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3998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混合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生产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必须可保持平衡;电力系统的复合存在峰谷差,必须留有很大的备用容量,造成系统设备运行效率低。应用储能技术可以对负荷削峰填谷,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系统备用需求及停电损失。另外,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储能系统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现有的储能技术中,Buck电路可以实现从高压到低压的能量转换,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一般电池板输入的电压较高,高达600V~700V,而用于储能的电池电压一般较低,在60V的使用范围左右,如此大的差别,导致BUCK电路(降压电路)和Boost电路(升压电路)在工作时的开关管的驱动脉冲很窄,基本只有10%左右,不利于精确控制电压,导致充放电的控制精度较低,同时高压侧和低压侧有直接的电气联系,导致电池侧具有较高的电气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储能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储能技术中,升降压电路之间电压控制不精确,导致电池侧存在电气危险。

本申请所给出的一种混合储能装置,包括:

降压模块,所述降压模块设置于光伏组件电能输出端;

并离网切换模块,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设置于电网端,用于控制所述电能输出端并网或脱网;

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降压模块电连;

双向换流器,所述双向换流器一端同时与所述降压模块及储能模块电连,另一端与所述电能输出端电连,用于实现所述光伏组件、电网端及储能模块三者之间相互传递电能。

所述的混合储能装置,其中,所述降压模块包括BUCK电路。

所述的混合储能装置,其中,所述BUCK电路中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

所述的混合储能装置,其中,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包括并离切换器。

所述的混合储能装置,其中,所述双向换流器内部设有三相全桥式换流电路,以及设置于所述三相全桥式换流电路中的电抗器,变压器和接触器。

所述的混合储能装置,其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蓄电池组件。

本申请所给出的混合储能装置,由于双向换流器可以实现BUCK电路能量向储能模块和/或并离网模块传递电能,又能实现电网向储能模块和/或光伏组件逆向馈电;同时储能模块可以通过双向换流器向光伏组件和/或电网馈电,提高了电能的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混合储能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BUCK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混合储能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双向换流器1,以及分别与并离网切换模块1电连接的降压模块2,储能模块3以及并离切换模块4。其中,双向换流器4用于直流电与三相交流电之间相互转换,其内部设有三项全桥式换流电路,其中,三项全桥式换流电路中包括电抗器,变压器和接触器。降压模块2包括与光伏组件电能输出端电连的BUCK电路,其电路原理如图2所示,包括续流二极管,电感和电容和开关器,其中开关器为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储能模块3包括分别与BUCK电路及并离切换器电连的蓄电池组,用于存储多余的电能。并离网切换模块4用于控制光伏组件的电能输出端与电网之间实现并网或脱网,并离网切换模块4包括并离切换器。

光伏组件产生的高压直流电通过BUCK降压电路变成低压直流电,经过双向换流器1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并经过并离网切换模块1向电网输送能量,BUCK电路形成的低压直流电还可以同时给储能模块的蓄电池组充电,这样,光伏组件既可以单独向电网输电及蓄电池组充电,又可同时进行。同样的,蓄电池组也可以经双向换流器1将直流电转换成三相交流电通过并离网切换器向电网输送能量,在光伏组件不发电的情况下,蓄电池组还可以为光伏组件中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电网也可以经过双向换流器逆变成直流电给储能装置储存能量,或同时向光伏组件馈电。

本申请所给出的混合储能装置,由于双向换流器可以实现BUCK电路能量向储能模块和/或并离网模块传递电能,又能实现电网向储能模块和/或光伏组件逆向馈电;同时储能模块可以通过双向换流器向光伏组件和/或电网馈电,提高了电能的控制精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