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电机及其隔离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45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隔离通风结构,应用于一电机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嵌套架;

两端盖;和

多个通风管;所述嵌套架可对接地嵌套于所述电机体的定子主体,各所述端盖分别遮盖于各所述嵌套架,所述通风管可气体连通地连接两所述端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两所述嵌套架包括多个嵌套单体,各所述嵌套架可对接地被安装于所述电机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各所述嵌套架具有多个所述嵌套通道,适于插入所述电机体的一定子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各所述嵌套单体包括两延伸壁和一跨接顶,两所述延伸壁对地设置于所述跨接顶两侧,形成所述嵌套通道,以便于插接一绕线单体,且将所述绕线单体限位于所述跨接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嵌套单体的一延伸壁,形成一绝缘通道,所述电机体的线圈被容纳于所述绝缘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各所述嵌套架具有多个入口,所述入口连通于所述绝缘通道,所述入口用于所述电机体的线圈穿过进入所述绝缘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隔离通风结构包括多个隔离片,所述隔离片遮挡于所述入口,将所述绝缘通道和所述电机体的一转子相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嵌套单体包括两外挡边,各所述外挡边沿所述延伸壁一侧弯折地延伸,部分地遮挡所述绝缘通道,相邻所述嵌套单体的两所述外挡边形成一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隔离片插接于所述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嵌套架包括一连接环,各所述嵌套单体按预定布局地连接于所述连接环一侧,以便于固定各所述嵌套单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连接环具有一限位槽,环绕于所述连接环内侧,所述端盖被限位于所述限位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连接环具有多个卡位凸起,所述端盖具有多个卡位口,所述卡位凸起卡位于所述卡位口,固定所述嵌套架和所端盖的相对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连接环具有多个插接件,沿所述连接环向一侧延伸,所述端盖具有多个插接孔,所述插接件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固定所述端盖和所述嵌套架的相对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任一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端盖具有一穿孔,用于所述电机体的转子穿过,所述穿孔为一延伸孔。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任一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端盖具有一穿孔,用于所述电机体的一转轴穿过,所述穿孔为一延伸孔。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任一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端盖具有一通风孔,所述通风管气体连通地连接于所述通风孔。

17.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任一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端盖具有多个穿线孔,用于所述电机体的线圈线端头穿出。

18.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任一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端盖具有多个感应槽,所述感应槽由所述端盖表面向内凹陷,减小端盖的间隔厚度。

19.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任一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通风管截面为梯形结构,增大所述通风管的气流通量。

20.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任一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嵌套架以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21.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任一所述的隔离通风结构,其中所述隔离通风结构的各组成部件为绝缘导热材料。

22.一隔离通风结构,应用于一电机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嵌套架;

两端盖;和

一外端盖,其中所述嵌套架相对地嵌套于所述电机体的定子主体,各所述端盖适于遮盖于所述嵌套架,所述电机体的一电路板适于被设置于一所述端盖和一外端盖之间,且各所述端盖和所述外端盖气体连通于所述电机体,以使所述隔离通风结构隔离所述电机体的同时气体连通于外部,以散失所述电机体的热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