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线包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289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金属线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线涂层包覆装置。



背景技术:

积雪覆冰对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来说却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难。由于远距离大容量电力电能输送的需要,输电线路往往采用高压架空输电裸铝导线来完成,在适当的大气条件下这些长期裸露于大气环境中的铝导线表面将出现覆冰,使输电线路机械负荷增加,当输电线路出现严重覆冰时,将导致线路机械负荷超过导线绝缘子或杆塔等的耐张强度,引起断线、倒塔、导线舞动等安全事故发生,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我国是输电线路覆冰多发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力系统自1954年底至2016年底,各地6kv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共发生过2000多起各种各样的覆冰灾害。特别是2008年1-2月期间,一场罕见的持续低温冻雨天气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输电导线表面出现严重覆冰,部分架空输电导线表面覆冰厚度超过3omm甚至达到100mm,远远超过架空输电导线表面设计最大覆冰厚度10mm的上限。由于输电线路覆冰引起的断线、倒塔等安全事故共造成湖南电网110kv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停运多达17条,直接经济损失超千亿。可以看出,输电导线覆冰严重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冻雨覆冰天气时有发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挑战。为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针对输电导线开展相关防冰除冰研究,抑制输电线路覆冰增长,达到消除覆冰灾害发生成为输电线路研究人员的共同心愿。

目前针对输电导线防冰除冰方法主要有四类:热力除冰、机械除冰、自然被动法,热力除冰、机械除冰、自然被动法由于能耗高、效率低、易受地形地貌影响等均只能作为输电导线防覆冰的应急预案,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和消除输电导线覆冰灾害的发生。通过在输电导线表面构造适当的涂层,在覆冰期间主动抑制和缓解表面覆冰的形成和增长,这将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输电导线覆冰灾害的发生,为此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研究。

依据防覆冰涂层工作原理不同,可将防覆冰涂层分为以下几类:

电热型涂层:该类涂层通过在涂覆材料中添加导电填料,使涂层具有半导电性质,在电场作用下涂层内部流过的微小漏电流将会产生焦耳热场效应热等,使涂层表面温度升高,从而抑制涂层表面覆冰的形成和增长。但当温度更低时,由于绝缘子表面发热量有限,涂层表面抑制覆冰的能力也相对减弱。由于该类涂层依赖于漏电流发热来提高涂层表面温度,这将增加线路损耗,同时也加速了涂层的老化;另外随着气温的降低,涂层表面的发热将不足以维持表面较高的温度,从而导致防覆冰性能大大下降。对于输电导线来说,由于不存在对地的漏电流,为此该方法并不适用于输电导线表面防覆冰。

光热型涂层:该类涂层是通过在涂覆基材中添加具有高传热吸光性填料,提高涂层对不同光谱的选择性吸收率,降低光的反射率,同时保持涂层良好的吸热性,利用涂层吸收不同光波发热来抑制和减小表面覆冰。但是该类涂层依赖于内部过渡金属复合物对光波的吸收发热来提升表面的温度,其防冰效果将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天气条件,对于输电导线覆冰多发的持续雨雪交加、阴雨连绵天气,特别是低温雨雪天气的夜晚,可用于吸收发热的光波有限,其表面防冰效果将大大下降,但是在阳光充足的夏天,涂层将吸收大量光波发热升高导线表面温度,这将严重影响到导线的输送容量,同时也导致涂层容易老化。

凝固点抑制剂型涂层:该类涂层是通过在涂覆基材中构造网状结构控制内部凝固点抑制剂释放,通过涂层内部凝固点抑制剂的释放来降低涂层表面过冷水滴的凝固,使涂层表面水滴来不及冻结即形成较大水珠从表面滑落,从而抑制了表面覆冰的形成。但低温条件下涂层表面凝固点抑制剂释放量将直接影响着涂层抑制覆冰形成的能力,同时随着涂层使用时间的增加,涂层内部凝固点抑制剂的释放量如何也将决定着其防覆冰的性能,为此如何有效控制低温条件下涂层表面凝固点抑制剂的释放量及其长期有效释放性能是制约该类涂层使用的关键。

憎水性涂层:憎水性是用来衡量材料表面被水滴湿润难易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水滴接触角大小来表示。当材料表面的水滴接触角小于90度时称之为亲水性表面,此时材料的表面张力大,与水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水滴在其表面容易铺展形成较大的湿润区域,如金属铝表面的水滴接触角仅为70度左右,属亲水性表面,水滴接触表面后将会形成较大的湿润面积。当材料表面的水滴接触角大于90度时称之为憎水性表面,此时材料的表面张力小,与水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小,水滴不容易在材料表面形成较大面积的湿润区域,而是以孤立水珠的形态存在,如聚合物表面的水滴均呈现为水珠状态。当材料表面的水滴接触角超过150度以上时则称之为超憎水性表面,此时材料表面与水滴间的接触面积及相互作用力更小,当材料表面微结构合适时,其表面还将具有良好的动态憎水性,在较小的倾斜角下静止于表面的水滴将自由滑落,表现出良好的抵御水滴湿润和粘附的性能,如自然界中的荷叶表面。由于憎水性表面,特别是超憎水性表面从根本上改变了材料表面水滴的湿润状态,减小了水滴与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力,涂覆到铝导线表面后势必对其表面的覆冰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采用憎水性涂层抑制结冰的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特点。

目前采用憎水性树脂涂料对金属线进行涂覆时,还没有相应的专用设备,一般都是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的改进而得,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不适,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专门用于金属线进行树脂涂覆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金属线个包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线包覆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转速控制显示系统、减速器、树脂涂层装置;所述伺服电机连接转速控制显示系统,树脂涂层装置包括烘干筒和树脂储液筒,树脂储液筒设置在烘干筒内部;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以及换向齿轮与树脂涂层装置中的树脂储液筒连接,驱动树脂储液筒旋转;金属线先进入到树脂涂层装置的烘干筒的一侧,再从树脂储液筒中穿过,最后从烘干筒的另一侧穿出;还包括在树脂涂层装置的水平轴线方向上还设置有金属线喂入装置和引出装置,该喂入装置和引出装置的驱动系统均与转速控制显示系统连接,通过转速控制显示系统与伺服电机协调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筒内设置有轴承,树脂储液筒承载于该轴承上,通过该轴承在烘干筒内旋转。

进一步地,在伺服电机下方设置有固定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储液筒的直径为烘干筒直径的60-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金属线包覆装置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金属线拉伸制线机上,伺服电机可以提供每分钟500-50000转的可调转速,速度控制显示系统能够根据待涂层的金属线的粗细、涂层规格以及加工速度之前的关系调整伺服电机的转速范围,储液筒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进行选择,将其中储存的树脂涂层液体均匀地涂覆在被喂入装置引入的金属线上,金属线被涂层后,从储液筒中引导出来,进入到烘干筒的烘干区域中,烘干筒中的温度将刚刚涂覆在金属线上树脂涂层烘干成树脂薄膜,涂覆完成后的金属线在引出装置的引导下有序地从树脂涂覆装置中引出,进入到后续的加工工序中,比如卷绕或者切断。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对喂入装置和引出系统的驱动系统以及驱动储液筒的伺服电机进行协调控制,在转速控制显示系统中设置它们的运行速度,实现喂入、涂层、引出速度的协同控制,本发明的该包覆装置可以根据待加工金属线的粗细、涂层厚度要求等具体要求调整不同的加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支架,2、伺服电机,3、转速控制显示系统,4、减速器,5、树脂涂层装置,6、烘干筒,7、树脂储液筒,8、金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线包覆装置,包括伺服电机2、转速控制显示系统3、减速器4、树脂涂层装置5;所述伺服电机2连接转速控制显示系统3,树脂涂层装置5包括烘干筒6和树脂储液筒7,树脂储液筒7设置在烘干筒6内部;伺服电机2通过减速器4以及换向齿轮与树脂涂层装置5中的树脂储液筒7连接,驱动树脂储液筒7旋转;金属线8先进入到树脂涂层装置5的烘干筒6的一侧,再从树脂储液筒7中穿过,最后从烘干筒6的另一侧穿出;还包括在树脂涂层装置5的水平轴线方向上还设置有金属线喂入装置和引出装置,该喂入装置和引出装置的驱动系统均与转速控制显示系统3连接,通过转速控制显示系统3与伺服电机2协调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筒6内设置有轴承,树脂储液筒7承载于该轴承上,通过该轴承在烘干筒6内旋转。

进一步地,在伺服电机2下方设置有固定支架1。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储液筒7的直径为烘干筒6直径的60-80%。

本发明的金属线包覆装置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金属线拉伸制线机上,伺服电机可以提供每分钟500-50000转的可调转速,速度控制显示系统能够根据待涂层的金属线的粗细、涂层规格以及加工速度之前的关系调整伺服电机的转速范围,储液筒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进行选择,将其中储存的树脂涂层液体均匀地涂覆在被喂入装置引入的金属线上,金属线被涂层后,从储液筒中引导出来,进入到烘干筒的烘干区域中,烘干筒中的温度将刚刚涂覆在金属线上树脂涂层烘干成树脂薄膜,涂覆完成后的金属线在引出装置的引导下有序地从树脂涂覆装置中引出,进入到后续的加工工序中,比如卷绕或者切断。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对喂入装置和引出系统的驱动系统以及驱动储液筒的伺服电机进行协调控制,在转速控制显示系统中设置它们的运行速度,实现喂入、涂层、引出速度的协同控制,本发明的该包覆装置可以根据待加工金属线的粗细、涂层厚度要求等具体要求调整不同的加工速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