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端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981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端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工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端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或电线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连接端的绝缘层剥掉,以露出内部的导体,然后对两根或多根线缆的导体进行并线连接,这也是电工在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操作。在剥线时,一般都要用到剥线钳,并线时,对于较软的导体可以用手拧,将导体绞合在一起实现连接,但是对于硬度较大的导体,就需要专门的并线工具来进行,这样一来,电工在作业时就需要携带剥线工具和并线工具,很不方便,而且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端部处理装置,采用一体设计,以减少携带工具的数量,提高剥线、并线的效率与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端部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底座上的剥线机构和并线机构,所述剥线机构包括线缆夹具和剥线器,线缆夹具包括支撑在底座上的矩形框架以及设置在矩形框架中的主夹板和副夹板,主夹板和副夹板的两端均设有滑动卡设在矩形线框内侧的滑槽,主夹板和副夹板相对的两边沿分别为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两端设有凸出的插接头Ⅰ,第二夹持部的两端设有凸出的插接头Ⅱ,插接头Ⅱ上设有容纳插接头Ⅰ的插接槽,用以连接主夹板和副夹板的弹簧一端与插接槽的槽底连接,一端与插接头Ⅰ连接,由弹簧牵拉主夹板的插接头Ⅰ插入副夹板的插接槽中,以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固定线缆;所述剥线器包括中空的盒体以及设置在盒体上的上刀体和下刀体,盒体与线缆夹具相邻的一端设有插线孔,上刀体滑动设置在盒体顶部的轨道槽中,上刀体位于盒体内部的部分包括两端的连接体Ⅰ以及设置在连接体Ⅰ之间的上刀,下刀体滑动设置在盒体内部,下刀体的滑动方向与上刀体滑动方向相同,下刀体包括两端的连接体Ⅱ以及设置在连接体Ⅱ之间的下刀,连接体Ⅱ设有容纳连接体Ⅰ的连接槽,连接槽内设有一根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在槽底,另一端与连接体Ⅰ连接,并牵拉连接体Ⅰ插入连接槽中,使上刀的下沿顶在下刀的上沿上,上刀和下刀的刀面均垂直于插线孔的轴向,在上刀体上设有手柄;

所述并线机构包括支架、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并线转盘以及线缆固定架,并线转盘上设有并线插孔,线缆固定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

所述线缆固定架包括支脚、水平板和与水平板垂直的竖直压板,水平板上设有与所述并线插孔同轴的进线通道,水平板顶部开设压紧槽,压紧槽与所述进线通道连通,所述的竖直压板插入压紧槽中,并在竖直压板底部设有顶在进线通道中线缆上的弧形定位槽,竖直压板和水平板之间通过挂钩固定连接。

所述盒体内在插线孔一侧设置长度传感器,以计量插入插线孔的线缆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将剥线器和并线机构整合在一套工具上,可以实现剥线和并线的顺序进行,减少电工携带工具的数量,便于电工在各种场合中的操作。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器由上刀体和下刀体通过弹簧连接而成,上刀和下刀不仅可以剥线,通过长度传感器的设置,还可以同时对多根线缆以不同剥线长度进行剥线,大大提高剥线的精确度和效率。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并线机构通过夹具与并线转盘的配合可以快速完成并线工作,对于硬度较大导体的并线也可轻松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线缆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剥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下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上刀体和下刀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并线机构中水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并线机构中竖直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座,2、线缆夹具,201、矩形线框,202、上刀体,202-1、第一夹持部,202-2、插接头Ⅰ,203、下刀体,203-1、第二夹持部,203-2、插接头Ⅱ,203-3、弹簧,3、剥线器,301、盒体,302、插线孔,303、轨道槽,304、上刀体,304-1、连接体Ⅰ,304-2、上刀,305、下刀体,305-1、连接体Ⅱ,305-2、下刀,305-3、连接槽,4、并线转盘,5、线缆固定架,501、水平板,502、压紧槽,503、进线通道,504、竖直压板,505、弧形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线缆端部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底座1上的剥线机构和并线机构,所述剥线机构包括线缆夹具2和剥线器3,线缆夹具2包括支撑在底座1上的矩形框架201以及设置在矩形框架201中的主夹板202和副夹板203,主夹板202和副夹板203的两端均设有滑动卡设在矩形线框201内侧的滑槽,主夹板202和副203相对的两边沿分别为第一夹持部202-1和第二夹持部203-1,第一夹持部202-1的两端设有凸出的插接头Ⅰ202-2,第二夹持部203-1的两端设有凸出的插接头Ⅱ203-2,插接头Ⅱ203-2上设有容纳插接头Ⅰ202-2的插接槽,用以连接主夹板202和副夹板203的弹簧203-3一端与插接槽的槽底连接,一端与插接头Ⅰ202-2连接,由弹簧203-3牵拉主夹板202的插接头Ⅰ202-2插入副夹板203的插接槽中,以使第一夹持部202-1和第二夹持部203-1夹持固定线缆;所述剥线器3包括中空的盒体301以及设置在盒体301上的上刀体304和下刀体305,盒体301与线缆夹具2相邻的一端设有插线孔302,上刀体304滑动设置在盒体301顶部的轨道槽303中,上刀体304位于盒体301内部的部分包括两端的连接体Ⅰ304-1以及设置在连接体Ⅰ304-1之间的上刀304-2,下刀体305滑动设置在盒体内部,下刀体305的滑动方向与上刀体304滑动方向相同,下刀体305包括两端的连接体Ⅱ305-1以及设置在连接体Ⅱ305-1之间的下刀305-2,连接体Ⅱ305-1设有容纳连接体Ⅰ304-1的连接槽305-3,连接槽305-3内设有一根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在槽底,另一端与连接体Ⅰ304-1连接,并牵拉连接体Ⅰ304-1插入连接槽中,使上刀304-2的下沿顶在下刀305-2的上沿上,上刀304-2和下刀305-2的刀面均垂直于插线孔302的轴向,在上刀体304上设有手柄;

所述并线机构包括支架、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并线转盘4以及线缆固定架5,并线转盘4中心设有并线插孔,线缆固定架5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线缆固定架5包括支脚、水平板501和与水平板501垂直的竖直压板502,水平板501上设有与所述并线插孔同轴的进线通道503,水平板501顶部开设压紧槽502,压紧槽502与所述进线通道503连通,所述的竖直压板504插入压紧槽502中,并在竖直压板504底部设有顶在进线通道503中线缆上的弧形定位槽505,竖直压板504和水平板501之间通过挂钩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301内在插线孔302一侧设置长度传感器,以计量插入插线孔302的线缆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301底部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1上,并在盒体301侧面设有废料排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并线插孔的孔壁上沿其轴向设有防滑槽或者在孔壁上设置防滑花纹。

进一步的,在所述并线插孔的孔壁上设有橡胶层。

在使用中,分开线缆夹具2上的主夹板202和副夹板203,然后将线缆穿过线缆夹具2并插入剥线器3盒体301的插线孔302中,之后松开主夹板202和副夹板203,由主夹板202和副夹板203将线缆进行夹持固定,再向上拉起上刀体304朝线缆方向移动,移动至轨道槽303顶端时,松开上刀体304,使上刀体304和下刀体305对合夹紧线缆端部,并压紧上刀体304沿轨道槽303反向移动,对线缆进行剥皮;剥皮后的线缆端部通过水平板501上的进线通道503插入并线转盘4的并线插孔,然后将竖直压板504插入压紧槽502,并由挂钩固定竖直压板504和水平板501,最后转动并线转盘4完成线缆的并线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