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驱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8674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驱动板,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马达驱动板。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马达驱动板都为正方形结构,体积大,没有针对马达的位置关系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过多的半路材料,不符合节能降耗的标准,也增加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马达与马达驱动板固定时需要额外的固定结构,相当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驱动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达驱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板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电路,所述驱动板基板上下两侧区域内各设有一个马达安装孔,两个马达安装孔两侧各设有一个马达连接触点,所述驱动板基板中间区域内设有电源接入触点,所述电源接入触点上方设有六个驱动板基板连接触点,所述马达连接触点、电源接入触点分别与六个驱动基板连接触点相连接。

优选为,驱动基板连接触点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第四触点、第五触点和第六触点,所述驱动板基板上侧区域内马达安装孔两侧的马达连接触点分别为第一马达连接触点和第二马达连接触点,所述驱动板基板下侧区域内马达安装孔两侧的马达连接触点分别为第三马达连接触点和第四马达连接触点,所述电源接入触点包括第一电源接入触点和第二电源接入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分别与第三马达连接触点和第四马达连接触点相连接,所述第三触点与第四触点分别与第一马达连接触点和第二马达连接触点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接入触点和第二电源接入触点分别与第五触点和第六触点相连接。

优选为,第一触点与第三马达连接触点的连接线为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二触点与第四马达连接触点的连接线为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三触点与第一马达连接触点的连接线为第三连接线,所述第四触点与第二马达连接触点的连接线为第四连接线,所述第五触点与第一电源接入触点的连接线为第五连接线,所述第六触点与第二电源接入触点的连接线为第六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第一竖直部分、第一水平部分、第二竖直部分和第二水平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线包括第一竖直部分、第一水平部分和第二竖直部分,所述第三连接线包括第一竖直部分、第一水平部分第二竖直部分和第二水平部分,所述第四连接线包括第一竖直部分和第一水平部分,所述第五连接线和第六连接线都只包括一竖直部分。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型的电路分布线路,大大节约了驱动板体积,节省成本,同时更加有利于驱动板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马达驱动板,包括驱动板基板1和设置于基板上的电路,所述驱动板基板1上下两侧区域内各设有一个马达安装孔2,两个马达安装孔2两侧各设有一个马达连接触点,所述驱动板基板1中间区域内设有电源接入触点,所述电源接入触点上方设有六个驱动板基板连接触点,所述马达连接触点、电源接入触点分别与六个驱动基板连接触点3相连接。

对于本实施例的各个部件进行解释说明:

1)驱动基板连接触点3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第四触点、第五触点和第六触点,所述驱动板基板1上侧区域内马达安装孔2两侧的马达连接触点分别为第一马达连接触点4和第二马达连接触点5,所述驱动板基板1下侧区域内马达安装孔2两侧的马达连接触点分别为第三马达连接触点6和第四马达连接触点7,所述电源接入触点包括第一电源接入触点8和第二电源接入触点9,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分别与第三马达连接触点6和第四马达连接触点7相连接,所述第三触点与第四触点分别与第一马达连接触点4和第二马达连接触点5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接入触点8和第二电源接入触点9分别与第五触点和第六触点相连接。

2)第一触点与第三马达连接触点6的连接线为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二触点与第四马达连接触点7的连接线为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三触点与第一马达连接触点4的连接线为第三连接线,所述第四触点与第二马达连接触点5的连接线为第四连接线,所述第五触点与第一电源接入触点8的连接线为第五连接线,所述第六触点与第二电源接入触点9的连接线为第六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第一竖直部分、第一水平部分、第二竖直部分和第二水平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线包括第一竖直部分、第一水平部分和第二竖直部分,所述第三连接线包括第一竖直部分、第一水平部分第二竖直部分和第二水平部分,所述第四连接线包括第一竖直部分和第一水平部分,所述第五连接线和第六连接线都只包括一竖直部分。

本实施例采用了新型的电路分布线路,大大节约了驱动板体积,节省成本,同时更加有利于驱动板的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