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空配电线路及其防断线危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299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架空配电线路及其防断线危害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架空配电线路的防断线危害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防断线危害机构的架空配电线路。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设施已得到广泛使用。

在居民生活区、工厂企业密集型地区,用电设施的铺设异常复杂,比如配电站、变压器、导线路、保险箱等。电力设施在投入使用时必须注意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问题,因为电力生产是一种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组织纪律严密、协同工作的社会化大生产,因此切实保证人们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保证电力设施的安全正常运行,始终是电力气压安全生产经营中的首要问题。

电力设施的铺设较密集、铺设时间较长时,出现问题的概率也较大,比如短路、断线等。以配电线路为例,目前,三相布线的10kV配电线路一般通过户外架空敷设的方式布置,并且基本为裸导线,相邻两根电塔或电线杆之间的跨档距较长,并且三相一般独立布线。

通常,为了保证三相线与地面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电塔或电线杆会修建地足够高,比如10m以上。但同时,在建设配电线路时,为了尽量节约成本,降低线路系统复杂度,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跨度也较长,一般远大于电线杆的高度。当配电线路运行时间较长时,有可能会因为线路老化、雨雾腐蚀、高空抛物撞击等原因造成断线。一旦发生某根配电线路断线的情况,则该条线路的电线将垂下,并且由于电线跨度较大,断开的电线很可能会垂落至地面,造成人员触电事故。

因此,如何在导线意外断开时,避免其垂落地面,防止造成人员触电危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架空配电线路的防断线危害机构,能够在导线意外断开时,避免其垂落地面,防止造成人员触电危害。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防断线危害机构的架空配电线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架空配电线路的防断线危害机构,包括敷设于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多根导线,任意相邻两根所述导线的外壁之间均连接有若干个拉紧件,且相邻两个所述拉紧件之间、位于首尾两端的拉紧件和与各自对应的电线杆之间的间距均小于或等于预设安全距离。

优选地,所述拉紧件包括锁紧套管和连接杆,所述锁紧套管套设且压紧于各根所述导线的外壁,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根所述导线上的锁紧套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锁紧套管和连接杆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预设安全距离具体为各根所述导线的最低垂直高度与人员身高的差值。

优选地,相邻两根所述导线之间均匀分布有3~6个所述拉紧件。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于相邻两根所述电线杆之间的绝缘刚性杆,且各所述拉紧件的一端均与所述绝缘刚性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架空配电线路,包括电线杆和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电线杆之间的防断线危害机构,其中,所述防断线危害机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断线危害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架空配电线路的防断线危害机构,主要包括导线和拉紧件。其中,导线敷设在相邻的两根电线杆之间,并且一般都同时敷设有多根导线(一般至少为三根火线,外加两根避雷线或光缆)。而拉紧件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根导线之间,将相邻的两根导线互相连接、拉紧。导线一般较长,而拉紧件也可设置多个。重要的是,相邻的两个拉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安全距离,同时,位于首端的拉紧件与首端的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以及位于尾端的拉紧件与尾端的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也都小于或等于预设安全距离。如此,当发生意外断线情况时,比如某根导线断开了,那么在重力的作用下该根导线会自然垂落。此时,由于导线上设置的拉紧件将其与相邻的导线连接拉紧,因此,断开的导线的垂落部分将为从断裂点直到最近的设置了拉紧件的节点(该节点被其余完好的导线拉紧)之间的部分,同时,由于相邻的两个拉紧件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安全距离,因此垂落的导线部分的最大长度或最大垂落高度也就是预设安全距离的最大值,但依然处于安全范围之内,即垂落的导线的最低点位置离地面还存在一段距离,该段距离保证了垂落的导线不会接触到地面行走的人员,避免人员触电。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断线危害机构,通过在相邻导线之间架设拉紧件,使得各根独立布线的导线互相连接、拉紧,使得在某根或某部分导线意外断裂时,通过完好的导线利用拉紧件的作用拉紧垂落的导线,避免导线垂落至地面,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拉紧件与绝缘刚性杆之间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拉紧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3中:

电线杆—1,导线—2,拉紧件—3,锁紧套管—301,连接杆—302,绝缘刚性杆—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架空配电线路的防断线危害机构主要包括导线2和拉紧件3。

其中,导线2敷设在相邻的两根电线杆1之间,并且一般同时并列敷设有多根,比如三根火线或者再加两根避雷线或光缆等。

拉紧件3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根导线2之间,具体的,该拉紧件3连接在相邻两根导线2的外壁上,其主要作用为将原本独立布线的两根导线2相连,将两者相连,形成互相支撑和牵连的结构。由于导线2的跨度一般较长,可达几十米,因此为了提高拉紧件3连接两根导线2的稳定性,相邻两根导线2之间一般需要设置多个拉紧件3,比如3个到6个等。当然,导线2的跨度较小时,拉紧件3的数量也适当减少,甚至只有1个等。可见,拉紧件3的设置数量是跟随导线2的长度而变化的。

重要的是,各个拉紧件3之间是存在一定位置关系的,具体为:相邻两个拉紧件3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小于预设安全距离,即图1中的L。此处的预设安全距离即为根据导线2断裂时垂下的长度而考虑的距离,一般的,该预设安全距离可以为各根导线2的最低垂直高度与人员身高的差值。比如,若导线2的最低垂直高度为10m,而此处取人员身高为1.8m,那么预设安全距离为L=10-1.8=8.2m。即是说,此种情况下相邻两个拉紧件3之间的间距需要等于或小于8.2m,比如取间距为4m时,那么当导线2在相邻两个拉紧件3之间发生断裂时,垂落的断线的长度理论上为0~4m,即使取最大值4m,该长度也远远小于预设安全距离8.2m,即垂落的断线的末端离人员的头顶还存在较长的距离,不会对人员造成触电危害。

同时,位于首尾两端的拉紧件3的设置位置是比较特殊的,具体为:首端的拉紧件3距离首端的电线杆1之间的距离,以及尾端的拉紧件3距离尾端的电线杆1之间的距离,两者同相邻两个拉紧件3之间的间距一样也需要等于或小于预设安全距离。如此设置的作用原理同上段论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的是,首尾两端的拉紧件3与两根电线杆1之间的设置位置关系,是为了针对断裂点发生在导线2首尾两端而垂落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断线危害机构,通过在任意相邻的两根导线2之间设置多个拉紧件3,使得各根原本独立渡边的导线2互相连接、拉紧,从而在某根或某部分导线2产生意外断裂时,仍然完好的导线2利用拉紧件3的作用拉紧垂落的导线2,避免整根断裂的导线2垂落至地面,相比于现有技术,大幅减小了导线2的垂落距离,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此外,考虑到可能出现极端恶劣天气、重大自然灾害、人为蓄意破坏等极端情况下,相邻两根电线杆1之间的导线2可能会出现全部断裂的情况,此时仅通过拉紧件3无法保证断裂垂落的导线2的长度处于预设安全距离内。针对此,本实施例增设了绝缘刚性杆4。同各根导线2一样,该绝缘刚性杆4也设置在相邻两根电线杆2之间。不同的是,导线2一般都设置在电线杆2的顶部,而绝缘刚性杆4的两端可连接在电线杆2上的任意位置,当然,为了避免对行人通行造成阻碍,依然可将绝缘刚性杆4设置在电线杆2的较高位置。另外,显然绝缘刚性杆4是一种刚性杆,虽然不存在绝对刚性的物体,但可采用强度、刚度较高的杆件,比如铬锰合金杆。当然采用金属杆件时还需在其表面设置绝缘层,避免发生短路等问题。如此设置,即可将各个拉紧件3的一端均连接到绝缘刚性杆4上,如图2所示,图2为图1中所示的拉紧件与绝缘刚性杆之间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当各个拉紧件3通过绝缘刚性杆4将相邻的两根导线2互相连接、拉紧时,即使出现所有的导线2全部断裂的情况,也能通过绝缘刚性杆4的连接作用拉紧断裂的各根导线2,同样保证各根断裂的导线2的垂落长度位于预设安全距离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根电线杆1之间的各根导线2的布线方式并不一定是呈一个平面平行分布,也不一定是图2中的呈三角形分布,还可能是呈“L”型等形式分布,如此,拉紧件3与绝缘刚性杆4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灵活变化,只需保证每一根导线2与其余至少一根导线2或与绝缘刚性杆4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即可。比如若三根导线2呈“L”型排布,即三根导线2分别位于该“L”字的三个端点处,此时即可只需保证直角边上的两两导线2之间通过拉紧件3相连即可,斜边上相邻的两根导线2之间无需再增设拉紧件3。

如图3所示,图3为图1中所示的拉紧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在关于拉紧件3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拉紧件3主要包括锁紧套管301和连接杆302。其中,锁紧套管301用于与导线2相连,主要通过套设在导线2上并且将其压紧的方式实现与导线2外壁的固定连接。连接杆302主要用于连接相邻的两根导线2之间的对应两个锁紧套管301,从而将相邻的两根导线2互相连接。另外,为了避免对各根导线2造成短路等问题,本实施例还在锁紧套管301和连接杆302的外壁上均设置了绝缘层。此处优选地,连接杆302可以选用悬垂绝缘子等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架空配电线路,包括电线杆和设置在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防断线危害机构,其中,该防断线危害机构与上述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