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铺设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7392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铺设管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管道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铺设管廊。



背景技术:

在电缆敷设工程中,经常需要将电缆敷设在电缆沟中,以满足信号传输的需求。现有的电缆铺设方法一般是:先挖出一条地沟,将电缆等铺设在地沟内,然后再用混凝土整体浇注成型。这种布置方式完工后很难进行拆检,一旦某处的线缆受到损伤,就需要将混凝土和电缆整体拆除,维修难度非常大,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铺设管廊,具有安装维修方便及替换性强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铺设管廊,包括盖板、底板及两个侧板,盖板、底板及两个侧板围成具有容腔的管廊,电缆铺设于管廊内,所述两个侧板均为L型,两个侧板的水平部的端部对应设置有凸台,所述底板为T型,底板的两端搭接在两个侧板的凸台上,两个侧板的外侧均一体设置有嵌板,嵌板的上端高于对应的侧板的上端,嵌板与侧板的上端配合形成缺口,所述盖板设置于缺口内。

优选地,所述两个侧板的竖直部相对设置有用于固定管枕的凹槽,凹槽与地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凹槽有多个,分别沿对应侧板的竖直部均匀设置。

优选地,所述侧板由若干个子侧板对接组成,相邻的两个子侧板相接触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台和定位槽,相邻的两个子侧板经定位凸台和定位槽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板由若干个子盖板拼接组成,若干个子盖板依次嵌入缺口内,每个子盖板的四角均设置有吊环。

优选地,所述缺口的深度不小于所述盖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侧板的水平部的厚度等于底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盖板、两个侧板和底板围设成具有容腔的管廊,替代了传统的水泥浇筑,不仅安装方便,而且当某处电缆发生故障后,可轻松的将发生故障处的管廊拆除,从而对电缆进行维修,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维修方便,替换性强且安全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吊环未画出);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缆铺设管廊,包括盖板1、底板4及两个侧板3,盖板1、底板4及两个侧板3围成具有容腔的电缆铺设管廊,电缆铺设于电缆铺设管廊内。

两个侧板3均为L型,两个侧板3的水平部的端部对应设置有凸台9,底板4为T型,T型底板4的两端搭接在侧板3端部的凸台9上,侧板3的水平部的厚度等于底板4的厚度;两个侧板3的外侧均一体设置有嵌板2,嵌板2的上端高于对应的侧板3的上端,嵌板2与侧板3的上端配合形成缺口7,盖板1设置于缺口7内,在本实施例中,缺口7的深度不小于盖板1的厚度,以便盖板1可以完全陷入侧板3中,只有通过特殊的工具才能打开盖板1,减少电缆被盗的风险;两个侧板3的竖直部相对设置有用于固定管枕5的凹槽6,凹槽6与地面垂直,在本实施例中,凹槽6有多个,分别沿侧板3的竖直部均匀设置;所述侧板3由若干个子侧板对接组成,相邻的两个子侧板3相接触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台10和定位槽11,相邻的两个子侧板3经定位凸台10和定位槽11固定连接,盖板1由若干个子盖板拼接组成,若干个子盖板依次嵌入缺口7内,在使用时可根据电缆的长度选择子侧板和子盖板的数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各种长度和型号的电缆。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子盖板的四角均固定有方便抓取的吊环8,吊环8可替换为其他方便抓取盖板1的结构。当某一处的电缆产生故障时,只需将盖板1打开,即可对故障处的电缆进行维修,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维修方便,替换性强且安全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