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穿墙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3138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线缆穿墙护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线缆敷设辅助工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线缆穿墙护套。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或通信光缆在敷设中经常遇到穿墙问题,标准建筑中一般在墙体上专门为线缆预埋穿墙管,但是经常出现线缆穿墙位置和穿墙管的位置并不对应的问题。另外,某些建筑的墙体上根本没有穿墙管,因此,线缆穿墙时,往往需要在墙体上打孔,然后再操作线缆从孔中穿出。线缆穿孔时容易造成线缆端头部位或绝缘层损坏,尤其是对于某些通信线缆或光缆尾纤,其端头部位往往连接多个端子或接头,在穿孔操作时极易导致端头部位污染或损坏,影响线缆正常使用。另外,哪怕有穿墙管保护,各线缆的端子或接头也很难安全的从穿墙管中穿出,如果盲目从另一头牵拉,也极易对端子或接头连接的牢固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能提高线缆敷设效率并能对线缆进行有效保护的线缆穿墙护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线缆穿墙护套包括筒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筒体由两个半槽对合形成且筒体的后端封闭、前端敞口,两个半槽的后端均设置后半圆板,两个后半圆板在半槽对合时形成筒体的后封盖,两个后半圆板在对合边沿上分别对应开设至少一个半孔,对应位置上的两个半孔在对合后形成后通孔;筒体的前端敞口处可拆卸式的安装有前细后粗的锥形头,锥形头的锥尖部位开设有穿装孔。

采用上述结构,在筒体内形成前部敞口、后部封闭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可容纳线缆接头或端子,筒体采用两个半槽对合的结构,半槽打开时可将接头或端子置入;后封盖采用两个半圆板对合的结构,通过在半圆板对合的边沿设置半孔对合结构,可方便线缆穿入。筒体组装完成后,在前端安装锥形头,在锥形头前端的穿装孔连接硬质铁丝或长杆挂钩,将铁丝或长杆伸入墙体的孔中,从墙体另一侧牵引铁丝或长杆,从而将筒体拽出,然后将锥形头拆除并将筒体拆开,即完成了线缆的穿墙操作。可见,筒体可对线缆以及线缆接头或端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前端的锥形头能使穿墙过程更顺畅,操作更省力。另外,借助该结构,在穿墙完成后,可仅将锥形头拆除,将筒体留置在墙体的孔内,可继续借助筒体对电缆进行保护。

对于筒体的组装结构,两个半槽的外壁上均开设至少一个半环形凹槽,对应位置上的两个半环形凹槽对合后形成环形槽,环形槽内套装弹性胶圈。设置弹性胶圈将两个半槽捆束为一体结构,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同时,采用该结构,当需要将筒体留置在墙体上时,弹性胶圈还起到了防滑的作用,在不影响正常拖拽的前提下,借助该种防滑结构,可避免筒体轻易从墙体上滑脱。

所述筒体由多个单元筒依次螺接形成,每个单元筒均由两个单元半槽对合形成,两侧的多个单元半槽分别组成两个半槽,后封盖设置在位于最后端的单元筒的后端部,其余单元筒的两端均敞口,锥形头螺接在最前端单元筒的前端部。筒体采用多段螺接的结构,筒体的长度可以调整,能适应多种厚度的墙体。尤其在需要将筒体留置在墙体中时,应保证足够多个单元筒,以避免线缆与墙体孔内壁直接接触,进而避免线缆绝缘层受损。

所述筒体的前端敞口处可拆卸式的安装前端盖,前端盖包括前筒体和前盖板,前筒体在拆下锥形头后螺接在最前端单元筒的前端部。某些情况下,线缆穿墙后,其接头或端子需要等待设备安装或调试完成后才连接,线缆接头或端子会有一段闲置期,如果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容易对其造成损伤,因此,额外设置前端盖,在穿墙后,将锥形头拆下安装上前端盖,从而能将线缆接头或端子封闭在筒体内以备用,可对线缆接头或端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所述前筒体为一个单元筒,组成该单元筒的两个单元半槽的前端部各自封装一个前半圆板,前盖板由两个前半圆板对合形成且前盖板的外径大于单元筒的外径,两个前半圆板在对合边沿上分别对应开设至少一个半孔,对应位置上的两个半孔在对合后形成前通孔。前端盖也采用两部分对合的结构,该结构形式主要应用于筒体留置的情况。因为在筒体留置时,筒体前端敞口,此时安装对合结构的前端盖,线缆穿装在对合式的通孔中,前盖板将筒体的前端封闭,能避免污染物进入筒体内,同时,前盖板还可将墙体孔盖住,使得外观更美观。

所述前通孔和后通孔均设置一个,最后端的单元筒的后端部螺接后端盖,后端盖包括后筒体和后封盖,后筒体由两个单元半槽对合形成且后筒体螺接在最后端的单元筒上,后封盖的外径大于后筒体的外径。在后端单独设置后端盖,后端盖由后封盖和最后端的一个单元筒构成,将后封盖的外径增大,使得其大于墙体孔的内径,从而能将墙体孔盖住。该结构同样是适用于筒体留置的情况,后端盖和前端盖分别将墙体孔的两端盖住,通过螺接结构,可将筒体牢固安装在墙体孔中,结构更稳固,外观更美观。

所述单元半槽的外壁上开设半环形凹槽,对应位置上的两个半环形凹槽对合后形成环形槽,环形槽内套装弹性胶圈。采用多个单元筒的结构时,每个单元筒的两个单元半槽均通过弹性胶圈对合安装。

所述前盖板的内壁上在前通孔的周圈安装多个弹性卡爪。所述后封盖的内壁上在后通孔的周圈安装多个弹性卡爪。各弹性卡爪在孔的周圈间隔环布且均朝向孔中心倾斜。弹性卡爪用于牢固紧束住从通孔中穿过的线缆,通过将弹性卡爪倾斜设置,使得其能起到限制线缆单向拖拽的作用。后封盖先安装,后封盖上的弹性卡爪使得线缆只能向前拖拽,如果向后拖拽会使得后封盖上的弹性卡爪收束的越来越近,因此线缆不能向后拖拽;当线缆穿出墙体合适长度之后再安装前盖板,同样的,前盖板上的弹性卡爪限制了线缆向前拖拽,因此,当前端盖和后端盖安装完成后,线缆既无法继续向前拖拽也无法向后拖拽,线缆穿出墙体的长度即已确定。可见,该结构保证了线缆穿墙后安装的稳固性,避免了任意拖拽线缆对设备连接部位和线缆端头部位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能提高线缆敷设效率并能对线缆进行有效保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半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锥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单元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单元半槽的结构示意;

图14为图1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0在穿墙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0中筒体留置在墙体中时并安装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9中组成前端盖的单元半槽和前半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中组成前端盖的单元半槽和前半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24中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4中组成后端盖的单元半槽和后半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30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线缆穿墙护套包括筒体1,筒体1由两个半槽2对合形成且筒体1的后端封闭、前端敞口,两个半槽2的后端均设置后半圆板31,两个后半圆板31在半槽2对合时形成筒体1的后封盖3,两个后半圆板31在对合边沿上分别对应开设至少一个半孔,对应位置上的两个半孔在对合后形成后通孔4;筒体1的前端敞口处可拆卸式的安装有前细后粗的锥形头5,锥形头5的锥尖部位开设有穿装孔6。

上述结构中,在筒体1内形成前部敞口、后部封闭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可容纳线缆接头或端子,筒体1采用两个半槽2对合的结构,半槽2打开时可将接头或端子置入;后封盖3采用两个半圆板对合的结构,通过在半圆板对合的边沿设置半孔对合结构,可方便线缆穿入。筒体1组装完成后,在前端安装锥形头5,在锥形头5前端的穿装孔6连接硬质铁丝或长杆挂钩,将铁丝或长杆伸入墙体的孔中,从墙体另一侧牵引铁丝或长杆,从而将筒体1拽出,然后将锥形头5拆除并将筒体1拆开,即完成了线缆的穿墙操作。可见,筒体1可对线缆以及线缆接头或端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前端的锥形头5能使穿墙过程更顺畅,操作更省力。另外,借助该结构,在穿墙完成后,可仅将锥形头5拆除,将筒体1留置在墙体的孔内,可继续借助筒体1对电缆进行保护。

参照附图,两个半槽2的外壁上均开设至少一个半环形凹槽7,对应位置上的两个半环形凹槽7对合后形成环形槽,环形槽内套装弹性胶圈8。设置弹性胶圈8将两个半槽2捆束为一体结构,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同时,采用该结构,当需要将筒体1留置在墙体上时,弹性胶圈还8起到了防滑的作用,在不影响正常拖拽的前提下,借助该种防滑结构,可避免筒体1轻易从墙体上滑脱。

图1-图8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为单个筒体结构,筒体上安装两个弹性胶圈。由于单个筒体的长度一定,当墙体厚度不同时,必然使得墙体孔的长度不同,在筒体留置时,筒体的长度不一定和墙体孔的长度匹配,因此,本案给出了第二种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0-图23,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筒体1由多个单元筒9依次螺接形成,每个单元筒9均由两个单元半槽91对合形成,两侧的多个单元半槽91分别组成两个半槽2,后封盖3设置在位于最后端的单元筒9的后端部,其余单元筒9的两端均敞口,锥形头5螺接在最前端单元筒9的前端部。筒体1采用多段螺接的结构,筒体1的长度可以调整,能适应多种厚度的墙体。尤其在需要将筒体1留置在墙体中时,应保证足够多个单元筒9,以避免线缆与墙体孔内壁直接接触,进而避免线缆绝缘层受损。

更为优选的,参照图18-图23,筒体1的前端敞口处可拆卸式的安装前端盖10,前端盖10包括前筒体11和前盖板12,前筒体11在拆下锥形头5后螺接在最前端单元筒9的前端部。某些情况下,线缆穿墙后,其接头或端子需要等待设备安装或调试完成后才连接,线缆接头或端子会有一段闲置期,如果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容易对其造成损伤,因此,额外设置前端盖10,在穿墙后,将锥形头5拆下并安装上前端盖10,从而能将线缆接头或端子封闭在筒体内以备用,可对线缆接头或端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中,前筒体11为一个单元筒9,组成该单元筒9的两个单元半槽91的前端部各自封装一个前半圆板121,前盖板12由两个前半圆板121对合形成且前盖板12的外径大于单元筒9的外径,两个前半圆板121在对合边沿上分别对应开设至少一个半孔,对应位置上的两个半孔在对合后形成前通孔13。前端盖10也采用两部分对合的结构,该结构形式主要应用于筒体1留置的情况。因为在筒体1留置时,筒体1前端敞口,此时安装对合结构的前端盖10,线缆穿装在对合式的通孔中,前盖板12将筒体的前端封闭,能避免污染物进入筒体内,同时,前盖板12还可将墙体孔盖住,使得外观更美观。

参照图24-图31,本案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前通孔13和后通孔4均设置一个,最后端的单元筒9的后端部螺接后端盖14,后端盖14包括后筒体141和后封盖3,后筒体141由两个单元半槽91对合形成且后筒体螺接在最后端的单元筒9上,后封盖3的外径大于后筒体141的外径。在后端单独设置后端盖14,后端盖14由后封盖3和最后端的一个单元筒9构成,将后封盖14的外径增大,使得其大于墙体孔的内径,从而能将墙体孔盖住。该结构同样是适用于筒体1留置的情况,后端盖14和前端盖10分别将墙体孔的两端盖住,通过螺接结构,可将筒体牢固安装在墙体孔中,结构更稳固,外观更美观。

对于单元筒9的对合结构,每个单元筒9的两个单元半槽91均通过弹性胶圈8对合安装。单元半槽91的外壁上开设半环形凹槽7,对应位置上的两个半环形凹槽对合后形成环形槽,环形槽内套装弹性胶圈8。

参照附图,前盖板12的内壁上在前通孔13的周圈安装多个弹性卡爪15。后封盖3的内壁上在后通孔4的周圈安装多个弹性卡爪15。各弹性卡爪15在孔的周圈间隔环布且均朝向孔中心倾斜。弹性卡爪15用于牢固紧束住从通孔中穿过的线缆,通过将弹性卡爪15倾斜设置,使得其能起到限制线缆单向拖拽的作用。后端盖14先安装,后封盖3上的弹性卡爪15使得线缆只能向前拖拽,如果向后拖拽会使得后封盖3上的弹性卡爪15收束的越来越近,因此线缆不能向后拖拽;当线缆穿出墙体合适长度之后再安装前端盖10,同样的,前盖板12上的弹性卡爪15限制了线缆向前拖拽,因此,当前端盖10和后端盖14安装完成后,线缆既无法继续向前拖拽也无法向后拖拽,线缆穿出墙体的长度即已确定。可见,该结构保证了线缆穿墙后安装的稳固性,避免了任意拖拽线缆对设备连接部位和线缆端头部位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或修饰。上述更改或修饰均落入本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