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流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198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恒流源,包括电源电路、恒流源电路、AD转换电路、中央处理单元、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恒流源电路与AD转换电路连接,AD转换电路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中央处理单元与显示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单元与报警电路连接,电源电路与恒流源电路、AD转换电路、中央处理单元、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连接并提供电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TR1、电阻R4、电容C4、整流桥BR1、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2和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6,所述变压器TR1的初级线圈接市电AC220V,变压器TR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R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都与整流桥BR1的一交流输入端连接,整流桥BR1的另一交流输入端与变压器TR1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整流桥BR1的一直流输出端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与电解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一端与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2的1引脚连接,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2的3引脚与电解电容C8的一端连接,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2的3引脚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2的3引脚为出线端+5V电源,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2的2引脚、电容C9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8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都接地GND,整流桥BR1的另一直流输出端与电容C12的一端连接,电容C12的一端与电容C13的一端连接,电容C12的一端与电解电容C14的一端连接,电容C12的一端与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6的1引脚连接,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6的3引脚与电容C15的一端连接,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6的3引脚与电解电容C16的一端连接,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6的3引脚为出线端-5V电源,电解电容C16的另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6的2引脚、电解电容C14的另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和电容C12的另一端都接地GND;

所述恒流源电路和AD转换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PT100、比较器U3、运算放大器U4和型号为ADC0809的芯片U5,所述温度传感器PT100的一端与比较器U3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U3的同相输入端接地GND,比较器U3的反向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PT100的另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PT100的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5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4的反向输入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5V电源,电阻R3的一端与电位器RV1的最小值端连接,电位器RV1的滑动触头与基准源D1的1引脚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基准源D1的3引脚连接,基准源D1的2引脚接地GND,电位器RV1的最大值端接地GND,运算放大器U4的7引脚接+5V电源,运算放大器U4的4引脚接-5V电源,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与型号为ADC0809的芯片U5的16引脚连接,型号为ADC0809的芯片U5的9引脚、12引脚和22引脚都接+5V电源,型号为ADC0809的芯片U5的23引脚、24引脚和25引脚都与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连接,型号为ADC0809的芯片U5的13引脚接地GND;

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显示电路,包括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12864显示器LCD1、蜂鸣器BUZ1和发光二极管D1所述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7引脚和8引脚分别与型号为ADC0809的芯片U5的21引脚、20引脚、19引脚、18引脚、8引脚、15引脚、14引脚和17引脚连接,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39引脚、38引脚、37引脚、36引脚、35引脚、34引脚、33引脚和32引脚分别与12864显示器LCD1的16引脚、15引脚、14引脚、13引脚、12引脚、11引脚、10引脚和9引脚连接,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39引脚、38引脚、37引脚、36引脚、35引脚、34引脚、33引脚和32引脚分别与排阻J1的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和9引脚连接,排阻J1的1引脚接+5V电源,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21引脚、22引脚、23引脚、25引脚和26引脚分别与12864显示器LCD1的8引脚、7引脚、6引脚、2引脚和1引脚连接,12864显示器LCD1的4引脚和17引脚都接+5V电源,12864显示器LCD1的18引脚与电位器RV2的最小值端连接,电位器RV2的滑动触头与12864显示器LCD1的5引脚连接,电位器RV2的最大值端接+5V电源;

所述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BUZ1、蜂鸣器BUZ2、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所述蜂鸣器BUZ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5V电源,蜂鸣器BUZ1的另一端接地GND,三极管Q1的基极与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27引脚,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5V电源,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GND,三极管Q2的基极与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28引脚连接,蜂鸣器BUZ2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5V电源,蜂鸣器BUZ2的另一端接地GND,三极管Q3的基极与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16引脚,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5V电源,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接地GND,三极管Q4的基极与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17引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19引脚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19引脚与晶振X1的一端连接,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18引脚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18引脚与晶振X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都接地GND,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9引脚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9引脚与按键K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按键K的另一端都接+5V电源,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U1的9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GN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源D1的型号为LM3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2和三端稳压集成电路U6的型号为LM78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A4均为NPN型三极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