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悬浮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902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悬浮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磁悬浮离心式电机中,一般使用的开式冷却风扇或外置的冷却风扇,冷却风损耗较大,冷却效果差,冷却效率低,电机内部温度过高,磁轴承上的轴向传感器会因温度过高而烧损,磁轴承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磁悬浮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磁悬浮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包括磁轴承座、芯轴以及由风扇体和风罩体组成的闭式冷却风扇,闭式冷却风扇中的风扇体螺纹连接在芯轴上,风罩体螺纹连接在磁轴承座的内壁上,且风扇体与风罩体之间形成有冷却风道;在芯轴的轴心方向上设有冷却流道,该冷却流道和冷却风道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体的侧壁上设有叶片部,风扇体和叶片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体两末端的外圆周壁均向外延伸并形成凸台部,该凸台部的内壁为斜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风罩体采用电胶木制成,风扇体采用铝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在芯轴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磁轴承座的轴向方向设有通风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转子下端的冷却风扇采用闭式结构,解决了开式冷却风扇或外置冷却风扇的风损耗较大的问题,冷却风从通风孔进入磁轴承座,从冷却流道进入芯轴,增加了冷却的进风面积,通过闭式冷却风扇的叶片部,将冷却风沿着冷却风道的方向向上依次冷却;冷却风道减少冷却风损耗,增加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闭式冷却风扇和芯轴之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本发明公开一种磁悬浮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包括磁轴承座1、芯轴2以及由风扇体61和风罩体62组成的闭式冷却风扇6,闭式冷却风扇6中的风扇体61螺纹连接在芯轴2上,风罩体62螺纹连接在磁轴承座1的内壁上,风扇体61伸于风罩体62内,且风扇体61与风罩体62之间形成有冷却风道60。在芯轴2的轴心方向上设有冷却流道21,该冷却流道21和冷却风道60相贯通。

本发明中的风扇体61的侧壁上设有叶片部613,风扇体61和叶片部613一体成型。

风扇体61两末端的外圆周壁均向外延伸并形成凸台部614,该凸台部614的内壁为斜面结构。两凸台部614形成导流罩结构,斜面结构便于风的流动,散热效果好。

风罩体62采用电胶木制成,绝缘导热效果好。风扇体61采用铝制成,强度高。

为便于冷却流道21和冷却风道60之间的相贯通,在风扇体6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611,在芯轴2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22,第一通孔611和第二通孔22相贯通,第一通孔611和冷却风道60相贯通,第二通孔22和冷却流道21相贯通。

在磁轴承座1的轴向方向设有通风孔12。

本发明在转子下端的冷却风扇采用闭式结构,解决了开式冷却风扇或外置冷却风扇的风损耗较大的问题,冷却风从通风孔12进入磁轴承座1,从冷却流道21进入芯轴2,增加了冷却的进风面积,通过闭式冷却风扇6的叶片部613,将冷却风沿着冷却风道60的方向向上依次冷却;冷却风道60减少冷却风损耗,增加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悬浮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包括磁轴承座、芯轴以及由风扇体和风罩体组成的闭式冷却风扇,闭式冷却风扇中的风扇体螺纹连接在芯轴上,风罩体螺纹连接在磁轴承座的内壁上,且风扇体与风罩体之间形成有冷却风道;在芯轴的轴心方向上设有冷却流道,该冷却流道和冷却风道相贯通。本发明在转子下端的冷却风扇采用闭式结构,解决了开式冷却风扇或外置冷却风扇的风损耗较大的问题,冷却风从通风孔进入磁轴承座,从冷却流道进入芯轴,增加了冷却的进风面积,通过闭式冷却风扇的叶片部,将冷却风沿着冷却风道的方向向上依次冷却;冷却风道减少冷却风损耗,增加冷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沈维婷;熊伟华;杜志军;吴立华;董继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8
技术公布日:2018.04.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