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全桥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3586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电池全桥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保护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全桥放电电路。



背景技术: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通常是使用一种电路拓扑实现电池充放电功能。如图1所示,BUCK形式电路能够实现简单高效的充放电功能,但应用在电池分容柜时,由于线路较长,会有较高的残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强行抽取电池电压,以实现电池零残压的电池全桥放电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全桥放电电路,该电池全桥放电电路包括:四个可控开关,输出PWM信号以控制四所述可控开关以形成BUCK形式或H型全桥形式的PWM控制模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控制PWM控制模块输出PWM信号的状态控制模块;

其中,四个可控开关分别为: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四所述可控开关均包括:控制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PWM控制电路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连接端、放电电路中电容的第一端均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放电电路中的电感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PWM控制模块的第二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PWM控制模块的第三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电池的负极均连接;所述第四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PWM控制模块的第四PWM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状态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WM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四所述可控开关为晶体管。

优选地,四所述可控开关为IGB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全桥放电电路,该电池全桥放电电路通过在充放电电路中接入四个可控开关、PWM控制模块及状态控制模块。通过状态控制模块来控制PWM控制模块,以使得四个可控开关能够在充电状态下按照buck形式充放电。而在电池放电状态下进入全桥模式放电,利用正负电压叠加原理,强行从电池中抽取电流,使得电池电压可以降低到任意电压值,甚至为零,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池放电无法实现零残压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充放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全桥放电电路的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全桥放电电路。

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全桥放电电路的电路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全桥放电电路。电池全桥放电电路包括:四个可控开关、PWM控制模块1及状态控制模块2。其中,四个可控开关分别为:第一可控开关Q1、第二可控开关Q2、第三可控开关Q3、第四可控开关Q4。四个可控开关均包括:控制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可控开关Q1的受控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端与第三可控开关Q3的第一连接端、放电电路中电容C的第一端均连接,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可控开关Q2的第一端、放电电路中的电感L连接。第二可控开关Q2的控制端与PWM控制模块1的第二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电容C的第二端、第四可控开关Q4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可控开关Q3的控制端与PWM控制模块1的第三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第四可控开关Q4的第一端、电池BAT的负极均连接。第四可控开关Q4的控制端与PWM控制模块1的第四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状态控制模块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PWM控制模块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应当说明的是,四个可控开关可以为晶体管或者IGBT。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可控开关为PNP三极管。

PWM控制模块1包括四个PWM信号输出端,四个PWM信号输出端分别为:第一PWM信号输出端、第二PWM信号输出端、第三PWM信号输出端及第四PWM信号输出端。PWM控制模块1通过四个PWM信号输出端输出PWM控制信号,以控制四个可控开关的开关状态(导通或者断开)。状态控制模块2根据电池BAT的充电或者放电状态向PWM控制模块1发出控制信号(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以控制PWM控制模块1输出相应的PWM信号控制四个可控开关的状态。

工作原理:电池BAT在充电状态下,状态控制模块2输出充电控制信号至PWM控制模块1。PWM控制模块1根据接收到的充电控制信号输出相应的PWM信号,以控制第三可控开关Q3处于长断状态,第四可控开关Q4处于长通状态。而第一可控开关Q1和第二可控开关Q2则按照传统buck充放电电路进行工作。当电池BAT进入放电状态时,状态控制模块2输出放电控制信号至PWM控制模块1。PWM控制模块1根据接收到的放电控制信号,输出相应的PWM信号,以使得第一可控开关Q1与第四可控开关Q4同步工作(即同时导通或者同时断开,下同),第二可控开关Q2与第三可控开关Q3同步工作。两组可控开关的工作状态交替切换,以强行从电池BAT抽取电流,使电池BAT电压可以降低到任意电压值,甚至为零,以实现电池BAT零残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BAT全桥放电电路,该电池BAT全桥放电电路通过在充放电电路中接入四个可控开关、PWM控制模块1及状态控制模块2。通过状态控制模块2来控制PWM控制模块1,以使得四个可控开关能够在充电状态下按照buck形式充放电。而在电池BAT放电状态下进入全桥模式放电,利用正负电压叠加原理,强行从电池BAT中抽取电流,使得电池BAT电压可以降低到任意电压值,甚至为零,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池BAT放电无法实现零残压的缺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