部件44各自通过在其表面被实施了绝缘处理而具有绝缘部45。也可以是,取代以上,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第三固定部件43、以及第四固定部件44各自通过其本身由绝缘部件形成从而至少在表面上具有绝缘部45。另外,第一固定部件41、第二固定部件42、第三固定部件43、以及第四固定部件44的绝缘部45不是必须的结构要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包含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安装孔31、32、33、34以及固定部件41、42、43、44的连结构造称为“连结构造47”。

接着,说明第三定子铁芯s3。

图7是表示电枢51的剖视图。

如图5以及图7所示,第三定子铁芯s3形成为从外侧包围绕组61、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的矩形框状,相对于绕组61、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被外嵌。第三定子铁芯s3在径方向r上面对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而将第一定子铁芯s1和第二定子铁芯s2磁性连结。由此,例如,形成从第一定子铁芯s1经由第三定子铁芯s3朝向第二定子铁芯s2的磁路(磁通量流路)。

如图5以及图7所示,第三定子铁芯s3在旋转方向θ上被分割为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第一部件81是“第三部件”的一例。第二部件82是“第四部件”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部件81形成为一侧开放的门型,从三个方向包围绕组61、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部件82形成为平板状,与第一部件81组合而从一个方向关闭第一部件81的内部空间。第二部件82从与第一部件81不同的方向面对绕组61、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

如图7所示,第三定子铁芯s3具有分别将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连结的第一连结部85和第二连结部86。第一连结部85是将第一部件81的一个端部和第二部件82连结的连结部。第二连结部86是将第一部件81的另一个端部和第二部件82连结的连结部。

此外,第三定子铁芯s3在第一连结部85以及第二连结部86的每个处具有第二定子绝缘层76(绝缘性片材、或基于绝缘处理的绝缘层等)。第二定子绝缘层76是“第三绝缘层”的一例。例如,第一连结部85的第二定子绝缘层76被设置于第一部件81的一个端部和第二部件82的边界部分,将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电绝缘。由此,第一连结部85的第二定子绝缘层76将在第三定子铁芯s3中沿着旋转方向θ形成的环状的电气流路电隔断。同样,第二连结部86的第二定子绝缘层76被设置于第一部件81的另一个端部和第二部件82的边界部分,将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电绝缘。由此,第二连结部86的第二定子绝缘层76将在第三定子铁芯s3中沿着旋转方向θ形成的环状的电气流路电隔断。

并且,如图7所示,在第一连结部85(第二定子绝缘层76)相对于第一绝缘狭缝sl1s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对应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三定子铁芯s3与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一体连结。在此,第一部件71具有分开位于第一绝缘狭缝sl1s的两侧的第一部分71a和第二部分71b。第一部件71的第一部分71a与第一部件81相邻,与第一部件81磁性连结。另一方面,第一部件71的第二部分71b与第二部件82相邻,与第二部件82磁性连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各自的第一角部c1的前端部,设置有由第一部件71、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包围的三角形状的第一间隙g1。第一间隙g1是“绝缘部”的一例。第一间隙g1也可以由空气或真空充满,也可以由合成树脂部件那样的有形的绝缘体填充。第一绝缘狭缝sl1s与第一间隙g1相通。通过设置第一间隙g1,从而第一部件71的第一部分71a与第二部件82电绝缘。此外,第一部件71的第二部分71b与第一部件81电绝缘。

另一方面,在第二连结部86(第二定子绝缘层76)相对于第二绝缘狭缝sl2s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对应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三定子铁芯s3与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一体连结。在此,如图6a所示,第二部件72具有分开位于第二绝缘狭缝sl2s的两侧的第一部分72a和第二部分72b。第二部件72的第一部分72a与第一部件81相邻,与第一部件81磁性连结。另一方面,第二部件72的第二部分72b与第二部件82相邻,与第二部件82磁性连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各自的第二角部c2的前端部,设置有由第二部件72、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包围的三角形状的第二间隙g2。第二间隙g2是“绝缘部”的一例。第二间隙g2也可以由空气或真空充满,也可以由合成树脂部件那样的有形的绝缘体填充。第二绝缘狭缝sl2s与第二间隙g2相通。通过设置第二间隙g2,从而第二部件72的第一部分72a与第二部件82电绝缘。此外,第二部件72的第二部分72b与第一部件81电绝缘。

图8是将图7所示的电枢51的f8线所包围的区域放大后的剖视图。如图8所示,电枢51优选具有被设置于第一部件71和第三定子铁芯s3的边界部分、以及第二部件72和第三定子铁芯s3的边界部分的至少一方的第三定子绝缘层77。第三定子绝缘层77是“第二绝缘层”的其他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定子绝缘层77被设置于第一部件71和第三定子铁芯s3的第二部件82的边界部分,将第一部件71和第三定子铁芯s3的第二部件82电绝缘。此外,第三定子绝缘层77被设置于第二部件72和第三定子铁芯s3的第二部件82的边界部分,将第二部件72和第三定子铁芯s3的第二部件82电绝缘。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衬垫52。

如图1b所示,多个衬垫52被配置于多个基本单元4之间,将多个基本单元4相互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1具有被设置于多个基本单元4和衬垫52的边界部分的第四定子绝缘层78(绝缘性片材、或基于绝缘处理的绝缘层等)。第四定子绝缘层78是“第四绝缘层”的一例。第四定子绝缘层78在轴方向z上位于基本单元4和衬垫52之间,将基本单元4和衬垫52之间电绝缘。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作用。

设为在旋转电机1的驱动时,将要产生绕旋转中心轴c环绕的循环电流(感应电流、环绕涡流)。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子铁芯r1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的第一部件21具有第一绝缘狭缝sl1r,从而旋转方向θ的电气流路被隔断。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部件21内的循环电流的产生。同样,第一转子铁芯r1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的第二部件22具有第二绝缘狭缝sl2r,从而旋转方向θ的电气流路被隔断。因此,能够抑制第二部件22内的循环电流的产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转子铁芯r3具有第三绝缘狭缝sl3,从而旋转方向θ的电气流路被隔断。因此,能够抑制第三转子铁芯r3内的循环电流的产生。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转子铁芯r3的第三绝缘狭缝sl3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与第一部件21的第一绝缘狭缝sl1r对应的位置。因此,在第一部件21内产生的循环电流迂回流过第三转子铁芯r3的电气流路被隔断。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第一部件21内的循环电流的产生。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转子铁芯r3和第二部件22之间通过第二转子绝缘层26被电绝缘。因此,在第二部件22内产生的循环电流迂回流过第三转子铁芯r3的电气流路被隔断。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第二部件22内的循环电流的产生。

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的第一部件71具有第一绝缘狭缝sl1s,从而旋转方向θ的电气流路被隔断。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部件71内的循环电流的产生。同样,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的第二部件72具有第二绝缘狭缝sl2s,从而旋转方向θ的电气流路被隔断。因此,能够抑制第二部件72内的循环电流的产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定子铁芯s3在第一连结部85以及第二连结部86中具有第二定子绝缘层76,从而旋转方向θ的电气流路被隔断。因此,能够抑制第三定子铁芯s3内的循环电流的产生。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定子铁芯s3的第一连结部85(绝缘层76)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与第一部件71的第一绝缘狭缝sl1s对应的位置。因此,从第一部件71迂回流过第三定子铁芯s3的循环电流的电气流路被隔断。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第一部件71内的循环电流的产生。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定子铁芯s3的第二连结部86(绝缘层76)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与第二部件72的第二绝缘狭缝sl2s对应的位置。因此,从第二部件72迂回流过第三定子铁芯s3的循环电流的电气流路被隔断。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第二部件72内的循环电流的产生。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旋转电机1,能够实现性能提高,且维持较高的刚性。即,在一般的旋转电机1中,例如有时在高速旋转域中发生动转矩的降低。这是因为由于各种铁芯中产生的循环电流的影响而感应电压降低。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中,转子铁芯ru以及定子铁芯su的第一部件21、71具有沿着轴方向z设置的第一绝缘狭缝sl1r、sl1s。此外,转子铁芯ru以及定子铁芯su的第二部件22、72具有沿着轴方向z设置的第二绝缘狭缝sl2r、sl2s。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在第一部件21、71以及第二部件22、72中产生循环电流。由此,能够实现旋转电机1的性能提高(例如高速旋转域中的动转矩的提高)。

在此,设想在转子铁芯ru以及定子铁芯su中设置了狭缝状的绝缘部的情况下,在该狭缝的周围转子铁芯ru以及定子铁芯su的刚性降低,成为振动(噪音)的原因的情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绝缘狭缝sl1r、sl1s以及第二绝缘狭缝sl2r、sl2s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一部件21、71以及第二部件22、72一体连结。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转子铁芯ru以及定子铁芯su的刚性在狭缝的周围降低,作为整体而维持较高的刚性。若转子铁芯ru以及定子铁芯su能够维持较高的刚性,则即使伴随旋转驱动,例如产生相对于定子磁极ms在旋转方向θ上的、且方向间断地变化的磁力,也能够抑制刚性降低引起的振动(噪音)等。

另外,作为抑制循环电流的产生的方法,还考虑使用了铁粉芯的结构、或使用了螺旋层叠板的结构。其中,铁粉芯由于制作上的制约而被限定于小型电机或部分的使用,制作成本也高,还需要专用设备的导入。此外,螺旋层叠板也同样,获得性、采购成本高,还需要专用设备的导入。因此,这些结构难以适用于量产电机。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不需要特殊的素材,所以能够比较廉价地制造,在量产电机的适用性方面是优越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铁芯ru以及定子铁芯su具有被设置于第一部件21、71和第二部件22、72的边界部分而将第一部件21、71和第二部件22、72之间电绝缘的绝缘层25、75。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从第一部件21、71迂回流过第二部件22、72的循环电流的电气流路、或从第二部件22、72迂回流过第一部件21、71的循环电流的电气流路隔断。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在第一部件21、71以及第二部件22、72中产生循环电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铁芯ru以及定子铁芯su的至少一方具有在轴方向z上相互分离配置的第一铁芯r1、s1以及第二铁芯r2、s2、以及在径方向r上面对第一铁芯r1、s1以及第二铁芯r2、s2而将第一铁芯r1、s1和第二铁芯r2、s2磁性连结的第三铁芯r3、s3。第一铁芯r1、s1以及第二铁芯r2、s2的至少一方具有第一部件21、71和第二部件22、72。第三铁芯r3、s3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部件21、71以及第二部件22、72的至少一方电绝缘。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从第一部件21、71以及第二部件22、72迂回流过第三铁芯r3、s3的循环电流的电气流路隔断。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在第一部件21、71以及第二部件22、72中产生循环电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铁芯ru以及定子铁芯su的至少一方具有被设置于第一部件21、71和第三铁芯r3、s3的边界部分以及第二部件22、72和第三铁芯r3、s3的边界部分的至少一方且将第一部件21、71和第三铁芯r3、s3之间以及第二部件22、72和第三铁芯r3、s3之间的至少一方电绝缘的绝缘层26、77。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与狭缝的位置无关地,将从第一部件21、71以及第二部件22、72迂回流过第三铁芯r3、s3的循环电流的电气流路隔断。由此,能够提升设计的自由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转子铁芯r3具有沿着轴方向z设置的第三绝缘狭缝sl3。在第三绝缘狭缝sl3相对于第一绝缘狭缝sl1r以及第二绝缘狭缝sl2r的至少一方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不同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三转子铁芯r3与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一体连结。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绝缘狭缝sl3相对于第二绝缘狭缝sl2r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不同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三转子铁芯r3与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一体连结。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子铁芯ru的刚性在第二绝缘狭缝sl2r的周围降低,作为整体而维持更高的刚性。

此外,若从其他观点来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绝缘狭缝sl3相对于第一绝缘狭缝sl1r以及第二绝缘狭缝sl2r的至少一方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三转子铁芯r3与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一体连结。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绝缘狭缝sl3相对于第一绝缘狭缝sl1r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三转子铁芯r3与第一部件21以及第二部件22一体连结。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第三定子铁芯s3和第一部件21的边界部分省略绝缘层26。由此,能够减少绝缘性片材或绝缘处理,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削减。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定子铁芯s3在旋转方向θ上被分割为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此外第三定子铁芯s3具有将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连结的连结部85、86、以及被设置于连结部85、86而将第一部件81和第二部件82电绝缘的绝缘层76。并且,在连结部85、86相对于第一绝缘狭缝sl1s以及第二绝缘狭缝sl2s的至少一方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三定子铁芯s3与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一体连结。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从第一部件71或第二部件72迂回流过第三定子铁芯s3的循环电流的电气流路隔断。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中的循环电流的产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铁芯ru以及定子铁芯su分别具有用于固定第一部件21、71和第二部件22、72且在旋转方向θ上排列配置的第一固定部件41以及第二固定部件42。第一绝缘狭缝sl1r、sl1s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在第一固定部件41和第二固定部件42之间。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被配置在第一绝缘狭缝sl1r、sl1s的两侧的两个固定部件41、42,第一绝缘狭缝sl1r、sl1s的周围被比较牢固地支撑。因此,能够更高地维持第一绝缘狭缝sl1r、sl1s的周围的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狭缝sl2r、sl2s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于偏离了第一固定部件41和第二固定部件42之间的区域。换言之,第一固定部件41以及第二固定部件42通过第二部件22、72中没有设置狭缝的部分(没有被狭缝分割的部分)相互连结。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两个固定部件41、42,第一绝缘狭缝sl1r、sl1s的周围被更牢固地支撑。因此,能够更高地维持第一绝缘狭缝sl1r、sl1s的周围的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1还具备将基本单元4和衬垫52之间电绝缘的绝缘层78。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从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迂回流过衬垫52的循环电流的电气流路隔断。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中的循环电流的产生。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至图12c,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本实施方式在第三转子铁芯r3由多个部件形成的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以下说明之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图9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将转子件2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11a是将第三转子铁芯r3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11b是表示第三转子铁芯r3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c是沿着图11b所示的第三转子铁芯r3的f11c-f11c线的剖视图。

如图11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转子铁芯r3在轴方向z上被分割为多个部件。例如,第三转子铁芯r3在轴方向z上被分割为第一部件91、第二部件92和第三部件93。第一部件91、第二部件92、以及第三部件93各自分别形成为沿着旋转方向θ的圆环状(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环状),具有相互大致相同的外径。第一部件91、第二部件92、以及第三部件93在轴方向z上相互重叠。第一部件91的轴方向z的厚度与第一转子铁芯r1的第一部件21的轴方向z的厚度大致相同。第三部件93的轴方向z的厚度与第二转子铁芯r2的第二部件22的轴方向z的厚度大致相同。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第三绝缘狭缝sl3具有被设置于第一部件91的第一部分sl3a、被设置于第二部件92的第二部分sl3b、以及被设置于第三部件93的第三部分sl3c。第一部分sl3a、第二部分sl3b、以及第三部分sl3c各自形成为沿着轴方向z的狭缝状。

若详细叙述,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一部分sl3a在轴方向z上贯通第一部件91。第一部分sl3a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于第一部件91的一部分。此外,第一部分sl3a在径方向r上从第一部件91的内周面贯通至外周面。第一部分sl3a将沿着旋转方向θ在第一部件91中形成的环状的电气流路电隔断。

同样,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二部分sl3b在轴方向z上贯通第二部件92。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三部分sl3c在轴方向z上贯通第三部件93。另外,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二部分sl3b以及第三部分sl3c的细节与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一部分sl3a大致相同。即,关于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二部分sl3b以及第三部分sl3c的细节,在与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一部分sl3a相关的上述说明中,将“第一部分sl3a”改写为“第二部分sl3b”或“第三部分sl3c”,将“第一部件91”改写为“第二部件92”或“第三部件93”即可。

并且,如图11b所示,在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一部分sl3a以及第二部分sl3b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相互错开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一部件91以及第二部件92一体连结。同样,在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二部分sl3b以及第三部分sl3c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相互错开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二部件92以及第三部件93一体连结。

如图11c所示,第三转子铁芯r3具有被设置于第一部件91和第二部件92的边界部分以及第二部件92和第三部件93的边界部分的第三转子绝缘层95(绝缘性片材、或基于绝缘处理的绝缘层等)。第三转子绝缘层95在轴方向z上位于第一部件91和第二部件92之间而将第一部件91和第二部件92之间电绝缘。此外,第三转子绝缘层95在轴方向z上位于第二部件92和第三部件93之间而将第二部件92和第三部件93之间电绝缘。

接着,说明第三绝缘狭缝sl3相对于第一绝缘狭缝sl1r以及第二绝缘狭缝sl2r的位置。

图12a是表示转子11的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b是沿着图12a所示的转子11的f12b-f12b线的剖视图。图12c是沿着图12a所示的转子11的f12c-f12c线的剖视图。

如图12a所示,第一转子铁芯r1的第一部件21被安装于第三转子铁芯r3的第一部件91。第一转子铁芯r1的第二部件22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的第一部件21被安装于第三转子铁芯r3的第二部件92。第二转子铁芯r2的第二部件22被安装于第三转子铁芯r3的第三部件93。

并且,如图12a以及图12b所示,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一部分sl3a相对于第一转子铁芯r1的第一绝缘狭缝sl1r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对应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即,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一部分sl3a在径方向r上与第一转子铁芯r1的第一绝缘狭缝sl1r排列。由此,从第一转子铁芯r1的第一部件21迂回到第三转子铁芯r3的循环电流的电气流路被隔断。

同样,如图12a以及图12c所示,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二部分sl3b相对于第一转子铁芯r1的第二绝缘狭缝sl2r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的第一绝缘狭缝sl1r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对应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即,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二部分sl3b在径方向r上与第一转子铁芯r1的第二绝缘狭缝sl2r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的第一绝缘狭缝sl1r排列。由此,从第一转子铁芯r1的第二部件22以及第二转子铁芯r2的第一部件21迂回到第三转子铁芯r3的循环电流的电气流路被隔断。

此外,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三部分sl3c相对于第二转子铁芯r2的第二绝缘狭缝sl2r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对应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即,第三绝缘狭缝sl3的第三部分sl3c在径方向r上与第二转子铁芯r2的第二绝缘狭缝sl2r排列。由此,从第二转子铁芯r2的第二部件22迂回到第三转子铁芯r3的循环电流的电气流路被隔断。

根据这样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旋转电机1的性能提高,且维持较高的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绝缘狭缝sl3具有相对于第一绝缘狭缝sl1r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第一部分sl3a、和相对于第二绝缘狭缝sl2r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第二部分sl3b。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第三定子铁芯s3和第一部件21的边界部分以及第三定子铁芯s3和第二部件22的边界部分这双方省略绝缘层26。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绝缘性片材或绝缘处理,所以能够进一步实现制造成本的削减。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3至图18b,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本实施方式在定子铁芯su形成为圆环状的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另外,以下说明之外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的整体的立体图。图14是将旋转电机1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将转子件2进行部分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16a是沿着图15所示的电枢51的f16a-f16a线的剖视图。图16b是沿着图15所示的电枢51的f16b-f16b线的剖视图。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定子铁芯s1、第二定子铁芯s2、以及第三定子铁芯s3分别形成为沿着旋转方向θ的圆环状(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环状)。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各自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有第一部件71和第二部件72。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各自分别形成为沿着旋转方向θ的圆环状(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绝缘狭缝sl1s以及第二绝缘狭缝sl2s的位置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相差180度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一体连结。

如图16a以及图16b所示,第三定子铁芯s3在旋转方向θ上被分割为第一部件81、第二部件82。第一部件81以及第二部件82形成为圆环状的第三定子铁芯s3被二分割后的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结部85以及第二连结部86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相差180度的位置。

在第一连结部85(第二定子绝缘层76)相对于第一绝缘狭缝sl1s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对应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三定子铁芯s3与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一体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连结部85处,设置有由第一部件71、第一部件81、第二部件82包围的三角形状的第一间隙g1。第一绝缘狭缝sl1s与第一间隙g1相通。通过设置第一间隙g1,从而第一部件71的第一部分71a与第二部件82电绝缘。此外,第一部件71的第二部分71b与第一部件81电绝缘。

同样,在第二连结部86(第二定子绝缘层76)相对于第二绝缘狭缝sl2s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对应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三定子铁芯s3与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一体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连结部86处,设置有由第二部件72、第一部件81、第二部件82包围的三角形状的第二间隙g2。第二绝缘狭缝sl2s与第二间隙g2相通。通过设置第二间隙g2,从而第二部件72的第一部分72a与第二部件82电绝缘。此外,第二部件72的第二部分72b与第一部件81电绝缘。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衬垫52。

图17a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衬垫52和第一定子铁芯s1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17b是表示将衬垫52和第一定子铁芯s1连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7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衬垫52形成为沿着旋转方向θ的圆环状(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圆环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衬垫52具有沿着轴方向z设置的狭缝状的第四绝缘部sl4(以下,称为第四绝缘狭缝sl4)。本实施方式的第四绝缘狭缝sl4在轴方向z上贯通衬垫52。例如,第四绝缘狭缝sl4具有在轴方向z上贯通了衬垫52的贯通槽,该贯通槽被包含空气或真空的绝缘体充满而形成。第四绝缘狭缝sl4在旋转方向θ上被设置为衬垫52的一部分。此外,第四绝缘狭缝sl4在径方向r上从衬垫52的内周面贯通至外周面。第四绝缘狭缝sl4将沿着旋转方向θ在衬垫52中形成的环状的电气流路电隔断。

并且,如图17a以及图17b所示,在第四绝缘狭缝sl4以及第一绝缘狭缝sl1s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例如相差180度的位置)的状态下,衬垫52以及第一定子铁芯s1一体连结。换言之,第四绝缘狭缝sl4和第一绝缘狭缝sl1s不在轴方向z上排列。此外,若从其他观点来看,第四绝缘狭缝sl4面对第一定子铁芯s1中没有设置狭缝的区域。第一绝缘狭缝sl1s面对衬垫52中没有设置狭缝的区域。

图18a是将u相的第二定子铁芯s2、衬垫52、v相的第一定子铁芯s1分解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18b是表示将u相的第二定子铁芯s2、衬垫52以及v相的第一定子铁芯s1装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8a以及图18b所示,在轴方向z上按顺序排列配置的u相的第一部件71、u相的第二部件72、衬垫52、v相的第一部件71、以及v相的第二部件72使第一绝缘狭缝sl1s、第二绝缘狭缝sl2s、以及第四绝缘狭缝sl4交替地在旋转方向θ上逐次相差180度而配置。即,u相的第一部件71的第一绝缘狭缝sl1s、u相的第二部件72的第二绝缘狭缝sl2s、衬垫52的第四绝缘狭缝sl4、v相的第一部件71的第一绝缘狭缝sl1s、以及v相的第二部件72的第二绝缘狭缝sl2s随着从u相的第二定子铁芯s2向v相的第一定子铁芯s1的方向上前进而例如以左、右、左、右、左的顺序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旋转电机1的性能提高,且维持较高的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四绝缘狭缝sl4以及第一绝缘狭缝sl1s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的状态下,衬垫52以及第一定子铁芯s1一体连结。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旋转电机1的刚性在第一绝缘狭缝sl1s的周围降低,作为整体而维持更高的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在第四绝缘狭缝sl4相对于第一连结部85以及第二连结部86的至少一方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对应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衬垫52与第三定子铁芯s3一体连结。即,第四绝缘狭缝sl4在轴方向z上面对第一连结部85以及第二连结部86的至少一方。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省略被设置于衬垫52和第三定子铁芯s3的边界部分的绝缘层。由此,能够减少绝缘性片材或绝缘处理,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削减。

在此,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如图19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在第四绝缘狭缝sl4以及第一绝缘狭缝sl1s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相互对应的位置的状态下,衬垫52以及第一定子铁芯s1一体连结。

即,也可以是,在第四绝缘狭缝sl4相对于第一绝缘狭缝sl1s以及第二绝缘狭缝sl2s的至少一方在旋转方向θ上被配置于对应的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衬垫52与第一部件71以及第二部件72一体连结。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省略被设置于衬垫52和第一定子铁芯s1的边界部分或衬垫52和第二定子铁芯s2的边界部分的绝缘层78。由此,能够减少绝缘性片材或绝缘处理,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削减。

接着,说明第四至第六实施方式。第四至第六实施方式是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旋转电机1的利用例。

(第四实施方式)

图20是概略性地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车100的图。

如图20所示,电动车100例如是电动汽车。电动车100具备车体101、两个前轮102、两个后轮103、驱动轴104、105、差速器(differentialgear)106、电池107、旋转电机1、以及控制装置108。前轮102经由驱动轴104、105以及差速器106与旋转电机1的轴12连接。电池107向旋转电机1供应电源。旋转电机1输出使电动车100行驶的行驶驱动力。

图21是将电动车100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图。

如图21所示,在旋转电机1的电枢51的绕组61上,连接有控制装置108的u、v、以及w的动力线。相互具有120度的相位差的三相电流从控制装置108供应给旋转电机1的电枢51的绕组61。

(第五实施方式)

图22是概略性地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风力发电装置110的图。

如图22所示,风力发电装置110具备叶片111、旋转轴112、113、增速机114、联轴器115、旋转电机1、变压器116、系统保护装置117、以及电力系统118。若叶片111通过风力而旋转,则经由旋转轴112向增速机114传递转矩。增速机114的输出转矩经由旋转轴113以及联轴器115被输入至旋转电机1。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是发电机,利用从联轴器115输入的转矩进行发电动作。由旋转电机1发电的电力经由变压器116以及系统保护装置117被输出至电力系统118。另外,旋转电机1不限于风力发电装置110,能够广泛地利用于水力发电装置或其他各种发电机。

(第六实施方式)

图23是概略性地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120的图。

如图23所示,电梯120具备轿厢121、配重122、缆绳123、以及曳引机124。

轿厢121被配置于井道,能够沿着未图示的导轨进行升降动作。在轿厢121上连结有缆绳123的一端部。配重122被配置于井道,能够沿着未图示的其他导轨进行升降动作。在配重122上连结有缆绳123的另一端部。

曳引机124具备滑轮131和旋转电机1。在滑轮131上卷绕了缆绳123。旋转电机1驱动滑轮131。旋转电机1通过使滑轮131旋转,从而使轿厢121以及配重122进行升降动作。

根据这样的结构,曳引机124以及电梯120具有上述的旋转电机1,所以能够实现性能提高,且维持较高的刚性。

以上,说明了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1、曳引机124、以及电梯120。根据这样的旋转电机1,能够实现转子铁芯ru以及定子铁芯su的高刚性支撑和环状铁芯的损失降低,所以特别能够实现高输出化、高转矩化等旋转性能,且实现振动·噪音的降低。因此,还能够期待作为寻求较大的转矩、输出密度的领域、例如工作机械、船舶、汽车、机器人、其他广泛的领域的高转矩高输出驱动源的利用以及作为大型发电机的利用。

另外,实施方式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例如,将第一转子铁芯r1、第二转子铁芯r2、第一定子铁芯s1、以及第二定子铁芯s2进行了2分割的结构、定子磁极ms的数目、转子磁极mr的数目是具体的例示,不限定于此。分割数、磁极数能够基于设计对象的设备所寻求的转矩或转矩波动以及转速等各种规格值而适当决定。

例如,第一绝缘狭缝sl1r、sl1s不限定于将第一部件21、71在轴方向z或径方向r上贯通。即使第一绝缘狭缝sl1r、sl1s在轴方向z或径方向r上设置为到第一部件21、71的中途为止,也能够降低循环电流的至少一部分,所以能够实现旋转电机的性能提高。另外这在第二绝缘狭缝sl2r、sl2s、第三绝缘狭缝sl3、第四绝缘狭缝sl4等中也同样。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转子铁芯r3具有包含第一部分sl3a和第二部分sl3b的狭缝状的第三绝缘部(第三绝缘狭缝sl3)。与此同样,第三定子铁芯s3也可以代替第三部件(第一部件81)、第四部件(第二部件82)、连结部85、86、以及第三绝缘层(第二定子绝缘层76),而具有与包含第一部分sl3a和第二部分sl3b的狭缝状的第三绝缘部(第三绝缘狭缝sl3)相当于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定子铁芯s3具有第三部件(第一部件81)、第四部件(第二部件82)、连结部85、86、以及第三绝缘层(第二定子绝缘层76)。与此同样,第三转子铁芯rs也可以代替第三绝缘狭缝sl3,而具有与第三部件(第一部件81)、第四部件(第二部件82)、连结部85、86、第三绝缘层(第二定子绝缘层76)相当的结构。

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电机1不限于转子11和电枢51的对置面的法线成为径方向r的径向间隙电机的例子。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也可以是转子11和电枢51的对置面的法线成为轴方向z的轴向间隙电机。在轴向间隙电机中,成为不将绕组61从轴方向z由定子铁芯夹住,而是从径方向r由定子铁芯夹住的结构。进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不限于转子11位于电枢51的内侧的内转子的例子。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也可以是转子11位于电枢51的外侧的外转子。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定子铁芯以及转子铁芯的至少一方具有分别形成为环状且在轴的轴方向上相互重叠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二部件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二绝缘部。在所述第一绝缘部以及所述第二绝缘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一体连结。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维持较高的刚性。

此外,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根据一个其他观点,具备:轴;沿着所述轴的旋转方向的环状的绕组;具有沿着所述绕组配置的多个定子磁极的定子铁芯;以及具有面对所述多个定子磁极的多个转子磁极的转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以及所述转子铁芯的至少一方具有:在所述轴的轴方向上相互分离而配置的第一铁芯以及第二铁芯;以及在所述轴的径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一铁芯以及所述第二铁芯而将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磁性连结的第三铁芯。所述第一铁芯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三铁芯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三绝缘部。在所述第一绝缘部以及所述第三绝缘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铁芯以及所述第三铁芯一体连结。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维持较高的刚性。另外,该结构能够与以下所示的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12的任一技术方案组合适用。

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作为例子而提示,没有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形被包含于发明的范围、主旨,也被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

另外,能够将上述的实施方式汇总为以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

一种旋转电机,其中,具备:

轴;

沿着所述轴的旋转方向的环状的绕组;

定子铁芯,具有沿着所述绕组配置的多个定子磁极;以及

转子铁芯,具有面对所述多个定子磁极的多个转子磁极,

所述定子铁芯以及所述转子铁芯的至少一方具有分别形成为环状且在所述轴的轴方向上相互重叠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一绝缘部,

所述第二部件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二绝缘部,

在所述第一绝缘部以及所述第二绝缘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一体连结。

[技术方案2]

如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旋转电机,

所述定子铁芯以及所述转子铁芯的至少一方具有第一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边界部分,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电绝缘。

[技术方案3]

如上述技术方案1或上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旋转电机,

所述定子铁芯以及所述转子铁芯的至少一方具有:在所述轴方向上相互分离而配置的第一铁芯以及第二铁芯、以及在所述轴的径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一铁芯以及所述第二铁芯而将所述第一铁芯和所述第二铁芯磁性连结的第三铁芯,

所述第一铁芯以及所述第二铁芯的至少一方具有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三铁芯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方电绝缘。

[技术方案4]

如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旋转电机,

所述定子铁芯以及所述转子铁芯的至少一方具有第二绝缘层,该第二绝缘层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三铁芯的边界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件和所述第三铁芯的边界部分的至少一方,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三铁芯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部件和所述第三铁芯之间的至少一方电绝缘。

[技术方案5]

如上述技术方案4所述的旋转电机,

所述第三铁芯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三绝缘部,

在所述第三绝缘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以及所述第二绝缘部的至少一方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配置于不同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三铁芯与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一体连结。

[技术方案6]

如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旋转电机,

所述第三铁芯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三绝缘部,

在所述第三绝缘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以及所述第二绝缘部的至少一方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三铁芯与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一体连结。

[技术方案7]

如上述技术方案6所述的旋转电机,

所述第三绝缘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绝缘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设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第一部分、和相对于所述第二绝缘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设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第二部分。

[技术方案8]

如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旋转电机,

所述第三铁芯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分割为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且具有:所述第三部件和所述第四部件连结而成的连结部、以及被设置于所述连结部而将所述第三部件和所述第四部件电绝缘的第三绝缘层,

在所述连结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以及所述第二绝缘部的至少一方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三铁芯与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一体连结。

[技术方案9]

如上述技术方案1至上述技术方案8的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电机,

所述定子铁芯以及所述转子铁芯的至少一方具有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且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排列的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

所述第一绝缘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之间。

[技术方案10]

如上述技术方案9所述的旋转电机,

所述第二绝缘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设置于偏离了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之间的区域。

[技术方案11]

如上述技术方案1至上述技术方案10的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电机,

还具备:

多个基本单元,分别具有所述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以及所述转子铁芯,该多个基本单元在所述轴方向上排列;以及

衬垫,被配置于所述多个基本单元之间,

还具备第四绝缘层,该第四绝缘层被设置于所述多个基本单元中包含的一个基本单元和所述衬垫的边界部分,将所述基本单元和所述衬垫之间电绝缘。

[技术方案12]

如上述技术方案1至上述技术方案11的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电机,

还具备:

多个基本单元,分别具有所述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以及所述转子铁芯,该多个基本单元在所述轴方向上排列;

衬垫,被配置于所述多个基本单元之间,

所述衬垫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四绝缘部,

在所述第四绝缘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以及所述第二绝缘部的至少一方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衬垫与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一体连结。

[技术方案13]

一种曳引机,其中,具备:

滑轮;以及

旋转电机,驱动所述滑轮,

所述旋转电机具备:轴;沿着所述轴的旋转方向的环状的绕组;具有沿着所述绕组配置的多个定子磁极的定子铁芯;以及具有面对所述多个定子磁极的多个转子磁极的转子铁芯,

所述定子铁芯以及所述转子铁芯的至少一方具有分别形成为环状且在所述轴的轴方向上相互重叠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一绝缘部,

所述第二部件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二绝缘部,

在所述第一绝缘部以及所述第二绝缘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一体连结。

另外,作为技术方案13的曳引机的旋转电机,能够应用上述技术方案1至上述技术方案12的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电机。

[技术方案14]

一种电梯,其中,具备:

轿厢;

与所述轿厢连结的缆绳;

卷绕了所述缆绳的滑轮;以及

驱动所述滑轮的旋转电机,

所述旋转电机具备:轴;沿着所述轴的旋转方向的环状的绕组;具有沿着所述绕组配置的多个定子磁极的定子铁芯;以及具有面对所述多个定子磁极的多个转子磁极的转子铁芯,

所述定子铁芯以及所述转子铁芯的至少一方具有分别形成为环状且在所述轴的轴方向上相互重叠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一绝缘部,

所述第二部件具有沿着所述轴方向设置的狭缝状的第二绝缘部,

在所述第一绝缘部以及所述第二绝缘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一体连结。

另外,作为技术方案14的电梯的旋转电机,能够应用上述技术方案1至上述技术方案12的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电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