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密度的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8664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功率密度的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的磁通切换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永磁磁钢和电枢绕组都位于定子上,转子上既无绕组也无永磁体,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易于散热,而且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带载能力强、可获得高度正弦反电势等特点,因而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替代转子型永磁电机的一种结构。

现有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永磁体为切向充磁,径向嵌在定子齿中,电负荷和磁负荷相互制约。若想要提高磁负荷,相应的电负荷就必然会降低,或者增大电机的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功率密度的磁通切换永磁电机,克服传统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缺陷,采用“整机分段”思想,提高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功率密度,减小电机的体积。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功率密度的磁通切换永磁电机,包括n段子电机,n≥2,各段子电机沿轴向依次排列,每段子电机均包括定子和转子;每段子电机的定子包括m个定子铁芯单元和m个永磁体,相邻定子铁芯单元之间镶嵌1个永磁体,m个永磁体均采用切向充磁,且相邻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相邻子电机定子上的m个永磁体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永磁体的周向位置相同且充磁方向相反;相邻子电机之间通过轴向充磁的环形永磁体相连接,所述环形永磁体由m个永磁体单元沿周向排列组成,且相邻永磁体单元的充磁方向相反;相邻子电机的转子沿周向错开半个电周期角度。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n段子电机共用一套电枢绕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枢绕组采用集中式绕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每段子电机的转子表面均匀分布着若干个凸极,且转子上没有绕组和永磁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转子表面的凸极为直极或者斜极。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n段子电机的转子绕同一转轴旋转。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转轴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定、转子铁芯采用导磁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定子永磁型电机特有的结构特点,通过“整机分段”,且在相邻段之间加入轴向充磁的永磁体,通过多个磁极的聚磁作用,进一步提高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功率密度,减少电机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段一电机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段二电机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轴向充磁的环形永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以三相12/10极U型定子铁芯磁通切换永磁电机为例,并分为两段(n=2)来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该电机包含两段定子(段一定子和段二定子)和两段转子(段一转子和段二转子)。每段定子包括12个U型铁芯单元和12个切向充磁的永磁体。每段定子铁芯是由横截面为U型的12个铁芯单元与夹在相邻U型铁芯单元之间的12个永磁体拼装而成,这些永磁体均切向充磁,且相邻的两块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

段一定子和段二定子相同周向位置上的永磁体充磁方向相反。段一定子和段二定子之间加入轴向充磁的环形永磁体。如图3所示,轴向充磁的环形永磁体由12个永磁体单元沿周向排列而成,且相邻的永磁体单元的充磁方向相反。段一定子、段二定子和其间轴向充磁的环形永磁体组合成整机定子,由3个永磁磁极共同提供气隙磁场,具有聚磁作用。

段一定子和段二定子上共用一套电枢绕组,即电枢绕组置于整机定子上。3相电枢绕组采用对称集中式绕组线圈,均匀分布在定子极上,每个集中式电枢线圈横跨在由相邻两个U型铁芯单元和中间所夹永磁体所组成的定子极的两侧的槽中。A相电枢绕组由A1、A2、A3、A4线圈串联组合而成;B相和C相电枢绕组依次类推。

段一转子和段二转子同轴安装,转轴采用非导磁材料,且段一转子和段二转子周向错开电机的半个电周期角度。本实施方案转子极数为10极,所以周向错开18度。

图4为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三维结构示意图(箭头为充磁方向)。两段子电机的转子表面均匀分布着若干个凸极,且转子上没有绕组和永磁体,凸极可以为直极,也可以为斜极。

本发明设计的高功率密度的磁通切换永磁电机,既可以做电动运行,又可以做发电运行。电机可以多段叠加,采用更多的轴向充磁永磁体来增强磁场,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

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