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1552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电机外壳。



背景技术:

电机作为动力源在各个行业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机外壳位于电机的最外面,通常起着保护电机不受外力损坏的作用,电机外壳一般用铁质材料做成,铁板电镀或生铁铸造,铁质材料使用易绣,被酸,碱,盐腐蚀。而失去保护作用。更因为电机通电时线圈产生的磁力线被铁质外壳切割,使外壳铁加热,导致温度升高影响电机寿命和消耗能量,导致能效低下。因此需要一种结构优化、散热较好,耐腐蚀,高能效的电机外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优化、散热好、耐腐蚀、高能效的电机外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设计一种电机外壳,设置为一端开口的圆筒形的电机外壳,包括底面、侧壁、上边沿;底面中部设置有电机转子限位槽,电机转子限位槽外壁周围设置有支撑凸筋;侧壁内壁均匀设置多个凸起。

进一步的,为了使电机外壳散热好,耐腐蚀,且不切割磁力线导致温升低,提高能效,所述电机外壳材质为压铸铝制。

进一步的,为了使电机电源线走线方便,所述侧壁设置有第一走线通孔。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电机外壳安装,所述上边沿设置有电机外壳安装孔。

进一步的,为了使电机电源线走线方便,所述上边沿设置有三个第二走线通孔。

进一步的,为了根据需要与其他部件连接,所述上边沿设置有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结构优化、散热好、耐腐蚀、高能效的电机外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面;2、侧壁;3、上边沿;4、电机转子限位槽;5、支撑凸筋;6、凸起;7、安装孔;8、第一走线通孔;9、连接孔;10、第二走线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外壳,设置为一端开口的圆筒形的电机外壳,包括底面1、侧壁2、上边沿3;底面1中部设置有电机转子限位槽4,电机转子限位槽4外壁周围设置有支撑凸筋5;侧壁2内壁均匀设置多个凸起6。

进一步的,为了使电机外壳散热好,耐腐蚀,且不切割磁力线导致温升低,提高能效,所述电机外壳材质为压铸铝制。

进一步的,为了使电机电源线走线方便,所述侧壁2设置有第一走线通孔8。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电机外壳安装,所述上边沿3设置有电机外壳安装孔7。

进一步的,为了使电机电源线走线方便,所述上边沿3设置有三个第二走线通孔10。

进一步的,为了根据需要与其他部件连接,所述上边沿3设置有连接孔9。

在实际使用中,所述电机外壳通过安装孔7固定在抽油烟机相应位置,电机置于电机外壳中,电机电源线经过第一走线通孔8和第二走线通孔10连接到外部电源,避免电源线缠绕造成危险,侧壁2的内壁一圈凸起6可以使电机转动时空气流通散热,且能对电机限位,支撑凸筋5可使电机限位槽4更加牢固,且增加空气流通,增加散热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