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耐张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4514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耐张线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绝缘耐张线夹。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耐张线夹,其专利申请号为:201410122270.X,申请日为:2014.03.30,公告号为:CN103972839A,公告日为:2014.08.06,其结构包括:设有线槽的夹体,夹体侧部设有压紧导线的压块,夹体上一侧设有耳环,另一侧设有销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体处于销孔的两面分别设有加强筋;夹体处于线槽转弯处的两面分别设有加强筋;所述夹体处于线槽的两面分别设有和线槽设置轨迹相同的加强筋;所述耳环其外表面凸出夹体设置。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该装置是通过压块和夹体将电缆进行固定的,而且夹体与外设部件也是刚性连接的,由于电缆是柔性的,需要弯曲或调整角度,所以该装置不能柔性化的固定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汲取和吸收现有绝缘耐张线夹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绝缘耐张线夹,该装置通过壳体与连接架进行转动连接,同时壳体与线槽可滑动固定,从而达到柔性固定电缆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绝缘耐张线夹,包括有圆锥形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对开分体的圆锥形线槽,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线槽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壳体外侧设有两个相对的耳环,耳环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架,两连接架的上端部经螺栓相连接,所述线槽内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圆片状,中间开设有用于卡住电缆的放射状限位孔,限位块为绝缘橡胶片,限位孔的其中一个放射边开裂至限位块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先将电缆穿过限位孔,再将线槽从壳体内取出,将电缆穿过线槽和壳体,然后将线槽安置在壳体内,由于线槽和电缆的重力作用,限位块卡在线槽内的同时,使线槽牢牢卡在壳体内,最后用螺栓将连接架固定在外设装置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通过壳体与连接架进行转动连接,从而可以调整电缆固定时的角度,同时由于壳体与线槽滑动固定,电缆和线槽利用自身重量,使线槽柔性的固定电缆。该装置可作为绝缘耐张线夹使用,其使用安全可靠。

为了便于螺栓将连接架与外设装置固定,所述连接架的上端部开设有用于穿插螺栓的连接孔。

为了防止螺栓上的螺母滑脱,所述螺栓的端头部设置有限位卡扣。

为了使壳体能够扩张,从而更加牢固地夹持住线槽,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竖直的开口。

为了减少线槽与壳体之间的摩擦,从而使线槽更加牢固的卡在壳体内,同时为了绝缘,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线槽的外表面设置有陶瓷瓦。

进一步地,所述耳环的端头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架的连接件,连接件一般选择螺钉或铆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线槽,201限位块,202限位孔,3陶瓷瓦,4耳环,5连接架,501连接孔,502连接件,6螺栓,601限位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绝缘耐张线夹,包括有圆锥形的壳体1,壳体1内设有对开分体的圆锥形线槽2,壳体1的内表面与线槽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为了减少线槽2与壳体1之间的摩擦,从而使线槽2更加牢固的卡在壳体1内,同时为了绝缘,壳体1的内表面与线槽2的外表面设置有陶瓷瓦3,为了使壳体1能够扩张,从而更加牢固地夹持住线槽2,壳体1侧面开设有竖直的开口,壳体1外侧设有两个相对的耳环4,耳环4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架5,进一步地,耳环4的端头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架5的连接件502,连接件502选择螺钉或铆钉,两连接架5的上端部经螺栓6相连接,为了便于螺栓6将连接架5与外设装置固定,连接架5的上端部开设有用于穿插螺栓6的连接孔501,为了防止螺栓6上的螺母滑脱,螺栓6的端头部设置有限位卡扣601,线槽2内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限位块201,限位块201呈圆片状,中间开设有用于卡住电缆的放射状限位孔202,限位块为绝缘橡胶片,限位孔的其中一个放射边开裂至限位块的边缘。

工作时,先将电缆穿过限位孔202,再将线槽2从壳体1内取出,将电缆穿过线槽2和壳体1,然后将线槽2安置在壳体1内,由于线槽2和电缆的重力作用,限位块201卡在线槽2内的同时,使线槽2牢牢卡在壳体1内,最后用螺栓6将连接架5固定在外设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