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高空接线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428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高空接线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高空接线钳。



背景技术:

在电力工程作业中,会经常需要用高空接线钳对线路进行检修、试验、极性测试等,但在现场应用中,由于母排、钢芯铝绞线、开关线夹等位置复杂、角度难操作、现场环境恶劣等原因,现有的高空接线钳不能很好的与现场设备相配合,使操作既耗时又费力,又具有较高的安全作业风险,导致悬挂的线路不能有效的固定,在重力的作用下如果发生风摆或者碰触,易发生脱落而砸伤其他电气设备和人员,导致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适应复杂环境,提高作业效率的旋转式高空接线钳。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上端部相互铰接的活动板和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固定在接线杆上,活动板的上端固设有上钳座,上钳座上固设有上钳口,活动板的下端设置有下钳座,下钳座上固设有下钳口,所述上钳口和下钳口相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滑槽,下钳座位于所述滑槽内能够沿滑槽移动。

所述固定板的一个侧边固设有用于对活动板限位的侧板。

所述侧板的侧边设置有锁扣,所述活动板的侧边设置有凸起,所述锁扣能够扣住所述凸起固定活动板。

所述活动板的滑槽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固连上钳座,另一端固连下钳座。

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长度可调的拉杆,拉杆的一端与活动板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板铰接。

所述拉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拉杆长度的限位套。

所述下钳座下端的接线杆上固定设置有防脱钩。

所述上钳口和下钳口上均开设有便于夹持线路的凹槽。

所述上钳口和下钳口的夹持部位均设置为锯齿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相互铰接的活动板和固定板,固定板与接线杆固定连接,上钳座和下钳座设置在活动板上,且下钳座能够在活动板的滑槽内移动,在作业时,通过转动活动板,使活动板与固定板呈一定角度,接线杆不需要倾斜,利用倾斜的钳口夹持线路,以适应复杂接线环境,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

进一步,在活动板与固定板重合时,利用侧板对活动板进行限位,防止活动板转动,侧板侧边设置锁扣,活动板的侧边设置凸起,利用锁扣扣在凸起上,对活动板进行进一步的固定。

进一步,利用弹簧能够使上钳口和下钳口夹持线路时更加牢靠,且上钳口和下钳口上均开设便于夹持线路的凹槽,夹持部位均设置为锯齿状,避免修路滑脱,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进一步,利用长度可调的拉杆使活动板和固定板呈一定的角度,且拉杆上设置限位套,固定拉杆的长度,保证活动板和固定板的角度不变化。

进一步,在下钳座下端的接线杆上固定设置防脱钩,在线路滑脱的时候利用防脱钩承接线路,避免了线路落下造成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活动板,2-固定板、2-1-侧板、3-接线杆、4-防脱钩、5-下钳座、6-下钳口、7-上钳口、8-上钳座、9-固定螺栓、10-转轴、11-弹簧、12-拉杆、13-锁扣、14-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端部通过转轴10相互铰接的活动板1和固定板2,固定板2的一个侧边固设有用于对活动板1限位的侧板2-1,侧板2-1的侧边设置有锁扣13,活动板1的侧边设置有凸起,锁扣13能够扣住凸起固定活动板1,活动板1上设置有长度可调的拉杆12,拉杆12的一端与活动板1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板2铰接,拉杆1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拉杆12长度的限位套14。固定板2的下端固定在接线杆3上,活动板1的上端固设有上钳座8,上钳座8上通过固定螺栓9固定有上钳口7,活动板1的下端设置有下钳座5,下钳座5上通过固定螺栓9固设有下钳口6,下钳座5下端的接线杆3上固定设置有防脱钩4。上钳口7和下钳口6相对称设置,上钳口7和下钳口6上均开设有便于夹持线路的凹槽,且上钳口7和下钳口6的夹持部位均设置为锯齿状。活动板1上设置有滑槽,下钳座5位于滑槽内能够沿滑槽移动,活动板1的滑槽内设置有弹簧11,弹簧11一端固连上钳座8,另一端固连下钳座5。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正常使用时,活动板1通过锁扣13固定在固定板2上,操作人员进行正常的作业;在需要调整角度时,转动活动板1,伸长拉杆12,并通过拧紧限位套14固定拉杆12的长度,使活动板1和固定板2的角度固定,使下钳座5沿滑槽移动,将线路夹持在上钳口7和下钳口6之间,进行相关的操作,在操作完成后,松开限位套14,使活动板1回位。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接线钳钳口任意旋转的功能,高空接线钳钳口在旋转角度过程中,操作灵活,牢固耐用,在现场使用中解决了高空接线钳只能固定的垂直作业的情况,根据设备夹持位置能够进行自由旋转,有利于现场应用,方便了试验、检修,适于大量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