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037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升,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技术中,对水利、风力以及太阳能均开发出了相应的发电方式,很好的利用了环保清洁的新能源,降低了传统发电方式对环境的破坏,更好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还需要不断的突破现有技术,完成对新的新能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电力企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及规划,并作为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的主要指标加以考核,节能减排工作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一是将节能减排技术监督与管理贯穿于技术改造和电力生产全过程,对影响发电设备经济运行的重要参数、性能和指标进行监督、调整和评价,力争使煤、电、油、汽、水等各方面的消耗达到最佳值。

二是加强运行管理。加强运行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保证机组优化运行,提高设备可靠性。通过加强各项参数调整,优化辅机运行方式,加强对标等措施,保证机组在最佳状态运行。

三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综合升级改造工作。继续组织开展现役机组汽轮机通流改造、泵与风机变频改造、微油点火改造、等离子点火改造、电网升压改造、变压器改造、配电线路改造等节能技术改造,能耗持续下降;继续开展除尘、脱硫、脱硝提效改造,按国家要求开展取消旁路工作等。

在行业层面,中电联积极服务于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在规划、政策研究、提供统计咨询、制订技术标准、反映企业诉求、争取优惠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电联制订并印发了《燃煤电厂除尘技术路线指导意见》,提出了除尘技术路线选择的基本原则、通用意见及案例分析等。电力行业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开展了《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指标体系》(dl/t1328-2014)和《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方法》两项电力行业气候变化专项标准的制定工作,为规范燃煤电厂二氧化碳统计核算方法、有效开展电力行业二氧化碳统计核算、摸清行业家底提供参考。中电联持续开展能效对标活动,组织开展了全国火电60万千瓦级和30万千瓦级机组能效对标工作,发布了能效对标结果。

电力资源为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最为重要的能源,目前,对于电力的生产,较多的仍然采用火力发电。而随着环境资源的不断挖掘,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因此传统的火力发电需要尽快地被其它发电方式所取代,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然而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需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才能实现,对于太阳能发电和核能发电,则既需要考虑地理环境,如充分的光照,人口稀疏地区,又需要顾虑到较高的投资成本,不适宜广泛采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发电系统,本发明通过吸热板与散热片使得发电片的两端处于不同的温度,使得该温差发电片可以根据温差进行发电,无需进行其他的干涉便可提供清洁的电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电系统,包括吸热板、散热片、先赛贝克温差发电片、dc/dc升压电路、储能模块、电池和稳压电路,先赛贝克温差发电片设置在吸热板与散热片之间,先赛贝克温差发电片、dc/dc升压电路、稳压电路依次顺序连接,储能模块与dc/dc升压电路连接,电池与稳压电路连接;

稳压电路包括n沟道mos管、第一至第六电容、第一至第三电阻和二极管,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n沟道mos管的漏极、电源分别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二极管的正极、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第六电容的一端、地分别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n沟道mos管的源极、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n沟道mos管的栅极分别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发电系统进一步优化方案,散热片上还设置有贯穿该散热片的降温管。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发电系统进一步优化方案,降温管为毛细管结构。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发电系统进一步优化方案,电池为锂电池。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发电系统进一步优化方案,电池为蓄电池。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吸热板与散热片使得发电片的两端处于不同的温度,使得该温差发电片可以根据温差进行发电,无需进行其他的干涉便可提供清洁的电能,进一步保障了电能的供应,降低了焚烧发电的电量;

(2)本系统不受地域限制,可在较小的投资成本下利用自然温差实现温差发电,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在没有温差时,添加的电池可作为一种供电方式;

(3)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发电系统,包括吸热板、散热片、先赛贝克温差发电片、dc/dc升压电路、储能模块、电池和稳压电路,先赛贝克温差发电片设置在吸热板与散热片之间,先赛贝克温差发电片、dc/dc升压电路、稳压电路依次顺序连接,储能模块与dc/dc升压电路连接,电池与稳压电路连接;

赛贝克温差发电片利用温差输出电能,然后通过dc/dc升压电路将赛贝克温差发电片输出的电能电压提升,提升后的电压通过稳压电路将电源供给外部设备。储能模块用于存储多余的电能,添加的电池作为另一种供电方式。

稳压电路包括n沟道mos管、第一至第六电容、第一至第三电阻和二极管,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n沟道mos管的漏极、电源分别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二极管的正极、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第六电容的一端、地分别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n沟道mos管的源极、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n沟道mos管的栅极分别连接。

散热片上还设置有贯穿该散热片的降温管。

降温管为毛细管结构。

电池为锂电池,电池可为蓄电池。

本发明通过吸热板与散热片使得发电片的两端处于不同的温度,使得该温差发电片可以根据温差进行发电,无需进行其他的干涉便可提供清洁的电能,进一步保障了电能的供应,降低了焚烧发电的电量;本系统不受地域限制,可在较小的投资成本下利用自然温差实现温差发电,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在没有温差时,添加的电池可作为一种供电方式;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代,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